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师所列书单,我选择了这本《城市的形成》。因为我发现这本书不仅有许多照片和历史图片,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特别制作的图解,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好更快地理解本书内容。经过初步阅读,我发现本书作者斯皮罗·科斯托夫主要是从历史的视点观察到的城市形式的某些模式和某些元素。作者认为建筑的意义最终总是存在于历史和文化关系当中,换句话来说,我们只有对各种文化,以及对世界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社会结构了解得更多,才能对相应的建筑环境理解地更好。在读本书之前,我常常将城市形式看作是一个有限的、完成了的事物,一个复杂的事物。
但是真实情况却是,就算城市在产生之初其形态就已经非常完美,但它绝不会是已经完成的,也不会是静止的。每天有无数个有意无意的行为改变着它,而这种改变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之后才会被察觉。尽管很努力地阅读,但是在看书过程中常常碰到看不懂的地方。感觉明明分开每个词都能理解,但是连成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就看不懂了,我想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作者的知识储备量远远超过我。
首先,作者提到了“有机”模式,或者叫生物型城市,将城市看作是生命体而不是机器。许多城市在初始时是很粗陋的;它们的形式是在含蓄和渐进中形成的。在曾经是田野和陡峭牧场的地方,街道将会出现并且相互连接,围合起来的公共空间将会为人们的集体生活提供场所,住宅在扩展的过程中变得稠密,并且编织出肌理。建筑物将尽其所能爬上山坡,占据河湾。到了某个阶段,这种自然地布局将会获得一种自我意识。台地可能提示出某种机构和社会的等级。街道的走向将被用来发挥某些视觉上的愉悦、空间的效果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叙述了土地对“有机”模式的影响。地形地貌、土地划分、村落聚合——这些都是不规则城市形成在物质方面的决定因素。
而社会结构和公共控制权对城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传统的伊斯兰城市为例。在私有化的城市秩序下,城市形式只要满足了习俗、所有权和穆斯林的视觉私密要求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任意发展。你不会被要求去做什么或设计怎样的城市,你只是被禁止做那些有可能会威胁到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行为的事。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一张关于巴格达(伊朗)的街道图片,可以看到图片中住宅建筑出挑到狭窄的公共通道的上方。
由于居住结构的重要地位和街道公共空间的相对弱势,使得纯净的人为布局无法获得支持;由于建筑物越界,出挑,相互交错,并且样式多变,使得公共空间不断地被调整和打折扣。在道路或尽端路的上空横跨房屋是常见的事。一项首要原则规定,已有使用功能和已有建筑相对于新功能和新建筑来说具有优先权,这一规定助长了上述即兴建造行为的发生。
其次,作者发现网格形式适用于惊人多样的社会结构,很有可能是因为网格能够满足大部分专制政府的象征需求。谈到网格,我就想起了中国建筑史中唐代的长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行政首都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是政治统治下强化的居住场所。城市象征着权力,并服务于权力的要求。正交平面将空间结构固定,以反映一种不可更改的等级:它将宫殿建筑群、政府建筑、宗教建筑和不同等级的住宅分别装进独立的城市封套。
贸易是次一级的问题,但同时也被严格地归纳到这一政治网格之中。尽管贯穿城市的历史,网格无处不在,但它却不是一种标准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在平地上,网格是一种理性的土地划分方式。但是网格同样也可以爬上山坡,或者随河流的走向而调整线条。网格的妥协和变异可能来自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孕育某些刻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甚至可能是完全有意识地行为——就像萨比奥内塔的象征性布局那样。
即使在最无想象力的状态——即当街区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地块划分的时候,它们的排列方式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它们或者几个一群聚集成城市片区,或者像出租用地那样拉出狭窄的长条以获得最大的沿街面,又或者像贝尔拉格在阿姆斯特丹所做的城市设计规划那样由包围内院的大型住宅楼组成的切分网格,如左图所示。事实上,网格的优点就在于它的适用性。网格最适用于中等尺度的城市,但它也能够承受现代大都市的超级街块。原本简单的初始网格可以以几乎无限的方式扩展,形成大芝加哥地区,或者像利马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样的城市聚合体。
