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愁吃愁穿,反而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身上。
教育孩子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话题,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想法,传统也好,某个教育专家也罢,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大人喜欢或者社会认可的人才。只可惜每个人拼凑出来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段,不成系统,不能完美地满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教育困惑。读了贾容韬老师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教育孩子不是满足大人的教育愿望,而是给孩子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乖巧懂事,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在我们无聊的时候陪我们打发时间,可是如此的教育期望到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结果不得而知。
生而为人,总是想着改变别人,甚至奢望可以改变世界,其实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自己。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改变自己需要理念,改变自己需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开拓崭新的自己,自己改变了,理解世界的角度也便改变了,同时意味着自己眼中的世界也会改变,教育孩子亦然。
作为功利性的家长最先改变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去阅读,去学习,去反思,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相信孩子,去改变传统只重视学习成绩的教育思路,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各项人格发展。去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去修心,去修夫妻关系,去培养优秀家风。
当觉得改变孩子穷途末路,去试试改变自己吧!把重点放在自己身上,在自己的身上花费心思,或许,你变了,孩子也一定会有所改变。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可见,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挫折与痛苦,悲伤,烦恼,别离。连女神也不例外。老公不上进,孩子不听话,唱反调的同事,刁钻的婆婆,你有的痛苦,别人也有,只是放在你身上,这些痛苦被无限放大了。我们时常羡慕别人,那是没有走进别人,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往往或多或少有了修饰。因为coco.香奈儿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没有金刚不败之身,每一个看起来从容淡定的人,都经历过翻江倒海与涅槃重生的内心戏。“
记得看见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认为的痛苦,在人类史上并没有独特性,除非是罕见的疾病,独一无二的案例,否则就会被历史记录,事实上,大多数就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无闻的消逝了。
那些走的走的更远的菇凉,都是自愈能力很强的人。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沿着城墙逃走了,身边没有任何随从,衣服也只穿着齐宣王特定吹竽人穿的服装,很容易被人发现。再说他的兜里只有一些散碎银两和一个竽,根本不够他走一个星期的费用,怎么办呢?
南郭先生左思右想:我到底干什么好呢?去流浪?找一户好人家,求他收留我?向朝廷报告自己的错误……
就在这时,前面有一对夫妻向他走来,他们说说笑笑,南郭先生很好奇,侧耳倾听:“刚才看见士兵在城门上贴了一张告示,说大王的吹竽团队少了一个人,查了查之后说是一个叫南郭的,只要抓住这个南郭呀,就会有两百两黄金奖励。”南郭先生,听完之后魂都没了,但一看那妻子又要说话了,便不动声色地继续听:“是呀,又听士兵说南郭先生往这个方向走了,咱俩往前走,没准能遇到他呢,那我们以后可就成富翁了,哈哈哈!”那还得了!南郭先生,感觉自己心脏停止了跳动,但瞬间又好像充满了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掉了。
其实,南郭先生,不知道跑到哪里也不知道跑了多远,直到自认为很偏僻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松了一口气,南郭先生现在又累又饿,但也不敢去大街小巷买东西吃。他打算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眯一小会儿,恢复恢复精神。可一倒地,就呼呼地睡着了。
这一觉睡得真香呀!可是,南郭先生一摸发现,这并不是草地啊,他的脑袋里想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会不会官府人员发现了我?南郭先生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被绑起来呀,再一环顾四周:这是一个的木头房,两个窗子,一个朝阳,一个朝阴,还有一个小柜子……这时门外发出一声低沉的声音:“你醒了?”南郭先生吓了一大跳,立刻坐了起来,身上直冒冷汗,结结巴巴地说:“谁……谁呀?”门被推开了,一个老渔夫走了进来,他皮肤很黑,满头是汗,见南郭先生醒了,便欢喜地说:“请问你是南郭先生吗?”南郭先生,微微点了点头。渔夫又说:“听说国王正在抓你,因为你不会吹竽儿而逃跑了。”南郭先生数了数手指头,才两天时间连个渔夫都知道我不会吹竽了,他害怕地说:“你要干什么?别靠近我!”渔夫慈祥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渔夫,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你,感到很可怜,我想我没有儿子,便打算收养你来当义子,还有我弟弟是教吹竽的,如果你想学的话可以免费学!”南郭先生一听可高兴坏了,一点都不怀疑渔夫了,一个劲的点头说好。
从此以后南郭先生改了一个姓名。和渔夫的弟弟好好学吹竽,成了当地著名的“吹竽先生”。
快乐,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多一份快乐,少一份烦恼,只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笑笑,每时都快乐,那么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你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筱懿却另辟蹊径,追根溯源,深挖说女人为什么会不快乐:
