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让人身心愉悦。今天,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小区里,小区里的景象让我耳目一新。
我走进大门,就看见3个花盆里种着各种颜色的太阳花,还有几只密封在采蜜呢!再走进去一点,就可以看见一个凉亭,亭子旁边有一些小树丛,这些小树从被修建员修剪得方方正正的,特别可爱。咦!那儿有一点“绿色的东西”近一看,原来是一小簇嫩草啊,这一小簇嫩草在亭柱边努力生长,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啊,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又往里走,边走边看,高大的樟树立在我们的眼前,像一个个卫兵一样守护着我们的`小区。接着,我向河边走去,那河便是“大塘河”,河边有座桥,这桥很长,我走在桥上,杨柳依依。忽然,一阵春风吹来,暖烘烘的……
就这样,我结束了这次“与春姑娘的约会”,在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中还回忆着春天的美丽。
春天,在一场场绵绵春雨的沙沙声中悄悄到来。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穿过簇簇争奇斗艳的花朵。穿过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草地。春姑娘,终于如约来到我的身边,我们将要去各个地方看看春天的景色。
春姑娘拉着我的手,将我领到一片美丽的花海中,那里开满各种美丽的花儿,我完全被这美丽迷人的景色给吸引住了。凉爽的微风不时地送来阵阵沁人肺腑的花香。我和春姑娘在花香四溢的花海里穿梭着,不时地惊飞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春姑娘伸出双后,一只美丽的蓝蝴蝶慢慢地落在她的手上。蝴蝶轻轻地扇动着双翅,久久不愿离开,仿佛被子她的美丽所感化了。趁着春姑娘和蝴蝶玩得正欢的时候,我弯下腰,轻轻地摘下一朵粉红色的玫瑰花,我将花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这花的香气使我神清气爽,仿佛浓缩了几百种花的香气似的。我想:这些花一定是拿出了最香的香气,来欢迎我和春姑娘的到来吧!再看看春姑娘,她正在花海中与可爱的小蝴蝶舞蹈。此时,一阵风吹来,花香四处弥漫,蝴蝶漫天飞舞,迷人的花香,优美的舞姿,飞舞的蝴蝶,使我陶醉其中。
春姑娘又将我带到一片树林中,那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各种树上都发出了嫩绿的枝丫,。不时飘来的鸟叫声,使这里显得更神秘、幽静。我和春姑娘在一片嫩绿色中穿梭着,不时地惊飞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儿,春姑娘停了下来,她仰起头,望着高高的树上,忽然,一只小鸟从树上飞了下来,轻直落中春姑娘的肩上。鸟儿唱起了动听的歌儿,歌声招来了许多同伴,不一会儿,春姑娘的肩上已站了十几只鸟儿。我正聚精会神地听着“百鸟合唱”,忽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雨如缕如丝飘落大地,织起了一张无涯的轻纱,快乐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似乎想用尾巴剪断轻纱……雨洒在树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
我和春姑娘来到果园里,远远望过去,只见树上一片雪白,原来我们来到梨林里了,棵棵梨树共儿怒放。那高高低低缀满白花的梨树,犹如连绵起伏的雪山一般,梨树又高又大,梨花洁白无瑕,仿佛一座终年积雪的山峰,又好似一把被雪覆盖的大伞。大雪白的梨花中,树枝上,一个个翠绿色的叶芽争先恐后地钻出来,好像山上的雪正在溶化似的。我们又走进树林,树上绽开着数不清的桃花,有的已经绽开了笑脸,露出黄黄的花蕊;有的半开半合,好像一个粉红的小酒杯;有的还是小巧玲珑的花苞呢。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在花朵间穿梭着,勤劳地采着花蜜。我完全被这粉红色的世界所陶醉了,我踮着脚,轻轻地摘下一串可爱的桃花娃娃,娇小玲珑的桃花卧在我的手心里,送给我一阵清香和一个甜甜的笑容。