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新的一年开始时,春节都会来迎接。可真别说,这春节只要一到,中国人不管在多远打工、上班,都急着赶回家团圆,吃团年饭!
这不,我家亲戚多,今年妈妈的哥哥一家子都从遥远的北京赶了过来,他们可有3年没回来过春节啦!爸爸那边也不例外,爸爸有一个哥哥就在龙泉,还有一个哥哥从重庆赶到成都,大包小包的东西从车上搬了下来。这么多人都回来了,今年的春节一定能大团圆!
一觉醒来,翻开崭新的日历。哇呼!今天大年三十儿,大团圆啰!
在家里,我怎么也坐不住,想着中午跟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一家吃团年饭,晚上又要去奶奶那边吃,还有零点时那嘭嘭嘭放礼花的场景。我坐立都不能稳定。没办法,爸妈只好带我出去溜达,舅妈和表姐也跟着一起去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我发现表姐变了,原来的她根本不会理睬我,而这次回来她不仅让着我,而且还愿意跟我搭话儿,对我家小狗好像还喜爱得很。我对这一切真是看在眼里,狂喜在心!
在路边,我买了一个气球,只想有个过年的气氛。
我们溜达的差不多时,便直接去了饭店,等着老人家过来。
终于开饭了,看着这一桌美味佳肴,我不禁口水直下三千尺,都不知道先吃什么了。
吃着吃着,我们的“领导”(外公外婆)发表新春讲言了,“在在这新的一年中,祝大家步步高升!”我们的“领导”刚发言完,碰杯的声音便响起了,我的杯子先于外公外婆碰了一下,嘴上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却一直想着应该感谢他们给我们做饭,买菜。这时我看见我那大大咧咧的舅妈还喝酒呢,她跟我爸爸干了后,抢着要倒酒,真是太逗了!
这个团年饭吃完了,我急着回家吃健胃消食片。因为下午还有一顿。
我们开车到了奶奶家,二伯伯一家已从重庆来了,我一下车便去找二妈,果然不出我所料,二妈又给我带了毛衣裙。进厨房一看,二伯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做菜、烧鱼,正给今晚的团年饭做准备呢!回到宾馆,两姐姐一个洗澡,一个酣睡。
目前我也不能回我们的房间,我妈酣睡,闲人免进,我只好去找有着童趣的二妈,我和二妈一起玩《水果连连看》,二妈真厉害,一关一关地闯过,我妈玩得可起劲儿了,直到团年饭开饭了,我们才罢休。
晚上的团年饭在家吃,但依然有一种温暖,家人互赠祝福、拜年。
零点时,我妈放礼花,放爆竹,过年、团圆真是温暖。我妈回到了家,发现老妈经我一番指导,也开始玩《水果连连看》,玩得如痴如醉。
大年三十儿,家家团圆,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团圆是一种沁人的温暖......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它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听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不能为读者所理解,就是不合格的。
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因此,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导致交际失败。例如,如果把“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丑事家家有。”这样,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
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本身,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 is a 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把fox翻译成“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达到交际的目的。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就能正确理解话语,使交际获得成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