再次,作者渐渐谈到图形式城市——这些城市需要借助于完整的几何图形设计,如圆形、聚焦性的方形以及各种各样的多边形等等。看到作者提出大量的外国建筑例子和图片,我首先联想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轴线布局。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地是一个稳定的立方体,而天则是圆形。空间被认为是一系列有规则重叠的方形,它的正中间是严格按照罗盘方位布置的都城。而都城的支柱,则是统领南北主轴线的宫殿,宫殿朝南,南方是朱雀的方位,象征夏和火。北方则是冬与破坏性蛮族的来源地。北的颜色是黑色,除了供奉神灵和祖先外,皇帝永远背对着北方。
在这部分内容中,一张关于“圆形监视器”的图片让我印象深刻。“??周边是一圈环形的建筑,中央是一座塔楼,塔楼上开着巨大的窗户,面向建筑的内环。周圈的建筑分隔成小室,每个小室的进深就是建筑物的进深;小室有两个窗户,一个朝内,与塔楼的窗户相对应,另一个朝外,使光线穿透小室两端。最后,只需要在中央塔楼里安排一名监察员,然后在每个小室里关进一个疯子、病人、犯人、工人或学徒。通过背景光的作用,塔楼中的人就可以清楚观察到在强光的衬托下周边各小室被俘人员的影像??能见性就是一个圈套。”在社会和社会的组成结构中使用“圆形监视器”的理念是一种可怕的行为,如果中间是教授的办公室,周边的小室成为学生的宿舍,这样布置感觉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谁会想去住呢?
然后,作者在第四节开启了壮丽风格的篇章。壮丽风格在小城镇行不通。它既不切实际也不太谦虚。人们需要在深远、宏大的街景体系中体验壮丽风格的存在,因此,壮丽风格与地形及已有城市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武断的,它的效果通常是雄伟而夸张的。一般来说,在壮丽风格设计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集权式的政府,它广泛的资源和不容置疑的权利使得笔直的大道、巨大的规整广场,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纪念性公共建筑组成的铺张的城市意象得以实现。
事实上,这是一种公共性的城市。它与仪典、游行和组织性的公共生活相关。街道维护着这种壮丽的排场:它带着这唯一的目的穿越城市,沿途炫耀着凯旋门、方尖碑和独立喷泉这些城市纪念物。所有这些建筑的表演将一般城市中的不整洁之处掩盖了起来。在这一宏伟外壳的包裹之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继续着各自平凡的存在,而一旦这座壮丽城市的高尚事业需要民众陪衬的`时候,我们随即能够聚合成人群参与到其中去。在这部分内容中,让我较为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于不同政治背景下的街道对比,左侧图片依次是王侯式的林荫道、资产阶级的林荫大道以及社会主义的主要街道。
在专制主义时代,规划者就是要创造出一条纪念性的通衢大道,让来访者从进入城门的时候开始,他的城市体验就集中在这条街道上,并完全受其控制,而剧场布置中的常用手段,尤其是透视法。到了19世纪,这些理想的城市空间被资产阶级重新解释和发展利用。新的统治阶级将衣着时髦的咖啡馆一族的消遣生活展示到了公共舞台上,整个城市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博览会。于是,散漫——一种被称为“巴黎人所特的、处于慵懒和行动之间的中庸”状态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虽然社会主义的领导们声称城市应该是大众的城市,但是经过一些实验以后,他也选中了壮丽风格的场景,在其中放上了他们自己的一些象征物。
最后,天际线是城市的象征。它们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任何文化和任何时代的城市都有各自高耸而突出的地标,以颂扬其信仰、权力和特殊成就。这些地标归纳了城市形式,突出了城市意象。这种表现本身是刻意的,它主要是为外面的观众而设计的。艺术家在作天际线构图的时候,他们的心中装着朝圣者、官方的访问者和一般的游客。这一图像缓慢而谨慎地变化着。卡纳莱托笔下的伦敦与今天这个城市的现实之间的差别是长期改造的结果。
——如工厂烟囱和公司摩天大楼的崛起,象征着文化的剧变。当火车站塔楼及其附属的旅馆大厦模仿城市大教堂的模样将自己的轮廓举向天空的时候,我们知道旧的价值已经被削弱,或者被覆盖了。当城市中心最终聚集着高层办公楼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城市形象已经屈服于私人企业自我宣传的渴求。最终,天际线是在协商和交涉中达成的象征。那些影像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城市天际线是因为它们获得了出场资格。说到天际线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高度、形状和路径是决定天际线视觉特征的重要设计要素。在上学期的建筑施工课,我们看了关于上海中心大厦施工的视频。建筑师充分考虑建筑与区域乃至城市空间上的交互关系,“上海中心”选择632米的建筑高度,以使其与周边420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顶部呈现优美的弧线上升,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并将作为上海的新地标,与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其他陆家嘴标志性建筑一道,共同勾勒出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展现浦东改革开放的成果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时代风貌。
