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和赞赏是孩子自信心和力量感的源泉,也是人性中最深刻的需求,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他人的赞赏。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提供给孩子身体成长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孩子精神营养方面的需求,而赞赏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看到孩子的长处,在他做对的时候,做好的时候,及时的、发自内心的去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力量感就会增强,自信心也会提升。
但是,赞赏也要有赞赏的技巧和学问,否则,如果你的赞赏比较笼统,概念模糊,或者过于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隐性伤害。就像一棵植物,过于干旱会使它枯萎,但是浇水过多又会使它的根系腐烂。
在这一章节,贾容韬老师用了大量的案例,详尽的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正确的使用赞赏,赞赏应该遵照哪些原则,赞赏需要注意哪此事项:
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沟通需要讲求技术,沟通更需要讲求艺术。这是我在前面的章节中从贾老师与孩子的互动当中学到的。毫无例外,在这一篇章,同样贾老师还是掌握火候、看准时机对儿子大加赞赏:“儿子,你接触电子游戏比较早,智力比一般孩子开发得早。你把电子游戏、网格游戏都玩得那么棒,足以证明你有过人之处。你的班主任也有同感,他认为你智商比较高,他说你连搞恶作剧都有独到之处,说明你是极聪明的孩子。我觉得你的学习成绩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水平,应该排在一些同学前面才对。老爸坚信,只要你调整下思路、改变一些习惯,稍加努力就会后来者居上。”
在贾老师的这段赞赏中,有很多可以提取的技术点,比如:挖掘优势;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期待;传递信念。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效仿,让我们来看看,在帮助孩子提高水平上,贾老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赞赏这门技术的。“儿子,爸爸看了你的作文,非常高兴。你这几篇作文中心思想不错,字、词、句、标点掌握得还可以,这足以说明你有写作文的基础。”
当我们把缺点作为知觉对象时,优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但当我们把孩子的优点作为知觉对象时,缺点就成了知觉对象的背景;贾老师用积极的光明思维,抓亮点,抓优点,塑造孩子的价值。
“能紧扣主题说明作文有灵魂,从这点看你是有写作天赋的”“正因为你的作文写得短,老师才给你低分。你感到作文没什么可写、言之无物,不是你的错,而是爸爸造成的。一是爸爸从小没有引导你大量阅读,导致你对文字感受能力弱;二是爸爸总忙,没带你到处走走看看,你接触的事物少,当然没什么可写了。”
情通才能理达,而情通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在前面的章节中,不管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上,还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上,贾老师都运用了同样的手法。这样孩子才易于接受父亲的建议。
“像你这样有思想、不婆婆妈妈、说话能直击要害的人,如果能提高阅读量、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观察事物并勤于思考,写好作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写出质量上乘的作文也不是不可能的。”
风过不留痕,雁过不留声。贾老师巧妙地语言艺术既肯定了孩子的优良素质,又不着痕迹地将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的兴趣活动和良好的习惯培养,种植在孩子的信念系统中。
生命只有被“看见” ,才能绽放它的华彩。在贾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下,孩子从此喜欢上了作文,高考时作文还得了比较高的分。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赞赏,有内容、有感受、有评价,既着重于“就事论事”又着眼于“塑造形成”的积极引导,可谓效果明显,一举多得。
学了就要用,用了才有用。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日习、日练、日悟,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祝福大家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作为老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几十名学生;作为母亲,每天面对调皮淘气的儿子。加上教育理论的缺失,导致教育孩子到了瓶颈阶段。于是,我重拾《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是好爸爸贾容韬教子手记,手把手地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一章的主题是《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他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家长要抓住教育的“机遇”。特别是孩子犯错误后,最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孩子犯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处理得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时。第二,如何和孩子成为“哥们儿”。他告诉我们,寻找和孩子共同的话题、共同语言和共同爱好,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样,就能从横眉冷对的敌人,变成情趣相投的“哥们儿”。