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涌,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的序录中说:“董遏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厓来厓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什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宫,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可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标准)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否则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便不可能了),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误信有些浅人的话,以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无法详说)。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中国文字表面上古今不异,但两三千年演变下来,同一名词已有各时代的不同涵义,所以没有训话的基础知识,是看不懂古书的。西方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可靠的。
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今年5月底,我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一次审查中国现代史长期聘任的专案会议。其中有一位候选者首先被历史系除名,不加考虑。因为据昕过演讲的教授报告,这位候选者在一小时之内用了一百二十次以上“discourse”这个流行名词。哈佛历史系的人断定这位学人太过浅薄,是不能指导研究生作切实的文献研究的。我昕了这番话,感触很深,觉得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据我所知,日本汉学界大致也还维持着这一朴实的作风。我在美国三十多年中,曾看见了无数次所谓“新思潮”的兴起和衰灭,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至于大多数人将为时代风气席卷而去,大概已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泛一叶轻舟,舟泊于世,载了多少盼?
—题记
盼青梅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容若你多少爱却道:“故人心易变”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百日抓周,你紧攥毛笔,珠钗,是否代表你一生将与文牵绊,于情沉沦。
事实亦如此,你才华惊人,笔下生花。奈何你不喜喧嚣,不愿政治牵绊,但愿在那梨园中与青梅赏花。
你与青梅本就两小无猜,那荷包上的芙蓉不更彰显着你的情深意浓,可悲你逃不过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王朝腐朽之风的侵蚀下,门第观念根深蒂固,纳兰世家又怎会容你迎娶落魄的远房,无奈,青梅留下那朵绣莲,悄然离开。
自此,你便一病不起,多盼耳畔有青梅的闲言碎语,多盼眼前有青梅秀美的容颜,多盼“人生若只如初见。”
盼明诚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金钗划落,却划过一丝红线,将你与明诚牵在一起,鬓发散落的你如午后一个淡微的梦,却刻在明诚心上。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一个梦,三句话,“词女之夫”四字易安你是否注定与他有缘。
你盼那白衣少年,你盼那甜蜜红线,你盼那火红嫁衣,“巧笑倩兮,巧目盼兮。”期盼与等待中,那美好的情网已为你编织。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多少期盼等待换来今日的锣鼓唢呐;多少无意回眸,换来今日的情深意浓,易安你是幸运的,至少在哪封建王朝,你是幸运的。
有过盼,有过等,却不问结果如何,人生这一页孤舟之上,不知能承载多少盼。
许多的人,爱一生,恨一生,痴念一生,却也只能惆怅一生,遗憾一生。仅仅一个身的距离,一切成了断点,原本如此熟悉的两个人从此永不相见,形同陌路。当终有一天在某个路口偶尔遇见,眼里闪过一抹惊喜,然后学会了不动声色,平静地道一声“你好!”有的人注定只能被伤害!有的人注定只能错过!
所有的感动都要付诸行动
7月14日是三下乡的第四天,五点多的天空天还泛着微微亮,不一会儿天就全亮了。后勤组的同学们早已舍弃安逸的床铺,投入到锅碗瓢盆当中,用细致与温情为我们烹饪出美味的佳肴。昨天晚饭后,还看见后勤组的小伙伴们在削土豆,原来他们都还没吃饭,饭菜不够了只好重新再做。起的最早,吃的最晚,一天到晚都在热火朝天的厨房打滚,有时还不一定有饭吃,内心不禁有股热流涌动,只想对你们说声辛苦了。
六点多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陆续的来上学了,整个校园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青春激情撒了满地。阳曦实践队支教组的同学一定会用自己所有的精力,教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九点多的时候支教组组长燕婷来到了调研组办公室,小朋友的课堂太过活跃,希望我们过去帮忙。看着那些比我们小那么多的孩子,他们是如此的稚嫩,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是那么的'好奇,我有点怀念小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但是条件要比这里好的多,我从前上学只用十几分钟,有时还有父母接送。这些孩子都还这么小,已经这么乖巧懂事,今天发自内心特别地想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下午我们调研组的小伙伴步行四十多分钟来到批发市场发调查问卷,调研组每天步行两小时,踏着满是鸡屎,又十分泥泞的小路,即使内心抗拒,但依然坚持着。有的小伙伴都被叮了很多的包,也有的小伙伴去看了医生。我身为调研组的一员真的很心疼,调研组的晓莉,胜媚,丹红,红丹,嘉静,舒婷,泽广,志豪,林海以及陪伴我们路上风尘仆仆的摄影组的小伙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陪伴。调研路上一直看到在我们龙樟小学孩子,他们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主动填写调查问卷,真的觉得十分感动。我突然想起了昨天那个帮我写问卷的小女孩,略带点羞涩,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一直尾随着我们。在我走的时候,又特地跑过来看了我的工作证,想知道我的名字。可是我却没有跟她有更多的交谈。羡慕昨天队员跟其他小女孩建立的深厚友情。如果我们说多一句话会不会也这样。突然我觉得我发调查问卷,好像利用了她,太过功利了。她是因为想跟我做朋友才会帮我写问卷,我却没有主动与她深交。如果可以,希望在学校可以找到你,给一个像你小伙伴也有的大姐姐,给予你想要的温暖。在奶茶店时,我写下了我的心愿"希望我身边的人都好好的!要幸福!"希望我可以给你们带来幸福和温暖!"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阳曦社会实践队
半生缘
一弯新月
时光的缝隙搅动蹁跹的思绪
怀念我们桃花下的相遇
一世情牵
我的爱载不动你的离忧
心的舟子划不到彼岸的美丽
一生叹息
曾想将遍地落英洒满你的衣襟
如今却只拾得一片死去的记忆
原以为你是我的命中注定,结果不过是我的一厢痴想
故事只剩下一个我,但依然记得你曾许我的一生一世!
