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人生是一条道路,那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如果你走错了第一步,那接下来是将迎接与它环环相扣的错误,这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去走好每一步。
***到北大考察时,对参加讲座的师生们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为什么呢?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他以“扣扣子”为比喻,告诫我们从小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打我上小学,妈妈就让我养成坚强、独立的性格,自己的事自己做。
那是一个飘着毛毛细雨的早晨,我早早地出门去买早餐。对于平常吃惯了面包牛奶的妈妈,我多么想给她一个惊喜——为她买一碗热腾腾的面。我买完面便匆匆往回赶。
我小跑着上楼,希望快点把这个惊喜带给妈妈。突然,我的脚下打了个滑,不但我自己摔了个狗啃泥,而且连滚烫的面也泼洒了我一手。我被烫得哇哇大哭,哭声引来了妈妈,我哭丧着脸对妈妈诉苦,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同情与怜爱,可妈妈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便又递给我钱,让我重新去买一份。我大为震惊:妈妈怎么那么狠心呀?何况我又是个女孩,她居然都不安慰我一下,我到底是不是她亲生的?我忍着疼痛和怒火接过妈妈给我的钱,又去买了一碗面。
晚上睡觉时,因今天的烫伤让我无法入睡。只要手微微动一下,就会像刀割一般疼痛难忍。“她还那么小,经得起你这样的折腾吗?”爸爸轻声责备妈妈。“我并不是在折腾她。我只是想让她从小养成独立、坚强的性格,以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听到这儿,我的泪水慢慢流出了眼眶,划过脸滴到了枕头上,原来妈妈是爱我的。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原来妈妈是在用她独特的爱,为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准备。
经历了这件事,我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地领悟了妈妈说的那句话。同时,也让我懂得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道理和意义,明白了自己的路要靠自己来走。
点评:富于哲理。作者以穿衣扣扣的通俗比喻,引入人生境界,令人极易认同。而重要的是作品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为而后的形象出现铺开了道路,而结尾则呼应前题,引人遐思。
学生会说不一定会写,学生能说得好不一定能写得好。应该承认,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实现从口语向文字的转换。但对于这样一种转换,切忌操之过急,教师应本着“先放后收”、“广放渐收”的原则。
另外,要实现“口语向文字的转换”,还须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个层次或阶段为意义的转换。意义转换的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减少由口语向文字转换过程中意义的损耗,力争实现意义转换的最大化。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常发现有些学生出现不知选择何种措辞进行表达的“卡壳”现象,对此应鼓励他们放开思想,提醒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写”,“意义第一,词句第二”,力求把想要表达的意义全面地表达出来。
第二个层次或阶段是从语言层面进行美化与规范。语言不仅应该是规范的,更应该是美的、有意蕴和意趣的,文学性的文章是这样,议论文也应当如此。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读者,而那些面目可憎、“硬邦邦”、“凉冰冰”、教条僵化的文章是少有人愿意问津的。近年来就有专家学者倡导为文者应打破文章体裁间森严的壁垒,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实乃高见!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指导学生从语言层面下功夫,要在准确、精练的基础上,使议论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生动活泼,或幽默诙谐,或辛辣讽刺……要发掘学生个性,形成一定特色。 第三个层次或阶段是从文体结构方面加强指导、训练。要围绕着议论文的基本要素,结合个案、实例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理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完苏轼的作品《石钟山记》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首先我引导学生们直奔作文的主题:你同意苏轼的观点吗?班内学生分成了三大阵营,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还有的说对苏轼的观点要批判地接受。我趁机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都表达了自己的真实看法。你们各自的这些看法就是你们所要写的这篇文章的论点。但是,你为什么赞同、反对或是持折衷的观点呢?你的`根据是什么?经过思考,有的学生回答:“我赞同苏轼的看法。如果不经过事实证明就随意判断一件事情是存在还是不存在,那不成了瞎说了吗?”有的说:“我不同意苏轼的看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魔术。”……见时机成熟,我当即引导: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道理和例子不就是证明你们各自观点所需要的论据吗?议论文写作并不难呀!当然,不是随便某个道理或例子都可写进作文里去,只有那些能强有力地支持你的论点、能打动说服别人的素材才能变成好题材。接下来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完善、筛选想到的论据,并列成纲目备用。在此基础上,我抓住前面某同学关于“魔术”的论据,向该同学发问:你怎么证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呢?该生结合他的论点对其论据进行了详细解释。并补充说:“城里就有一家专卖店卖刘谦魔术的道具,利用道具,任何人经过一定训练,都可以把神奇的魔术变出来……”最后我告诉他:把你解释的这些关于论据和论点关系的内容整理好,写进作文里,这就是论证。
第四个层次与阶段是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的各个层面上有所深入与创新。当学生的程式化训练基本定型以后,要适时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模式,大胆创新,比如如前所述引导学生在语言层面上的创新;其次也可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创新,比如教给学生不但可在文章开头提出论点,而且可以在文章的行文过程中或在文末提出论点,甚至可以不在文章的任何位置表明论点,而是把论点隐含在文章整体之中,等待读者自悟;再次可以在“三要素”基础上进行补充创新,比如对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一文的写作,除了“三要素”的规定性内容,我们还可以“节外生枝”,联系实际,陈述标题所蕴含的道理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创新。
国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小时候成长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影响着我。
国家***还不认识字的时候,他的`母亲就给他读书。他从书里学习到很多知识,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母亲带他去书店买书,书店里有两个版本的岳飞故事,一本是《岳飞传》,还有一本是《岳母刺字》。两本书里都讲到了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一看,这是给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就一下子把两本书都买了。书买回来之后,国家***每天都缠着母亲给他读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的事迹深深扎根在国家***的心里,激励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家***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在精忠报国的位置上,扣得很好,很端正。在国家***以后的人生岁月里,不管他遭受多么大的挫折,他都是把祖国放在最神圣的位置,把中国共产党放在最神圣的位置,把中国人民放在最神圣的位置,毫不气馁,勇往直前。国家***从城里被下放到农村,他仍然坚持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始终保持一颗“精忠报国”之心,特别让我感动。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我们要向国家***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四有人才。
