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是安特鲁蛋糕店,因为那里的\'蛋糕店很好玩,每次都要排好几个小时的队,才能和老师一起亲手制作蛋糕。做蛋糕并不难,只要细心就行了,千万别着急。做蛋糕的方法如下: 老师先准备一些材料:有蛋糕胚子、奶油、刀具、水果等。我们每人分到了两片蛋糕胚子,在上面涂上奶油,放一点水果,再涂上些奶油,但均匀的涂抹才行,这样一个大的蛋糕胚子就做好了,在经过老师的修改,一个漂亮蛋糕外形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最后,在上面放点装饰,樱桃,巧克力棒,水果酱,一个蛋糕就完全做好了。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蛋糕啊?想做就来东方娃娃和我们一起玩吧!
看完这本书《甘蔗有多高》让我为之震撼的是:书中提到的那两位老师是如此的明智,孩子们是如此的聪慧。书中提到了老师在学生摸索中的角色,就如《课标》中所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果没有那两位老师的支持,以及老师在活动中给学习提供的种种思考的机遇,就不会有孩子们那种“不放弃”的精力,也就不会有孩子们对甘蔗、木头等的测量的摸索。
书里真实记录着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像平时看有些理论书籍那样乏味,倒像是看一本趣味性的小说,那么轻松,那么流畅。书中提到,刚开始,老师是带领孩子们去看稻米的,结果孩子们对甘蔗产生了兴趣。由于两位老师的有心、用心,将“甘蔗”生成了一个新的主题,而且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来孩子们的学习也可以如此精彩,原来课程也可以如此丰富而深入。对于正在做主题教育活动的我们也是有许多可以思考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做主题活动中,我们总是不断的在寻找课程来源,教师绞尽脑汁想课程做主题网络,当想继续跟进预设活动的时候,却发现往往无法前进了,那些生活中难以真实寻找到的事物,看似“高大上”的课程,却往往忽略了生活、忽略了学生兴趣点、忽略了生活即教育的意义。
《甘蔗有多高》一书中,起初两位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厚此薄彼的想法,自作聪明的预设好了课程---稻米,而这无非是老师想要做的,并非幼儿所想要的。所幸的是,两位老师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甘蔗。更值得庆幸的是,两位老师有支持幼儿的心态。否则今天我们也不能看到这样一本写实的好书。它告诉我们真正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源于幼儿的兴趣点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是能真实感受到、触摸到的事物。书中所写的那根甘蔗,再普通不过了,可也就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样东西,伴随着一群孩子一年多,就是这么一根普通的甘蔗,使孩子们探索着、尝试着、创造着、学习着。获得了由他们自己探索出来的一些道理、知识。
生活即教育是给我们最好的启发,抬头看天时,也不忘低头看看身边的事和物。
看到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甘蔗有多高》,这是一本看起来有声有色的小书。
这其实本质的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书”。它是爱弥儿幼儿园的一份教学记录,就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观察分析与记录”。它的作者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里面记录着这些小朋友围绕着测量甘蔗这一主题的学习进程,它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其实很简单,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去观察稻米,亲近自然,孩子们在观察稻米的途中对路边的甘蔗起了兴趣,老师在幼儿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帮助:孩子们的兴趣从“稻米”转到“甘蔗”上后,老师支持他们把甘蔗种进了菜圃里;当孩子们测量甘蔗的时候,提供了需要,当孩子们发现A4纸太小而无法记录时,在他们的要求下老师提供了全开的海报纸;当孩子们想要保护甘蔗时,老师带他们去买木料做栅栏等等。
有了老师情感态度上的支持,有了老师直接的材料支持,也才有了一根甘蔗陪伴孩子们的一段难忘的历程。
这种“支持”从始至终,只有书中可以“读”得到。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事物不够细致,,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们提不起兴趣,深入不了主题是因为课程太无趣,其实不然。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米一花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有时候他们在捡地上的落叶、飘落下来的柳絮,你怕有细菌、怕脏,让他们抓紧扔掉,其实这也是他们的兴趣,他们捡起来的那一瞬间可能是在想落叶为什么飘下来?如何飘下来的?什么方向的风能让它飘向哪里?这一些,其实都是他们的兴趣,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支持,都可以衍生出一个个不同的主题开展下去。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育。没什么教材比来自生活更贴近自己、更富有魅力。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世界对他们而言也充满挑战。所以“低下头,看看眼前”也会发现自己的脚下正踩着一个如此丰富精彩的世界!!
