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2、 小明高兴地对肖华说,他在书店买了一本《格林童话》。
3、 他说,他不相信我考了一百分。
4、 爸爸说,今天他有事,我自己在家做作业。
5、 妈妈说,今天她不回来吃饭了。
1、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2、 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一般意义(表面意义+深层意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
3、 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思想感情: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
4、 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词语的位置能否调换:A、能否B、分别解释两个词C、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
5、 理解加点词能够被别的词替换:A、能否B、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C、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1、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2、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3、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4、 陈医生看好了我的病。
5、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6、 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图。
7、 肖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8、 风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
9、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1、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 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3、 都是你自己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5、 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6、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7、 谁说我不是华夏子孙?谁说我不是中华儿女?
8、 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了许多钱,但是钱在荒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9、 今天我们的谈话不是很好吗?
10、 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1、 春风吹遍大地。
2、 爸爸是工人。
3、 同学们回答问题。
4、 柳树长出了小芽。
5、 公园里开着花。
6、 同学们做游戏。
7、 草地上盛开着鲜花。
8、 风筝飞来飞去。
9、 小草在摇动身体。
1、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岸边涌过来。
4、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往下滴着。
5、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
6、小花粉红色的舌头不停地舔着女主人的手。
7、冬眠是动物为适应冬季的寒冷和食物不足而出现的休眠现象。
8、孩子们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9、张阿姨用手轻轻拍着邻家三岁的孩子。
10、六(8)班的同学十分尊重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周老师。
11、伤心的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12、我家门前的苹果树上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
13、我们在教室里听到窗外一阵阵的欢呼声。
14、一群年青人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艰难地跋涉着。
15、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16、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
17、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18、一个12岁的小姑娘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19、暴风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遮天盖地地卷过来。
20、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2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23、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24、一群大雁悄无声息地飞过田野。
25、可怜的凡卡想起了到树林里砍圣诞树的爷爷。
26、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7、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8、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9、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0、让明天见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正反对比法分析。
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总结观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