我正出神地看着卧在手心里的桃花,忽然,一声鸟鸣传入我的耳帘,我举目四望,在一棵高大挺拔的桃树上看见了它们。一阵风吹来,桃花花瓣四处飘落,花香四处弥漫,把这里塑造成一个迷人的仙境一般,使我陶醉在这迷人的仙境里。我和春姑娘来到一个小池塘边。池水十分清澈。无风时,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又好似一颗镶在土里的宝石。我坐在池塘边,用脚在水中荡来荡去,使水面皱起了眉头,久久不能平静。池塘里,各种小鱼儿在欢快地游来游去,躲在水一安逸地过“日子”,过了一会儿,春姑娘也过来了,她抱着一个洁如白雪的线团,我感到十分奇怪,这是哪儿来的线团呢?我的好奇心驱使我伸出右手,想去摸一摸这个线团,谁知,我的手刚碰到线团,线团竟伸出了两只耳朵,睁开了眼睛。原来是一只小兔子呀!可这只小兔子似乎不大友善,“兔视眈眈”地盯着我,好像在责怪我不该打扰它,它瞪了我一会儿,似乎觉得我并无恶意,便扎进春姑娘的怀里,继续睡觉了。
春姑娘又将我带到一片田野上,成片的没菜早已开出金黄色的花朵。白色的菜花蝶在花朵间穿梭飞舞,像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油菜花选美赛”似的,而蜜蜂自然就成了评委了,它在这朵花上看一看,那朵花前转一转,没想到,蜜蜂还挺仔细的嘛!我和春姑娘来到另一片地上,只见农民伯伯正在田里弯着腰插秧,在插秧的人群中,我看见一位老爷爷,他也在插着秧,不过他每插一株,就会站在来,用手轻轻地捶一捶腰,然后再弯下腰,继续插着。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沙沙沙沙,春雨唱着歌儿落在了人间,一位老伯伯来到田埂上,他望淅淅沥沥的春雨,他笑了,好橡在说:“春雨贵如油!”在田里插秧的人们抬头看了看天空,任雨点儿落在他们的脸上、身上。雨珠串成了解珠帘,把人们笼罩在一片朦胧中,小雨珠飘在油菜花那金黄的花朵上,滚动着、聚集着,花朵上便出现了千颗万颗闪着光彩的珍珠。歼苗儿伸展着嫩嫩的叶片,顶着亮晶晶的雨珠,绿得跟翡翠一般。人们在雨中欢笑着,倾诉着对春天的感激之情,人们的欢笑声,春雨的沙沙声,构成了一支乐曲,一支正在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我和春姑娘透过蒙的细雨,看着在雨中欢笑着的人们,心中充满了一种不知名的兴奋。
春姑娘走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和美丽的春姑娘有个约会。
那初春的风,轻轻地拂醒了大地。睡了一季的大地慢慢的睁开那迷蒙的双眼,随即又播下了生命的种子。春风,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小河解冻了,水面还漂浮这零零散散的冰块碎片,仿佛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玩耍。等到夏天,那欢乐的鱼群就要开始调皮了。小河叮叮咚咚的奏着春天的曲子,“叮咚,叮咚……”那欢快而又悦耳的.音乐让春姑娘的到来更加有意义!小河,带来了轻松的心情。
脚好酸啊,我要坐下来休息会了。“哎呀!你踩着我了,好痛啊!”我低头一看,原来是我脚下的小草在喊着。小草说:“好痛啊,你下次可不能在这样了。疼死我了,每年我们都在这里相会,你要是每年这样我就要骨折啦!”我听了小草调皮的语气,说:“好,我保证,不会再有下一次了。春姐姐什么时候来啊,我可是等很久了哦!”小草说:“快了吧!”
“春姑娘来啦!春姑娘来啦!”小河,小草激动地叫着。
我抬起头一望,原来是春雨姐姐带着春姑娘来了。
这时候,天上乌云密布。顿时雷鸣震耳欲聋,闪电兴风作浪。下起了绵绵春雨。雨,串成了珠帘,如烟如雾地笼罩了一切;雨,一个个地跳到河里,建起了一圈圈涟漪;雨,和树叶熟练地配合着,一起创作了这美妙的雨乐。雨,带来的是春姑娘,春姑娘的气息!
春姑娘来了,她带来了美妙的雨乐,小草的生机,轻松的心情,还带来了勃勃生机。今年,我们就这样的相遇,我用画笔记下了这画面,记下了一场春天美妙的约会。
……
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一夜暴富的故事,媒体经常宣扬的是“某某速度”。我们拼命地降低成本,以致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拼命地增加利润,但挣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买达芬奇家具,吃味千拉面吗?
