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房租阿姨家有只全身都是毛茸茸雪白的小狗。它有着狐狸的头形,大大又圆溜溜的眼睛,黑黑的鼻子。这是个又可爱又逗人、聪明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大白”。
那是我和它第一次见面——我去阿姨家做腊肠。刚好它正在阳台的笼子里,它趴在哪,一脸无奈的表情。好似在说:“天天呆在笼子里,真烦真烦!”突然,它看到我了。立马站起来,“汪汪”地大叫。大白第一次见我,所以很陌生,就会“汪汪”地叫。我和阿姨在阳台做腊肠。它以为是“好吃的”,伸出舌头,表现出一种要吃的样子。我觉得它应该很无聊,就用手去逗它。慢慢伸向笼子,它的眼睛睁开了,伸出舌头,想来舔我的手。哈哈,上当了!我还没伸进笼子就已经快速拿回来了。我想考考它——“大白,坐下”它听见我说完后,很快的就坐下。“大白,stangup”给它做了个手势,它很快又站起来,像个士兵一样把脚挺值。
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来到阿姨家准备带这个小家伙去散步。我刚开门,它就迅速跑下楼梯。当我下去(楼下时,它已经跑到对面的草丛去了。“大白,过来”听到我的声音后,猛一回头,飞快地跑了过来。我心想:如果有狗狗奥运会的话,大白绝对是冠军。我趁大白不注意,跑到一棵树后。不一会儿就“汪汪”地叫了起来。它跑到草丛中嗅嗅,没有。突然,好像看到我了!直奔我躲的那棵树。啊!它找到我了,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很开心的叫着……可把它乐了。它又跑到草丛中……出来时嘴中叼着一个网球。我拿着球丢向它身后。它很快的转身跑去拿球,又丢给了我。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新年到了,家家飘来菜香味。大白很开心,一直在走廊里跑来跑去。我看到它后,开了门,还没缓过神来,大白已经跑到我家客厅了,去厨房嗅嗅,又去房间,到处嗅——这个小家伙肯定想吃了!我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喊大白,阿姨也在门口不停叫它出来。可它根本不理人。突然,它扑向了我。我吓得大叫,因为我怕它的爪子抓伤我。过一会,他才自觉的出去。
大白太可爱、逗人、聪明了。跟它在一起,真的无比快乐!
人通常会通过视角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向上看会认为自己在下面,向下看则觉得自己在上面。在确定位置之后,人所采取的行动也会不同。
维克多?雨果在抬头的瞬间,看到了钟楼墙上像是怀着人生所有苦难者写下的“命运”二字,于是《巴黎圣母院》诞生;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悲惨世界》中追捕主人公冉?阿让,以正义为名的警察先生,无数次踏上高桥从上往下望,他在自己构筑的正义之塔上无助地踱步,向下望的眼神中透出信念的动摇,最后一跃而下,回到了最初始的位置。
于是,我开始认为,“在下面”是个好位置,不让你觉得高高在上,岌岌可危,还可以让你发现更多的可能与挑战。
我个子矮,所以习惯了向上看,而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不服输的劲儿,更所幸的是多年处于“在下面”这个位置并没有磨去我的斗志。我总是充满干劲,因“上面”的风景告诉我永远不要安于现状,向上看的人生注定马不停蹄。
刚进高中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没有来学校上课,于是落下了很多课业。“落后”使我不得不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下面”的位置,自然而然地仰视着周围的人。这样的状态让我吃了很多初中不曾吃过的苦,尝尽了落后于人的滋味。于是我开始相信一句话:命运是会一直关注着你的,它发现你过于安逸,觉得这样会毁了你,于是就帮你改变。因了命运的关照,我到现在仍旧是直直地仰着头,不敢有半分松懈。
这样向上看的视角一直提醒着我,也给我许多的动力。
你永远以谦卑的下者姿态观察事物,就不会被附加的东西所累,向上看的视角带来的总是新的、充满挑战的。我期待新的挑战,这样的视角与位置让我处在一个全新的吸收者的姿态,享受不断前进上升的喜悦。
选择向上看的视角和在下面的位置,给我的人生带来了不断攀登的快感和永远没有尽头的挑战。这样不就永无止境了吗?对,享受的就是没有边界没有最大值的人生!
