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我跟妈妈收玉米的作文)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我跟妈妈收玉米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11-18 03:12:51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我跟妈妈收玉米的作文)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一】

女儿:

爸爸昨晚几乎是整夜未眠,心痛更多于忧虑。好久没看到你伤心难过了,你掉的泪每一滴都是打在爸爸的心上,痛在爸爸的心上。

因为昨天是你14岁的生日啊,是你陪爸爸看了电影,吃了晚餐,本想让你过一个愉快的生日的,哪想到晚上发生了这些事情。

爸爸想起都难受,我难受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你的难受而难受。正如一个陪孩子去医院看病打针的父母,为了孩子好,必须打针,但孩子痛,父母会更痛。

尽管难受,但爸爸依然会陪你走好这一段路。

青春期,让人憧憬又无奈的时期。活力四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但同时又受到老师、家长及道德的约束。叛逆这个词,其实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青春期只是孩子自我及自主意识的觉醒,是从小孩到成人的必然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是家长提心吊胆,认为是最危险的阶段。因为你们不是大人,又想做大人的事情,交友、恋爱、喝酒、爱打扮、泡吧看电影、装成人装优雅、时不时还撒撒谎骗大人。爸爸理解这些行为的存在,但只是理解,并不认为就是对的。我坚持一个观点:人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该学习就学习,该工作就工作,该恋爱就恋爱,该玩就玩,该睡就睡,该吃饭就吃饭。时间对了,就是适合。目前来说,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这是你应该做好的本职事情。其它的事,放一放吧,以后有机会和时间的。

特别说到撒谎这个事,撒谎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但同是更是人的根本品质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人会喜欢别人的欺骗,没有任何人喜欢撒谎的人。因为谎话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流失,几十年的夫妻,会因为一句谎话而分离,几十年的朋友,会因为一句谎话而不再来往。所以孩子啊,对这个问题上,爸爸希望你重视重视再重视,说话时,多想一想,一句谎话要用十句谎话来圆,从根本上来说,这世上任何谎话都有穿帮的一天。做错了事没有什么,坦诚就好。你会发现,真诚比谎言更容易取得别人的谅解。

永远爱你的老爸

20XX年XX月XX日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二】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这句话出现在书的封面,也是本书的题记,更是引起我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我看来,“教育孩子,是因为爱还是害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能对应三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类父母是出自真心地爱孩子,他们会主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凡事为孩子着想,在爱与严之间能把握好一个度。

第二类父母也很爱孩子,但是没把握好度,变成了害怕,害怕孩子不能如自己所愿,因而管教过于严格,变成了强制型家长。

第三类父母纯粹是因为怕,怕孩子做不好,怕孩子让自己丢脸,给自己添麻烦,他们被动地教育孩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属于哪一类父母呢,我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害怕才教育孩子?说真的,没看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翻开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提醒着我:我现在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要基于爱,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亲子教育变了味。如何去爱?那就要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恰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父母要因爱而教育,做主动型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三】

“做父亲之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

之所以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不只是因为这句在书中很不起眼的话完美地对应了书的标题,还因为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成为妈妈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能胜任这么多事情,赶跑了嗜睡症,战胜了拖延症,更温柔了,更耐心了······那种感觉,就是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感觉。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帮助不是育儿方法的指导,而是育儿路上的指引与启发。书上的内容直击我的心底,引发我的思考,是我身为妈妈的心灵成长读物,正如其封面所言——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

孩子自己收玉米的作文【四】

什么是“copy型”家长?用书中的话来解释,copy型家长“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家长很常见。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强迫孩子上某个兴趣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理想要让孩子来实现,左右孩子填高考志愿······这样的家长已经完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这样的家长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而不是不得不服从的命令。

我自己也曾属于“copy型”家长的一员。女儿出生后,我把她的小房间布置得粉嫩粉嫩的,认为公主房是最适合女孩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纯粹是满足自己所谓的“少女心”“公主梦”呀。为此老公也曾说我:“你是为自己布置的房间吧!说不定女儿不喜欢粉色呢?”当时我不以为然,直到看了书之后,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实走入了误区,只考虑到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也给我一个强烈的提示:教育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