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爱永远都在。
是枝裕和笔下的亲情总是如此细腻,触动心扉。从 如父如子 到 步履不停 总有那么几个瞬间令我泪目。
全书以良多一家与姐姐一家回老家参加大哥的葬礼与父母相聚为主线,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却浓缩了这家人的一生,回忆穿插其中,从小时候的调皮到大哥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到母亲父亲的对大哥的思念到父亲母亲逐渐老去,留下良多一直在悔恨当初没有来得及陪父亲看球赛,没有开车载着母亲兜风,没有在母亲倒下前回家陪陪她,步履不停,时间走的太快,总有一些话来不及说,一些事来不及做。
文中良多嫌弃母亲唠叨,父亲刻薄,厌恶父母之间不断的争吵以及一家人总是试探着说话,嫉妒父母对逝去大哥的过分偏袒与怀念,聚会中,总想着要逃离这个氛围,赶快结束回家。但是,父母依然是爱这个小儿子,只是彼此之间好像没找到正确交流的方式。当良多和父亲一起在踩在沙滩上开玩笑的时候,当母亲为良多准备睡衣的时候,当母亲不舍的望着远去的汽车久久不曾离去的时候,当母亲来电催促良多去看牙的时候,步履不停,父母的爱一直都在。
突然想起一句话,当我们慢慢成长变得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包容父母的无知与过错,耐心为他们解答一切疑问,不要等失去了之后,再悔恨曾经的自己什么也没做过。
步履不停,时间走的很快,但是爱永远都在。
秋天的雨,滴滴嗒嗒,缠缠绵绵,给人很多瞎想的空间,有人在这雨天里苦苦追忆,有人在这雨天里珍藏记忆,有人散步在雨里窃窃私语,有人在雨里接受往事的洗礼,有人在这样的雨里更加思念你。
雨不停的在下,泪如雨下,雨泪的交融,也许可以得到短暂的释放,在雨天里,也许伤痛的人更加伤痛吧,即使很怕想起伤心的事,可还是走进了雨里,任那雨打湿自己的衣服,打湿自己的心灵。
当身心疲惫的时候,听一段音乐可以缓解压力,淋一下雨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雨里没有方向的游走,迎着有风的方向走,也许可以找到一种愉悦。累了停下脚步,闭目聆听雨的心声,雨下来的时候也该有它的故事,一个感情细腻的人总是画情为雨,撒下今生柔情的网,让灵魂在雨里沉迷。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提的海。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的把你想起。
当我拿到《步履不停》这本书的时候,顺手翻了一会就放下了,因为我觉得书中的故事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矛盾及其冲突的对话,甚至也没有男女主人感人肺腑的爱情,他就是那么平常的一本书。
可是当我慢慢的慢慢的静下心来,才发现我错了。平静如水的是生活,暗里汹涌的更是生活,不是吗?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日本横山一家的故事,久违的一家人在大哥的忌日团聚所发生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步履不停的一生,结婚、工作、离家、团聚、分别.....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平凡、简单、温馨的生活,子女成长,儿孙绕下,父母年迈,子女成长,亲人离去.......、这就像一个母亲在不紧不慢的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事情,更像一个孩子在岁月的长河慢慢的的成长.......
“母亲是一个不会把东西丢掉的人,在家中的冰箱或者置物柜里面总是塞满了买完东西后的纸袋”,这多么像我们老一辈的父母,饱受过物质的匮乏,经历过穿肠过肚的.饥饿,也触目惊心的目睹过战争的残忍,于是养成了囤积东西的习惯,就像冰箱里“竟然有前年过年时候的鱼板”。他们用囤积的方式抗议着过去艰难的岁月.......就是我的妈妈,经常在冰箱里塞满了东西,有时候是整整一冰箱的馒头,有时候是整整一冰箱的土豆,深知是半年前的一只鸡,又一次竟然还有去年的牛肉,尽管我用尽各种办法告诉他这是多么的没有必要或者是更大的浪费,可是却始终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所以我总是偷偷的偷偷的扔东西,只有这样记忆不断衰退的他们才不会记得那是被我拿出去扔掉的东西。
我用我们年轻人的家生活习惯强制要求这样他们,更确切的说我用这种对他们残忍的方式拒绝着过去生活的艰辛和贫穷,也用这种方式不断地隔离和疏远着他们,不断地想要逃离,离家更远的地方,生活就真的可以在别处一样了,就像良多一样,也不断地逃离挣脱家庭的束缚,所谓的束缚来为自己开脱,来为自己长久的离家编造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我们即使为人父母也仍然不能够像父母理解我们那般去理解他们,我们也不能够像他们关心我们那般去关心他们,我们不停地逃离不停的逃离,良多甚至于在每年的一次团聚都不愿意发自内心的回家一次,直到父亲去世,直到母亲脑溢血倒下,才不得不用安装呼吸机的方式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尤其是说在延续母亲的生命还不如是说在为自己救赎,用这种残忍的方式.......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子女真实的写照吗?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他去扫墓,母亲说“有一只蝴蝶一直跟着她也去座公交车一样,一直在他身边不愿离开,会不会是你爸爸”,不禁潸然泪下,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这种孤单和无边的落寞就会如影随从,直至一生。大抵每一个年老的人在老伴去世后也会在不久离开人世就是这个原因吧?