城市是建筑和人的聚集体。它们是被使用着的环境,人们每日的活动——无论是世俗的还是超凡的、随意的还是刻意的,只有发生在城市里才会有效。在城市及其变体当中凝聚着时间和场所的统一。城市是我们的抗争和我们的光荣的最终记录:过去的骄傲就在这里获得展现。
有时,城市授命而建,这样的城市有明确的目的,因而会被授予完整的形状。城市也可能被用来反映某种宇宙的法则或某种理想的社会,被塑造成战争的机器,或者只是给建造者带来经济利润而没有任何更高的目标。城市创建活动有时可能被某种宿命的神秘气氛所笼罩。而另一些时候,这种创造活动可能只不过是一种常规的、重复性的活动。但是,无论是来自神的指引也好,或者是出自投机的愿望,城市最初的模式将会枯竭甚至是死亡,除非人们能够在这种模式下逐渐培育出一种特别的,能够自我维持,并且能够克服逆境和命运转折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形成》一书是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普遍现象——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
《城市的形成——城市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The City Shaped—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一书由斯皮罗·科斯托夫(1936—1991年)所写,在本书中作者试图探索城市建造的根本问题——即城市如何及为何成为目前的样子。作者重点讨论了有机模式、网格、图形式城市、壮丽风格以及城市天际线等一些主题——从中解释城市模式蕴藏的秩序,并反复强调指出自己的观点,即城市是社会共同体的象征。本书共包含352幅图片,其中39幅为彩图。原书由英国THAMES AND HUDSON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发行。本次所读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译本,全书约50万字,由单皓所译。
按照本书封底的描述,斯皮罗·科斯托夫生前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历史学教授,他也曾经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赖斯大学任教。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他写这本书是想以一位建筑史学家的身份,通过阐述城市的形式和城市的进程,尤其是从历史的视点观察到的城市形式的某些模式和某些元素,给建筑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众提供一些关于城市建设的一般经验。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是,城市如何及为什么会形成它们各自的相貌。也就是说,他研究的不是抽象的形式或者是从行为学可能性角度解释的形式,他关注的是作为“意义载体的形式”,而建筑的意义总是存在于历史和文化关系当中的。因此本篇读书笔记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他通过列举的大量实例所叙述的历史,而更为侧重于他提出的几种城市模式与意义。
本书并不是像是一本通常的以历史时间顺序或是城市类型分类阐述的书,而更像是由对实例的理解开始,从城市设计而非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角度出发,探讨我们能从历史城市中学到什么的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却并没有采取编年史的写法,只在书中某些个别之处偶尔采用,作者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如果按照设计者的角度来写,也许会对设计者本身的理论更为关注而并非城市本身,而且会过多涉及到一些理想城市即从未实现的城市等等,这并不属于作者在本书中要重点讨论的范畴,因为比起这些,作者更为关注的是真正已经形成了的城市。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设计师只是城市形成的参与者,但并不是唯一的创造者,众多的其他因素会改变城市的面貌,并让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当中,这也就是作者在书中所不断强调的城市是个综合体的概念,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而成。在这诸多力量当中,作者与传统历史学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把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文化、政治、社会结构等等这些对整体城市形式产生影响的因素上面,而对于其他的方面很少涉及。