一类人把”乐点“”定的太高,而自己的世界又很小,在“小世界”里找到“大快乐”,当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二类人是“快乐”的外因太多而内因太少,个人的快乐却需要很多人配合,凭借一己之力完不成的事,自然难办。
文中举了一个读者的例子,她的快乐目标是:老公调回本地,儿子进入前5名,自己瘦十斤。听起来,这个目标不高,其实很难一年实现,事实上,她老公至少两年才能调回来,儿子是15名,进步十名并非容易,自己常年120斤,又没有行动,瘦下来非常不容易。
在这个事情中,瘦十斤是自己可以努力完成的多,而老公和儿子,是需要上司配合,孩子努力,等等诸多其他人配合的因素完成,难度很大,所以,她自然不快乐。
也许身边有这样的人,看见同龄人3年两套房,自己开几万的车,别人却开宝马,总是快乐不起来,别人能买房,有诸多因素,父母帮扶,小夫妻自身就很努力,年薪很高,看看自己,拼不了爹,又搞定不了公婆出资,自己拿着微薄的薪水,活在对别人生活的羡慕和自己的绝望里,不懂的靠自己努力活得漂亮,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更大,自己却原地踏步走,自然不快乐了。
许久没有喝过鸡汤了,最近因工作事情较多加上家庭的一些小事,导致自己的情绪或多或少的受些影响,为了让自己继续向前,必要时还是得给自己打打鸡血,喝喝鸡汤,滋补一下才行。
《先谋生,再谋爱》作者李筱懿是我喜欢的作者之一,对于她的文字,个人感觉接地气,且表达较直白。
书中通过周边人和事,讲述对工作、家庭、婚姻、爱情、自身成长的一些观点。其中有这么些观点是我认同的
女人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拥有不多,却想要太多,以小博大的赢面毕竟很小
自我解读:这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按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的样子来要求别人,现实社会中,就算别人能达到这个条件或许人家也看不上你,唯有先把自己变强大了,进入了那个圈子,你才能找到你心中那样的人。
所以不要做些不切实际的梦,需要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是真实的。
与人沟通,不能一直向别人发牢***或吐苦水,因为那些全是无用功,说得再酣畅淋漓,问题依旧是问题,直愣愣地杵在那儿,像在嘲笑拿它毫无办法的人。
自我解读:这句话就像是在说以前的我,以前我很喜欢见人就吐苦水,不管是朋友还是同事。但渐渐的自我发现,向别人吐苦水吐多了不是一件好事。吐苦水的对象首先错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发牢***吐苦水。有些牢***和苦水,若和朋友讲会开导你帮你解开。向其他无关紧的人说,反而给别人增添了份茶余饭后的谈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吐完后确实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和面对,朋友的建议是中肯的,但是还是需要自己鼓起勇气去面对,不能当逃兵,这样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
摆脱痛苦最有效的办法,是专心去做能够增强你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自我解读:在工作上,可以通过各种磨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直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很好的运用后并得到肯定,这是其一。当自己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随之后带来经济上的真正独立,相对于家庭来说,自己在有能力,并且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在家庭当中才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记得之前听过《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中一篇文章,讲到这么一个故事,女人在结婚生孩子后没有去上班,而是在家带孩子,家庭里有婆婆。有一天老公告诉她要她去找工作,娃有奶奶带。但女人当时不愿意,觉得老人家始终带不好。之后老公再也没提过这事,但是事情就在这里发生了转变,女人问男人要钱买奶粉,尿片时,男人都要问用途。而且在家里说话也越来越没份量,当时女人就被泼醒了,于是决定重回职场,一边工作一边加强学习,最后收入非常可观。而且在家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当然在家庭中是否有地位,经济独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方的支持与肯定。这样在工作和家庭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平衡。在如今的社会中,女人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妻子、媳妇、母亲还有职场女性,不但要分担家庭的负担,还要在职场中与无数人竞争。女人的内心往往比男性要脆弱,所以要想增强自己的能力,必须学会专业技能,其次,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豁达的姑娘,会把生活中无意义的参照特降到最少,不再轻易羡慕别人——羡慕本身,就是一种不太有价值的情绪,距离“嫉妒”很近,距离“改善”很远,把人的脚摁在原地,心却飘往苍茫的`远方,徒增烦恼。
自我解读:人往往看到最多的,是别人披着光环的样子,而卸下光环的外衣,或许你羡慕的那个人是遍体鳞伤。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对男神张震的采访,在看到他的照片时,觉得特别成熟有魅力,但是这篇文章不单是说他具备的魅力,而讲的是魅力下的付出,为了拍某部电影去学各种各样的专业,比如跆拳道,潜水,并且还获得相关的证书。这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别人所得到的都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换来的,要想自己也成为优秀的人,就只能对自己狠点,付出和别人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汗水。
女人在任何年龄段,在爱情、工作、家庭之外,依旧能够坚持对社会的了解、对友情的培育、对自我的探寻和对思考的要求,她的世界会因为丰盈而有趣得多。
自我解读:我有一个朋友,从孩子出生起就自己带着,直到现在孩子两岁多了,她一直告诉我想把孩子提早放到托儿所去,自己早早出来找工作,但是她还有另一份担心,怕两年多没工作,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还好她在带孩子期间也没有放弃学习,考了个初级会计证。其实我是支持她的,把孩子安顿好,找份工作这样不会长期和社会脱轨,而且还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眼界再次打开。