又一家餐饮企业出问题了。光明日报7月28日报道,重庆老堂客火锅将“口水油端上餐桌”。这家火锅店的点菜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防止技术泄密,禁止老油出堂”。弄得很神秘,说是独家勾兑的,是百年的老店,有祖传的秘方。但这神秘背后的玄机是:混有顾客口水、残渣的火锅底油经过简单过滤、提炼、烧油、包装后,打着“秘制”火锅底料的\'招牌,又被端上了餐桌。
现在,到哪里还能吃到安全又美味的食物呢?美食家沈宏非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赶赴美味的约会》。回想起自己勾魂摄魄的“与美味的约会”,大多不是在楼堂馆所之上,而是在穷乡僻壤之间。坝上的土豆白菜汤、楚雄的农家***猪菜、延吉乡下小馆的冷面,还有民勤的手把肉,在我们已经熟谙超市食品味道的时候,偶然相遇按照自然节律出产的食材,经过朴素加工的美食,那种惊喜用勾魂摄魄来形容不算太夸张。那一瞬间,才猛然觉得:原来哪怕是萝卜白菜,也可以是这个味道!沈宏非说,随着菜场搬进了超市,随着温室技术、保鲜技术、养殖技术和基因技术的普及,买菜的人都不知不觉忘记了季节。“反季节”不仅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也伤害了季节性的饮食美学。
为什么从小城镇到大城市,从小企业到大企业,从食品加工业的低端到高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刚看到这则口水火锅新闻的时候,一副马上浮现脑海,那是每一家同仁堂药店都要悬挂的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每次看到这副对联我都会想:连用两个“不敢”,朴实诚恳的态度表现得太传神了。同仁堂“不敢”的同时,必然要增加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成本增加,利润就会减少,就只好挣“慢钱”;那些开不成百年老店,要和人家比挣“快钱”的,最后都没比过它。
我们经常说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的根基是立在诚信之上的。比如同仁堂,在制药的时候,绝对不会用牛骨来代替虎骨。还有全聚德,说枣木烤鸭,就不会用杨木烤鸭。诚信比产品质量更重要,这是企业立足之本。
我们遇到了那么多问题,从个人的健康到餐饮业的健康,似乎都显露出“亚健康”的征兆。解决这些千头万绪的问题又往往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等不及瓜果成熟,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一夜暴富的故事,媒体经常宣扬的是“某某速度”。我们拼命地降低成本,以致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拼命地增加利润,但挣那么多钱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买达芬奇家具,吃味千拉面吗?
听从台北回来的朋友说,台北有一家极小的牛肉面馆,味道极佳,传承已有三代,极佳的味道和简朴的店面一样,三代传承而无些许改变。这家不曾扩张的小店没有为GDP作多大的贡献,但在它的坚守和执著中,我们看到的是平实中闪光的价值。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三毛
春姑娘托风告诉我,她在那美丽的小河边等我。
我飞奔到河边,我没有见到春姑娘的影子,只看见潺潺的河水唱着快乐的歌,活泼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闹……我焦急地等着,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可是什么时候我才能看见她的倩影呢?河边的柳树姑娘看到我的落寞,安慰我:“没有这么快,但是她说来,一定回来的。”说完,柳树姑娘就去河边梳洗她长长的秀发。
我觉得柳树姑娘的话有道理,我又坐回原来的位置,翘首盼望着我魂牵梦绕的春姑娘的到来。
忽然觉得脚底痒痒的。“啊,原来是你们啊,亲爱的小草。”我大声地打招呼。小草们在微风中朝我扭动着小小的身躯,算是回答了我的问候。
不知不觉,我的耳畔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喂,你怎么不理我呀?”抬头一看,春姑娘已站在我面前。
我连忙站起来,拉住春姑娘的手,撒娇道:“你怎么才来啊,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春姑娘笑着说“真是急性子!我从遥远的南方来,我来的路上,遇见小鸟儿,我要帮它在树枝上做巢;看见小花儿,要助她开放;碰到小草,要让它萌芽……所以我来得慢了。对不起!”听了春姑娘的解释,我扑哧一笑,说“我也没有责怪你啊?”