父辈的爱情没有我们年轻人的花前月下也没有我们海誓山盟,可是就这样默默相互扶持着走走完一生,一半的离开苍白了另一半的晚年,一半的离开带走了另一半的灵魂,余下的都是推磨时光,他们不相信生生世世的约定,却经历了患难的真情。
仔细想想,步履不停的一生,真的有那么多的来不及,来不及。突然想起一首诗:
我知道家在北边
但不知道北边在哪儿
这时多想那个指北针
把我一下带回家
家,永远的港湾,父母在家就在,那么就要要放浪形骸于纷杂事务当中,听听妈妈的电话,尽管那是她唠叨了无数次的事情,等等父亲的脚步,尽管那是她不愿意承认的事实,等等父母的节奏,常回家看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午后阳光和煦温暖,坐在图书馆窗边的我静静的合上了《步履不停》。早已看过这个电影,也曾经被它感动过。而如今看完是枝裕和写的书,又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
书中写到了有电影中没有的回忆,叙事依旧是淡淡的。透过那些平淡的语言,在那些琐碎的家庭生活中一家人的情感也生动的体现了出来。就是在这些琐碎的生活中,时光悄悄的流逝,不留痕迹的改变了很多东西的样貌,即使看到的百日红依旧那么鲜艳。如今感觉到父母的老去,那种无力改变的挫败感无法抑制。
就是在这个寒假前夕,我照常父亲打电话让他去车站接我,他一口答应了。临近回家那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只说让我下火车后来二院一趟,父亲生病了。我心里无比忐忑,不知道到底是情况。终于到了医院,病房在住院区十二楼,一群人在电梯门口围着,有的手里提着饭,有的拿着CT片子。医院的走廊燥热散发着消毒水的味道,可能是晚上陪护睡不好,一些人的脸色暗黄眼神也有些许呆滞麻木了。我拖着大包小箱的行李站在人群中间有些醒目,但脸上的神情已经和他们一样了。我是一个特别害怕进医院的人,一种说不出缘由的惧怕。
电梯上鲜红的`数字缓慢的变化着,从来没有等过这么长时间的的电梯。时间仿佛漫长地过了一个世纪,终于到十二楼。我走到病房外面,透过门中的玻璃看见父亲在床上躺着睡觉,妈妈在一旁忙碌。推门进去,我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前几天父亲在工作中突然感到不适,到医院后需要手术,没什么大事。虽然母亲嘴上说的轻松,但我看到她疲惫的脸还有床上躺着的父亲,心里沉重的像压了千斤的石头。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生龙活虎,在外独当一面,在家像是个不可一世的君主。心里一直对这样的父亲嗤之以鼻,也时常奋起反抗和他吵架顶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变的脾气和顺,有什么事也开始和我商量。时间就这样改变一个人,我忽略了他头上渐渐密集的白发,忽略了他日渐消减的脾气,忽略了他日渐不支的身体,不停地往前走。
我们总是忽略那些平淡生活中的琐事,嫌弃父母的行为对产生烦扰。随口应承父母的许多诺言,没有实现几个。而他们或许已经等不及了,让我们此后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人生总有一点来不及,产生许多无法挽回的'悔恨,从此有些遗憾便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步履不停》中良多没有让母亲坐上他的车,没有和父亲一起去看足球,关于黑山姬的话题也无人谈起。
电影中的结尾是良多带着家人在母亲忌日那天去扫墓,恍然如母亲那天和他一起去给死去的哥哥扫墓一样,而后良多一家人扫完墓便离去,背影渐行渐远,脚下的脚步不会停歇。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让我潸然泪下。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我们舍得的,还是不得的,都将离我们远去,而我们也会继续前进步履不停。
行行复行行,失去的没有必要在原地介怀了,继续前进珍惜身边的美好吧!
