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县城读书,好久没有看到在棋盘乡中学教书的爸爸了。恰好妈妈的手机接听不要钱,爸爸的手机包月每月15元可打本地网内电话100分钟,不打白不打。于是,我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爸爸给我回电话过来,我便和爸爸聊了起来。
爸爸说,很多年轻人,追求所谓的时尚、时髦,穿衣服穿得很单薄,冷得直哆(duo)嗦(suo),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人体遇到了寒冷,血管就会收缩,血液就会变稠,血液流动就会不畅通,这样,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就不容易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这样一来,人体就会不健康,甚至会发生病变。
爸爸说,冬天天气冷,不要喝冷水,不要吃生冷的东西。如果吃了生冷的东西,轻则使你感觉到发冷,重则使你拉肚子。
爸爸对我说:“耀才啊,现在天气很冷,你要注意多穿一些衣服。特别是夜晚学习时,更要注意多穿衣裤。座椅上,也要垫上棉垫子。这样,臀部的感觉就会舒服一些。”
我问爸爸:“为什么座椅上也要垫上棉垫子呢?”爸爸说,座椅上垫上了棉垫子,体温就不容易传到椅子上去,这样,可以达到臀部保暖的目的。
我问爸爸:“臀部保暖也很重要吗?”爸爸说,是的,臀部保暖也很重要。如果熬了夜,臀部受了寒,第二天可能就拉肚子。有一句俗话,说的是某某人到哪里去,没人接待他,或别人对他很冷淡,就说他“坐了冷板凳”。老年人都说:“婴儿不能冻尾脊骨。”尾脊骨就是臀部。臀部、腰腹部以及附近的部位,用中医的理论来说,就是人体的肾脏系统,是人的精神、精力、元气的发源地。肾脏系统,相当于人体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功能越强,人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爸爸说:“现在的幼儿,在冬天仍然穿着开裆裤,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在冬天,气温很低,寒风嗖嗖的,父母们为了省事,就让幼儿们都穿着开裆裤,以便他们能够自动化的大小便。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爸爸说:我把这件事讲给了我们班的同学听,有一位同学反驳我说:“我小时候也是穿开裆裤的。雷老师,你把这件事讲了几遍了。我问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说,他们小时候在冬天也是穿开裆裤的。”爸爸说:“你的爸爸小时候在冬天穿开裆裤,就能说明冬天穿开裆裤科学吗?那么,你回去对你的爸爸妈妈说,要你的爸爸妈妈赤膊条胯到大街上去跑!你的祖先在远古时代,都是不穿衣服的呢!”爸爸幽默的.反击,把同学们逗得哄堂大笑起来。
爸爸说,就是这位学生,指责爸爸不会教书,上语文课时,经常不对课文进行分段,讲中心思想。爸爸说:“我二十几年前就开始教书,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讲了二十几年,我实在不好意思再说这些陈词滥调了。”
有的人固执己见,不同意爸爸的意见,他们说:“满街的小孩,在冬天都是穿的开裆裤,怎么没有怎么样?”爸爸对这些顽固不化的人说:“是啊,多吸一根烟,又怎么样了呢?多饮一杯酒,又怎么样了呢?但是,这是慢性自***啊!”爸爸说:“这些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告都告不乖――命尽矣!”
爸爸说,小孩的屁股不能冻,大人的脚也不能冻。冬天来了,应该穿棉鞋了。老年人都说“寒从脚下起”,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脚部暖和了,血液流向脚腿部,人体的肾脏系统的血液流量也会相应的增大。
爸爸得意地对我说:“我有一个通俗的科学理论发现――宁可冻手,不可冻脚;宁可冻脸巴子,不可冻屁股!”
我对爸爸说:“您说的一些话,有的我还是不同意。”爸爸说:“是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同意大人的劝告。现在,我的学识和,使我领悟到了,但是,已经晚了。这正是――学得乖来人已老啊!”
