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得比较晚起来。
今天没有去晨练,因为医生说了,抽血不要晨练的。只能明天晨练了。
妈妈去了很快就回来的,爸爸出门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家里安排事儿做。妈妈喝了一点儿水,就换衣服去了。医生说抽血不能吃东西,水也喝得少,我就用水壶装了水和面包一起装进塑料袋子里,好让妈妈带去抽完血后就可以吃点东西和喝水了,充充饥也好,不然那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一定会很饿的。
妈妈给我煎了两个鸡蛋,我自己冲了杯麦片,把面包从中间撕开,往里面灌了些肉松,然后我就双手捧着咬了一口。忽然,“噔”的一下,噢,原来是我那颗本已松动的板牙下岗喽。妈妈帮我用棉花擦拭了一下,然后揪了一小团棉花,放在我掉牙的位置上要我咬住,就出门了。唉,只好待会儿再享用食品了。
我捧着一本书,就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我把棉花吐掉了,早餐也吃完了,正在写作业,这时妈妈打电话回来,说要我把棉花吐掉,叫我不要咬着时间太久了,没有流血就可以了,可以用少量的水漱口。我觉得吗妈妈关心得真细腻,连这点儿小事情都会关心。哈哈,其实我自己早处理好了呵。
有这样一则材料:某户户主为增改家中电视机频道,寻踪购得增频器回家。老伴问:\"你买了什么洋玩意儿?\"在得知是广州生产的后,又说:\"广州出产,怎么没有中文,尽是洋文?\"中文,即汉语,厉经千年,几经演变发展到现在。这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连外国人都在学习,而在它的发源地,在自己国家流通的商品上,竟是洋文说明。洋文,尤其是英文的广泛使用,也许是一个趋势,但在中国国内,还是汉语更容易让人接受。与这些现象相反,有的国家规定,无本国文字说明的`产品,一律不准进口。而在我国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中,完全没有中文表识和中国文字说明的,已非个别现象。难道我们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不值得引以为豪吗?
东北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1、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2、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3、年三十点长寿灯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4、正月不剪头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5、初一初二不扫地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今天放学,由于爸爸临时有事不能来接我,我便一个人回到了家。一到家,我关好门就开始做起了作业。正当我埋头苦战的时候,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妈妈!妈妈!快开门!”我仔细聆听了一会儿,原来是六楼的小宝。
我想:小宝肯定是被关在门外了,站在门口,又冷,又不能做作业,这样真是太浪费时间了!于是,我换上鞋子,走到六楼,只见小宝背着书包,正站在门口干着急。“小宝,到我家去做作业吧,还可以给***妈打个电话。”我边说边帮他提书包,小宝点点头答应了,跟着我“咚咚咚”下了楼。
我先让小宝给他的妈妈打了个电话,原来阿姨去买菜了,正急匆匆地往回赶。趁着这段时间,我把我的写字台让给了小宝写作业,自己则使用一张小方桌。不一会儿,门铃响了,小宝的妈妈来接他了,阿姨一看见我,就微笑着说:“婧婧,你真乖,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春节,人们走亲访友道罢“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问候,紧接着的问题往往就是“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70%左右的微博用户每天醒来就会马上登陆,60%的受访者承认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阅读和更新微博上。“微上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人际关系焦虑和信息焦虑。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心理咨询师袁茵表示,过度沉溺于虚拟空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微博和微信上,除了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减少,还可能因在微博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的状况反差太大导致心理落差,产生焦虑等情绪。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