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Ben先生(老板的名字:
①Please accept this letter as formal notification that I am leaving my position with XXX company on August 7.
请接受这封辞职信,我将于八月七日正式辞去我在XXX公司的职位。
③Although I have enjoyed my job, I have received an offer for another company that I feel is better suited6 to my career objectives.
虽然很喜欢日前的工作,但我已得到另一家公司提供的'更适合我事业目标的职位。
④Thank you for your kind attention and would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let me have a reference letter before I leave.
感谢您对我的关照,如果您能为我写一封推荐信,我将不胜感激。
⑤I regret having to resign from my position. I wish you and XXX the best of luck and future success.
很遗憾我不得不辞职。祝您和XXX公司好运相伴,未来更加兴旺发达。
⑥If I can be of any assistance during this transition, please let me know.
如果在工作交接期有需要我做的事情,请通知我。
Sincerely/Fortunately,
真诚的
(your full name
(你的全名
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这点我们很多人都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你今天的性格有多少是来自你原生家庭的影响。为什么有的人善于自己拿主意做决定,而有的人优柔寡断而更倾向于配合服从,有的人自信乐观善于交际,而有的人沉默孤独容易自卑。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自己的成长方式和经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是一生中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人。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假如我们的父母懂得这些理念,多给孩子一些选择,多放手一点,对犯错误更宽容一点,也许今天的我们就会少一点心理创伤,多一点身心和谐。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对不接纳不认可自己性格的人,该是多么绝望的一句话。当然,过去已经不能改变,父母还是那个父母,性格已经定型,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反省、修补、改善,给我们的下一代少一些伤害。
最近读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感触颇深。这本书理论扎实、案例详实,令人信服,如沐春风,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深深地感到,原来真正的好的教育就是充满爱,书中表述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而是如何理解孩子,悦纳孩子,给孩子信任和自由,让孩子像自然土壤中的小树苗茁壮成长。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习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二:最丰盛的馈赠是不羁绊和自由。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第三:解决所有问题,唯一可行道路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和力量,空间增大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推荐给所有的妈妈们。
看这本书的时候,不断地联想到自己的童年,里面提到的常见情节,基本上我的童年都出现过。母亲脾气暴躁同时对我要求严格。到今天这个岁数,依然记得小时候,因为打烂一只碗而会害怕到浑身发抖的情景。当然那种打烂日常用品都是小孩子的不小心,绝对不是刻意为之,却因为知道会激怒母亲,小小的孩子内心害怕得不得了,好像自己做了什么***人放火天大的事情。看到书中写到这些同样的情景,不禁回忆。后来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学来的反驳精神: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长之间良好的关系,难道就还比不上一只碗的价钱吗?那个时候自己还很小,却懂得自我安慰了。
用本书作者的话来说,我真是个难得的孩子,并不会因为长期处于这种负面的影响下产生情绪病,反而可以自我强大到反驳母亲的做法。真不容易啊,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
甚至至今还记得,初中的时候和同学去沙滩,带回一罐子小贝壳和小螃蟹,回来便养在厨房里,哪里知道半夜全死光了,然后咸腥的气味在厨房久久不散,就这样,又被老妈子一顿暴打。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如此大怒。仅仅是因为把厨房弄臭了?
另外一件典型的事情是,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自己学到的什么好东西都要小心藏着掩着,以防被别人学到同样的窍门,这样就不显得自己的独特之处了。
这当然是在读书之后的事情,我依然记得,从高中开始,我的参考书都要用书皮包着,不让人知道我在看什么书,并且不轻易外借。后来遇到一个挺好的朋友,她居然很慷慨地把她的参考书借我看,同我分享,当时诧异得不得了,还有人这样“无私”的。
这种意识一直持续到我读大学,也非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在看什么书在研究什么,当然包括有什么心得也不轻易同人分享。后来是,居然是看了倪匡的科幻小说,里面有一句话当时深深地打动了我,并且至今依然印象深刻,那句话的大意就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还是一样你有一只苹果,我有一只苹果。但是思想这种东西的特别之处,就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之后,我和你分别同时拥有两种思想。
看到这种和我妈从小教育我的信条截然相反的东西,内心触动非常大。我从来没有这样来看过这个问题。正如书中作者提到的,家长内心狭隘,还把这种狭隘和局限性传给孩子。非常可怕,至今,我妈依然保持她的信条,她做饭有一个独门秘籍,有朋友专门请教过她,她故意不说,还说自己的做法就是很简单很常见的做法。就这个问题我同她交涉过好几次,依旧没有办法扭转她的思维,我不明白她,她当然也不明白我,后来就随她去了,一把年纪也没法改变了。
啰啰唆唆地说了那么多,只是想说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什么样子的家长自然就会成长出来什么样的孩子。我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特例,熟悉我和我妈性格的亲戚朋友们都知道我们性格截然不同,有着不同的三观。我想,自己另外成长成今天的样子,还是和自己广泛的阅读爱好,以及非常早的早恋有关。初中的男朋友,发展到今天的丈夫,他一直给予我非常正面积极的影响。这点真的很重要。否则,今天的我,重复着我母亲的老路:天性悲观、谨慎多疑、斤斤计较、目光短浅。
这不是在批评自己的母亲,***之后看了许多的育儿书,我知道父母也是从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上一辈的家庭也有自己的毛病和问题,同样也影响了自己父母的性格,好的坏的。因此可以更加理解父母,也更加明白,自己今后要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回到本书,本书作者提到的几点,还是收获匪浅。比如说,说到要尊重孩子,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孩子只是生活没有我们足,但是不代表他没有智慧。这点很重要。
还有就是有一个例子印象深刻,有位家长因为孩子喜欢摸市场里的豆腐而发愁,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在想,是我的话该怎么处理了。作者的办法是,孩子摸了那一块,就把那一块买回家,想办法做菜吃了,那位家长又问了,那下次去还摸怎么办,继续买,摸,继续买。如果孩子实在很有兴趣,也不妨借此机会在家中自己和孩子一起研究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说实在的,这个办法我从来是不会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我只会陷入烦恼,孩子这个毛病怎么办啊?看,区别就在这里,我已经把他的这种行为定义为“毛病“了,不过是小孩子对不熟悉事物的一种好奇而已,正因为孩子的好奇,如果家长人为刻意去限制,会让孩子对这个更加好奇,也错过了就着孩子的好奇点来解释一件事情的机会。一块豆腐,哪怕天天买,连续买一个星期,能费多少钱呢。关键是解决事情的思维。
作者非常崇尚道法自然,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承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她自己也说,也遇到不少家长对她的做法“抬杠”。用非常极端的例子来对冲她的观点。怎么说呢,当然不能说这种极端情况不存在,但是我实在也看不出来,抬杠有何积极的意义?更何况有一种情况是为了抬杠而抬杠,把你噎着说不出话来,那些人就仿佛觉得自己赢了,真是没有办法正常交流。
那些举出极端例子的家长,本身就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处在一种“极端情况是正常”的思维下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一直不停地在给自己惹祸,犯错误,是故意的。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自然就会把孩子往极端的情况下带跑,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作者也有反复强调,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反社会反人类的,一切不过是家长的思维和做法在孩子身上的折射而已。
深以为然啊。
当然里面有些观点我保持质疑,但都是细节而已,读者完全刻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总体书里面传递的育儿心得,我觉得还是有正面意义,值得推广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