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和绛的爱情,是细水长流。不管是绛在家里做饭等钟书和圆圆,或者对钟书的担心,还是在古驿道去探望钟书,都透露着一种淡淡的依恋。
阿圆和钟书的生病,让绎揪心不已。她不能分担,有心无力。可是,钟书为什么要在古驿道去?阿圆住院的杨柳为什么光秃秃的?为什么绛的心上绽出了血泡?阿圆走后,绛对钟书说阿圆回家了,她的眼晴是干枯的,可心上在流着泪。钟书的眼里也有灼热的痛,对阿圆的失去,成为他们不敢言说的痛。绛老是做梦,梦里全是对钟书的担忧,以至于分不清梦境和现实。这书里有些凄楚的美,对于梦境,对于现实,对于隔着客栈的绛,和隔着小船的钟书。年轻时,我们以为爱就是山盟海誓,以为爱就是你侬我侬。
殊不知,人世间最好的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不一定是悲壮豪迈。但一定有一种互相牵挂,互相依偎的温暖,这才是爱情最好的模样罢!
最初知道杨绛先生是因为钱钟书的《围城》,喜欢钱钟书是因为杨绛先生的文章,因为先生文章中钱钟书的好玩。也不知道从哪里读到杨绛的文章,说是钱先生很好玩,经常捉弄女儿钱媛,给孩子的床上埋了很多玩具,在孩子身上画画,那时候杨绛还没有提到孩子的姓名。
再次知道杨绛是因为《洗澡》,那是多年前(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或者20xx年上半年)从西安交大对面的皇甫庄旧书摊上上买来的,现在都还隐约有印象,是那种近乎白色的封面,可惜这次写文章时却找不到了,这让我有些伤感。我一直认为对旧文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必要的,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须,所以我就认真地读了《洗澡》。但是,读完之后,我不是很欢欣。其中缘由,在其他文章中已经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从陕西教育学院进修毕业回到学校教学《老王》的时候,我对杨绛先生的人文主义思想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本意是指出社会分工规律,却被后世认为是封建帝王制造专制统治的理论依据,最终造成了国人贵脑力劳动、贱体力劳动的传统陋习。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能够尊重、关心底层劳动者,并为自己的不经意的举动而愧怍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虽然这仅仅是文章,但是言为心声,这体现了杨绛先生经历过苦难生活之后对人性的光辉的怀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也是杨绛先生的感人之处。
杨绛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的人格魅力,这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杨绛出身无锡名门,她的成功轨迹和家庭氛围息息相关。杨氏以民族工商业而兴,然而子孙辈却以研究学问而著称,俨然成一诗书之家。杨氏家族最有名的知识女性除了杨绛之外,还有中国第一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为瞎子阿炳录制《二泉映月》的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杨荫浏……这个家族的名人对无锡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过非常深刻的影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生于俄国中部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他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人、面包工等。十六岁时,他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争斗中它深入俄国社会得罪底层,和各个阶层、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不断的丰富了它的社会知识和生活。
1905至1907年,高尔基积极投身誉为大的无产阶级革命,1906年写成了长篇小说《母亲》。《母亲》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表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斗争过程,被列宁称赞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写出了他最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