听说,你也会突然沉默,听说你也会难过!是我看清了,还是你想证明?
当你轻轻将手臂搭在我肩膀的时候,我默许你是我的天堂。我告诉自己,没有你,我宁愿不要飞翔。
第一次,你搂我在你怀里,第一次我看到你眼里的泪光。那晚,你许我一生一世,我许你地老天荒。
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很容易过去,没有争吵,没有矛盾。你带我去上海城俯瞰长沙,看街市的车水马龙,听城市呼吸的声音。那里的风很轻很轻,像你在我耳边细语,告诉我,你会一直在……
那段甜蜜的时光在我心里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直到,我们彼此不再属于彼此。
我发誓不爱了,永远不爱了!没有一个人会值得我许他天荒地老,爱情也没有一生一世!只是,当初我并不知道,爱情是没有保鲜期的。
我坚强生活着,坚强的笑着。不想让你知道我的不舍,那样,你怎么会忍心放开我的手,怎么会忍心看着我哭!不想看你难过的样子!
从梦的象牙塔走了出来,上最后的几节课,面试,上班,然后回家!我很想哭,也会经常哭。长沙冬天的晚上很冷,一个人挤公交,一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人呼着白色气体……我也会害怕寂寞,我也怕自己难过!但是亲爱的,在我最难过、最无助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不在我身边?
听说现在的你也会很歉疚?其实,你是应该歉疚的,是你变心了,是你背叛了我们的爱情,是你!是你——不爱了。
慢慢习惯上班了,慢慢发现没那么想你了。只是。偶尔还会梦见你牵着一个女孩子的手,她有着黑亮的直发,还有纤瘦的身材,你在对着她笑,像当初对我那搬的微笑!
其实我也学会了不再流眼泪。我不愿意相信没有你的日子,我会过不下去。我也不愿意让人看见,你背叛过后我的憔悴!
唯一让我觉得意外的是,我可以就这么原谅了你。真的原谅你了,因为我发现,不爱是没有错的!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爱情就像一场旅行,而你只能陪我去一个地方。以后的路还是我一个人走,也许还会有人要陪我一起走,但是,你陪我的那段,很精彩!感谢生命中有一个你!感谢你曾许我的一生一世。
初见这部剧就被吸引了,尽管作为换挡剧被部分人所吐槽,但是真正看这部剧的时候,真的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总体来说,这部剧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抛开儿女情长来讲,这部剧讲述了一代人的奋斗史。
这次我们先不谈儿女情长,来谈谈这部剧里面的奋斗!
刚看剧的时候,被一身黑不溜秋的沐建峰所吸引,这样一支拥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队伍正是我们新中国时期大刀阔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这一幕还是特别的激动人心,战士们虽然面临着复员的情况,但是仍然站好岗前最后一班。
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感慨的`,那就是战士们在腹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带病上岗,虽然这不是很值得提倡,但是这种精神还是很值得鼓励的。老虎连以自己的坚持和决心打通重要的铁路隧道,就像许许多多的建设者一样,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铸造了新的伟大中国,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想很多人看这里是和我一样激动的,没有什么是凭空产生的,都是辛辛苦苦的劳动产品。现在的我们拥有这样的生活,离不开老一辈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伟大劳动者。
在来提到的一点就是创业,创业很难,这是一个事实,剧中也是赤裸裸地展示了沐连长被坑惨的第一次,被骗又入狱,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虽然是电视剧,但是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曾经,一次被打垮就放弃,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我们看到了一个奋斗者,即使在援建10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初心,希望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剧情还在热映中,老沐又遇到了糟心事,看看这次的他如何化解,相信他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为祖国奋斗,相信这是许多人的心愿,也是许多人正在做的。或许我们没有沐建峰那样的勇气和魄力,也没有他杠杠的关系网和后备支援力量,但是在现实的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心中也拥有个小小的梦,将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个社会也会越来越好。
这部剧,是献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是献在建国69周年之际,真的剧情紧凑、年代感十足、细节满分,主要是这部剧的演员演技都很好,看着不尴尬!其实这样一部年代剧,没有前期的宣传,最大的宣传就是替换了流量剧,真的很值得一看,推荐大家来看看沐建峰为祖国奋斗史!