本书包括绪论在内一共六章。绪论中作者首先明确告知读者自己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城市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并非自然形成。只有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解读,地图史册的翻阅,文化背景的了解,并把各种资料汇聚在一起才能充分了解一个城市形成如今样貌的原因。而当开始了解城市起因问题时需要避免的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因为各种元素的作用是交互的,并不是单一性地发挥作用。对于城市,作者给予了这样一个解释,也可以算作是接下来分章节进行详细论述的一个总括:城市是由建筑与人组成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所中人们积极的发生着聚集行动,而城市具有的某种物质上的,或象征意义上的形态界限,使得城市性与非城市性结构区分开来。在城市里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和相对应的收益的获得。城市与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互相提供着必要的服务与生活资料。城市必须依靠文字记录,同时带有某种形式的纪念寓意。
在绪论中作者已把最基本的问题交代清楚,让读者充分了解到了他的立场和观点,于是在接下来的五个章节中,作者的论述得以顺利地展开。
作者首先提到的是城市“有机”模式 的问题,在探讨有机模式之前,他首先对城市形式被归纳为规划与未经规划两个类别表示不赞同,在他看来,没有一个城市是仅仅由上述某种力量而来,两者是相互依存,之间的联系是紧密而复杂的。从而可以得出的是,没有经过规划的城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城市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一个不断协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几乎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城市。作者在这里提到有机这个概念,是要借此对城市模式的形成做出论述,科斯托夫反对将“有机”城市形式比拟为一种所谓的生物体的说法,而更愿意将其归纳为对城市结构的一种方便的解释。这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特点之一,将某个观点否定之后再树立自己的论点,并会做好相应的一系列陈述与铺垫工作。
既然城市模式并非自然生成,那必然会有它相应的形成因素,对于城市模式的演变原因,土地是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划分,村镇聚合等等。城市的选址与扩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土地的决定性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城市的形状。除了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对其的改造也是相当普遍。为了创造一个壮丽的城市形象,人们会对山体,水流,及其平原进行改造,为的是造就按照人的意志而成的城市模式。这种规划不一定是严谨而规整的,会因不同的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所有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都是城市形式在物质方面的决定因素。另外法律与社会秩序,属于社会结构方面的决定因素。这里作者以传统的伊斯兰城市为例,由于其以种族为基础的邻里结构相当牢固,因此会在城市秩序中表现出明显的私有化倾向。而这可以解释为“有机”模式的两个阶段,一是有意识的占据土地,二是体现出某种社会等级或者精神。到了设计的层面,作者对于花园式的有机城市表现得更为青睐,城市是建筑与人的集合,针对于街道布局的各种条例而形成的那种单调、笔直的城市大道,简短、宁静的花园式的邻里关系更具有特色,那是个丰富的,田园般的环境。而对于后来出现的现代主义的狂热浪潮,作者也明显表现出了反对,但并不是强烈憎恨的态度,也并不想就此找回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因为城市形式是历史的事件,我们建造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P91],只要考虑历史条件、地理因素和新时代的要求,并且承认“有机”是一种持久的思想原则,就可以毫无顾虑地谈论城市形式。
尽管作者表现出了对有机模式相当的偏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网格是至今为止城市规划中最常用的模式,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章,作者就论述了关于网格的问题。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土地划分的方式,网格是一种极具可塑性,多变的规划系统,没有其他办法优于网格。网格能满足当权者的象征需求,作者列举了中国唐代长安来说明这个问题,它是最严格的网格式城市之一。从历史上来看,作者把网格功能归纳为两种,一是帮助建立有秩序的城市形式,二是改造已有的不够条理的现状。科斯托夫认为正交是建立城市秩序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简单的城市设计模式,针对于不同的地形特点,它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平地上,网格也许是一种理性的土地划分方式,但是在山地上,或者是河流边,网格会有相应的顺应自然的妥协。另外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结构等非自然因素的影响,网格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的可适应性,最适合的是中等尺度的城市,对大都市的街区也可以承受。
