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一阶段,我既授“鱼”,也授“渔”。“鱼”指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及阅读理解题的答案要点,“渔”则指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路及答题技巧等。首先,告诉学生做记叙文阅读必须有的准备工作,即整体思路:细读文—说内容—明话题—严审题—判断题型—巧答题。就是要首先认认真真细致地阅读文章,说说写了什么内容(可以一句话概括),明确文章跟什么话题有关(或主题是什么),严格审题(弄清楚问什么),判断是哪一种题型(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回答方法),最后巧妙作答。每一节课都要出示以上六步骤(可以写在黑板一侧),并按照这六步骤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课内阅读文章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的基本知识,教他们如何朗读,如何理解词语、句子、语段及整篇文章的大意,如何概括中心,须要掌握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既教给他们答案要点,又教给他们答题的“公式”。例如,讲比喻修辞的作用时,我给学生的答题公式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本体的特点+情感。这样一来,“文科教学理科化”,学生有“公式”可寻,答起题来就不容易丢分了。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和技巧。例如,《长在岩石下的小花》中的一道答题: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这种题型一般要知道词语本意,然后结合上下文和中心来答,基本步骤是:词语本意+在文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中心来答)。每一种题型都这样细心指导学生,让学生有规律可寻,自然就容易理解,答题时也就不容易丢分了。课文中有些精美语段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仿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见到好的语段就朗读、仿写,对学生的写作又非常有帮助。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风景宜人。走进九峰公园,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看到了桂花串串盛开的美景,听到了“啧啧”的赞叹声。人们有的抬起头,有的伸长脖子,有的踮起脚,有的伸长手臂,有的拿起照相机拍摄下来,细细品赏。
九峰公园内有桂花四五百株,其中树龄达到一二百年就有几十株,是名副其实的赏桂基地。每逢金秋时节,赏桂就成了黄岩人们最期待的乐事之一,“九峰公园桂花开了没?”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最流行的一句话。由于桂花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花期又与秋季降温有关,上阶段气温偏高,而现在这种白天阳光充沛,早晚凉爽湿润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易促使雨露形成,桂树随之加速开花,因此今年开花要比去年晚半个月左右。
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真是名不虚传。瞧!金桂橘红,银桂淡黄,那一串串、一簇簇的小花在柔风中推摸着,拥挤着,交头接耳,那神态,就像一群挤在窝边叽叽喳喳挣食的雏燕,朵朵迷人的小花,从叶子里伸出迷人的小脸蛋,东瞧瞧,西望望,好象看见了什么新鲜事儿……它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清晨是浓阴的天,因此我心情也有些烦闷,迟迟不肯从床上爬起来,直到母亲的几声叫唤后才以蜗牛般的速度从床上爬起来,拖着惺忪的睡眼往外一看,天还是那么暗。
因为心情的原因不想吃饭,母亲就口苦婆心的劝我吃饭,我不知是从哪儿冒出的怒火,就鬼使神差的顶了母亲几句,看着母亲眼里的泪花,我的心一阵莫名的绞痛,最后,我什么也没说,转头就走了,留下了还在原地发呆的母亲。
我直径走进了我的房间,坐在床边打开窗户望着灰色的天空发呆,不禁在脑海里回放起了刚才的那一幕幕,想起还在原地发呆的母亲和她眼里的'闪烁的泪花,心……又疼了一下,天还是那样的暗,厚厚的乌云盖住了天空就像我此时的心情阴暗而又复杂,房檐上停留了几只鸟儿,几只刚孵化的小麻雀躲进了那只母麻雀的翅膀下,是不是天下的母亲都是一个样呢?对自己的孩子都充满了慈爱与保护,可是,总有一天等小鸟的羽翼丰满了,是不是也会离开自己的母亲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也许,就是趁自己羽翼还未丰满的时候才会感受到母亲那满满的爱吧!可能在许多年后,我也会身在异乡为异客吧,那此时,我为什么不多陪陪母亲,让她的欢笑多一些泪水少一些呢?