这个社会也不允许每个人掉队,稍稍不小心,就与别人拉开了一段距离,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追上别人,现在很多家庭主妇,全职妈妈都开始做些小代理、小生意。有的还做的红红火火。这样就成了自己的事业。为的就是不想被这个社会淘汰。
知道世界的广阔,才不会把自己的困扰、情感、憋闷太当回事,生活是个太大的多项选择,亲情、爱情、友情、事业、健康、爱好等等,都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自我解读:记得潇洒姐有讲过一句话,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我是认同这样的观点的,旅行的意义在于,一是放松心情,二是开阔眼界。约好朋友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何不可呢?当然是要在有经济有时间的基础上,去旅行。
《先谋生,再谋爱》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再次点醒了我的一些脑细胞,让自己的内心再次得到释放,有时候人在出现惰性时,偶尔看看这类鸡汤书也是不错的。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对自己说,加油吧!重新拾起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进。相信黎明的曙光会越来越近的。
鼓励和赞赏是孩子自信心和力量感的源泉,也是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他人的赞赏。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孩子身体成长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孩子精神营养方面的需求,而赞赏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长处,在他做对的时候,做好的时候,及时的、发自内心的去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力量感就会增强,自信心也会提升。
但是,赞赏也要有赞赏的技巧和学问,否则,如果你的赞赏比较笼统,概念模糊,或者过于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隐性伤害。就像一棵植物,过于干旱会使它枯萎,但是浇水过多又会使它的根系腐烂。
在这一章节,贾容韬老师用了大量的案例,详尽的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正确的使用赞赏,赞赏应该遵照哪些原则,赞赏需要注意哪此事项:
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沟通需要讲求技术,沟通更需要讲求艺术。这是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从贾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学到的。毫无例外,在这一篇章,同样贾老师还是掌握火候、看准时机对儿子大加赞赏:“儿子,你接触电子游戏比较早,智力比一般孩子开发得早。你把电子游戏、网格游戏都玩得那么棒,足以证明你有过人之处。你的班主任也有同感,他认为你智商比较高,他说你连搞恶作剧都有独到之处,说明你是极聪明的孩子。我觉得你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水平,应该排在一些同学前面才对。老爸坚信,只要你调整下思路、改变一些习惯,稍加努力就会后来者居上。”
在贾老师的这段赞赏中,有很多可以提取的技术点,比如:挖掘优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期待;传递信念。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效仿,让我们来看看,在帮助孩子提高水平上,贾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赞赏这门技术的。“儿子,爸爸看了你的作文,非常高兴。你这几篇作文中心思想不错,字、词、句、标点掌握得还可以,这足以说明你有写作文的基础。”
当我们把缺点作为知觉对象时,优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但当我们把孩子的优点作为知觉对象时,缺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贾老师用积极的光明思维,抓亮点,抓优点,塑造孩子的价值。
“能紧扣主题说明作文有灵魂,从这点看你是有写作天赋的”“正因为你的作文写得短,老师才给你低分。你感到作文没什么可写、言之无物,不是你的错,而是爸爸造成的。一是爸爸从小没有引导你大量阅读,导致你对文字感受能力弱;二是爸爸总忙,没带你到处走走看看,你接触的事物少,当然没什么可写了。”
情通才能理达,而情通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在前面的章节中,不管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上,还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贾老师都运用了同样的手法。这样孩子才易于接受父亲的建议。
“像你这样有思想、不婆婆妈妈、说话能直击要害的人,如果能提高阅读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观察事物并勤于思考,写好作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也不是不可能的。”
风过不留痕,雁过不留声。贾老师巧妙地语言艺术既肯定了孩子的优良素质,又不着痕迹地将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的兴趣活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种植在孩子的信念系统中。
生命只有被“看见” ,才能绽放它的华彩。在贾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下,孩子从此喜欢上了作文,高考时作文还得了比较高的分。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赞赏,有内容、有感受、有评价,既着重于“就事论事”又着眼于“塑造形成”的积极引导,可谓效果明显,一举多得。
学了就要用,用了才有用。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日习、日练、日悟,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祝福大家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