“狗”的出身其实是很贫苦的,三天两头的提防着人类对它们的摧残:一来是担心自己那一身华丽的外表,其次是忧虑自己那纯正芳香的食用价值。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它们就翻过身来,反而骑在了人的脖子上了。
自从人们为它们起了个“宠物”的洋名以后,它们就好像鱼儿得水一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也更加不记得出于勉励而为它们取名的人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在“狗”的身上,因为它们本身不就是“狗记性”吗?再者说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与它们争个鱼死网破,因为“瞎了狗眼”的“狗”起码也应该算是半个“残疾狗”需要同情的吧。可是,它们却很不珍惜这样的同情,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起来DD曾经是“狗急了才跳墙”,而现在却变成了“动不动就听说哪的狗又在涉险跳墙了”,也难怪它们都是“**养的”。
如今,“狗”的看门本领似乎也只是为了敷衍了事罢了,毕竟“占着狗地、不办狗事”的.“狗”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可时间的推移又让它们都聪明起来,一个个“挥一挥狗袖,不带走一丝狗毛”的态度,未免还真有些“狗眼看人低”了。
其实,有些时候“狗爷”们倒也是蛮“辛苦”的。总有上顿接下顿的“狗食”在等着它们,什么“烛光狗餐”、“特级狗会”之类的东西真是“食满为患”了。不过,它们也不忘记偶尔“优待”一些“**”,毕竟现在是关系多好办“狗事”的时代了。嗨,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才能把剩下的“狗日子”过完,不过,从贫苦到安逸,它们倒也费了不少的心计,也就姑且算是它们的“成功”之处吧。
但的确它们的“成功”之处终不能见光,因此我在此为它们做的辩护也似乎有些渺小了。或许还是鲁迅先生更比较了解“狗性”吧,要不怎能将“狗”都排在可打之列呢?看来还是我对狗不够了解罢了!
朋友家有一条白狗,长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这只小白狗胖乎乎的,像一个毛茸茸的线团,也像穿了一件白色貂皮大衣,非常引人注目;它的眼睛圆溜溜的,炯炯有神;大大的耳朵就像两把会扇风的扇子;鼻子黑黑的,这大概是它洁白无瑕的毛发中的点缀吧!长长的尾巴毛茸茸的,见到主人就会摇头摆脑,煞是可爱!
它的性格非常温顺:它高兴的时候,就会跳到你的身上,来回磨蹭,还会伸出舌头舔你的脸和手。看到这幅可爱模样,你就会忍不住去摸它,它也会很配合地发出哼哼的叫声,仿佛在撒娇。它不高兴时,会躺在地上、沙发上和床上,一声不出,见到生人敲门,就会汪汪大叫,但只要你摸摸它,它就又会开心起来。
从前,我还是有些怕和狗亲近,但是,现在认识了朋友家的狗之后,我就不害怕了,有时还经常和它玩耍,而且这条狗也非常顽皮好动。有一次,我到朋友家去玩,一进门,那只白狗就纵身一跃,扑到了我身上,用舌头舔我的脸,我很紧张,担心这只白狗咬我,原来它不是想咬我,而是想逗我玩呢!我拿出一块巧克力,它似乎被吸引住了,立刻从我的背上跳了下来,想抓住这块巧克力,我伸手一扔,扔到了客厅的另一角。它看见目标,立刻冲上前去,只见它又是纵身一跃,把巧克力叼走了。追赶它的我摔了个狗啃泥,而它呢,早已经跑进厨房,津津有味地啃它的巧克力去了。真是又顽皮又可爱。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看它,有时捎上几块零食,现在,它是越来越惹人喜爱了。
在所有的动物中,我对小狗情有独钟。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狗对人类最忠诚,有很多电影都是赞扬狗的,比如《笨贼神狗》。
不管是大狗还是小狗,它们都能为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例如警犬就是警察叔叔的好帮手,它长得严肃、英俊,一看就知道它能为警察抓到坏人。有的大狗能为主人看家,尽管在漆黑的夜晚,它也不肯睡个好觉,还是愿意帮主人看家。它用自己敏感的耳朵,来判断门外是否有坏人。那些小狗也非常可爱,它们会给人们分担忧愁,会跟小朋友们一起嬉戏,还会配合叔叔阿姨演杂技逗观众们开心呢!我小的时候姥姥家养了一只小狗,名叫咪咪。咪咪穿着一身棕色的棉大衣,毛茸茸的。它的脖子上套着一个小铃铛,走起路来,铃铛“铃铃”直响,像一支快乐的小曲子。它走起路来,尾巴翘在了背上,像一朵绽开的花一样。
咪咪是我最好的\'朋友,每天我就和它一起玩耍。一天,我和姥姥准备给它洗澡。已经接好了水,我让咪咪过来,可它非不来,我把它抱了起来,可是它却“汪汪汪”叫了三声,我想:“它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洗澡了,会不会对水生疏了呢?”然后我说:“咪咪,你还记得上次洗澡吗?你还在水里打水仗呢,再玩一次吧!”真是狗通人性呀,咪咪三步并做两步地走向了水盆。
每当我走在大街上时,遇到了狗,要给它们打一声招呼我才肯罢休。有时候我会嘴它们招手,向它们问好。直到小狗走得远时,我还在望着它们。
我多么渴望养一只小狗呀!