我常常责怪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每当这时,以前的那一幕幕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件事发生在我三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正因为如此,哥哥每次回到我家时,都要把我逗得哇哇大哭。因而我对哥哥没什么好感。一天,哥哥又来到了我家。来到我家后,哥哥照常和我玩。玩了一会儿,哥哥有点儿不耐烦了,便开始逗我。他一会儿把我的东西藏起来,让我找也找不着,一会儿又躲起来,等我经过时吓唬我。我气极了,马上向哥哥发动“攻击”。可哥哥却满不在乎,一边笑,一边挡住了我的拳打脚踢。哥哥一边挡,一边走,一会儿走进了卧室,我也随之跟了进去。来到卧室,我随手拿起一块枕头向哥哥扔去,哥哥灵巧地一低头,枕头打在了墙上。
我又拿起一床被子向哥哥砸去,哥哥轻巧地一跳,被子打在了地上。哥哥可能觉得很有意思,一边笑,一边对我做着怪模怪样的鬼脸。看着这一切,我更加气愤了,拿起一把扫床用的扫帚,向哥哥砸去,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咚”的一声哥哥大哭了起来,霎时,鲜血和泪水混成了一体,我吓得目瞪口呆,也大哭起来。
姑姑、奶奶闻声赶来,看到这,马上给哥哥洗了脸。一看还好,只打着了眉毛,没有打着眼睛。我也松了口气。每当我想到这件事,我便惭愧地低下了头。
说干就干,我先拿了一块布,踮手踮脚地走到它身边,用布把它的眼睛立刻蒙住,这样就可以开始骑了。我大步一跨,一屁股坐了上去,可那鸡机灵得很,连忙把身子一抖,我便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像一只大乌龟翻了一个身一样,它还用嘴把布啄掉。等我爬起来后,心中早已怒气冲天,想:此仇不报非君子,我跟你没完。
说完把头一扭,气呼呼地跑进了家了。
我坐在椅子上,静下心想对策,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以到了下午,我伸伸懒腰站起来,报仇的事早已望得一干二净了。到晚上再想起来的时候,仔细想想,不禁大笑起来,鸡是什么东西,我骑在它身上,当然会做出这种反映,我还要斤斤计较,真是不应该。
想完,我一溜烟跑到厨房,抓起一把米往园子里跑,向公鸡赔偿我的“不是”。
暑假行将结束,转眼又到新生开学。毫无疑问,高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必然是军训。今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网站2月5日公布),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军训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必修课”,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和重视。然而,近几年来,军训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也经常见诸媒体。2010年9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新生军训第二天,女生张溯珣在回宿舍休息途中出现呕吐等症状,随后被医院宣布“脑死亡”。时隔两天,9月10日,湖北经济学院大一男生徐迅也在军训第一天猝死。
“三天死了两个大学生”,此话听起来虽然可怕,但军训“猝死”无疑是个案,是极小概率事件。然而,如果我们一味地避开科学组织军训的责任,简单地将此事归结于如今的孩子体质差,不能吃苦,难免显得有失偏颇。
说起军训,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站军姿、踢正步、练队列、军体拳”,几十年一成不变,年复一年,非常单调枯燥,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载明的“单兵战术”、“轻武器射击”、“***行军生存”、“国防战备”、“国际战略环境”等内容要求大相径庭。而且,由于军训为国家法律所规定,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强制性,并被赋予考验韧性、磨炼意志等神圣的光环。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去质疑军训的内容和形式。
近两年,随着90后体质较弱学生在军训中晕厥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种“取消大学军训”的声音开始蔓延,其主要原因恐怕并不在于大学必修军训本身的合理性,而在于现实中高校军训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完善。眼下,各地高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军训计划,新生军训工作如何创新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军训的初衷和功能来看,军训可以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军训可以煅炼体质、磨砺意志、培养毅力,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可以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无疑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太阳底下的暴晒、水泥地上的“烤验”,需要“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韧。
然而,就教育的本质来看,我们不必要将军训搞成惩罚性,甚至摧残性的训练,而应该与时俱进地更加重视军训内容的设计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要将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军训,更要将“野外求生、素质拓展、灾难应急、常规救护、安全防护”之类的实用技能内容纳入其中,而学校则要在师资、教材、器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在训练的形式上,不仅要有必要的队列训练、军姿强化、军纪灌输,更要穿插参观军营、观摩内务、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军歌竞唱、观看兵器(实物、模型、图片)展览、国防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军训之于人生,是一次难得的特殊体验,军训的不可缺失和终身难忘往往会从学生的军训中得到印证,从学生与军官们的依依惜别中充分感受,训练中的汗水、疲惫、痛苦,常常会成为学生们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经历。为了让这段回忆更加美好,为了让军训能够实现初衷,我们迫切需要重视军训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何谓朋友?和你关系好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不打不相识的人?甚至只见过一面,请你吃过一顿饭的人?