终于等到春姑娘,我满心欢喜。我看见天空是湛蓝的,太阳是暖暖的……
等待是漫长的,但是与春姑娘的约会却让我很享受。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即物质意识关系的层面来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物质存在,尽管万事万物之间有着普遍的甚而是密切的联系,但是矛盾的特殊性早就告诉我们,世上任何事物由于其结构、构成元素及存在方式等的不同,无一不首先是一种不依赖于它者的独立的存在,音乐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在自然属性上它是音响实体,不过是声音的运动 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就此而言它是自律的。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常识,即世界上除了人具有情感和精神内涵外,其它任何事物都是没有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因此,音响实体当然也是既没有情感也无任何内容的。前苏联音乐哲学家玛雷舍夫以符号学的角度考察音乐,认为“音乐符号客体与其艺术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同于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符号客体,作为物质构成物,本身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精神意义,而在解释的结果中表达精神意义。音乐表象不寓于声音之中,而是在声音的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于解释者的意识之中。即使音乐符号结构体自身,如果避开听众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进入音乐作品的体系。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音乐具有情感内容,是人对不同事物具有通感或者说是格式塔理论中所谓“异质同构”的原因所致。如果说音乐是他律的或者说具有他律性的话,那是因为人的本性或者说是音乐的社会属性使然,也就是审美主体将审美对象人格化的这样一种本能而造成的。
其次,音乐的情感是独立存在的。音乐自身并没有情感内容,可是它却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并非是一回事。我们最初听到某首乐曲时所产生的那种特定的感觉感受,是在生活中从未体验过的,是全新的感受。这种由音乐唤起的人的情感我称之为“音乐情感”。请问有谁在生活中体验过与门德尔松《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样的感受的呢?贝尔就认为艺术中所唤起的审美情感是一种特殊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毫不相干,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生活情感的位置”。音乐所引发出的人的情感同人在生活中的种种情感确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音乐的话,那么我们至今都不可能体验到这种只有音乐才能带来的异样的情感。尽管音乐有时能够引发或诱发起我们在生活中曾有过的相类似的某种感觉感受,并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某些经历体验,但这种共振是不具体不确定的,很宽泛的和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心境而异的。音乐给我们的只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人们认为贝多芬《命运交响乐》第一乐章一开始的动机是命运在敲门,这不过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表述,我们也完全可以认为它是神的震怒,或是火山的爆发等等生活中一切与此相关联的事物。而在客观事实上,在自然属性的层面上它却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力度较强的,能够使人振奋的声音而已,这才是音乐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本质。
有一句著名的艺术定律叫做“艺术源于生活”,从音乐上讲则是“音乐源于生活”。此观点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而并非是绝对的。若将其绝对化便会全然排斥和从根本上否定掉音乐的自律性。对此定律我们一般可以作两种理解,其一,若是作最宽泛的理解的话,那岂止是音乐源于生活,人类社会中一切的一切都应是源于生活的,因为若没有生活,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这样看来“音乐源于生活”的表述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其二,若是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是音乐的素材或音调、节奏等源于生活中的.事物的话,这便大可值得怀疑。因为没有生活素材的纯音乐只能是源于它自身,比如莫扎特的许多作品,包括 《C 大调长笛奏鸣曲》、《C 大调钢琴奏鸣曲》等便是如此,至于音调节奏方面,生活中原本就不存在音阶、和弦、音型、旋律、节奏等,也没有对位与赋格,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认为,在艺术作品中并不一定存在着它同现实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艺术作品并不单纯地去“反映”现实或“记录”现实。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塑造力量的“现实”。不可否认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律动、高低起伏、强弱变化对比、明暗交替等与音乐诸要素相通的因素,但我们显然不可以将“音乐源于生活”理解成音乐依赖于生活,从属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型音乐就一定不存在。音乐绝对不是,也决不应该完全成为生活的奴仆。音乐情感不但不依赖从属于日常生活,而且还开拓和丰富了人类相对贫乏的情感生活。
