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主题密切相关。写文章是为了表达中心,因此文章的线索要能为中心服务,有利于中心的表达。
2.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可以是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如何把这些材料联系起来组成有机整体,就需要线索把它们收拢约束,连缀成文。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应把握好线索的藏与露的程度,要做到既不藏得太深,又不露得太明,根据需要布置好线索的明灭变化,以求达到时隐时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那是爸爸妈妈任教的小学的操场,那个操场上的一草一木,在记忆的底片上永远挥之不去。
三四岁时的我,喜欢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飒飒的秋风吹拂着草丛,蚱蜢在草丛里唱着嘹亮的歌儿,欢快地彼此应和着,在青草的掩盖下并未发觉我已盯上它!我悄悄地挪动着步子,慢慢地靠近它。此刻,它一定是觉察到了危险的逼近,嘹亮的歌儿停止了,小小的身躯掩藏在了过膝的草丛里,两只眼睛警觉地打量着周围的情况。它在我的双手扑来之时狡黠地躲开,张开双翅飞起来,落在了几米外,歌儿唱得更悠扬。
稍稍长大后的我,喜欢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我每天站在树下,仰起头,盯着那棵几米高的合欢树,盼望着,盼望着,好希望风拂过的时候能够带来一朵像小伞似的合欢花。不是因为胆小怕跳起来会摔跤,而是那时个头矮小的我无论怎样跳都抓不到那最矮的'树枝。或许再过一年,两年,我就能摘到它了,毕竟我已能嗅到那淡淡的芬芳了呢。
现在,路旁种满了合欢树,微风拂过,给外出乘凉的人们带来了丝丝缕缕的馨香。我伸出手,很轻巧地在某个枝头摘下一朵合欢花,望着它仿佛看到了童年操场边的那朵。那属于我童年的合欢树上一定又开满了合欢花吧?不知那满树的合欢花是否仍像当初那样艳丽。那朵合欢花仍傲立在枝头等待着那个小女孩的归来,还是已化为泥土滋养着树木,抑或被另一位带着梦的小女孩摘走了呢?童年的梦渐渐地褪色了,我也不再是那个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的傻傻的小女孩了。成熟代替了幼稚,但心灵的城堡却难以忘却。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在心田里化作满园馨香。
【名师点评】小作者以“操场”为线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回忆了自己美好的童年,表达了对童真童趣难以忘却的怀念。文章开篇用“心灵深处,始终保留着对那个操场的留恋”简洁入题,接下来围绕“在操场上的草丛里寻找快乐”和“在操场边的合欢树下停留”再现了记忆深处的童年往事,结尾用“遗失的美好时时归来”与篇首照应,再次深化了主题。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操场上那个追赶着蝴蝶的小女孩,又仿佛回到了自己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
“谁,没交作业?”清脆的声音,划过了喧闹如菜场的教室,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浪花,但仅仅是瞬间的平静。有人转头厌恶地看了她一眼,大概是因为她打扰了他们的.聊天;有人不耐烦地回答道:“烦死人了!”也许认为她是多此一举,就只顾着做自己的事了;而有些人,没听见似的出了教室,可能是赶着去上“大使馆”吧!
瞬间的平静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看着那堆散乱无章的作业本,不用数,单看厚度就知道还没交齐。虽然老师强调了好多次,要把作业本全部都交起来。但是,没用!她只能一个个地去问了。先去问问那几个有“犯罪前科”的“顽固分子”吧!有一个“怀疑对象”还算识相,把作业交上去了。只见他从作业堆里找出来,证明了他的“清白”。
可是另一个,就要让你操心啰!“作业呢?”“没带!”“我说你怎么连撒谎都不会呢?撒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没做就说没做呗,还说什么‘没带’!你怎么不说被抢了,被猫猫狗狗吃了呢?”她气得
眼睛都要喷火了,可那个“小子”却说:“没带!没带!我就是没带!”说完,就跑着跳着出去玩“陀螺大战”了。我在旁边都看不下去了,白了那臭名昭著的忘作业大王一眼,气呼呼地又开始干自己的事了。
“还有你,你的作业呢?”“喔!组长大人,你看我这脑子,简直是豆腐做的。等等,我马上找出来给你。”找啊找,找啊找,他找了个半天还没找着。她等得不耐烦了,说:“我帮你找吧!”结果三下两下就找出了作业本。“你作业做了没?”“做……做了一点。”她熟练地翻开了作业本,检查作业。结果里面一片空白,一个字也没有。“补!”“喔!”被查到了,那小子的心情从云端跌入了谷底,只能坐在那里“享受”着偷懒带给他的“恶果”。
好不容易把作业收齐了,还得把那忘交作业的“粗心鬼”们的名字记下来。她记完了名字,端起那沉重的本子,走向了老师的办公室……
写好记叙文,抓住线索是关键。线索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反之,文章必然杂乱无章。可见,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是多么重要。
1.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3.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4.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如《伟大的悲剧》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5.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此文章题目“从??到??”就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一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小到大做过无数的作业,有许多我都记不清了。但是,惟独那次,让我记忆犹新。
那天,老师没有像以往那样在黑板上布置作业,而是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这个周末的作业是——靠自己的努力挣钱,用挣的钱给长辈买礼物!”同学们听完后,议论纷纷,喜忧参半。喜的是周末作业没有像往常那么多了;忧的是,只有两天时间怎么赚钱啊?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说:“你这周末帮我洗碗,我付你10元钱。”“好啊好啊,这么简单!”我拍了拍胸脯,“没问题,虽然我没洗过碗,但是洗完这么简单的事,就能挣这么多钱,看来,我这周末的作业可以完成了!”
吃完饭,我打开电视,收看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还没看1分钟,妈妈立刻喊我:“你这‘员工’怎么当的!不是说洗碗吗?”我这才想起来,只好无奈地放弃了电视节目。
“呀!这碗怎么这么脏?”“天啊,这油渍怎么洗啊!”厨房里传来了我阵阵的惊呼声。看,大大小小的`碗,有的上面有没吃完的米饭、青菜?鸦有的还有一层花花的油……我小心翼翼端了一大叠没洗过的碗放进水池里,打开水龙头,一边冲一边用手擦掉碗上的杂物,弄了半天,终于把碗的杂物清理清楚了。我暗暗地呼了口气。“妈妈,碗洗好了!”“这孩子,洗碗不用洗洁精,你看看,这油渍都没洗干净!”我这才想起来。赶紧将洗洁精抹到碗上,抹啊抹啊,突然手一滑,一不小心把碗摔破了。“怎么洗的,把碗都摔破了,扣2元工资!”
这份特殊的“作业”使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妈妈做家务的辛苦,冬天洗碗,手还要一直被冰冷的水冲洗着,难怪妈妈的手,总是显得那么饱经风霜。于是,我握着辛苦赚来的8元钱,来到小区便利店,给妈妈买了一盒廉价的护手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