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而是最坏的主人,这句话真的是一点都没错。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遇到数学或语文难题就十分头晕,甚至还要上网找答案,直到那一次,我才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有一次期末考试考砸了,可是我却没有努力奋斗,而是在家里继续过上了以前的“小康生活打电脑打到8点,看电视看到10点。直到暑假的最后一个礼拜,我才反应到要做作业了。我打算先做数学。数学题前面几题十分容易,我扳扳手指就知道了答案,可是最后一题,我便百思不得其解。那一题虽然短小,可是要数据没数据,要关键词没关键词,令人一头雾水。我便无奈地算了起来。十分钟后,我十分生气:“这道题怎么会这么难,估计初中也没有这种类型的题目!”不知怎的,我想出了一个坏的念头---上网抄答案!“不行!”我果断地喊了一声。“那么又怎么办?这道题太难了,又岂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不管怎么样,我不能抄,因为这是老师精心布置的。”“老兄,别硬撑着,你也不是第一次抄了。”“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大脑才会产生依赖性,不能自己去思考,所以,我一定要努力,不能让大脑‘死机’!”我又拿起草稿本算了起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才读了3遍题目,就找到了关键句,从而想到了答案。就是因为这样,我以后做题目就不再上网找答案了,而是先自己思考,实在不行就请教爸爸或妈妈,我已经养成了自己思考的习惯。有一次做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次课堂练习,我碰到了一题比上次更难的题目,也是没有头绪,我刚想下笔,同桌就做好了,于是我就有了抄袭的心,可是抄又有什么意思呢?始终不是自己写的,于是,我便开始奋笔疾书,5分钟就做好了。
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现在,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已经成为了我的好习惯!
江苏无锡宜兴市宜兴市实验小学六年级:陈基朝
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这则故事中正式因为销售员改变了字的读音,而改变了中国茶叶在东南亚销售的尴尬局面,我们从不不难到销售员的一种智慧,我们更应该明白:往往一个微微的细节,却会改变一切。
在几十年前,有一位美国记者采访***总理的时候问: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是低着头的?他原本是嘲笑中国的落后,连中国人都感觉到惭愧,可是周总理却以一句“因为我们正在走上坡路”而改变了当时的气氛,致使美国记者对周总理刮目相看。周总理理解了美国记者话的意思,但他却没有跟着他走,从中找到话的漏洞,从而给国家争取了颜面,也让所有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同样,我们不应该单单羡慕周总理的`机智,我们同样应该明白:一个细节,却会改变一切。
没错,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我们来注意。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根本不需要注意细节,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一位学者说过:无论何时,细节总是具有魔力——这种魔力可能比你所认为的要大的多。这句话就反驳了那些人错误的观点。
细节往往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因为当我们注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就说明我们注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所有大的发现都是从完成一件件小事而堆积的,知识也是如此,成功也是如此。当你看到地下有一团废纸的时候,你捡了起来,可能觉的没什么,但第二次,第三次……不知不觉,你便成了一名众人皆知的环保卫士。可能你会说我根本没做什么啊,但其实你每天捡起的垃圾堆积起来,可能会比你想象的要多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便是积少成多,而它的核心正是需要你抓住每一个细节。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则故事,我感受颇深:在一次招聘会上,许多人出色的回答了经理的问题,但都没有被录用,最后的一位被招聘者一进门,就发现地上有个纸团,便捡了起来,交给了经理,当经理把纸团打开,给他看时,他大吃一惊,上面写着:您被录用了。当那个人还很疑惑的时候,经理说,其实一开始纸团就在那里,但没有人去注意,他们只知道来招聘,却不注意招聘时的每一个细节,只有你注意了,所以你被录用了。你要明白:没有抓住一个细节,你就可能错过一个成功。
没有抓住一个细节,你就可能错过一个成功。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细节总是与成功挂勾的,我们只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成功的。完美的细节代表着永不懈怠的处世风格,是一个人积极,实干,优秀的象征。
朋友们,不要让细节如脱下的皮屑一样从你眼前飘过,让我们抓住每一个细节,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为我们的成功打下一个基础。请相信:一个细节,可以改变一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