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牛祺祯,今年8岁多了。 昨天上操时,我收到了您们给我寄来的稿费,我很高兴,要是在家,我准会乐得一蹦三尺高,我真想让学校现在就放学。终于挨到放学,我赶紧往家跑,当时恨不得一步就到家门口。爸爸妈妈听了,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高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谢。当时,我们的班主任芦老师还拿着您们寄来的书,在教室里一字一句地朗读起来,下课后,许多同学说:“你发了,真棒!”有的说:“我要向你学习……”我的好朋友知道了,也说:“你是怎么发的?”还说:“你可真棒……”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也使我增强了自信心。
想当初,我第一次投稿,本来没抱太多的希望,没想到,不久即收到了您在百忙中发给我的电子邮件,既亲切又鼓舞的话语让我十分激动。我写的《舞龙灯》能够发表,多亏了您的指导,这不愧是谷老师——您的功劳啊! 谷老师,虽然我后来还在中小学上发表了30多篇作品,但是我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所以这个暑假没少读书,又在《看图作文》、《小作家报》上各发表了一篇作文,我很高兴。虽然咱们互不相识,但是咱们很快能成为在信上交谈的好朋友。 以后我还会发表作品,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时候,写字时,我们都用铅笔,不小心写错了,就用一块橡皮在错的地方轻轻擦,把写错的字彻彻底底地擦去,不留下任何的痕迹;慢慢地,我们也长大了,写字也开始改用钢笔、水笔、圆珠笔。一不小心写错了字,橡皮也擦不掉,我们就想到了用胶带纸。
把胶带纸往错字上一粘、一按,然后轻轻一撕,一个错字就从纸上消失了。但是,并不是每次都会一点痕迹也不留下。所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撕两下,三下,甚至更多次。于是一不小心,纸便破了。可见这不是一种好方法。
再后来,出现了修正液。
有错误的地方,就使用修正液,把修正液涂在错误处。乳白色的液体便掩盖了错误。于是,纸上留下了与纸质极不和谐的痕迹,似乎在默默告诉你,这原来是错误的。还有一个缺点是——修正液有毒,危害人体健康。
其实,这就好像在成长过程中的我们。
小时候,每当做错了事,我们都能坦白地承认,认认真真地将错误“擦”去,仔仔细细改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孩子。那时的我们纯洁无瑕。
长大了,开始撒谎,但却像那胶带纸,不能彻底掩盖错误,于是谎话被揭穿,挨打、挨骂是难免的。一次次地经历,我们变得“成熟”,我们学会了种种“技巧”:狡辩,依赖,找假证人……明知自己不对,却又一遍遍地涂上了厚厚的“修正液”。
事实上,我们都很希望世上能有一种真正改正错误的好工具,然而没有;我们也同样希望能有一种改正人生错误的好工具,然而也没有,那么,就让我们心中,时时刻刻都准备好一块“橡皮”。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写作的时候,我们都用铅笔。如果不小心犯了错,就用橡皮擦轻轻擦错了地方,把错的字彻底擦掉,不留痕迹,让纸张像以前一样整齐易读,让人读起来舒服。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开始用钢笔、水笔、圆珠笔写字。当我们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单词,橡皮擦擦擦不掉的时候,我们想到了用胶带纸。把胶带纸贴在打字稿上按一下,然后轻轻撕开,一个打字稿就从纸上消失了。然而,并不是每次都没有留下痕迹。所以如果有必要,撕两次,三次甚至更多。然后,不小心,纸破了。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好方法。
后来,修正液出现了。如果有问题,用修正液涂在错误的`地方。乳白色的液体掩盖了错误。结果纸留下了与纸极大不和谐的痕迹,仿佛在默默地告诉你,错了。另一个缺点是——修正液有毒,对人体健康有害。
其实就像我们长大了一样。
我们年轻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做错了什么事,都能坦然承认,认真“擦掉”错误,认真改正,努力成为好孩子。没错。我们是无辜的。
长大后开始撒谎,但是像胶带纸一样,无法完全掩盖自己的错误,所以谎言被揭穿,挨打挨骂是必然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我们变得“成熟”,我们学会了各种“技巧”:诡辩、依赖、寻找假证人.明知自己错了,却一次次被涂上厚厚的“修正液”。
其实我们都希望世界上会有一个真正改正错误的好工具,但是没有;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好的工具来纠正我们生活中的错误,但我们没有。所以让我们时刻在心中准备一块橡皮。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由必修变选修”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一时间,诸如“不重视母语教育”之类的质疑声四起。
这几年,类似热议并不鲜见,个中缘由也不难理解。语文教育,承载的不仅是听说读写这类基本技能,更是对本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语文变选修”所引发的争议,更多源自公众对母语水平下降的担忧,特别是在全球化日趋紧密,西方文明强势影响的背景下,语文的“弱势地位”难免会引发出于文化自觉的本能对抗。
尽管如此,人大所做的改革也并无不妥之处。我们通常理解的'语文教育,更多应该是指中小学的教育,高等教育理应承担更深入和专业的学术训练。正如人大所回应的那样,大学语文不应简单地变成“高四语文”,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大学开设语文课,在于学生语文能力存在短板。有媒体报道,湖北一高校的现代汉语课,讲解内容竟是拼音字母、声调符号之类,写“点”“撇”“捺”,这虽属极端个案,但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时常提笔忘字?是不是写篇小文却发现不知从何说起?当下国民整体语文能力下降,应为不争的事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显然不应是大学,而是中小学教育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
前者不难理解,受制于教学大纲和高考指挥棒的约束,中小学语文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应试功能,有了“标准答案”的语文教育,难免会丧失其丰富的教育意义。然而出于录取的公平起见,这种沿袭多年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可取之处。事实上,语言文字一旦被套上考试的框框,其灵活性和创造力都会受到影响,古代的八股取士,如今的ABCD,莫不如是。
相比而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产生的影响虽不直接,但更深远。当下,习惯了电脑输入法的键盘族、拇指族,除了签名之外,哪里会用到笔;电影、动漫等娱乐文化的兴旺,压缩了太多阅读的时间;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产品,让文字越来越短,静心读篇散文已成奢侈。而母语能力下降的现象,并非中国大陆独有,香港、台湾等汉语圈莫不如是。
从这点其实也不难发现,语文教育的问题,并不在语文自身,而在于如何能够从各种束缚和影响中松绑,这恐怕也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期中考刚过几天,而这天正好是星期三。这晚,我和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回家的路上谈论着一些事。或许是说话声太大了,被同班的劳动委员——小白,认了出来,她就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打了个招呼。我也笑着回应了她,并大声地向她问道:“小白,什么时候轮到我扫地呀?轮到我时,是否能安排我扫卫生区啊?”