第三,创造1+1》2的合力。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弥补和强化,往往会事半功倍。他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赏识肯定老师的付出,虚心地向老师学习,进而和老师探究教育。并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坚定的信念。第四,帮孩子戒网瘾。越是控制,越是渴望。沉迷网络的处理方式让他放开玩,实际上是对孩子玩网络游戏兴趣的弱化,是釜底抽薪的举措。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第五,信心创造奇迹。坚如磐石的信念是产生奇迹的原动力。愿望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的成败是家长潜意识期待的结果,如果对孩子充满信心,他一定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民。第六,做父母亲是件幸福的事。一个人要具有认识幸福的智慧,特别是男人,应该是制造幸福的人。倾听、理解、共情是幸福。第七,孩子引领我成长。西方有一位哲人说:“孩子是人类的父亲。”其实“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你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如果以仰视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孩子就能成为你的老师。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彻底改变了“我是大王”的教育态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尽量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等等。这样,不仅对教育儿子有利,同时受益的还有学生。
冯仑说:人一生所交的朋友的极限是十个,三十个,和六十个。
所谓10个,就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找别人借钱,把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能借给你钱的人不会超过10个。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
30个是什么?就是时不时有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保持联系的同学,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彼此还想念着、惦记着,这样的朋友大概在30个以内。
60个就是关系最淡的朋友。你抄起电话,看到这人的名字,一想,知道他是谁,但好久不联系了,比如十年没见的同学。
也就是说,你一生中交到的朋友也不会超过100个。这100个人里,有60个人是经常换的。有的人因为某件事和你认识了,聊过两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了。
慢慢地,他们就从这60个人里消失了。所以,这部分人是流动的。前10个人是最稳定的,剩下的30个人处于中间状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闺蜜,是你用时间,了解,碰撞,交流,认同,真心这么多最宝贵的东西换来的,古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所以能够有很年交情的积累,感情深厚,再远再不想见却能随时随地敞开心扉的,都是”私人订制“,这样的朋友,值得用独一无二的表达去维护。
我特别欣赏《有多少熟人,值得成为闺蜜》中的M姑娘,在一个十几人的饭局中,当大家八卦一位女性时,她能打破沉默,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谈论的人这个人是我的闺蜜,我不希望自己的闺蜜被拿在饭桌上说事,这个话题到此结束吧!”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你眼中的好友,能够不把你的秘密作为第三者的谈资?
许久没有喝过鸡汤了,最近因工作事情较多加上家庭的一些小事,导致自己的情绪或多或少的受些影响,为了让自己继续向前,必要时还是得给自己打打鸡血,喝喝鸡汤,滋补一下才行。
《先谋生,再谋爱》作者李筱懿是我喜欢的作者之一,对于她的文字,个人感觉接地气,且表达较直白。
书中通过周边人和事,讲述对工作、家庭、婚姻、爱情、自身成长的一些观点。其中有这么些观点是我认同的
女人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拥有不多,却想要太多,以小博大的赢面毕竟很小
自我解读:这是大多数女人的通病,按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的样子来要求别人,现实社会中,就算别人能达到这个条件或许人家也看不上你,唯有先把自己变强大了,进入了那个圈子,你才能找到你心中那样的人。
所以不要做些不切实际的梦,需要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是真实的。
与人沟通,不能一直向别人发牢***或吐苦水,因为那些全是无用功,说得再酣畅淋漓,问题依旧是问题,直愣愣地杵在那儿,像在嘲笑拿它毫无办法的人。
自我解读:这句话就像是在说以前的我,以前我很喜欢见人就吐苦水,不管是朋友还是同事。但渐渐的自我发现,向别人吐苦水吐多了不是一件好事。吐苦水的对象首先错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发牢***吐苦水。有些牢***和苦水,若和朋友讲会开导你帮你解开。向其他无关紧的人说,反而给别人增添了份茶余饭后的谈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你吐完后确实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和面对,朋友的建议是中肯的,但是还是需要自己鼓起勇气去面对,不能当逃兵,这样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
