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通工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便捷。到什么地方去,特別是在城市,人们很少再安步当车了。坐个公交车,搭个出租车是常事。
同吃饭、穿衣及住房一样,从乘交通工具方面也可看出人的特点。比如,从郑州到广州旅游,甲坐飞机,乙乘火车,丙坐长途汽车。单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最起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同吧。再比如,如果一个人出差本来有条件坐飞机的,可他只坐火车,那可看出他比较节俭。让一对农村老人坐飞机去旅行,那可看出他们的子女很孝顺,同时经济条件也不错。某人的经济条件许可,但他总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不管是刮风下雨,不坐出租车,他大概是有锻炼身体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考虑。
--个同学在一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一天,一个邻居跟我爸爸说:“你赖好也是一个局长,每月好几千块钱,怎么还骑这么破一辆车子一一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由此,我们可知这位局长“爸爸”是艰苦朴素的,不像有的人那样爱张扬排场。
如果有兴趣,你可抽空看看你们校门前停放的车子,从牌么车型、新旧等方面,推测一下车主人的一些特点。然后再跟踪验证一下自己的看法,那一定是很有趣的!
心理活动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如果说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心理活动就更能表现人物的特点了。语言可以有真有假,心理活动却完全是真实的。平时我们常说,要是我能钻到某某肚子里知道他是怎样想的就好了,就是说要知道人的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
心理活动好比是一种没有说出声的话。之所以没有说出口,或是因为没必要,或是因为没办法,或是因为不应该,所以这就决定了心理活动的隐蔽性。一个人不可能知道另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你不可能知道我的心理活动。当然,你可以揣测,尽管有时可能猜对,有时可能猜错。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特別是“我”或“我们”是文章中的当事人时,不能用“他想”或“他们想”这类的W语。但并不是所有文章都不能这样用,文学作品中小说这个体裁的作品可以这样用,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探讨的范围。就我们中小学生的作文来说,是没办法这样运用的。
这样说来,是不是别人的心理活动就不能写了呢?也不是。比如说,看图作文,有时我们要描写图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可以的,?就是描写H常生活中的人物也是允许的。不过,这有一个条件,通过观察,你只能用“大概”、“或许”这一类不确定的揣测性的词语。或者你在事后知道了某人的心理活动,在写文章时也可以恰当地写出来。
揣测心理是人们的一种能力,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动。但揣测是建立在一定根据之上的,要科学,不能胡猜八猜。这种根据就是别人的言行举止。看到人笑,当然就知道他心里高兴;看到人哭,自然就知道他心里难受。如此等等。如果有时你揣测不到图中的人或生沾中的人是怎样想的,你可根据他的表现,模拟他的动作,或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处于这种状态下时会是一种什么心理活动呢?这样,揣测就会准确一些。当然,有时也有假象。最近某报刊登的一幅照片上电视女节目主持人笑嘻嘻的,可旁边的文字说她的笑是装出来的,不是发自内心的,间为她的嘴的上下宽度大于左右宽度。由此,我们还应该叫白,通过外表揣测心理活动时,还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厚清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假象,不要上当。
别人的心理活动我们没法知道,自己的心理活动总是知道的吧,所以在涉及到需耍的心理活动时,应细腻地刻画出來。这样做,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是很有用的。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