再次,音乐的自律性还表现在现实生活并不能为音乐全面提供素材或源泉,即使有那也只是对生活只鳞片爪的意向性的模仿,如鸟叫、教堂钟声、奔腾的河流等。我们的艺术理论总是近乎本能的习惯于将艺术与生活生拉硬扯在一起,这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典型的如浪漫派音乐与社会人生等就有较多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确有其心理学上的根据。与马克思所谓“自然的人化”一样,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也是“音乐的人化”。尽管音乐与自然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后者是客观存在的。但究其本质不过是乐音有规律的振动,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本质上它与大自然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只是“人化”的程度不同而已。因为音乐是由人创造,深深的铸上了人的烙印,所以,其人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大自然“人化”的程度。
音乐的自律性还体现在审美主体对音乐的表层欣赏上。欣赏至少应被分为自律欣赏和他律欣赏两个层次,自律欣赏又叫表层欣赏,它是纯感觉的、纯情感的,仅感受音乐的形式美,它不与生活内容发生任何联系,主体并不思考、联想与回味,属于生理性的物质性的。表层欣赏主要用于娱乐休闲和身心的放松。表层欣赏与我们品尝美味佳肴与身体按摩是属于同一个层面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仅以获得生理快感为主要目的。李斯特在《柏辽兹和他的“哈罗尔德”交响曲》中指出:“情感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此话若是就表层欣赏而言是非常正确的。至于他律欣赏,将在下文论述。
另一方面,音乐也应当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足以引发主体思考回味的仅有形式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纯音乐,这种音乐是没有内容内涵的。审美主体只能从中获得形式美的感受,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协奏曲》等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听这样的音乐恰如品尝食物,没有人在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会提出“食物的内涵是什么?”这样一个荒唐而又愚蠢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偏偏总是热衷于对仅有形式美的音乐这种精神佳肴频频发问呢?我之所以用食物作为例子,是因为两者都是人的感觉事物,只不过是前者作用于人的味觉,后者作用于人的听觉而已。
听,轻盈的脚步声是怎么一回事?
咦?小草啥时探出的脑袋,难道也在听那富有韵律的脚步声吗?树啥时伸了一个懒腰,换上了新衣,难道也准备听那富有节奏的脚步声吗?鱼儿啥时起床在水中嬉戏,难道也打算听那清脆悦耳的脚步声吗?哦!我知道了,那一定是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赴约了。
“淅沥沥,淅沥沥……”我身上的衣服渐渐打湿了,可我依旧沉醉在那春天的脚步声中。直到衣服湿透了,我才回过神来,我依依不舍的望了望周围。我决定撑把伞继续好好地欣赏这一番美丽的春雨。我迈着两个小腿小跑步,向家里飞奔而去。不一会儿,有一朵小黄花在春雨中笑呵呵地露出她的笑脸,接受着滋润。
我探出头望了望天,天空不是死气沉沉的灰。正相反,虽然是灰色,但是那灰色变幻奇妙极了:深灰、浅灰、淡灰……不知道是不是春姑娘在画美丽的春色图时,不小心将灰色的调色板打翻了吧!
我又向左右望去,那片树林个个都在伸懒腰,打哈欠,起来准备接受春姑娘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新衣服,而躺在下面的`小草,懒洋洋地吮吸着春姑娘给他们地乳汁。
我被这美丽的景色给彻底迷住了,我放松下来之后,听到了桥底下有讨论声,悄悄地小心翼翼地走到了那儿,深怕惊动了他们,我往下俯视。哦!原来是小鱼在讨论怎么迎接春天的到来,忽然一滴雨落在他们身边荡起了一阵涟漪,将他们吓得不轻。
雨渐渐的停了,柔和的阳光洒在了我的身上。雨后的空气好清新,我贪婪的吮吸着,也许春姑娘的“失误”也是一个不错的礼物吧!
我收起那美丽的小伞,在我贪婪地呼吸时,一阵沁人的花香从远处飘来。我把目光转向那边的一个小花园,便走了过去。远远望见一朵朵桃花绽放开来,可个个都低着头,我想是不是起得晚了,被春姑娘责备了。因此,个个都哭红了眼。
春姑娘跟之前约会时一样,依旧如此调皮美丽。希望明年也是如此——遵守约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