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软陶是什么吗?它是一种工艺。它可以做一些小饰品,比如小熊、小猫、小汽车等。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各种颜色的软陶和小刀,我先教你做小熊。
我 们把软陶切成一个大长方体,再把大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再准备一个长方体备用。把其中一个小正方体和刚才备用的长方体揉成两个圆球,然后把小圆球放在大 圆球上,这样小熊的头和身体基本完成了,把剩下的材料切下两个小方块,要揉圆。我们再用一些材料,切成长方体,揉成四个大小相同的椭圆形。(注意!揉时前 面一定要比后面粗一些
现在我们把做好的小熊的头和身体拿在手中,再把刚刚揉好的两个小球放在小熊的头上轻轻一按,小熊的耳朵就完成了。 然后把那四个椭圆放在小熊的身体上一按,小熊的四肢也就出现。再拿三块白的的软陶,其中一块大一些,两块小些的材料揉圆按扁,再取三块黑色的软陶,把其中 两块分别放在刚刚按扁的两块白色软陶上按一按。最后把剩下的大一些的白色软陶揉成椭圆形按扁,把剩下的小黑陶揉圆放在刚按扁的白色椭圆上按一按,这样,小 熊的眼睛和嘴就做好了,只要把它们安放在小熊的脸部就可以了。
接下来还有最后一步,把做好的小熊放在烤箱里烤一烤,等变硬了,就可以取出来了。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熊就做好了。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女儿在上课,我就翻开了这本书,第一篇是李吉林老师的《我,长大的儿童》,一位即将古稀之年的老人用一颗童心讲述了她的故事,我被深深吸引住了,一口气读了下去,43位名师的成长故事与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感受着他们一个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品味着大师们朴实而又深刻的教育箴言,分享着大师们独特的教育智慧,仿佛如沐春风,心灵受到了洗礼。
粗略地走马观花读过一遍之后,我意犹未尽,又第二次翻开了这本书,这一次,我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的品味品读,我再一次为这些杰出的人民教育家而折服。
之所以他们能成为名师,他们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李吉林老师说过,“老师的工作是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的,我没有用教师的尊严压服他们,而是用爱,用真挚的爱去沟通,去融合他们。”
李老师用自己的爱赢得了学生的爱,也赢得了做为一个老师的快乐。张化万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说学生是人生最好的镜子,在作为一个优秀教研员的同时,他感谢学生,学员,课堂上让他出丑,他觉得这是学生在成就他,这是学生对他的爱,正是由于他这份对学生宽容的爱,成就他以后的成功。林润生老师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一待就是11年,把他所有的热情和心血洒在了这个地方,当实验小学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毅然选择条件相对较差的母校,他的爱是那么平凡而又那么无私。
读到这个故事,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对现实的不满,对孩子学不会而埋怨让我感到惭愧。爱多么简单的字眼,要做到是多么的不容易,什么时候我也能象他们一样,从教几十年从没对孩子发过火生过气,读了《名师人生》,我懂得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只有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唐江澎老师把学习当作生命存在的方式。为了订阅书刊、购买图书,财政状况常常危及衣食。程红兵老师更是永远保持“书生本色”,读大学时,家里给的零用钱几乎全部捐给了书店;工作后,逛书店仍然是他的嗜好,永远禁不住好书的诱惑,家里堆满了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尤屹峰老师把读书当作是给“贫血的大脑补血”,刚开始工作,他从自己每月31元的工资里拿出大部分订阅了十几种报刊杂志;他给自己规定任务: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学生,一边教学,一边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凡是要求学生读的书自己首先读,要求学生背的文章自己首先背。
为了读书,他常常把饭烧糊了,有时甚至将锅底烧漏了,为了读书,别人再休息的时候他在读书,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为了读书,农忙时,累的都怕不起来,他躺在田头看书……于永正、贾志敏、洪宗礼……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没有哪一个不是酷爱读书的,为了多读书,他们三更灯火五更眠,他们废寝忘食无闲思。正因为不倦的学习,他们积累了巨大的'人生财富,正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才如此得心应手。
每每读到这些特级教师好读书,乐以忘忧的故事,我为我开始慢待这本书而羞愧,订了那么多的书,我有几次是那样细细品读,书柜中的书有的甚至忘了名字。说实话,一些教育专着我看着就头疼,既然不能消化这些书,那么就读轻松有益的好书吧。读了《名师人生》,知道许多名师也是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读书成长起来的,我告诫自己要有计划的读,慢慢地来接受一些教育专着,毕竟那些那些书是教育工作者最好的营养品。
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有着多重身份,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名师们不仅仅局限在教育教学上,在工作的8小时之外,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名师人生》中有那么多多才多艺的老师,张兴华老师除了教好数学,他热爱播音和歌唱,把他的特长带入到教学中,赢得学生更多的喜爱和爱戴。
华应龙老师不仅是教学的好手,也是打篮球的高手,他在篮球运动中取得了学生的信任,顺利的改变了问题学生,也给了他强健的体魄,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上。尤屹峰老师更是教了数学,语文,还教了小学所有的课程,他们的博学多才也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师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回想自己,刚从师范毕业,画画和唱歌是我的爱好和特长,可工作后,家里的画笔一支支生锈,颜料一盒盒干掉,不知多久没碰过了。一有活动,需要一展身手的时候,总是盼着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来帮忙,从孩子口中听到他们有多崇拜美术老师,有多喜欢音乐老师不免有些酸楚。孩子们喜欢的不是一个只会死教书的老师。
读了《名师人生》,我品味着人生真谛,丰富了教育智慧,坚定了教育理想和信念,获得了前进的方向和力量。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步伐,做到勤学习,乐探索,不断用名师的人格魅力感染我的工作热情;用名师的智慧人生丰富我的教学艺术;用名师的执着奋斗装点我的成长历程。
我的绝招是煎鸡蛋饼,爸爸妈妈们都很爱吃,可是我煎鸡蛋的面浆里常常会有许多小疙瘩,用筷子一挤,一看,里面全是面粉,我只能用勺子把它们压破,可是还是会有一些还没有被压破的小疙瘩在面浆里,烙出来很难看,我想,有什么办法能让面浆里不起小疙瘩呢?
经过几次实验,我找到了一个小窍门:我原来烙鸡蛋饼时,先打鸡蛋后放面粉,这回我先把面粉放进去,再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再多加水搅拌成面浆,接着加上鸡 蛋和盐,搅拌均匀,(这回一个疙瘩也没有了。我对着妈妈高兴地说:“妈妈,看,这回一个疙瘩也没有了吧!”妈妈高兴地说:“不错,不错。这个办法的确很 有效呀!”我把做好的面浆倒进锅中,盖上盖子,一两分钟后,金黄金黄的鸡蛋饼出锅了,闻起来,香喷喷的,吃一口,有一种淡淡的咸味,我咂了咂嘴,调皮的 说:“要是再沾些甜面酱味道会更佳。”
怎么样,这样一道金黄色的,做法又很容易,又好吃的鸡蛋饼 ,你也来做一做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