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新《纲要》和《指南》的指导下,我们摈弃了以前不合理的艺术领域的教育方式(如出示范画和结束部分的评价等,让孩子自由、创造性地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开始画画时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而有的老师仍然说:没事儿,按自己的想法画吧。就像现在我给你那一张纸和笔请你来画一画你现在的感觉,你会怎么办?现在有太多的东西约束着我们,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不曾这样做过!
这本书整体上是通过分析实例让我们换一种角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作品。孩子在大约两岁时会说出“我”这个字,这就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到三岁会区分你的、我的,对你我有了区分。这在孩子的画里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三岁是孩子的涂鸦期,我们经常会在孩子的画里看到孩子乱圈、乱画的线和大小不一样的圆。有时候我们就很郁闷,这些有什么好画的,画的是什么呀?但是仔细观察孩子的画,会发现孩子画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圆,这就意味着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并非同一人,他已经找到了一种整体的自我感觉。
还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妈妈和女儿生气了。过了不久,女儿拿了一幅画出来,高兴地和妈妈说:我画了一匹马。见妈妈还是有点生气,孩子回去在马的嘴上画了两排尖尖的牙齿。这告诉我们孩子有了一种很好的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而且说明孩子很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她能将妈妈的情绪反应转嫁到自己熟悉的事物身上。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最近发展区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孩子的需求不同,兴趣不同,所需发展的能力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画面的内容及意义。安东尼-德克旭贝里曾说:本质的东西眼睛看不到,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和年龄特点,用欣赏的眼光来解读孩子的作品,孩子的心里世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孩子有效沟通的途径。
2008年10月14日下午,黑龙江省某县某村发生了一起车祸,儿子被撞成重伤,送往医院抢救。医药费不菲。父母挨家挨户跪下磕头借钱,村民们大力协助。儿子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医生说,可能成为植物人。父母拼命照顾,儿子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可以拄着拐杖走了。肇事司机赔了十万,医保赔了二万五。儿子起诉父母:十二万五没花完吧?!剩下的还给我!上法庭了……你信吗?
法庭上,儿子要求父母提供发票,一共只有九万多,所以儿子要求父母归还三万五。法庭上,母亲哭诉着,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地,甚至养的十五只鸭子也卖了,一分也没了。儿子问,剩下的钱哪里去了?!母亲说,还当年结婚的彩礼了。儿子言辞凿凿,说什么彩礼是你们出的,不关我事。后来沉默许久的父亲终于爆发了,向儿子怒吼着,述说了自己怎样照顾儿子,父亲顿顿大白菜,就着葱、酱、咸菜和辣椒油坐在地上吃的,儿子顿顿饺子、大骨汤、炖小鸡,父亲伺候儿子几个月,摸摸炕热不热、凉不凉。“没办法,你是我儿子。你现在可行,今天把你父母告到法庭,爸爸感谢你,谢谢你了!就这些,多了不说了,你自己考虑吧,让全村老百姓看看,你想想,良心是什么?”父亲,实在人说实在话,他的这番实在话让律师们的辩论都黯然失色,让在场每一个人,包括法官在内都为之动容,什么是父母啊,就是你身边那个知冷知热、嘘寒问暖的人,就是那个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自己宁肯吃馒头咸菜的人,他们的爱不需要说出来,却无处不在,当儿女的不该视而不见哪,不知道儿子听了他爸这番话,心里是啥滋味,我要是他,就根本没脸坐在原告席上了。最后儿子良心发现、自惭形秽,撤回了上诉。儿子跪下求双亲原谅,最后和母亲抱头痛哭起来,这才算有了圆满的结局。
看完电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母亲十月怀胎之恩,父亲教养培育之德,还有撞车后细致入微的照顾,就被儿子一纸诉状所报答,当父母的能不心寒吗?连我都心寒哪!这等忘恩负义之辈,这只白眼狼,留有何用?!与自己的父母都能对簿公堂,谁知道以后他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在这里,我要鄙视的对他说:“你了不起,法庭上,你是赢家,可在充满温情的社会中,你永远是败者!像你这种忘恩负义、不近人情、看重钱财的人,社会永远不需要你!”
