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觉得身边人永远在我们周围,会按照我们的想法生活,所以我们会用他们的`关怀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们。殊不知,当他们的心遍体鳞伤时,我们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总有那么一个人愿意倾尽一生去呵护你,请不要肆意伤害他。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努力时,无论我们有多认真,无论我们做的有多好,也会有人不屑一顾甚至是厌恶。我们也许会因我们的劳动成果被嫌弃而难过。
总有那么一个人不喜欢你,但是你一定要 爱自己。
我们大都喜欢美的事物,但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喜欢了一件事物或一个人,当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时,不仅失去了欣赏他的资格,也深深地伤害了他。
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痴迷,但请不要以爱之名去伤害。
白云悠悠,荡出一世清欢。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是一部2016年拍摄的丹麦电影,之所以在很久没写影评之后,想要就这部电影表达一点想法,是因为我觉得这电影不好,而同时很多人觉得它很好,也就是说我对这部电影和很多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才有了表达的愿望。当然,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观点来自不同的角度,也应该是生活之常态,而这部在我看来非典型的北欧电影,引发我去表达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失去亲人的两兄弟在寄宿学校遭遇到暴力与欺凌,一系列的抗争之后,正义最终得到伸张。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首先作为电影,我只消看五分钟开头,就可以知道两个小时的情节发展与最后的结局,其间每个角色在他第一次出现的一张脸上就把整个角色的轨迹演进完全显露,这样的电影在我看来,实在是太过无聊了。
这是无聊的部分,不过其实现实中的无聊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往往很多无聊是必须要予以泰然处之的。引起我第一层不喜欢的,是电影传达的简单价值判断,这就需要阐明一些我的立场。我觉得复杂是任何判断的基础,人性、生活,甚至细微到现实的某个断面,都是不能做出断言式判断的,是非善恶之类仅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下对某一不断变化事物的短暂评判。任何简单的判断都是值得怀疑的,就如同电影所传达的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如果每个人都被确定的分配给好人与坏人的位置,那么就不会有人想当坏人,坏人就完全失去了被理解的可能,而没有沟通与理解,正是所有暴力得以孕育的土壤。
第二层不喜欢,恰恰是这样一部电影,会有很多人喜欢。另一部与此类似的.韩国电影《熔炉》,高居豆瓣电影Top250第20位,人们对弱者的遭遇表达放大且不负责任的同情,希望看到正义的伸张,或者也可以称作复仇的即时生效。类似情感的泛滥与无可厚非,正是这个时代的重疾之一。煽情无处不在,而往往缺乏理智基础支撑的感情只能沦为维持时间很短的生物电波效应,追求速度是很多人的愿望,这速度涵盖了生活的很多方面,有身体的速度,也有情感的速度。如此短暂又高频的情感刺激,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让本应深沉细腻的情感体验逐渐麻木。
第三层不喜欢,涉及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电影中的苦难具有明确的指向,也有明确又单一的摆脱之道。似乎离开寄宿学校,兄弟二人的苦难就会终结,这是如此幼稚。生命并没有人们所赋予的太多意义,而苦难更是几乎会伴随整个生命历程的,在巨大的空洞面前,个人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才是真相。也许我这样的看法是偏执与悲观的,但如果一个人喜欢的文学作品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人性的枷锁》,是《玻璃球游戏》,是《日瓦戈医生》,那么他可能就会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
挺久时间没有写影评,并不是没有在坚持看电影,(刚刚看的电影《狗镇》,这样的电影才可称典型的北欧电影吧)只是很多时候由电影引出的情感与思绪会被自己渐渐归类,只有某一类东西积累到足够充盈的时候,才会有想表达的愿望。随着观影数量的增加,电影所能带来感触的频率自然下降。但一如生活本身,在平静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才是点滴铸成自我的时光。
——题记
惊喜是什么?什么是惊喜?
惊喜啊,就是先让你为之惊讶,然后又为之惊喜。
记得有一次吃西瓜,西瓜的籽随意吐在一个地方,好像掉进了一块裂开了一道狭窄的缝隙的砖头里,偏巧就掉进了那道狭窄的缝隙里。西瓜籽就勉强的塞在那小小的容身之所,心想:在里面就在里面吧,不用清理了反倒更好。于是那颗小小的西瓜籽就随着那块砖头遗忘在了角落。
几天之后,我无意中发现:那块被遗忘的砖头居然萌发出了一颗幼小的嫩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思来想去才暮地回想起那颗渺小渐被遗忘了的西瓜籽!想到这里我不禁为之震撼了!这多么奇妙啊!这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啊!一颗种子,在没有养料没有阳光没有雨水的情况下,在那潮湿拥挤黑暗的砖头里呆了几天居然顽强的萌发出一株小小的柔嫩的绿芽!不!它并不渺小!它多么伟大!它的生命是多么顽强!它用行动证明它的存在!它告诉我们不该忽视它!当它努力生长破砖而出的'时候,看着砖外的世界的时候,它就赢了!赢得多么漂亮,那孱弱的身躯蕴含着巨大无比的刚强。给了我一个多么大的惊喜!