“不用怕,明天就轮到你了。”她笑着说,“不过你也别想得太美,我会安排你扫班上。”“随便,不要就算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懒懒地留了一句话,就加快了步伐,仍然与好友边走边聊。
一会儿,我稍微转过头看后方,发现小白已不在我身后了,但是我并不太去在意,而且根本没有必要去在意这种小事。当晚,我就是抱定这种心态。 第二天早上,我睡过了头,上学又迟到了。当然,名字又光荣的出现在迟到栏上。不仅仅如此,我还被副班长臭骂了一顿,说什么:“你真是的,上学又迟到了,你知道这已经是第几次吗?你这只懒虫,我看你呀,已经是无药可救了!”对于这种废话,我只得连声道:“是,是,就如你说的那样,行了吧。”我懒懒地放下书包,拿出了英语书,刚坐下来,扫卫生区的同学就走了进来。“唉,这下死定了。为什么倒霉的人,总是我!”我看着刚扫完地回到班级的同学,连声叹气,“又没有时间扫地了,肯定又会被罚。”同时,我抬起头,眼睛对准了值日栏,搜索我的`号数。只不过,怎么找,也找不到12这个数字。奇怪了,我想:11、13都有,就是偏偏没有12啊,是不是……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了劳动委员小白的身上,她正在专心的整理笔记,似乎没有察觉到我的狼狈像。
“小白,为什么值日栏上没有我的大名。你是不是别有居心。”这句话,我刚到喉咙,便又硬咽回去。”我回过神来,想,可能是小白粗心大意,或许她明天就会补上了。于是,这一天,就在我的万般疑惑中,草率地度过了。
时间不等人,新的一天又悄悄到来了。这天,我没有迟到,所以,不必听到副班长的那些唠叨话。刚走进班级,我就一眼朝值日栏望去,但,经过一番搜索,结果还是跟昨天一样,并没有看见我的号数,这时,我感到十分疑惑。我的眼睛快速地朝劳动委员扫视过去。而她却低着头,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坐位上,做自己的事情,有时还跟同桌讨论问题。她似乎注意到我脸上表露出的种种疑惑。但是,她的神情自然,没有一丝奇怪之处。这时的我,心里暗暗想:“算了吧,不用扫地反而好。也许小白是在对我施行特别优待也说不定呀。”只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就不得而知了。
结果,事情如我预料的那样,好几个星期过去了。这段期间,12这个数字,竟没有在值日栏上出现过半次,也致使我在那天过后,就没有再扫过地。我十分懊悔,想向小白询问,却无从下手。
到这时,我依然不明白,小白不让我扫地的原因是什么。我后悔极了,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能勇敢一点,不能大声的对她说:“请让12这个数字再度重现于值日栏上,我想当值日生 。”如果当初能够这样说的话,事情或许会有转变。只是,岁月不饶人,后悔像万根针,刺伤我的心。现在的我,所能做的事情,就只有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
慢慢的,我们也长大了,写字也开始改用钢笔、水笔、圆珠笔。一不小心写错了字,橡皮也擦不掉,我们就想到了用胶带纸。把胶带纸往错字上一粘、一按,然后轻轻一撕,一个错字就从纸上消失了。但是,并不是每次都会一点痕迹也不留下。所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撕两下,三下,甚至更多次。于是一不小心,纸便破了。可见这不是一种好方法。
再后来,出现了修正液。有错误的地方,就使用修正液,把修正液涂在错误处。乳白色的液体便掩盖了错误。于是,纸上留下了与纸质极不和谐的痕迹,似乎在默默告诉你,这原来是错误的。还有一个缺点是——修正液有毒,危害人体健康。
其实,这就好像在成长过程中的我们。
小时候,每当做错了事,我们都能坦白的承认,认认真真地将错误“擦”去,仔仔细细改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孩子。那是的我们纯洁无暇。
长大了,开始撒谎,但却像那胶带纸,不能彻底掩盖错误,于是谎话被揭穿,挨打、挨骂是难免的。一次次地经历,我们变得“成熟”,我们学会了种种“技巧”:狡辩,依赖,找假证人.....明知自己不对,却又一遍遍地涂上了厚厚的“修正液”。
事实上,我们都很希望世上能有一种真正改正错误的好工具,然而没有;我们也同样希望能有一种改正人生错误的好工具,然而也没有,那么,就让我们心中,时时刻刻都准备好一块橡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