“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需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取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你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吗?是因为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解决了飞机不能夜行的问题。因此呀!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想,猪笼草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夏天的时候,蚊虫的叮咬使我们难受极了,而猪笼草可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任何虫子见了它都会慌忙逃走,也许猪笼草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猪笼草能够“吃虫”,是因为他有一个捕虫囊,里面的粘液能够吸引虫子。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够发明一个捕虫机器人,在她身上装一个形似补充囊的器官,机器人不就能随心所欲的抓对我们人类有害的虫子了吗?
就像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尽管蚊子在我们耳边嗡嗡直叫,但没过一会儿,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因为捕虫机器人的粘液吸引住了蚊子,使蚊子不由自主地飞进了机器人的体内,我们的耳边再也不会响起蚊子的嗡嗡声了,因为机器人能够“定位”,就算蚊子不会自投罗网,机器人也能静悄悄的把他抓住,随后把它消化,净化成新鲜的空气,供我们呼吸……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就是我们处处留心得到的。
观察、体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感悟则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细心地观察,深入地思考,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任何优秀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深刻感悟的结果。
怎样发现生活的“底蕴”,培养、锻炼这种发现能力呢?关键要有一种感悟能力。因此,要发现生活的“底蕴”,抓住生活的本质的东西,不能单单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会用“心灵”去“透视”。这种“心灵”的“透视”就是深刻的思考,就是从生活的小事上去挖掘富有哲理的东西。
生活的“底蕴”往往寓于普通的小事之中,常常与平凡为伴,就像金子蕴藏在黄沙里,白玉蕴藏在山石中。因此,要想发现它,还必须做到:第一,陶冶思想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磨炼自己的悟性,这是发现生活“底蕴”的根本和基石。第二,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细心看,用心听,虚心问,潜心思,全心感。同学们,只有当你投身于生活激流之中时,生活“底蕴”的泉水才会汩汩涌到你的笔端,你会惊奇地发现,对生活的热爱会使你产生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散文随情而发,随志而至,但是这种情志不是肤浅的体验、空泛的说教,它是作者个人的“心灵独白”,是作者“独抒性灵”的产物,是作者对社会生活最深刻的体验和觉悟,折射出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给读者以无可代替的审美享受。
在我童年生活的小小月亮船上,乘着无数颗小星星,随便取一刻,我还不一定能想起来,但有一颗星星却异常耀眼,它记载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吃药。
那几天,我总是肚子疼,妈妈只好带我去看医生。可谁又料到那个老医生好“狠心”,竟然给我开了一大包中药,唉!命苦不能怨政府,我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回到家,妈妈立即按照医生的吩咐把药熬好了。等药晾凉了,她小心的递给我,便又去忙家务了。我盯着药水,做心理准备。那药跟泥水的颜色差不多,表面上一堆堆小气泡悠悠地打转。凑近鼻子一闻,胃里的东西就想往出翻腾。我赶紧把头缩回来,咽了一口唾沫,真想吐!这可怎么吃呀!我坐在椅子上,捂着鼻子看着药,越看越难受。
肚子又疼起来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将就着吃吧,我不断鼓励自己,我堂堂一个优秀少先队员,怎么能被这点困难吓倒呢?天大的笑话!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深呼吸一口,把鼻子捏得紧紧的,闭上眼睛,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半。刚开始没什么反应,可药水一到舌根,那又酸又苦的味道立刻散发出来,胃里的东西甚至五脏六府都排山倒海地涌上来了,我捂住口跑到卫生间,“哇”地吐了出来。望望剩下的药,我正发愁,余光扫了扫便池,突然有了主意,把要倒进便池里算了。说干就干,趁人不注意,把剩下的药一古脑全倒了进去。妈妈过来看到我把药喝的那么干净,还竖起了大拇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