一阵脚步声轻轻传入耳暮,回过头,看到了母亲那早已爬满了皱纹的脸,我满怀歉意的说:“妈,对不起,刚惹您生气了”。这时母亲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知道那是打心底散发出来的,阴暗的天空中从乌云中透过一束阳光穿过窗户照在了我的身上,是那样的温暖……
今天早晨我和李蛟等人一起去爬双塔山。
到了双塔山脚下,哇,爬山的人好多啊!有老爷爷老奶奶叔叔阿姨和小弟弟小妹妹们,我跟随着人群向山爬去,双塔山好陡啊,就像上楼梯似的,每迈一个台阶都很吃力,我使劲的往上登呀登,爬呀爬,我们终于爬上了半山腰的一个亭子上,这时我全身是汗,犹如刚洗完澡似的,我感觉身体很累。大腿有些疼痛。这时已经走不动了,真想休息一会儿呀啊!可是我看见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妹妹们还在爬,心想:我也不能输给他们呀!于是我随着人群向山顶走去。爬着爬着我突然发现脚下的石梯不见了。每走一步,我都感到脚下有下滑的危险,于是我用手攀着石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我终于爬上了顶峰。我大声喊“我胜利了。”我举目望去两个石柱子上的双塔呈现在我眼前,它是那样高大雄伟。
回来的路上,我想:爬山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就一定能爬到山顶。
这一个阶段,我形象地称之为“打鱼”,即学生根据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掌握技能的阶段。
1.根据已教的内容,教师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文章给学生去练习,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从总体上把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掌握较好的地方由学生自己讲或者干脆不讲,学生讲的时候,要先判断题型,然后说答题思路、答题步骤,再说答案,其他同学可以指出问题,也可以补充。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教师也只做点拨,启发学生自己找出方法和答案,决不包办。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做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限定时间,只有限定时间,学生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从而达到训练目的。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在说和听的过程中就逐渐掌握了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2.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以后,就要进行赏析性的阅读训练,即对文章中的语言、技巧、情感等进行欣赏性的阅读。这一训练内容也要以课内为基础,以课外为训练拓展。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1)我赏我读:根据你对文章情感的,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段,饱含感情地读给大家(这一点,很多老师都会做的);(2)课本(情节)表演: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情节进行表演(比如:《老王》提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的情节就很适合表演。)这一内容,只要课前学生稍做准备就能表演的很好;(3)我学我画:请根据文章内容画一幅画,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朱自清的《春》,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课内阅读是“例题”,课堂训练是“练习”,赏析阅读是“表演”,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积累资料,体会情感,丰富答题经验。
3.要赏练结合、以写带赏。好的阅读文章,一定要让学生仿写。比如学了课内精讲文章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仿写一个片段,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学生能够很好地抓住人物的心理,选择恰当而生动的词语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而这,正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点。再如,学了课外阅读《父亲》以后,要生写一篇表现父爱的文章,学生通过仿写加深了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的理解。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把阅读当中出现的“写作点”提炼出来训练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真的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阳光穿透树枝,照进窗户,洒在桌子上,照亮了心里的每个角落。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明媚的,耀眼的,午后的太阳,火红的,热烈的,充满力量的,午后的天空,没有一片云彩,澄澈的,蓝得有些假假的感觉。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就像是自己洋洋洒洒的心情。
阳光下,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开心的,向每个人都问一声好,心情无比舒畅!
春天里,万事万物都生机勃勃的样子,精神焕发的样子,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斗,向上,进取!
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和煦的春风将花香带到各地!
是的,在这无忧无虑的时光里,在这青葱朦胧的岁月里,我希望自己还是那个傻傻的有点可爱的女孩,拨开心头的乌云,让心灵重见太阳,抛开所有的烦恼,让快乐与幸福将自己包围。
没有什么烦恼是挥之不去的,生活如此美好,我要跟随快乐的脚步,想起快乐的节奏,奏出快乐的音符!
跌到了,有可爱善良的朋友们将我扶起;受伤了,有将自己视为宝的爸妈为我疗伤;伤心了,有人安慰;失意了,有人鼓励。他们就是雨后的阳光,带给我无限的光明,和七色的彩虹,永远都能让我像阳光一样明朗,像彩虹一样灿烂。
大街小巷,斑斑驳驳的树影,总能有阳光洒到心上……
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生活,总能有阳光洒到心上……
阳光照耀下的我,在自由、快乐地生活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