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礼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爸爸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礼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了。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知新年的气息比我们更早更准吧!
我一直认为,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要更浓些,因为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调料,纯朴、感恩与真诚。城里的路旁商店张灯结彩,这是他们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但这其中不乏有些应付之意,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随了大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乡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更有寓意,这些春联并不昂贵,并不华丽,却寄托了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说平凡之中见真情,春联不也是如此吗?
年味儿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与家人共进晚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需求的提高,“年夜饭”人们更热衷于去饭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现成的饭菜,吃完结账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呢?但在乡下大多数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饭店菜品的美味,但这是家人亲手烹制的,里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即使比不上饭店用餐的方便,但与家人一起劳动是开心的,充实的,享受的。我们吃的不是美味,是气氛。只要一家团聚,一起吃饭,我相信,无论饭菜的丰盛与否,大家都是开心的。 =
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看春晚了!虽然现在对春晚的意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低人们对春晚的热情,很早就开始关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说说笑笑,体味春晚带给我们的乐趣,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
除夕,除旧迎新。年味儿,充斥心田。希望人们可以在新年中过的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这是我18岁过后过得第一个年,记忆力的张灯结彩都还残存了那么点。亲情的温暖或许在慢慢减淡。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由,整个重庆市在20xx年欢庆之际。没有同往日的张灯结彩和热闹喧腾。整个大街上尽管是大年三十也少了一丝红色。今年的信念姑娘或许结了婚,羞得不敢再出来见人,我无比希望她不会永远躲藏,能有从来见我们的一日,那日必定热闹非凡,光晕和彩色充斥占满整日重庆,大街小巷上必定全都是欢庆着新一年的人儿,为了一年的忙碌生活,为了展望新一年的欢庆景象。我们都将会在大年三十里站在空地上,在夜市里(估计大年三十也不会有什么夜市出来,毕竟是人团圆的日子)。我们会把自己双眼闭着,共同期许我们未来美好幸福的明天。共同为自己昨日而感恩祝愿。许下新一年的愿望。我想,一定是充满爱与光亮。
但我觉得年味消逝不仅如此,许多天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幸福感随着城市的发达而减少。的确,我们如今的生活在平日里也能得到以前不易得到的一切。原来过年才有的渴望,包括六零年代的大米饭,八零年代的小布衣,九零年后的甜蜜糖果,在平日里,我们都能遇见都能动用我们如今很丰裕的现在去实现我们以前的渴望。金钱的富裕却降低了我们的幸福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的退步。但把这归结给进步这个东西,实在有些不大合理。进步是一件好事情,究根结底,是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我们想要什么呢,想要的很多,只是我们以前那么渴望的东西变成常日里随处可见,只是由于自己缺失了一个对平凡的渴望。有人在评论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平时吃鲍鱼,过年也吃鲍鱼。把过年的味道和风俗糟蹋的到底。过年是什么。是隔了很多月没见的亲人朋友相互寒暄,互相关心。但是如今都变成了互相敷衍,网上的段子很搞笑。也很现实。做了一段过年时候亲人的问答。当时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觉得心里还是有些寒心的,为什么如今的过年和人们的心变得如此。把别人的关心当做了负担,我也承认有时候他们过于关心的话语确实挺让我们无奈。让人感到特别没趣。
但是逃离别人的关心,在我们欢聚在一堂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忍心,年味还是该有,亲人的亲切的问话还是该回,这不是关不关你事的问题,是我们对你有的最基础的人文关怀和一种爱护而已,想了解你的最近状况,想知道你的近期打算 想为你操操心,尽管他们确实不能改变什么。
用心去感受过年吧,让我们真诚的去过这么些年。让消逝的年味活起来。
拼搏是一个过程,而成功是一点。
拼搏是一种过程,历经拼搏,便不会再因结果的好坏,而欣喜若狂或心情沮丧。拼搏是一种资本,它助我们在主动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像海燕一样在惊涛骇浪中体会搏击长空的快感。拼搏是一种境界,它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浅唱低吟,也没有初入社会的感世伤怀,它有的是冲击终点的挑战自我,是直面人生的引亢高歌。
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何尝不是呢?古有多少明志人,无不是在逆境中拼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尝不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无论信仰是否相同;无论身在何地。我们无时不刻的在拼搏。我们在坚守着我们将强的意志,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获得很辉煌的成就,但我们意志坚定。
拼搏和成功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有拼搏就一定会有成功,要不然哪里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成功者必有失败者。成功或是失败都不必然的。它们之间或许可以转变,或许是定格。