有人问我,人生第一颗扣子是什么?我果断的回答:“诚信。”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很重要,因为,如果扣错,必定是步步错。孔子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告诉我们交友是离不开诚信的,诚信不仅是做人之本,立国之根,还是中华文化之传承。
秦国丞相商鞅,为了赢得百姓的信任,证明自己讲诚信。他特意命人搬来一根木头,说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指定的地方。就赏五两黄金。在场的人都将信将疑,没有一个人敢去搬。过了一会儿,有个大力士把它搬到了指定地点,商鞅立马赏赐给他五两金子。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为天下人所知。从此,商鞅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谓影响深远。
在古代,诚信的种子就已经在人们的心里扎根了。按理说,现在应是根深蒂固,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了。可有一段时间,我却开始怀疑诚信。直到那天有人为我送来了一缕阳光,我才又坚信了诚信的存在与可贵。他就是吴强,一个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好人。
那时,我上六年级,我和吴强走在回家的路上,到学校门口时,我突然想起自己的被子还没拿,就折转身飞快地跑上楼到宿舍。正好看见我的另一个好朋友,王刚也在收东西。便问了一句:“王刚,你在收东西吗?”“是啊。”他回答道。“那你坐几路车?”我又问。“5路。”他说。“太巧了,我也坐5路!”我兴奋地回答。就这样我们一路说啊、笑啊,一直聊到了家。那时是初夏,有一些炎热,我和王刚出来时,吴强正好去了洗手间,我们就这样错过了,我当时就想,吴强肯定走了,肯定不会等我,所以也没在意。后来,我听吴强说,他等到快关门时,才焦急不安的出了校门。
第二天,我找到了吴强,他说:“奥,昨天你跑得真快,连钱掉了也不懂,幸好被我捡到了。给!”“不会吧?”我赶紧摸摸自己的口袋,口袋空空如也。
“哎呀,这是妈妈给我买日记本的钱,如果丢了一定会挨骂。谢谢你,吴强。”
“切,说什么呢?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诚信是我们人生第一颗扣子啊。你忘记了?”吴强笑着说。
我抬眼,阳光朗照。诚信,人生第一颗扣子,我信心满满的扣好。
朋友们,为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一起加油吧!
人生就像穿衣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对了,第一步走对了,后面将是一马平川,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如果第一粒就扣错了,那么接下来就会步步出错,最后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老师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将由我们来创造。没错,如果要更好为祖国做贡献,那我们就要从小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反观现在有些同学,学习懒惰,不求上进,他们在第一个阶段就选择懈怠,那么接下来,他的学习之路会更加困难,当然也就很难谈什么报效祖国了。因为长大了总要独自打拼,没有真才实学是寸步难行的,是不会被别人看得上的。付出才有回报,勤奋好学的同学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那不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的必然结果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你年纪大了,有朝一日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时,那已经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了。
学习是本固之举,知识是源头活水,知识的增长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正如陶渊明所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是我们人生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细想想,从古至今,有哪位业有所成伟人不爱学习呢?手不释卷的吕蒙、凿壁借光的匡衡、忍辱苦读的陈平,韦编三绝的孔子……哪一个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说说鲁迅先生的故事吧!鲁迅从小就喜欢学习,年少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就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可他并没有特别珍惜这份荣耀,而是立即跑到南京鼓楼的街头把它给卖掉,然后用这些钱买了几本书,又去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夜读时寒冷难耐,他便摘下一个红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到满头大汗,睡意全无。他就是用这种办法驱寒,强迫自己坚持读书,也就是因为他热爱学习,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最终使他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就像孔子所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不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要以学习为乐,这样就能实现高效、快乐的学习。当然,我们也要迈好第一步,每一步,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梦想迈进!
从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勤学习、敢担当的学生,将来为祖国的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好多老师认为学生生活阅历少,在作文写作时“无米下锅”。其实学生到了初、高中阶段,人人都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对社会、人生、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与观点,只是教师没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发现并开采这一资源,没能指导学生把说话与写作真正联系起来。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老人家是说进行启发式教学一定要讲求启发的时机。但这样守株待兔,坐等时机的到来,是否也有些消极的意味呢?作为学校教育与教学,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促成学生“愤”与“悱”状态的产生,从而使学生走向学习成功的彼岸。基于这一认识,在议论文教学中,我秉持“不启不愤,不发不悱”的认识,主动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关心的观点引路,“逼迫”学生开口,让“多年的哑巴”说出了心中的话,而且他们越说胆越大,越说越想说,越说越有话说,越说越流畅。许多学生都很惊讶:“我怎么会这么能说?”“我怎么会说得这么精彩?”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曾被判为“无米下锅”的“贫农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年内突然变成了我任教班级的“米粮大户”。可见,作文课上学生写不出作文,并不等于学生无话可说,而真实情况多是我们教师的引导没到位,没能把学生的“话匣子”给“撬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