就像我们的主题活动,我们总是“点到为止”,一个主题不应该囫囵吞枣的让幼儿去感受去学习,碰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提不出幼儿想要的问题,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于是深入不了,提不起兴趣,没有自己的成就。
我们的幼儿个个都是探究方面的小天才,这是他们从出生就带来的本领。当他们发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等待、应该减少插入、应该适时引导、应该给予时间,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没关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每一次今天都收货得比昨天多,他们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学会了探索方法,学会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懂得了甘蔗到底“有多长”。
《甘蔗有多高》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幼儿从兴趣、体验、假设到一串串观察、思考、实验、查询的“求证”过程。,从外表看,它很不起眼,封面上的字和画都是那么稚气,然而就是这本书独有的“稚气”深深地吸引着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像平时看有些教育类的书那样乏味,倒像是在看一本趣味性的小说,那么轻松,那么流畅,那么越看越有味。
看完这本书让我为之震撼的是:书中老师最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孩子的失败,面对孩子的问题不急躁、不急于求成,而是静观其变,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克服障碍,也使得这个主题活动得以一步步深入开展。
《甘蔗有多高》一书告诉我们,孩子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有可能像书中的“甘蔗”一样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贴近孩子的,是孩子生活中真切感受着的、触摸着的……书中所写的那根甘蔗,再普通不过了,可也就是这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样东西,伴随着一群孩子一年多,就是这么一根普通的甘蔗,在老师的支持下,使孩子们探索着、尝试着、创造着、……获得了让他们一辈子受益的一些道理、习惯。
这本书是我之前阅读的另一本书的作者推荐的,据说对儿童测量概念的教学很有启发和帮助,想着二年级就有测量知识的教学,我便买了,结果我都要教三年级了才开封阅读。表示不想评价自己!
刚打开书的时候,我有点懵圈,全是繁体字。不过能理解,海峡对岸的同胞肯定是用繁体字的,没有竖着并从右往左排版已经很仁慈了。读了两页后,我发现阅读此书完全没有问题,能结合上下文,连蒙带猜地读懂。不得不说,汉字真是一种神奇的文字!
读完序言进入正文后,我一边阅读一边感叹,这正文未免也太简单了吧,几乎每页都是几小段文字配上几张图片。像这样的话,我也能写书了!读完后,我可不敢再说这样的大话了。书虽简单,却凝聚着许香兰老师的汗水。(补一句:书的作者是林意红,不是许香兰老师,但许老师是《甘蔗有多高》这一课程的主要开发者。没有许老师的实际行动,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现。)
《甘蔗有多高》这一课程的主题和探索方向,是老师根据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兴趣来确定的。本来老师确定的主题是“稻米”,但在参观稻田时,小朋友们却被旁边的甘蔗吸引了。于是老师决定改变计划,把主题换成甘蔗。在农夫伯伯的指导下,孩子们在校园里亲自种下了甘蔗,并每天进行观察。在小朋友们种下的甘蔗破土而出后的某天,煜翔小朋友用手指头在甘蔗旁比来比去,由此开始了一段关于“测量”的探索之旅。
孩子们经历了四个阶段:
(1)甘蔗该用什么量?(非标准测量工具的探索)
在煜翔用手指头复制甘蔗的高度时,孩子们发现“这样比,会变来变去”,进而引发了“用什么方式,才不会变来变去”的思考。孩子们找到的测量工具有吸管、树枝、毛线等,并根据量身高的来实际测量,他们“很自然的从地面量起,将甘蔗叶拉直,对准叶尖将吸管剪断”。
(2)用连环扣量(非标准测量单位的发现)
后来,有小朋友发现益智区的连环扣也可以用来量东西,从这里开始,孩子们分享的内容就有点不同了。原来都是用手、吸管、毛线、树枝等复制甘蔗的高度,所用的语言也比较笼统,如“甘蔗有这么高”。但使用连环扣过后,孩子们就可以具体的说出“甘蔗的高度是X个连环扣”了。开始将长度这个连续的量,用单位的概念来表示了。
尽管他们并不明白用连环扣测量和用树枝、吸管测量本质上的区别在哪里,但他们似乎能察觉到其中微妙的不同,开始对“几个”这个数字很有兴趣。他们不仅用连环扣量甘蔗,还用它去量椅子、白板、桌子......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做了一个小本子,鼓励孩子们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让我这个数学老师兴奋的是,孩子们在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后,逐步发展了自己的估测能力。在量比较长的东西时,如门、柜子、窗子,孩子们会把连环扣串得长一些;而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如篮子、椅子等,孩子们则会用串得短的连环扣量。这说明孩子们在测量之前会先目测和估计物体的长度。
(3)用尺量(标准测量单位的学习)
逐渐地,这些简单的测量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了。某天,亚睿小朋友把箱子里所有的连环扣串成了一串,并告诉老师:“我要量爱弥儿(学校的名字)”。于是,大家一起合作量出了‘爱弥儿’的高度是353个连环扣。
根据测量结果,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告诉外面的人‘爱弥儿’有353个连环扣这么高,别人会知道吗?”讨论一阵后,孩子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老师决定暂时先放下这个问题,改天再试试孩子的想法。从此情况来看,孩子们似乎还没有感受到使用标准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不过,许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这种不疾不徐、耐心等待的态度很是让人欣赏。
后来,潘磊小朋友回家咨询了家长,第二天很兴奋的跟老师说:“尺,大家都知道。”这时,许多孩子恍然大悟了:“对哟!我家也有尺。”你看!孩子们总会想办法找到答案的!于是,老师开始引导孩子们用卷尺测量爱弥儿的高度。但由于卷尺的长度小于爱弥儿的高度,聪明的捷琳宝宝提议“回去测量353个连环扣的长度”。此时,孩子们已经发展出了“间接比较”的策略。多么让人激动!