成功另有一个因素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有一个竞争对手,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拼搏。那怎样才是成功了呢?是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后就自然算是成功者了。人成功,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越是努力拼搏,成功就越容易降临;大抵天下事从拼搏中得来的成功才算真的成功。这种拼搏与成功的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一翻过来,处处敢拼搏,便处处有成功;时时敢拼搏,便时时有成功。
如今,我们依然听着悬梁刺股的故事永不色衰、经典回味。我们依然遵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上我们在披荆斩棘之后体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辉煌。
为了成功,我们要努力拼搏;为了成功,我们勤能补拙;为了成功,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准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让拼搏和勤奋作为远航的灯,我们自信的驶向成功的彼岸。
石泐海枯,兆载永劫,历史上一位位伟大的成功人士,都在努力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中走向人生的巅峰。正如美学家克罗奇说的:“要想评价但丁,就要使自己达到但丁的水准。”的确,要想真正地走进一个行业,走向一个憧憬的未来,我们就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从而做到认识自我,最终精心雕刻自我而走向成功,与但丁“并肩”。
百灵鸟自知没有苍鹰那样的雄壮身躯,她常年苦练歌喉,最终为山林里增添一抹生机;小河自知没有大海那般汹涌澎湃,她映山泉,披月光,在林间涓涓流淌着;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自知不适合实验物理这一专业,他便投身理论物理,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你对未来找不到方向时,应该认识自我,确立心中的目标。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言:“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当人生有起点而没终点,那么你就会徘徊于起点,毫无进步毫无成长。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在年过六十才真正着手于炸鸡事业,而在他年轻之时,他曾经历着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危机的折磨。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在不断尝试中认识自我,确立人生目标,从而为之奋斗,走向人生巅峰。
诚然,当你找到未来的方向,对未来有一定的向往时,也不能忘记当初奋斗的决心。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当老师关注一个学生时,不论学生的智力、背景如何,他都能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成绩。这无非说明,成功的路上,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与拼劲。中国女排能确立夺冠的目标,但若少了十几年的训练与拼搏,那便拿不下奥运会的冠军,更别说连续的夺冠。
有人说:“不进厨房的人,也能辨别厨子的好坏。”若你在人生的路上,朝着一个目标奋斗过,你也能认识到自己对这一方向的潜能。所以,脚踏实地地拼搏与奋斗,才能认识自我,确立人生目标,从而找到通向人生巅峰的路。
努力拼搏,找到人生方向,方能认识自我,实现理想。
我,是一枚书签,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将身心托付在书中。初来世间,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海国图志》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家春秋……渐渐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灭,我越发的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
一个时代下,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时光流转,清风吹散了烽火,渐渐一股如早春的复苏气息盈溢在空气里。我又被夹在了一些新朋友中。《边城》里温润的乡土气;《平凡的世界》里充斥的倔强感;《繁花》里飘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毕飞宇、北岛……这些名字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奔放与内敛、激昂与沉思填满了我的又一份记忆。在那阵狼藉席卷过后残存的刚强,挟裹着年轻与朝气,染就了人们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桥梁,在字与心之间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静谧。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
时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们的瞳孔。书页越发的白了,越发的软而光滑,我挣扎着不闭上双眼,却抵不过外边的黑暗——我罕见天日。我被长久的夹在一本杂志里,只能透过缝隙看见人们的目光,流连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紧紧地握着冰凉的手机。他们越发的孤独,蜷缩在心中黑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长久地等待,长久地窥视,我终于看懂了人们的心,他们在年华中遗失了曾经的记忆,迷茫在无知的昏暗中。他们狡辩说他们可以看手机中的文字,却不懂得我较之他们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记忆。多了风花雪月之外的家国天下,纸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义,醉生梦死之外的血气方刚。正因为他们缺失了对这个悠久文明的曾经苦难心酸的体察,才有怅惘与迷茫……
我,是一名考生,一名普通的考生。书签为我讲述了它非凡的经历,渴望并向往着将一份人文记录、流传。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与光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