今年最爱的一本书,买了纸质书看了两遍,又看了一遍电子书。很强的代入感。书里描绘了每一个家庭都天天上演的温馨日常,唠唠叨叨的毒舌妈妈,故作威严不苟言笑的爸爸,可口难忘的家常菜,失去才知珍贵,而很多事情,我们“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总有一点来不及”。今年,亲爱的外婆也离开了我。本来说好和她清明节后第一个周末一起过生日的,结果她清明节后的周一骤然离开。走得平静而又安详。虽然外婆已经97岁高龄,早就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但是,我还是为那个没有一起过上的生日感到遗憾。妈妈离开人世后,有一次回老家,外婆拉着我的手说:这个没有妈妈的娃儿,好造孽。当时我鼻子一酸。也许,不管我十四岁还是四十岁,我在她心里,永远是该被心疼被照顾被呵护的小孩儿。那年,把我当小孩疼的外婆走了,而我,没有来得及见上她最后一面。
《步履不停》里,妈妈去给逝去的大哥扫墓,那个墓地面朝大海,春天有樱花盛放,是个理想的归宿。那只一直跟随他们飞舞的黄色蝴蝶,让妈妈相信那是哥哥回来了。今年清明去给妈妈扫墓,无意发现陵园对面竟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园,大蓬大蓬的蔷薇绽放,蓬勃而热烈。想到妈妈能有这样的美景相伴,压抑的心情顿时舒展许多。死亡是永恒的消亡、隔绝、失去,而只要有人还记得离开的那个人,他就会永远存在。这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2020年快完了,2021要来了。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和事物停留。相聚,离别,快乐,悲伤……生命中上演的一幕又一幕,我们都无法挽留,只能匆匆向前。把各种珍贵的情谊留在心底,化作前行的能量和动力,步履不停。
这星期,雨不停的下。今天,又下雨了。秋雨是连绵不断的,它如同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给整个天空挂了一张巨大的薄纱。只听得耳边窸窸窣窣不停,如蚕嚼桑叶,窃窃地诉说,秋雨下了一会儿,雨势渐渐变小了,可你别以为雨马上就会停了。接着,秋雨又慢慢由轻到重,由缓到急,就像奶奶嘴里的故事,一场接一场,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结束。秋天的雨又像一个被父母委屈了的孩子,抽抽噎噎,点点滴滴;顺着屋顶,沿着树叶,随着小坡,瞬间大地已被铺上了湿润。
秋妹妹的眼泪把冬爷爷吓跑了,11月冬天还没有来到。她叫顽皮的风弟弟和雨哥哥来玩,把世界浇上了一层水
但我们还是想上体育课,出去玩耍,吃营养的饭菜,快乐的奔跑。
雨,请你停吧!
日本小说总有些淡淡的苦涩和紧张,尤其是描写家庭的,总有些模版化的日本特色—一个严厉不善沟通的父亲,一个宽容的好心的母亲。
而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描写的正是这样一家人团聚的一天日常。
说是日常,其实也不太日常。
这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不管是主人公和父母亲的疏离,还是主人公大哥的离世,都像是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给家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和大多数日本家庭一样的是,书中的“大家长”父亲有些执拗,坚持着自己作为“家主”的尊严。即使想与儿女相聚,即使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人生,也会在某个意识到“啊,我居然有这样羞耻的想法”的时候退缩。
而母亲,失去了自己喜爱的大儿子之后,再也没能从记忆里逃脱出来。虽然看上去依然是个善良的老妇人,但是总有些“刻薄”的言论和做法。
这两位老人的形象十分真实,也因此和我们絮絮叨叨、扭扭捏捏的主人公形成了对比。
故事的主人公是这个家庭的次子。
这个内向的、不自信的“还是个孩子”的中年男人,或许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自己和成长的环境。
少年时被父母和周围人拿来和“哥哥”对比,活成了“哥哥”身后那个没有名字的、不值得被关注的平庸的“弟弟”。
即便是这样,在嫉妒着哥哥的同时,也因此不用背负家庭的责任,能够自由地从事自己的事业。或许,原本,他也能够在开展自己的人生之后,与家庭和兄长达成和解。
但是偏偏哥哥在当好的年华,因为救人去世了。
父母亲本来规划好的人生道路突然截断了。再也没有人可以继承父亲的诊所,再也没有能够理解他人生的接班人,父亲只能落寞地关闭诊所,看着自己半生的心血落在空处。
母亲引以为傲的大儿子,便成了心里永远的痛苦。改嫁的儿媳,被救上来的少年,忌日飞来的蝴蝶,那日的情景,任何可以让痛苦减轻或者深化的人事物,都被拿来反复咀嚼。
主人公,也因此成了家里需要负担责任的“接班人”。面对这个角色和“重担”,他手足无措,慌不择路,只能用懦弱的孩子般的态度,逃避母亲的依靠,和父亲难得一见的软弱。
这样的成长阶段,发生在我自己的二十岁出头,而发生在主人公的四十岁。
那一天,主人公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了老家,依然还是个?“沉浸于阴影”的少年。但是,在母亲尝试的依靠中,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与父亲的争论中,他到了试图逃避的重担,并在几年后父母亲的去世中,成长了。
也成为了他一直“不喜欢”的“成年人”。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步履不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