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珠海航展是闻名世界的五大航展之一,也是珠海最著名的一张名片。2016年是航展20周年,11月1日-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展将在珠海盛大举办,四大亮点首次曝光,绝对亮瞎眼的节奏!
俄罗斯勇士、雨燕混合编队首秀中国
飞行表演是历届航展的重头戏,除中国空军“八一” 等飞行表演队外,俄罗斯空军“勇士”和“雨燕”混合编队将首次在国内“合体”进行飞行表演,给广大观众带来更精彩、更震撼的视觉盛宴。
俄罗斯“雨燕”是与“勇士”齐名的特技飞行表演队,成立于1991年5月6日。"雨燕"表演队使用米格-29战斗机,其重量比"俄罗斯勇士"用的苏-27轻,在做盘旋、转弯和其它机动动作时,飞行时像燕子一样十分灵活,故表演队以"雨燕"命名。6亿重金打造的新航展馆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原有的1、2、3号展馆在1996年建成,使用近20年,已无法满足现有需要。2015年,珠海市投资近6亿重金,没错,是600,000,000元打造新航展中心,预计2016年9月建成。新航展中心建成后,主要作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场地,预计每一届接待专业观众达13万人,普通观众达28万人。陆空一体,坦克也要来航展了!今年航展将首增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届时装甲坦克、防务突击车等军民装备在航展现场进行动态演示。军事爱好者又多了一个来航展的理由了!
规模空前,130架飞机云集珠海本届航展不仅展览面积再创新高,总展馆面积达82,000平方米,同比增长19.5%,预计参展飞机130架左右,参加国家和地区42个,国内外参展商700余家,航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有望实现历史新突破。
本届航展恰逢珠海航展20周年,最吸引国人乃至世界关注的,毫无疑问是“20系列”中的歼20。而在开幕式当天,与国产四代机同场献技的,还有“山鹰”高教机——歼7的终极改进型。
比起四代机,“山鹰”可谓微不足道,早已吊不起军迷的胃口。可要知道,1996年的首届航展上,“山鹰”的前辈歼7是当时的明星。歼7MG(歼7E的出口型在珠海上演低空通场时,曾达到了将近40度的可控迎角,一时技惊四座。却被西方略带戏谑的称为“改进的最好的过时飞机”。
说起歼7,她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长期使用的主力战机,作为中国第一款可两倍音速巡航的喷气式战机,在夺取前线制空权和国土防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军迷们亲昵的称为“七爷”。
在那个歼10尚在襁褓、歼11尚未引进,甚至歼8II都数量稀少的年代,是七爷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况且算来,八爷也算是七爷的“魔改”,更不要说从超7计划发展而来的“枭龙”了。
歼7的原型——米格-21是苏联的经典二代机,而她却在中国被发扬光大,甚至被改到“亲妈都不认识”。服役50多年,歼7总产量早已超过2000架,是中国生产数量最多的二代机,也是改进型号最多的战机。仅不完全统计,就包括歼7I、歼7II、歼7III、歼7IIIA、歼7B、歼7M、歼7E、歼7G、歼7P、歼7PG、技术验证机歼7FS等型号,被出口到17个国家。
20年弹指一挥间,七爷陪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一部歼7的历史就是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史,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由弱到强的成长缩影。过去迫不得已修修补补的辛酸,如今已是可以讲给孩子们听的传奇。
谨以对机头进气的崇敬,献给被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七爷,感谢你一直以来的付出。崭新的时代,正在前方等待着中国空军。
:
你好!
不知道我该如何再面对你。“怪你......”我从来没怪过你,或许我根本没资格怪你,我害你伤透了心。对不起”!我思念你,担心你,害怕自己会影响你,害怕自己会扰乱你原来的生活。
得不到你的回应我选择独自沉默,我的选择大错特错的,我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想到我的选择却让你遍体鳞伤。“对不起,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知道现在就算我再说上无数个“对不起”也不能使你的心和伤口愈合,我不敢奢望你的原谅,只希望你不要再堕落下去,陷下去了。
当我爱上阴天,当我爱上灰色,当我爱上沉默,当我爱上眼泪,当我爱上孤单,当我爱上了一切以前不爱的,当我从以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爱开玩笑,喜欢笑的“假小子”变成了现在这个懂得可一些人生真谛,有时会沉默,会为了喜欢的人偷偷掉眼泪的我时,我明白了。因为“我喜欢你”,当你了解一个人越深,你就会发觉你对他越来越不了解他,直到最后,还傻傻第对他说:“我不后悔认识他,我喜欢他,这一切都不后悔。!
我说的话可能对你没有什么安慰的作用,可是我会坚持说完的。“我真的喜欢你,很喜欢,超级喜欢,即使你讨厌我我也很喜欢很喜欢你。之前有和你说过,可那时候我还没确定,现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你”。可是你已经不在我的世界了,上帝老头就是爱这样耍人,一定要将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耍的伤痕累累才愿意罢手,也许我说这些话已经太迟了,但是我不会遗憾了,因为我做到了,我赢了上帝老头。呵~~!可笑,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可笑了。在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到了失去时才去挽留。“爱情”到底是个什么怪东西?为什么它会让我们变成这样,伤痕累累。“爱情”是电视上演的那些所谓的爱情吗?至死不愉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许下的承诺不可能实现了?我可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不可能的事就是可能发生,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存在着(奇迹)这种东西。”上帝老头可以不给予我们奇迹,但是它不能剥夺我们创造奇迹的`权利。你愿意和我一起创造奇迹吗?呵呵,也许这个问题永远都不能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爱一个人真的好难好难,放弃一个心爱的人更难”这是你告诉我的,你明白它的痛楚,现在我也要明白它的痛楚。虽然它比我最讨厌的苦瓜还苦千万倍,但是我不后悔,虽然我会很痛很苦,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痛苦。但是我会去把这种苦先完。我真的害怕我的一不小心会加重了你的伤,所以我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护你,才能为我自己犯的错误赎罪。
您好!
