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晚上,妈妈说要做菠萝冰花,可是怎么做呢?让我告诉你吧!
我们先把水装到一个比较薄的杯子里(因为薄杯子更容易结冰),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结成了冰,我把它拿出来,妈妈用菜刀背敲冰,一会儿大冰块就变成小冰块了。我们把冰块放进绞碎机,“咚咙桄榔,咚咙桄榔”就只有两三块冰块了,接着,妈妈从冰箱里拿出已经切好的菠萝,把碗里一半的菠萝放进绞碎机里,5分钟过后,菠萝已经变成汁,妈妈把绞碎机里的东西放进一个杯子里,妈妈拿出勺子把冰块勺了出来。
妈妈让我尝尝,好不好喝,我尝了一口,啊,好可口啊!我问妈妈:“要不要放白糖呢?”“不用了,菠萝本身就甜,用不着加糖。”妈妈像一位教师似的说。
剩下一半的菠萝留着星期四再用。听完我和妈妈自己做的冰花,你流口水了吗?赶快跟我一起自制冰花吧!
自己在部队时期就是专门带新兵的,和影片中的内容相比,自己做为一名新兵班长和影片中的哈特曼中士相比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声的对新兵训话,喜欢给新兵起起外号,训练时也会用一些比较偏激的语言刺激新兵等等。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点惭愧。
其实在《全金属外壳》电影中训练最认真的就是派尔,虽然他的个人的基础不是很好,反应慢,比较胖,但他都在努力的克服。特别是在小丑的耐心教导下,电影也特别放大了这段。现在假设如果没有那次检查军人内务的话,如果派尔当时的箱子是上锁的,那估计派尔也不会死在新训结束的最后一天,那哈特曼中士也不会死。派尔可能会战死在越南,也可能成为一名英雄。而哈特曼还会在南卡罗来纳州巴厘岛的'基地带新兵,或者也会上战场。那一切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可电影这这里就是要讲述一个过于认真负责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早晚会和现实生活发生激烈的碰撞。
我很庆幸我自己在带兵时没像哈特曼那样用尽各种手段去激励像派尔的新兵,自己在新兵连时也没碰到像哈特曼那样的班长,真的很庆幸。
因为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人都可以轻易地接触到网络,随时随地地使用。网络可以用于办公,可以用于交流,还可以用来搜索资料等,可以说是全位一体,实在难以一一列举。而就是因为网络的广泛性与其便利程度之高,网络成为人们最得力的`工具,使得人们与网络变得不可分割。比如,在网络盛行之前,电话和手机也还是稀罕物,所以写信自然成为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可是现在我们还能常常看见信件的身影吗?如今最常见的恐怕是e—mail了。
可网络的广泛性与其便利程度之高这两个优点仅仅影响了一小部分人,影响程度最大的恐怕是其娱乐性,而在这之中起作用最大的恐怕又是游戏。使用网络的最大人群是青少年,而大多数青少年使用网络玩游戏,且多多少有些网瘾。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我曾今也爱打网页游戏,而且网瘾还很大,是个名副其实的“网控”。跟父母吵过架,还去过很多次网吧玩游戏。我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回到家第一件事,开电脑打游戏,作业等到游戏玩爽了再写。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网瘾,这又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要说到人的自制力了。举个例子,就拿学习来说,有的学生学习认真专心,老师就夸他们自制力好;而有的学生专爱惹祸,老师就批评他们自制力差。自制力好的人为什么自制力好?自制力差的人为什么自制力差?自制力好的人往往对自己有要求,对未来有目标,所以就严以律己,循规蹈矩。自制力为什么差也就可想而知了。
网络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利有弊,而利弊完全取决与我们自身。利用的当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利用不当也会腐蚀我们。这是我们就要控制我们自己,做到“自制”战胜“网控”。
出于对库布里克的喜爱,我在寒假完整观看了《全金属外壳》。
电影讲述了一群新兵为参军加入越南战争,开始为期八周的战前训练的故事。主角“小丑”的教官哈特曼严厉暴躁,不断用言语折磨着新兵们的内心,试图迫使所有人都穿上一层坚硬的外壳。新兵中有个憨态可掬的胖子——派尔,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脸,怎么也严肃不起来,训练时的成绩也是比别人落后,因此哈特曼便开始针对他,同时要求“小丑”帮助派尔进行训练。派尔每犯一次错,其余新兵就要收到体罚。新兵们对派尔怀恨在心,一天夜晚,他们趁派尔熟睡时将他裹住,用包裹着肥皂的毛巾捶打他。“小丑”一开始还不忍心下手,但无奈在他人的催促下还是打了派尔两下。之后,派尔因为收到了排挤,褪去了脸上的笑容,认真完成了训练,最后报名了步枪兵,而“小丑”则因珍惜自己的生命,选择了报名在后方报道的记者。奔赴战场的前一晚,夜间巡逻的“小丑”发现派尔举着枪,熟练完成了一系列动作,循声而来的哈德曼教官让他放下枪,在看到派尔不听自己话后他便气上心头,对他进行言语辱骂。这是,派尔的脸上突然浮现阴暗的笑容,他向教官开了枪。教官在胸前炸开一片血花的刹那将枪瞄向了“小丑”,出乎意料的是,下一秒钟他竟反手将枪管抵住自己的喉咙,扣下了扳机。
