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很快春天又来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连可爱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了。
周末,我来到后院玩耍,发现屋檐上有一个燕窝,可燕窝里的小燕子乱成一团,好像在吵架。从窝里出来了一只小燕子,只听“扑搭”一声,紧接着一声惨叫。原来小燕子不就是自己出来的,而就是 被他的伙伴挤出来的,好像它的同伴不喜欢它就是的。此时小燕子落地的声音惊动了正在睡觉的小猫“花花”,它寻着气味来到了小燕子的身旁,看到了正不断流血的小燕子,“喵喵”叫了两声,在小燕子的 身旁转了几圈,然后,跑到了草丛中。不一会儿,草丛中又出现了几只猫的叫声,原来“花花”又叫了两个小帮手“喵喵”“笨笨”。他们飞快地跑到屋檐下,围着小燕子转。我见小猫们要吃小燕子, 立马跑过去,小猫们见了,把小燕子弄到了“花花”的背上。“花花”小心翼翼的爬到了树上。猛地一跳,跳到客房瓦上,把小燕子送回了家。这时,小燕子的妈妈回来了,见小猫在屋上,以为小猫要 吃小燕子,极了,箭一般的冲向了小猫,把小猫打了下来,我正在下面,在小猫落地的地方接住了小猫。燕妈妈会到了家,过了一会儿,燕妈妈又飞了出来,落在我的面前“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感 谢小猫们救了她的孩子。燕妈妈走后,小猫们又“喵喵”的叫了起来,好像在说:“你看,我们的伙伴‘花花’多棒呀”我在一旁也笑了起来,因为他们没有我想的那么坏。
燕子头上戴着一顶“小红帽子”,身上披着一件“黑衣服”,露着雪白的肚子,它总就是带着一把“剪刀”在蓝色的天空中,在翠绿的柳枝丛中飞来飞去。有时飞累了,停在电线上,真像五线谱上快乐的音符。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们飞到我们的屋檐下筑窝。它们衔来草和泥,耐心地筑着窝。没几天,一个精美结实的屋筑好了,真就是一位建筑专家!燕子吃的就是在天空中飞的害虫。燕子还就是天气预报员,夏天只要燕子低飞,就要下雨了。
燕子妈妈真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给它的孩子们寻找食物,一天不知道要来回飞上多少趟。啄到虫子后,还没有靠近燕窝,小燕子都张大嘴巴,伸长脖子,燕子妈妈嘴对嘴地喂给它们。小燕子也很团结,妈妈寻食回来时,它们就张大鹅黄色的嘴巴,等着妈妈轮流喂它们,小燕子们从来不抢食。
燕子就是益鸟,我们一定要保护燕子!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一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
春姑娘迎面来了,从南方唤来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小燕子带着剪刀,剪出了争奇斗艳的花朵,剪出了郁郁葱葱的小草,还剪出了欢快奔腾的溪水。小花仿佛听见了燕子的呼唤,它们忘记了冬天的孤寂和萧条,欣欣向荣地生长起来,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杜鹃花,还有紫色的牵牛花。小燕子那悦耳的歌声让柳树忘记了烦恼和疲劳。此时它扎着长长的辫子,倒映在湖面,好像一个小姑娘在湖边照镜子呢!河水上的冰都化了,小鱼自由自在地在河水里玩游戏,它们偶尔跳出水面,好像在跟燕子打招呼。
泥土焕发出了迷人的芳香,提醒农民伯伯该播种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农民伯伯播下的不仅就是种子,更就是希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