因此我给这株可爱的嫩芽命名“惊喜”,是的,惊喜!
可不久之后它便枯萎了,不再生长,可是我仍记得,记得它给我带来的惊讶带来的欣喜,惊喜。
那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一个顽皮的孩子正在蹑手蹑脚的走进她,正在辛勤采蜜的她却丝毫没有察觉,那个孩子手疾眼快的伸手捏住她美丽的翅膀,她慌了,却不知如何是好,拼命的挣扎。或许,她上一秒还在想着采完蜜去干什么,是在花丛里优雅地跳上一支舞,还是在蓝天下自由地翱翔,不知。
在那个孩子把她放在地面上还她自由时,她已遍体鳞伤,一动不动,像是死了,我蹲在那里静静地凝望着她,确认是死了,突然,她扑棱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吓了我一跳,不免后退几步,看着她。可是她也只是挥舞了几下那曾经让她引以为豪的漂亮的翅膀,却再也飞不起来,躺在地上纹丝不动,走进却发现她的脚有轻微的颤动。
这使我多么惊喜!她顽强的生命力!那在临死之际仍想翱翔天空的渴望多么强大,就像陈欧的广告词就像魏晨的歌词: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她给的震撼不小,给的惊讶不小,给的惊喜不小,给的欣喜不小,她,是惊喜的化身。
惊喜,惊喜,惊喜!
人生,总有那么一次惊喜!
可能是因为看过《素媛》《熔炉》的原因,感觉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的震撼人心,故事的背后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俩个主人公有了新的生活,最后奔跑的男孩前面是大道,旁边是绿油油的大树,跑向了美好的人生。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是其中也加入一些浪漫色彩反而有点失真。看豆瓣评论,很多人提到了杨永信(提倡点击疗法第一人,可能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在发生这这么一些事情吧。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校长的家长,口口声声的说是在为了孩子好,麻痹了一些东西。
——题记
从小,我便跟着父母长大,对于外公的记忆自然是少之又少。即便偶尔回到乡下,也只是匆匆的拜访后离开,印象中只留下了外公那宠溺的笑容和一筐筐他亲手摘的龙眼,只因为我说过我喜欢吃。
记得那一个盛夏,我四岁。还是孩子的我第一次离开城市到乡下的外公家居住。那时的外公对我百般呵护,好似怕我不适应乡下的生活,对我总是有求必应,眼底尽是宠溺。外婆还曾开玩笑的说:“老伴只要孙女,不要老婆了。“那时的我还小,以为是外公欺负外婆,于是我急忙跑到外婆身边,愤愤的说:”晓晓要外婆,不要外公,外婆不生气。”说罢,还气鼓鼓的对外公挥了挥小拳头表明自己的立场。外公哭笑不得,却还是宠溺道:“好好!晓晓说了算!”
下午,我随外公到果园里摘龙眼。我还小,外公只让我在树下接龙眼,自己却爬到了树上摘。对于乡下,我甚是好奇,在树下呆了没多久,便瞎跑了起来。看到什么稀奇的总要戳两下才甘心,自然免不了闯祸了。这不,一个不小心戳到了蜂窝。外公听到我的叫声后一惊,脚一滑,狠狠地摔了一跤。却顾不上疼痛,赶忙站起身,把我拉到一边,辛亏只有两三只蜜蜂,外公用竹条狠狠地挥了挥,便将蜜蜂赶走了。那次,外公第一次对我板着脸,严厉道:“晓晓,要是外公不在,你被蜜蜂叮了可怎么办!“我委屈的站在一边,低着头说:”外公,我知道错了,你别生气。“外公看着我轻叹道:“下次别这样了!”我顿时开心的抱住外公,嚷嚷着要吃龙眼。外公轻笑着骂道:“臭丫头!”却还是细心的帮我拨开龙眼。看着我吃得不亦乐乎的'神情,外公淡淡的笑了。
“丫头,以后每年回来我都摘龙眼给你吃。”
“好啊好啊。外公真好!”
……
之后,我便没有回去过,渐渐淡忘了这短暂却又温馨的回忆。只有看到外公托人带回的这一筐筐新鲜的龙眼时,才会不禁想起那遗矢的回忆,不禁想起了他,我亲爱的外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