(4)做栅栏(测量方法的应用)
后来,为了保护甘蔗,孩子们决定给甘蔗围上栅栏。廷彰小朋友画了栅栏的设计图,并在图中的每一根木头上标出数字,最后数出要用35根木头来做栅栏。老师带着孩子们前往市场买木材,发现木材特别长,于是决定买20根,孩子们想“一根可以变成两根,20根再20根,就变成40根了”。
在锯木头的时候,老师发现孩子们锯出的木头一根长,一根短。于是,孩子们开始想办法寻找木材的一半在哪里。(这是一个特别精彩的过程!)
有孩子想用天平的办法,把木材放在手上,平平的时候就是一半,但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找到平衡点。
孩子们又想到把益智区里的等积异形板一一排在木材上,结果最后一个会超出木材的长度,拿掉又太短,也不可行。
孩子们又尝试使用连环扣,但最终使用的连环扣个数不是偶数,还是不能将木材平分为一半。
还尝试了用毛线来量木材,再对折找中点(这是个好办法),但由于毛线的伸缩性,依然没有找到一半。
最后,孩子们想到用长长的纸条来量就不会伸缩了,最后成功的找到了中点。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孩子们锯木头、磨木头、上水泥漆。
万事俱备后,孩子们到菜园里试着摆放要插入的位置。最开始摆放的间距很小,剩下一半的菜园没有围上,于是孩子们把间距调大。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后,终于成功的将菜园围住了。但大家发现木头间的距离不大平均,最后孩子们想到用尺来量,将木头一一调整。
整个课程,有几点特别触动我的神经。
1、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想法,老师虽然有计划,却能随着孩子的兴趣而弹性地调整,支持孩子的想法和尝试。
2、不疾不徐的等待。孩子在整个活动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走了很多弯路,但老师始终耐心的等待他们思考和尝试,没有冲上前去指手画脚,而是一直鼓励孩子们再想一想、再试试看别的方法。
3、适当的介入。许老师在后记中写道,整个活动自己也多次遇到不知如何抉择的时刻,也面临是否该介入、或不介入等问题。个人认为,虽然许老师介入的次数不多,但几乎都恰到好处,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把孩子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4、老师的理念领先,能力非凡呀!虽然本书的主题是“测量”,但测量只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而已,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其中还涉及到种植、观察、记录、设计、具体制作栅栏等。题外话一句,开发这个课程的许香兰老师只有三、四年的幼教工作经验,让我很汗颜呀。
在这里多一句嘴:从整个课程,我们可以窥见台湾的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之前,我在某个节目中听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搞得很好。当时的情况是,在比赛中,中方队员心算速度较快,击败了美方队员,然后这位知名教授说出了这句话,但这句话我并不怎么赞同。不可否认,纵向观察,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在蒸蒸日上。但学生们强大的计算能力是怎么来的,外行不知道,难道我们自己心里还没点数吗?这就能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搞得好吗?别的不说,瞧瞧人家幼儿园学生都能到田野里上活动课,到市场买木材,俺们这里允许吗?(当然,我拿人家幼教的例子来说小学和中学面对的事儿,也不怎么恰当。)
可能,像许老师这样教学,并不能培养出所谓的“好成绩”,可我觉得这就是教育原本的样子,该有的样子!你看,孩子们的整个测量活动过程,不就是一个微型的“人类测量活动发展史”吗?作者:月如寒川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行动倒是适应的很快,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远大志向来的快去得也快。
这三分钟,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第一分钟船才刚刚接触某个东西,并对它产生兴趣。第二分钟开始着手准备去了解和学习它。而第三分钟,你开始实现你的想法,然后这件事情就没有然后了,从此结束了,没有第四分钟。三分钟热度的过程也就是虎头蛇尾的结束,所以我们往往喜欢将它等同于半途而废,你的人生是不是也有很多个这样的三分钟热度。
慢慢的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三分钟热度确实不少见。有时会想这东西好像挺不错的,也很有趣,要不就学一学,然后迫不及待的就开始了去学习它。很快三分钟的旅程结束了,对这样东西的新鲜感也消失了。所以会经常让人误以为所有的东西都适合自己胃口,但味道怎么样?还是试过之后才知道。而在我们试过之后,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食之无味,抛之脑后。以前,我看见周围很多人在学吉他。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帅气的事情,所以就想自己也要找个时间学一学,但是学了没多久就把它放到一边,现在那把吉他不知道被堆在房间哪个角落,沾染着不知哪里飘来的灰尘。就在去年,我还因为对建筑有一点兴趣,然后就找了一大堆关于建筑的书,在网上搜寻关于建筑的资料,还特地为此加了很多建筑系学生的联系方式。然而书并没有翻开几页就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列表里建筑系的朋友,我也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关于建筑的知识。我也经常告诉自己,不要总是三分钟的热度,每一次类似于三分钟热度,出现时总会伴随着一种叫“罪恶感”的东西。它拿着鞭子拷问你的内心,破口大骂你怎么又没坚持下来,你垂头丧气承认错误,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事实上,像书上所讲的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很少,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在于三分钟热度,这个怪物进行抗争。