摆脱痛苦最有效的办法,是专心去做能够增强你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自我解读:在工作上,可以通过各种磨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直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很好的运用后并得到肯定,这是其一。当自己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随之后带来经济上的真正独立,相对于家庭来说,自己在有能力,并且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在家庭当中才会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记得之前听过《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中一篇文章,讲到这么一个故事,女人在结婚生孩子后没有去上班,而是在家带孩子,家庭里有婆婆。有一天老公告诉她要她去找工作,娃有奶奶带。但女人当时不愿意,觉得老人家始终带不好。之后老公再也没提过这事,但是事情就在这里发生了转变,女人问男人要钱买奶粉,尿片时,男人都要问用途。而且在家里说话也越来越没份量,当时女人就被泼醒了,于是决定重回职场,一边工作一边加强学习,最后收入非常可观。而且在家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当然在家庭中是否有地位,经济独立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需要对方的支持与肯定。这样在工作和家庭中才能做到真正的平衡。在如今的社会中,女人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妻子、媳妇、母亲还有职场女性,不但要分担家庭的负担,还要在职场中与无数人竞争。女人的内心往往比男性要脆弱,所以要想增强自己的能力,必须学会专业技能,其次,还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豁达的姑娘,会把生活中无意义的参照特降到最少,不再轻易羡慕别人——羡慕本身,就是一种不太有价值的情绪,距离“嫉妒”很近,距离“改善”很远,把人的脚摁在原地,心却飘往苍茫的`远方,徒增烦恼。
自我解读:人往往看到最多的,是别人披着光环的样子,而卸下光环的外衣,或许你羡慕的那个人是遍体鳞伤。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对男神张震的采访,在看到他的照片时,觉得特别成熟有魅力,但是这篇文章不单是说他具备的魅力,而讲的是魅力下的付出,为了拍某部电影去学各种各样的专业,比如跆拳道,潜水,并且还获得相关的证书。这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别人所得到的都是他们辛勤的付出才换来的,要想自己也成为优秀的人,就只能对自己狠点,付出和别人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汗水。
女人在任何年龄段,在爱情、工作、家庭之外,依旧能够坚持对社会的了解、对友情的培育、对自我的探寻和对思考的要求,她的世界会因为丰盈而有趣得多。
自我解读:我有一个朋友,从孩子出生起就自己带着,直到现在孩子两岁多了,她一直告诉我想把孩子提早放到托儿所去,自己早早出来找工作,但是她还有另一份担心,怕两年多没工作,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还好她在带孩子期间也没有放弃学习,考了个初级会计证。其实我是支持她的,把孩子安顿好,找份工作这样不会长期和社会脱轨,而且还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眼界再次打开。
这个社会也不允许每个人掉队,稍稍不小心,就与别人拉开了一段距离,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追上别人,现在很多家庭主妇,全职妈妈都开始做些小代理、小生意。有的还做的红红火火。这样就成了自己的事业。为的就是不想被这个社会淘汰。
知道世界的广阔,才不会把自己的困扰、情感、憋闷太当回事,生活是个太大的多项选择,亲情、爱情、友情、事业、健康、爱好等等,都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自我解读:记得潇洒姐有讲过一句话,要么阅读,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我是认同这样的观点的,旅行的意义在于,一是放松心情,二是开阔眼界。约好朋友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何不可呢?当然是要在有经济有时间的基础上,去旅行。
《先谋生,再谋爱》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再次点醒了我的一些脑细胞,让自己的内心再次得到释放,有时候人在出现惰性时,偶尔看看这类鸡汤书也是不错的。但是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对自己说,加油吧!重新拾起自己的目标,一路前进。相信黎明的曙光会越来越近的。
快乐,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多一份快乐,少一份烦恼,只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笑笑,每时都快乐,那么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或许你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筱懿却另辟蹊径,追根溯源,深挖说女人为什么会不快乐:
一类人把”乐点“”定的太高,而自己的世界又很小,在“小世界”里找到“大快乐”,当然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二类人是“快乐”的外因太多而内因太少,个人的快乐却需要很多人配合,凭借一己之力完不成的事,自然难办。
文中举了一个读者的例子,她的快乐目标是:老公调回本地,儿子进入前5名,自己瘦十斤。听起来,这个目标不高,其实很难一年实现,事实上,她老公至少两年才能调回来,儿子是15名,进步十名并非容易,自己常年120斤,又没有行动,瘦下来非常不容易。
在这个事情中,瘦十斤是自己可以努力完成的多,而老公和儿子,是需要上司配合,孩子努力,等等诸多其他人配合的因素完成,难度很大,所以,她自然不快乐。
也许身边有这样的人,看见同龄人3年两套房,自己开几万的车,别人却开宝马,总是快乐不起来,别人能买房,有诸多因素,父母帮扶,小夫妻自身就很努力,年薪很高,看看自己,拼不了爹,又搞定不了公婆出资,自己拿着微薄的薪水,活在对别人生活的羡慕和自己的绝望里,不懂的靠自己努力活得漂亮,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更大,自己却原地踏步走,自然不快乐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