我站在田地里,一望无际的稻田掀起浪涛,远远的山包与这头的树窃窃私语。我听见风的声音,树叶交错的声音,我看见湛蓝无边的天空扣实在地面上。心中激荡地回响着天圆地方,震耳欲聋。
我感到天地在俯察我,我感到我的卑微与渺小。
佛家偈言曾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意在讲一个人过分聪慧与敏锐容易自伤。其实不如说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便越觉得自己的低下。
苏格拉底常自言无知,他的学生愤愤不平地质问老师为何这么讲。苏格拉底画了个同心圆,说:“这个小圆是你们知道的,这个大圆是我所知道的,这两个圆的外面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为我知道得越多,我就意识到我不知道得更多。”
是的,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我久久地瞻仰着知识殿堂,我感到自己的无知与卑下,我看见无数的伟人来去,时间奔流而过,带走一批,带来一批,留下永恒不变的真理。
在这绵长的时间坐标轴中我淹没其间感到迷失,在广袤的天空下,宽阔的空间坐标轴上我感到渺小。我常常读完一本书,抬起头来感到恍如时过经年的空洞,人大抵都有这样一个时刻,卑下的无法自处,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你的脚落不到实地上。
长长久久地踮着脚尖瞻仰神圣,重心不稳,撑不了太久的。
人的生命就是这么一个万变不离其间的圆,我在边境游走,看看未知,但幸好在我累时,向下看看总有个圆心把我钉在那里。在束缚中追求自由,又在限制下找回自我。
亚里士多德曾说:“即使我身处果核大的世界,我仍自以为王。”这就是我对迷失的答案,在被时间的洪流冲得七零八落时怎么把自己拼回来。
看看下面,那些守在圆心的人和事,在迷茫的时候给了你一个支点,然后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我在向上看时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有多大,或许一望无际又或许只是一个果核,无限大又无限小。我是其中一枚小小的种子,向上看也向下看,在不同的视角给自己以定位。
我低在尘埃里,但我也开出自己的花。
人的一生处在不停的行走当中,不停变换自己的身份,看世界的视角在变,位置也在变。
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向下看,觉得自己在上面。人们对此的感觉是相同的,但这种感觉带来的改变却是不同的。有的人向上看觉得自己在下面,然后奋起拼搏不断向上,这是好的改变,但也有的人深感自卑,从此自暴自弃,这是坏的改变;同样向下看的人也可能因为感觉自己在上面而获得心理的满足,也可能过度的自得变成了骄傲自满。由此可见,找准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我们的视角总会变化,位置也随之改变,但用不同的视角在不同的位置我们需要同样的认识自己,找准定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末大儒顾炎武的这句话在近百年来广为传诵。但这并非他的原话,他在《日知录》里谈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全一姓之国,是国君的责任,而保全礼义廉耻,则是“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正是这种认识,让他未到中年就决意不再参加科考,退而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是真正做到道德、学问、紧密一体的,而这正是出于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正确的人生抉择。
当然,视角与位置虽然是我们行动的基准,但却不是我们的阻碍。曾看过一篇关于马拉松跑者莉比的报道。这位77岁的跑者人至老年才接触到马拉松赛事,尔后她用自己的成绩打破了周围人对她的偏见,她几乎拿下了她这个年龄段有关马拉松的所有纪录。当她开始跑步时,必然也从自己的视角看过那些比自己更大或更小的跑者,也慎重审视过自己的位置,最后,她选择“固执己见”,用行动去创造奇迹。
向上或向下看,我们看见不同的风景,选择不同的道路。有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视角,选择不同的道路,又有时我们需要坚持自己的视角,坚守自己原本的位置。不同的视角与位置,我们持有的是相同的心,去感受和认知真正的自我,然后真实的\'前进。
无论是大儒顾炎武还是老奶奶莉比,他们或正确认识了自己或打破了周围对自己的认识,他们的成就都绝非幸致。他们做到了,那么接下来的我们,更该努力去前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