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看到一个想学街舞的同学,因为身体不协调个子有点矮。在面试舞队的时候被淘汰了。一般的人经历了这样的挫折与否定,也就放弃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他竟然在自学,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来排练,经常和其他学街舞的人交流学习。如今四年过去了,去年他考进了舞蹈学院的街舞专业,他摆脱了过去的`自卑,也参加了不少比赛,和圈子里的人都混的很好。当我遇到他的时候,看到他的现状,我经常会想起他当时失落的样子。直到有一次闲聊的时候,他告诉我:“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自己也才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靠热爱坚持下来的,所以三分钟热度,也许是因为你还不够热爱,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坚持下去。设定目标,分解目标,再制定计划,有点收获的时候就奖励自己,不足的时候就惩罚自己。但这一切最终还是要出于最纯粹的喜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仔细想一想,三分钟热度真的那么可怕吗?为什么每个人都嗤之以鼻,在凡事都有两面性的现实之下,我更愿意去看一看它的另一面。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因为我们害怕结束,所以不敢开始。我们因为害怕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所以就拒绝了一切的尝试。其实你想一想,有很多事情,你尝试了你就可以这样坚持的。
不要为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所担忧,勇敢的去尝试。我们不做三分钟热度的手下败将。
看到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甘蔗有多高》,这是一本看起来有声有色的小书。
这其实本质的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书”。它是爱弥儿幼儿园的一份教学记录,就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观察分析与记录”。它的作者是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里面记录着这些小朋友围绕着测量甘蔗这一主题的`学习进程,它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其实很简单,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去观察稻米,亲近自然,孩子们在观察稻米的途中对路边的甘蔗起了兴趣,老师在幼儿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帮助:孩子们的兴趣从“稻米”转到“甘蔗”上后,老师支持他们把甘蔗种进了菜圃里;当孩子们测量甘蔗的时候,提供了需要,当孩子们发现A4纸太小而无法记录时,在他们的要求下老师提供了全开的海报纸;当孩子们想要保护甘蔗时,老师带他们去买木料做栅栏等等。
有了老师情感态度上的支持,有了老师直接的材料支持,也才有了一根甘蔗陪伴孩子们的一段难忘的历程。
这种“支持”从始至终,只有书中可以“读”得到。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事物不够细致,,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们提不起兴趣,深入不了主题是因为课程太无趣,其实不然。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米一花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有时候他们在捡地上的落叶、飘落下来的柳絮,你怕有细菌、怕脏,让他们抓紧扔掉,其实这也是他们的兴趣,他们捡起来的那一瞬间可能是在想落叶为什么飘下来?如何飘下来的?什么方向的风能让它飘向哪里?这一些,其实都是他们的兴趣,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支持,都可以衍生出一个个不同的主题开展下去。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既是教育。没什么教材比来自生活更贴近自己、更富有魅力。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更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世界对他们而言也充满挑战。所以“低下头,看看眼前”也会发现自己的脚下正踩着一个如此丰富精彩的世界!!
就像我们的主题活动,我们总是“点到为止”,一个主题不应该囫囵吞枣的让幼儿去感受去学习,碰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提不出幼儿想要的问题,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于是深入不了,提不起兴趣,没有自己的成就。
我们的幼儿个个都是探究方面的小天才,这是他们从出生就带来的本领。当他们发现问题时,我们应该等待、应该减少插入、应该适时引导、应该给予时间,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没关系,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每一次今天都收货得比昨天多,他们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学会了探索方法,学会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懂得了甘蔗到底“有多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