看,社会上像儿子这种人,还不少呢!有的人,为了钱,跟父母大吵一架,拂袖而去,留下“空巢”老人;有的人,为了鸡毛蒜皮点儿事,与父母冷战几天,疏远父母。这些举动,让我们看到了,做儿女的,不体谅、理解父母的心,即使父母犯了再大的错,也抵不上他们的养育之恩哪!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对待父母,不能让父母为我们过多的操心、操劳,要让他们好好度过一生。
命可救,心不可救。乞讨下跪可以拯救孩子的性命,拿什么拯救孩子那冷酷的心。
伴随着悠远绵长的音乐,冉红的朝阳在薄雾中渐渐升起,这是崭新一天的开始,也是《念书的孩子》这部影片的开端。
炊烟萦绕着烟囱,宁静而偏远的小乡村随着阳光的扬洒从黑夜的宁静中苏醒过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其中有一小一大两个孤单的身影,小的是个九岁的男孩,名字叫开开;年长的略显佝偻的是开开的爷爷。他们相依为命地生活在这里,陪伴他们的还有一只叫小胆儿的小狗。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怕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得对与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很捧场,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
一天早上,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要开开去爷爷屋,开开跑过去,发现叫不醒爷爷,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打了120将爷爷送到医院。所幸抢救及时,爷爷醒了.
有一天,小胆儿又突然叫起来,还咬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开开连忙跑过去,却发现爷爷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有找到学校,前几天又回来了。开开要念书,不想进城。
开开的爸爸在城里打工,住的是工棚。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住的`是雇主家。开开要是进城还真没地方住。城里上学的条件太不成熟,但在农村还可以。开开跟爷爷学会了做饭,蒸馒头擀面条都会,吃饭穿衣不是问题。最让开开爸妈担心的是,万一晚上开开有个病啥的,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于是开开爸去找开开的老师。王老师说,白天开开自己吃饭,晚上可以睡在老师家,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没有了爷爷,开开做饭心不在焉,总是把饭烧糊,上课也总是迟到。后来开开干脆不做饭了,和小胆儿一起啃馒头就咸菜喝凉水。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终于开开要进城了。进城的头天晚上,开开把书包腾空,把小胆儿装进去试了试,正好能装下。开开对小胆儿说,我就要带你进城了你开心吗?第二天早上,父子俩带着小胆儿到了村口汽车站。要上车的时候,爸爸却突然说小胆儿不带了,到城里爸爸再给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爸爸说火车上不卖狗票,带着狗人家不让上火车。开开仍然不同意,爸爸生气了,说开开不听话,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着两个群体: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一直以来,我们都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者说,我们那风华正茂的一代,在现实的无奈逼迫下,把最需要关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滞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万万个开开和他的爷爷。
在这部电影中,小狗小胆儿是不可忽视的主角之一。它给一老一小的生活平添了几丝生机与活力,也处处表现出对开开的依赖和友谊。最后开开坐车离开,小胆儿飞奔在马路中间的情景真的是让人心碎。
作为为数不多的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之一,《念书的孩子》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我们也确实需要反省一下,为了生活我们放弃的那些到底值不值得,我们的老人和孩子又在承受着些什么。这些才是整部影片的价值所在。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
路开是一个活泼开朗、孝顺懂事又勤奋好学的孩子,每天都给爷爷读书,虽然错误百出,但语气到位,讲的娓娓动听。他和爷爷相依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来电话,也许这就是开开的精神支柱吧!
开开是不幸的,但他是坚强懂事的,他那种超出同龄孩子的坚强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学习。
我对主人公开开真是佩服有加,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我看到他与小胆儿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之苦时,我那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仿佛看到了他与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开开的梦和奢望!
开开那不屈不挠、热爱学习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今后我要像他那样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和开开比我自愧不如。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也要学着自己面对,不再依赖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