冯焕身残志坚,坐在轮椅上呼风唤雨,驰骋商海。人到中年,才渐渐发现浮华背后的真善美,相信他的真心一定会打动赵益勤,从此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后半生。
然而我们善解人意的文婷和孝顺懂事的王剑云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当年一时的犹柔寡断造成了半生的坎坷不平。纵然现在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已经遍体鳞伤,此时亦非彼时……人们总是决定的太早而明白的太晚。
今天的'我们,应该感谢如舒教授那样为科研付出毕生精力的技术人才和沐建峰那样为理想抱负敢想敢拼的企业家。是他们为我们国家的通讯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让我们跻身于世界前列,享誉全球。
为以呼吸科主任莫莉带头的医疗团队手动点赞。200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至今如同昨日般历历在目。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所有车站码头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全部工作人员全副武装,逐个测量体温严格排查。恐怖程度丝毫不亚于世界末日!我们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数月奋战在疫区一线与死神博斗,不惜自己被感染,有的甚至从此与家人阴阳两隔!
国难当头,象冯焕这样力挽狂澜全力拯救国有企业的地产大亨和莫莉这样主动请樱抗灾抢险的白衣天使,都是英雄!
我常做梦。做梦有时真的很幸福:白天见不到的人梦里见了;白天不能说的话,梦里说了;白天不能去的地方,梦里去了,那悠远的小镇便与我在梦里相见了……
那是我昔日去过的小镇,那种典型的傍水的小镇,那种听着《梦里水乡》会清晰忆起的小镇,农舍、木舟、石拱桥是小镇不可缺少的风景。
在梦中,我远离了喧嚣,远离了高楼和人流,踏上了去“梦中水乡”的路。
慢慢地走着,走了多久,走了多少路,我也说不清。但路边的风景我却记得分明。那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水是清澈的。河岸上或紫或黄的花星星点点地绽放,偶尔有只天鹅悠然自得地来来回回地走着……这不是平日看到的喧嚣和杂乱,这分明是用梦编织成的美丽。那段路的风景固然美,可我仍然在继续走着,继续寻找,我要找到那悠远的小镇……
咦,前面是什么?那不就是缓缓流过小镇的小河吗?那不就是古朴的房舍吗?真的,那正是我寻找的小镇呀!
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踏上卵石铺成的小路,步入小镇。
贯穿全镇的是一条并不宽敞的石板街,两边尽是小店。颇具特色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提着自编的竹篮高高兴兴地走着。继续向前,一股香香的油味从远处飘来,走近些,“吱吱”的尖扎声,“呯呯”的剁切声,“啪啪”的拉面声,听到这些,人们都忍不住驻足不前,或抓起根金黄香脆的.油条,或吃碗香喷喷的拉面,我则要上一小碗馄饨,撒上了一小撮葱花,那热乎乎、香喷喷的感觉,令人无法忘记。
踏上石拱桥,望着雾中朦胧的小镇,便贪婪地陶醉于其中了。从桥上向下看,停泊的木舟像一朵花朵镶嵌在水面上。木舟,小镇的木舟,从我心中慢慢地划过,泛起阵阵涟漪……
沿着那清澈的小河,我来到了昔日茶馆的门口,还是那栋古老木房。一走进去,心情便沉重了一些。里边坐着许多老人,花白的头发似乎在向我展示他们历经的风霜,密密的皱纹似乎网进了他们一生的沧桑。桌上一壶茶,几个陶制杯子摆成圆形,很别致。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娓娓谈着小镇的变迁……
走出小镇,再回头看看,那是一幅画,那是一幅妙手也绘不出来的画,古朴、淡雅就是这幅画的灵魂。我想把它装在心里带走,却又迟迟不想启程。
我还是走出了小镇,无方向地向前,尽管风景不再迷人,可我却有说不出的快乐,走了很久,走了很多的路,直至走出梦乡。
梦醒了,腿觉得有些麻,也许是在梦里走了太久吧!我擦擦眼睛,望望窗外,又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又不由自主地怀念起我的梦和梦中的小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