是的,这些都可以叫朋友。朋友真是越来越多了,无论什么人,都会谦虚的叫你一声朋友。或许你会觉得很好笑,但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朋友——哪怕后来再也没遇见过,联系过。
还有些朋友,表面上看上去对你很好,心中却是像一个刮着呼呼阴风的无底洞,也许这就叫做城府。他们一心只想着把你榨干,吸干,把你利用起来,当作自己的'挡箭牌,烟雾弹。而你还是若无其事地和他玩着,并信誓旦旦的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个骗局是多么温馨,有多么残酷啊。
我是也许一个不折不扣,完全可以说是特务的人了。在小学时,身边总是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可是那两个朋友间的明争暗斗,为了在朋友眼里使自己不被欺骗我都看在眼里。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就这样,我每天都在一个个朋友之间小心翼翼的穿梭着,穿梭着。有人说,那是孤胆英雄;有人说,那是奸佞小人。
朋友,这两个字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真正的朋友们隔开,又把陌生的朋友聚拢在一起。想要逃出去,必须被割得遍体鳞伤吧。
我只想逃脱,尽量缩小自己的心。只想说,谁愿明白我的痛苦和孤独——那感觉就像自己和自己在演一场独角戏,台下没有任何观众的一场戏。就这样一直无休止地,自己演下去吧宁可这样,我愿意再也没有人和我做朋友啊。
朋友,或许只是一个概念吧。或许不真的存在 所以,朋友,我想告诉你吧。
真正的朋友,还是多少有点期望遇见的呢。
高考状元历来备受关注,其成才的原因与他的家庭背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20xx年北京省理科状元熊文昂一句“现在的状元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那种”引发众人感慨:寒门再难出贵子。
可是寒门真不出贵子吗?20xx沧州理科状元和20xx年河北王心仪的傲人成绩,以及他们的困难家境分明在说,非也。王心怡更是发表文章《感谢贫穷》来感谢贫穷使它成才。
在我看来,一味认为寒门难出贵子不可取,而大力赞美贫穷也不值得称赞。贫穷就是贫穷,并不是一笔可以让人受用不尽的财富。我们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给予我们的毅力与信念。
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描写了种种自己求学时的艰苦与困难,却没有说要求马生也要像自己一样,忍受贫穷与求学路途的痛苦后才能学有所成,而是要求他借助更好的条件,发奋读书,不沉迷于享乐之中。由此可见。贫穷并非人成才的助推剂,他的确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但是有意志接受贫穷的人,即便没有贫穷,他们也一样能够成功。
因此我们没有成功时,不能够以“我没有贫穷的磨练,所以才没有成功”这一的借口来搪塞。相反,我们应该学习的是那些从贫穷走到成功的.人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应该学习接受自己无法决定的环境,并从中拼出自己人生的能力。正如庞众望在日记中的话,“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和不顺心的事,如果我们件件都为之悲伤,为之彷徨,那就永远只能在彷徨中空度一生,碌碌无为。只有奋起拼搏,努力将不如意踩在脚下,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面对命运的枷锁,有人害怕了,屈服了,自甘成为命运的奴隶。有人却如庞众望,王欣怡,甚至贝多芬,与命运奋起反抗。呃住了命运的咽喉,微笑着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
每个人都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孩子。人生路上总有许多阻碍,有贫穷或者残疾。这些东西都不值得我们去感谢或者追求。但是当这些东西出现在你的人生中时,迎上去,用你的智慧和勇气将它变成财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