“小丑”加入了记者,在后方报道,同时为鼓舞士气,写了不少假新闻。一次,他因为顶撞上级,被派往前线,成了真正的战地记者。他胸前带着和平勋章,头上戴着写着“Borntokill”的钢盔,与助手一同前往了前线,同时在前线遇到了好朋友“牛仔”。在看到前线战士的尸体时,“小丑”内心五味杂陈,归根结底也只能总结出一句:“活着真好。”而当别人采访战士们为什么要来打仗时,很多人只是含糊带过,而“小丑”与他们一样,也不能完全说出要打仗的理由。接近影片的结尾,“牛仔”被狙击手击中,队友们将受伤的他拖到一旁,“牛仔”嘴里不停***着:“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却最终没能坚持下去。“小丑”为了给朋友报仇,拿起枪冲上藏有狙击手的楼上,但手中的`枪没有子弹(卡壳)。一旁前来营救的助手开枪后,“小丑”才发现狙击手是一名女性,她躺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做一系列祷告。祷告过后说着“***了我,***了我……”。“小丑”扭曲着面孔,扣下了扳机。士兵们举着枪,在昏暗的战场上行走,嘴中唱着《米老鼠之歌》,不断前进。
影片前半段训练营中的戏码具有浓厚的喜剧氛围,整体基调偏欢乐。在派尔开枪自***后,影片基调发生了转折,着重描写战争的残酷,荒诞但真实。电影中有很多讽刺的桥段,比如“小丑”在前往前线的直升机上有个不停开着机枪的士兵,而他瞄准的对象则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原因是平民***起来比真正的士兵要容易。
在观看过后,我总有一种感受,即前线士兵所作的一切皆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我认为这正是导演所要观众们理解的。后半段的剧情中,导演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前线士兵的行为和语言的细节,向观众们灌输着这种反战理念。而他成功的地方在于这个过程对于观众来说是无意识的,当我们看完影片,回想起片中人物所作的一切时,能清楚的有这种下意识的感受。而当一部影片能做到这一点时,不论导演理念是否正确,这部影片已经成功了。
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一道风味小食—— —酸辣黄瓜,其实做法很简单,首先准备材料,新鲜的黄瓜、辣椒、白醋、一个坛子,把黄瓜削皮洗净,切成手指般大小,辣椒切成一圈圈,把所有材料放进坛子里,然后放上白醋,密封放在阴凉处,大概两三天就入味了。
我、表姐、堂弟、姐姐、表哥以及其他“小人物”—— —五坛酸辣黄瓜,一揭开盖子,唔,好香啊!引得我们垂涎三尺,表姐让我们把自己做的黄瓜放在桌子上,让我们从中选出五个“最”。经过我们几个“美食家”认真评选,结果出来了—— —表姐做得最酸,也许是打翻了“醋坛子”;堂弟做得颜色最
深,因为他要“给点颜色我们看”;姐姐做得颜色最浅,大概是“颜面无存”吧;我做得最辣,我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表哥是个“康”师傅,香得快把蜜蜂都引来了。一样的黄瓜,同样的调料,做出来的菜,味道却大不相同,真是“百家菜百家味”。
接着,表姐让我们各自领回自己做的.酸辣黄瓜,让我们互相品尝,表姐话音刚落,我们立即冲向表哥的座位,不一会儿就把“最香”的黄瓜一抢而光。
表姐大摇大摆地走向我,自称是多辣的东西都能吃,要尝尝我的黄瓜究竟有多辣,我心里暗暗发笑,等试完了你就不是这副模样了。果不其然,她只吃了一口,就被辣得直吐舌头,嘴巴张得老大,一个劲地哈气,把我们都乐坏了。
什么是真正的美味?这回你该晓得了吧。
我首先要做的是头。我用一块布包起一块棉花,之后攥住下面多出来的`布,用绳子捆好,使上面形成圆形。这样,一个布娃娃的头就做好了。
之后要做身子。身子嘛,就用布做好了。我把布一圈一圈的缠在身子上,让它形成长条形。上面缝上一个用布卷成的棒,这就是布娃娃的胳膊。下面再用剪刀剪成两半,缝上去,布娃娃的腿也大功告成了。
然后要做的是衣服。衣服到有些难做,不过这可难不倒我。先剪出一个衣服的样子,再把它缝合在一起,一件衣服不就这样做好了吗。可是这衣服怎么穿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衣服的领子口开大,让布娃娃的头像我们平时穿衣服一样,从领子里钻过去。我试了试,果然成功了。之后再给它缝上裙子,脚上缝上鞋子,嘻嘻,我的娃娃基本上做好了!
我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啊,原来是我这个粗心鬼忘给它画眼睛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起笔,在娃娃脸上画了起来。哎呀,怎么我把鼻子给画歪了?只好从新开始画了。哈哈,我终于画完了。可是这娃娃,却被我给弄成了大头娃娃了。哎,算了吧,就这样凑合着吧。
最后就该加装饰品了。我找到一个礼品盒上的穗儿,把它缝在了娃娃的头上,之后缝上了一顶帽子,再在腰上系上一个蝴蝶结。噢,我的布娃娃做好了!
哈哈,自己做的布娃娃真有意义,你也来做一个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