除了网格,图形也是城市模式的一种,前面作者谈到的有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合乎情理的,适应地形、适应人们生活规律的秩序,而在网格中,我们了解到的是一种能够适应多样性的一种简单的几何模式。相比之下,这一部分要讨论的城市形式,则是由某个理想的运作方式形成的一种绝对独立的构想。因此这些城市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且常常需要借助完整的几何形式,如圆形,方形等等,并且严格遵守着向心的原则。但作者在这里要研究的是理想城市而并非乌托邦,因为一个乌托邦并不一定是一座城市,过于空幻。这种理想城市往往作为权力的形象代表,被统治者用来塑造某种视觉上的首要地位,最有力的表现手法就是轴线和圆。轴线的出现往往有两种前提,一是宇宙观,二是文化表征。前者科斯托夫认为中国是最具探索的例子,在中国的宇宙观中,地是立方体,而天是圆形。空间被认为是一系列有规律重叠的方形,而这些方形的正中间是严格按照星象方位布置的都城。而另一种标记政治秩序的手法,是按重要性递减的趋势从城市中心向外围扩散,而不是让一条主轴线主导,包括向心和放射两种类型。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理想城市都不可能完全如它们所希望的那样被建造,现实往往会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干扰。
无论采取的是哪种形式,只要最终能形成风格辉煌而壮丽的城市,就会或多或少地跟政治集权联系在一起,巴洛克风格就是壮丽城市风格的代表,作者认为它的兴盛一方面是展现了现代性的城市意象,一方面又是展现了传统的国家成就。历史上在壮丽风格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是一些纪念性的物体的使用:如喷泉、方尖碑、凯旋门、纪功柱、雕像等等。它们都从某种意义上非常生动的展示着权力,在壮丽风格包装下的城市,权力会通过适当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一章节,作者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城市形式——城市天际线进行了论述。在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天际线是天空与地面交接的线。在天际线这个概念出现之前首先出现的是摩天楼这个词汇,摩天楼从某种意义上主宰了城市的主要形象,摄影与绘画描述了这种城市形象,并使其更具有魅力,而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则是这其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天际线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宣传,给到访该城市的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当权者最喜爱向人民展示的城市形象。一个城市天际线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谨慎的,当一个地区旧的建筑被拆除,而新的高楼则在原位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城市形象的出场与退场顺序,城市的中心最终会高楼林立,城市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服从于权势者的自我宣传,在不断的妥协与交涉中,城市的天际线逐渐形成。但是天际线并非是绝对的需要,很多城市模式中至今仍维持的是一种平和的轮廓。
综观全书,虽然科斯托夫强调了自己撰写本书并不是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来进行,但在谈到各种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时候还是遵循了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中世纪的一个基本的历史过程。从全书结构来看,前三章即有机模式,网格及图形式城市,是对城市模式的探讨,而后两章节壮丽风格与城市天际线更像是对在前三种模式下产生的城市某种特征的分析与描述。此外,作者并没有采用新的理论或视角,他所做的更多的工作是证明或者说是论述发生的机制与原因——即城市是经由什么样的过程而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类似于一种总结分析式的撰写,这也许可以算作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本书抛开内容不谈,单凭图片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说服力,也许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图片才使得作者尽量没有采用过于华丽的文字处理,只是平实地分析着和反映着这样的历史城市。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
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