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常听见一些做着“发财梦”的痴梦者感叹:“唉,要是我有钱,那该多么幸福啊!”难道有钱就真的幸福吗
诚然,钱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了它,我们就不必为衣食住行而担忧,也不必为自己无钱而手足无措。假若你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无数的钱财,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我认为,你就是一位真正幸福的人。因为,你的.物质生活是那样康乐,精神生活又是那样充实,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把那些为了伟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证明,能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才是最幸福的人。”著名科学家诺贝尔,从1863年起研究炸药,4年中进行了400多少试验,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疤。他一生获得了120项专利,但是,他感到由衷高兴的是,在临死时把自己的巨额储蓄献给人民。难道这样的有钱人不是一位幸福的人吗然而,如果一个人成了百万富翁,孜孜以求的却是个人物质生活的满足,饱食终日,悠哉游哉,那么,尽管他生活得很舒适,但精神是空虚的,灵魂是丑恶的,只能被人称为社会的蠹虫。俄国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对这样的百万富翁作过评价:“如果他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他就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世上许多富翁的生活,也正证实了这一点:大仲马早期聪明勤奋,才华横溢,写了不少好文章,特别是他的《基度山伯爵》,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正是由于勤奋,他成了一位富翁。但他后来沉湎于吃喝玩乐之中,竟在后半生一事无成,最终在遗憾中死去。你能说这位著名的作家富翁是一位幸福的人吗不,他并不幸福。我们每个人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而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与其浊福,毋宁清贫”。苏州市青年女工杜芸芸的一席话就很让人受启发,她的作为也很使人感动。她把养母留给她的10万元遗产全部交给国家,并说:“对我个人来说,这笔遗产确实一辈子也用不完,但是过这种生活没有意义。它不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国家富强了,四化建成了,大家都可以过幸福的生活。”
从以上事例可知,有钱并不见得就幸福,而要看你钱从何处来,钱往何处去。人应该追求和向往真正的幸福,应用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支柱,应以自己的汗水去换得金钱,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请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哪些地方;再选择一本你最不喜欢的书,写下你讨厌它的理由。格式如下,不限条数,内容越具体、越充分越好。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我喜欢它的地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它的地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它的地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不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我不喜欢它的.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喜欢它的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喜欢它的理由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天子威信降低,必然就会出现有话语权的人,谁来做这个人,当然是大国强国的国君,于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争霸,争霸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经济发展的够好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有合乎礼仪取信于民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有了这两者才能在对他国战争中取胜。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才能让别的诸侯国信服,进而选为霸主。
于是东边的齐国,北边的晋国,南边的楚国,西边的秦国四国相继争霸,后来南方的吴越两国又***进来争夺霸权。
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征伐,结盟,政治上的彼此交锋,使得文化上日趋融合,旧秩序,旧礼仪,旧制度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而新的一切自萌芽起便茁壮成长。
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的推行使经济快速发展,便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开始出现,土地私有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
在这条悠长的人生旅途中,青春像是一把油纸伞,帮我们遮蔽那一段人生旅途之中的风雨。
撑着青春的油纸伞慢慢前行,墙角挂着的绿萝带着一点点水汽拂过我的衣襟。一阵微风轻轻地从绿萝拂过的地方抚过。雨滴打湿了绿萝,然而却打湿不了我的诺言,浸湿不了我的旧梦。站在青春之路上,我们或许会迷茫会徘徊无助。青春很美,美得让人觉得渺茫。
我以为经历人生聚散匆匆,尝尽尘世种.种烟火,就可以毫无怨言地承受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而青春还是那样无穷无尽,毫发未伤。
曾经,青春是那般美好,犹如一缕明媚的阳光,温暖地照射在我的胸膛;曾经,青春是那般美好,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卷落了人世凄凉和尘世哀伤。山温水软的江南,有着那些我们永远不会忘却的青春容颜,那些青春的容颜,也许是我们自己的;也许,是别人的。烟雨迷离中,我感到惆怅。
青春就这样潇洒的走开,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等待中,悲欢过后,只留给我一个美丽的背影。经不起青春无休止的消遣,我学会了叛逆和隐忍,渐渐懂得了什么叫作“自命不凡”,什么又叫作“随遇而安”。
青春,让我感到莫名的惆怅,我以为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其实不然,我不得不对去年夏天说声“再见”。岁月太单薄,我还是太年轻,一时半刻收不回思念,红尘困住了我的流年,我感到无比的失落,那是无言的痛和内心痛彻心扉的惆怅。
青春太美,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守,日与月可以毫不相关,只是曾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雨中越发的`清瘦单薄。人生太短,青春太匆匆,坚毅的心不让我半途而废,我起身准备流浪,只是此刻回忆也少了些岁月该有的韵味。我慢慢地走向成熟,走向沧桑。
复杂而忙碌的都市生活,让我们学会了狂欢,狂欢过后,不安,被一扫而空,可惆怅也伴随着寂寞破天而来;多少人的欲言又止,都被荒.唐的心活生生地挡在了青春的门外,再怎么心高气傲的灵魂,最后却也找不到远走高飞的理由。有时候,寂寞是这样让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曾经,我假装自己过的很快乐,眼中流露出肤浅的快乐,别人以为那是开心和幸福,渐渐地,竟连自己也觉得仿佛自己真的很开心。青春,其中有不为人知的酸楚,让我不敢靠近,却又不舍得离开。瞬间,我感到万分惆怅,那惆怅有风的依赖,却痛彻心扉。
青春太薄情,我的眼里噙着泪水,不是因为伤悲,也不是因为无情,而是青春带给我不能言说的痛和痛彻心扉的惆怅,更因为心有不舍。我感受到了青春神色不悦的怒意,这怒意,可以将我生生凌迟,我却不明所以,顿时失去知觉。恍惚中,我看到了自己惆怅的背影,在灵魂深处。人生飘忽不定,慢慢地我也学会了随遇而安。
花开花落,悲伤成海,只有青春仓促留下的痛,在深夜里深浅不一地呼吸着。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