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一个上午,雨过后,我看见地上映射出另一个荧幕,那里是另外一个雨后多情的世界,一样的安静,一样的完整。一个人经历了一番沉痛后,是不是也会变得这样宁静,这样平和,这样无所欲求?——题记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人,散步,奔跑,依偎,畅谈,嬉闹。很自然,很完美。
雨做了最好的衬托:
清淡的烟雾,灵动的琴音。
屋檐下,我站着,一直站着。外面,雨在下,很安静地下。
忽然,雨变得那么大,那么大,一瞬间,奏出世界的最强音,绽放出整个世界的白色。我看见,那烟雾浮动,那背影模糊;我听见,那漫天的雨连动细密的磅礴;我感到,清风把轻柔的雨丝送到我的指间,把波中的碎玉溅上我的裙沿。猛然回头,看见世界一片白色,看不见雨滴,听不见淅沥,雨只是连绵地下着,连出一片迷雾中淡白的幕布,演绎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隔岸的灯火,点染模糊中少女的裙摆。也许当声成了茫茫一片时,世界就会静止,也许当世界静止,与茫茫的声融为一体时,声亦无声——我忽然看不见雨听不见雨,只是在一片茫茫中,几丝微凉里,面颊忽然温暖……
然后一切都凝固,直到一片冰冷。世界里雨又淅沥。
然后一切又都开始跃动,杨树上叶片晶莹。
然后屋檐上淌下雨水,地面上溅开雨花。
而我,一直一直都等待着,直到——
无声的寂寞的世界,天空灰暗,雨滴零散,屋檐下一个倒影哀叹着:往事如烟。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赋予桥以风景,抑或是人与桥各成风景?映衬是美,独立也是美,映衬与独立给人以全然不同的美学体验。
墙角的花,自赏孤芳,也有其独特的风韵。每个事物都注定有其独一无二的美丽,需要人们以一颗审美之心来悉心呵护。
鲁迅先生笔下的过客在经过一处房舍打听前程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老人说前面是一片坟,可同住的小女孩却说:“不,不的,那里有许多野蔷薇,我常去那里玩的。”前方是坟还是花丛,终究需要人去亲自感知,以一颗独立的审美之心来观照,方能发现生活所蕴藏于不经意之间的美丽,发现自己的独立风景。周作人常忆起“打蓬的雨声”,川端康成营造出“雪国夜空下的一片白茫茫”,独立之美是万物各有其美,人人独立的审美体验构造出人心心中独立的风景。
满屋的水晶灯的光彩之美,不因其一盏的光彩夺目,却是在灯光相映间尤显璀璨,孤立看事物固然各有其美,却永远也难以感知整体映衬的恢弘磅礴。高山流水,因答谢知音而分外动听;运斤成风,失去惠氏的庄子徒然留下“吾无与言之矣”的怆然;盘踞山顶的黄鹤楼,不仅是其形制的美,更是三山半落,二水中分的雄奇之景的映衬,与历代文人墨客的舞文弄墨的掩映,使其流传到今天。映衬之美,是一种整体之美,它在独立的花朵间积聚了宝光,于无声处迸发出惊人的美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那时的春江花月,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和怀想。江夜因花月明而更显美感,抑或其有各自独立之美,只需要一颗审美之心,于独立中见映衬,于映衬中看见独立,方能真正梦回那个如梦似幻的华美时代,而这一切皆是源于身心的体悟。
“我们汲汲以求生之美的同时,倘若过分倔强于生,反而恰可能背离了我们生之大美。”映衬与独立各有其美,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述,何必倔强偏执于一,生和死的和谐方是真正的大美。
人生似夜空,往事就是夜空中的亮星;人生似海滩,往事就是海滩上的奇贝;人生似锦盒,往事就是锦盒中的宝物;人生似一串珍珠,往事就是这串珍珠中的一颗珍珠。
记得那一次,我从商场买完东西回来,走在路上时,发现在路边有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爷爷坐在那里,前面摆着一张布,布上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没有妻儿,从小父母双亡,希望有好心人帮助我,让我有个落脚地。看到老爷爷那么可怜,我毫不犹豫地把5块钱投进了他装钱的箱子里。也许是今天有许多好心人,箱子里有许多钱,有许多面值的,1块的、5块的,甚至还有50块的,我心里暗暗赞叹:好心人可真多啊!这时,我看见老爷爷一瘸一拐地走进一个胡同,那个胡同正好能通到我家,我就跟过去了。老爷爷拐进一个小角落里,隐约的,我听到老爷爷好像在和谁说话,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嘻嘻,这帮人真傻,还真信了,现在,每天能骗到几百块呢!明天再去别的地方吧,省的被人认出来!”听完后,我几乎是跺着脚回家的,两旁的鲜花正盛开着,一个个好像在笑我:“白扔5块钱了吧,真笨!”我的愤怒之火就要爆发了,我好好地冷静了一下,心想:现在有太多人在街上乞讨,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利用同情心骗钱,难道这样真的好么?难道这样就能达到你们的目的么?
人生似一个烟囱,往事就是烟囱中的一缕炊烟,虽然它随风而过,可它却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