您工作在今朝,却成就了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是在课堂,却建设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您乡村里第十一位女教师的真实写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您交给了孩子们这首诗,您是否也像小草一样坚韧呢?虽然我无法见到您的英姿,但通过阅读了您的事迹后,我想您一定是这样的:深深的夜里您还坐在桌前,昏暗的灯光下,孜孜不倦的批改这作业,每一字,每一句您都细细的看着。作业本上的天天批语,道道红勾无不凝聚了您的心血!女教师我说的对吗?或许您谦逊的不愿意承认,但在我眼里,您个我的印象就像天使般的圣洁。您值得我佩服,值得人们爱戴。不是因为你饱读诗书,而是当您接到分配通知单,准备离开时,却因看到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时,竟能毅然的决定留下。老师,您知道您的这个举动带个我多大的震撼吗,为了孩子您放弃了前程似锦的未来,而我恍然也认为您的心灵像沙漠里的一株百合花,那么的博爱,那么的至善至美!女教师虽然您现在身处极乐世界,但现在的女教师都以你为榜样,继承您的意志,将您的精神发扬光大,我相信这也是您最大的心愿吧!
在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您全心全意的付出了一切,我明白您的甜蜜就是自己的学生能拥有好的前途。老师我知道您的两鬓会一天斑白,但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您的岗位永不调换,足迹却遍布四方!我歌颂您,赞美您,是因为您让我明白生命的真谛不在与索取,而在于付出!
xxx
孩子们:
又是一周,时间就在我们的欢呼中过去了,这一周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很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周一应该是很多孩子不太好过的一天,毕竟,上周我们举行的周考成绩揭晓了,果不出我所料,很多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不知道大家知道成绩之后是否做了认真的分析和反思,上封信里我就给大家说,有些同学期中考试过后,明显的有松懈的情绪,课堂听讲不专注了,作业有点应付了,平时的时间不能高效了,总觉得自己一次的成绩就代表着以后所有的成绩,这些现象必然会注定这些同学的成绩一定会下滑。还记得我给大家所说的话吗,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请这些同学通过这次考砸的成绩告诫自己,要踏实下来,浮躁的心要静下来,心神安宁才能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当然在一些同学退步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在长足的进步,希望这些同学能够继续发扬不骄不躁的精神,一如既往的努力,好成绩还会一次次的垂青于你的。
本周另外一个活动就是我们体育组举行的拔河比赛了,纵观整个比赛过程足以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很感动于班内同学的努力和付出,更感动于所有的同学的大局观念。因为比赛上场人数有限,只能有一部分同学充当啦啦队的角色,大家对班委的安排绝对服从毫无怨言,一切都是为了班级的荣誉。赛场上的同学拼出了全身的力量,场下的同学也几乎喊破了喉咙。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咱们班级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拥有这样精神的集体,比赛的成绩我倒不认为太重要了,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我们大家伙的心拢在了一起。更何况,大家通过一起努力,我们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三场比赛,以2:1的成绩胜出,足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由于我在赛场上也声嘶力竭的呐喊,没有安排同学给大家拍照,所以,大家努力的样子,没有能定格在那一瞬间,好在我们下周还有比赛,我一定会安排同学给大家照相,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留住那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你们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度过了十二月份的第一周,大家也可能明显的感觉到,有一种一样的氛围正弥漫在校园里,对了,那就是咱们七年级段要举行迎元旦联欢会了。咱们班几个同学在舞蹈老师的组织下,正精心排练舞蹈,届时将代表咱们十四班在联欢会的舞台上展示,这些同学很刻苦也很努力,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作业时间进行认真的排练,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让我们静心期待吧,到时候她们优美的舞姿和劲爆的状态一定会赢得满堂彩的。当然,你们也不要认为老师只是会在联欢会上做观众,我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会在舞台上露一手的,最近我们也是马力全开认真训练,尽管动作还不是很到位,尽管舞姿还不是很优美,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训练,也会在你们面前呈现出不一样的老师形象,一定会让你们惊讶欢呼的,慢慢期待吧。
由于这周我们举行了拔河比赛,所以我们的常规跑操没能够按时进行,但是,拔河比赛结束之后,跑操还会继续。考虑到天气渐渐变冷,班委同学建议给每位同学购买一副手套,我很认真的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一方面因为是班委同学的设身处地的替全体同学考虑,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另一方面咱们班还是有一部分公共基金(你们懂的)做后盾,干脆,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从手做起先热起来。当然,这就需要辛苦咱们的财务大臣生活班长李奕乐同学了,她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大家采购,相信,凭着她的眼光,采买的手套一定是大家喜欢的。不过,我还是需要给大家强调一下:这副手套可是我们千辛万苦才购置的,请大家一定要爱惜,不能让白手套两天之后变成了黑手套,那就让别人看笑话了。
信的最后,我还是要表扬一下为班级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陈毅博和杨盛林同学,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虔诚和努力的态度,才感动了书写人。四幅字画:“天道酬勤”、“琴韵书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都寄托了每一位家长对大家殷切的期待,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他们对大家期望,用咱们的努力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最后还是祝福大家和家人周末愉快,阖家欢乐!
你的朋友:代老师
20xx年12月5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