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只有特色的'月饼到学校,刚进教室我就感到有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而且夹着各种不同的香味。
上课了,小朋友纷纷摆上自己的月饼,有园的,有方的,有大的像月盘,小的像乒乓球,有哈密瓜味的,有凤梨味的……。老师让同学们撕开一点点包装袋,有的同学急着撕开很多,好像现在就要忍不住吃似地,有的同学口水直流,舌头还不时舔了舔嘴唇,露出一副馋相,好好笑哦。
我最喜欢我的月饼,它静静地躺在印着心意连连的盒子里,好像在默默地祝愿大家中秋节团团圆圆、心心相印。再仔细端详,它全身穿着棕色油亮的外衣,上面雕着迷宫一样的花纹,里面的馅是香芋蓉味的,咬上一口,有点像豆沙,甜甜的,但一点儿也不腻人,好吃极了。其他的小朋友有的狼吞虎咽,恨不得一口吞下去,有的细嚼慢咽,像是在品尝珍品,有的吃着吃着还眯起眼睛,好像陶醉在月饼的味道里了。
下课了,同学们仍然品着美味的月饼,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我的课余生活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乐趣,那一幕幕情景令我难忘,其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在中秋节的时候,去比如世界做月饼的情景。
记得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做月饼的地方,一位年轻的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粉色的小板子、专门做月饼的面皮,还有金色的熟蛋黄和奇怪的模子。我拿起模子,仔细地看了好久,好奇地想:这是什么玩意儿?“长”得这么奇怪。上面是一个约厚四五毫米的椭圆形,连着一个弹簧,弹簧下面是一个正方形的东西,我都没见过。
这时候,阿姨说:“现在咱们开始做月饼。”我只好不再想这个问题,开始动手做了。我把面皮揉得圆圆的、软软的。揉好后,把面皮轻轻地放在小板子的中央,使劲地用手掌把它压得扁扁的,用右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揭开,拿起来,平平的放在手掌上。然后,我捏起一个蛋黄,放在面皮中间,它便舒服地躺在上面,好像在晒太阳似的。随后,我把面皮一层一层往里面包,又使劲地揉,把蛋黄裹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圆鼓鼓的球球就出现了。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关于那个模子的答案。原来,月饼上的花纹就是用模子做的。看来它的用处也不小嘛!接下来,模子就上任啦!先用模子扣住做的球球,然后用手一压椭圆形,漂亮的小月饼就做好啦!但因为烘培的时间很长,所以吃不到自己做的月饼。但是我仍然很开心。
是呀,一个小小的月饼,它让我学会了一种本领,也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转眼间,又来了。中秋节呀,既可欣赏到饺洁的圆月,又可吃到美味的食品——月饼。
月饼,对于大家不是陌生的吧。那种皮薄、香甜、好吃的圆圆方方各种馅儿的东西让我们口水直往下流。烤得发黄发黑的香皮儿还模糊地印着点字,是写着这月饼是什么口味的。最普遍的就是莲容蛋黄、豆沙这类的了,而水果口味的则比较少有,但近年大力推广,(我就非常喜欢吃哦)别说,还真不错。
今年早早就发下了月饼,我禁不住月饼对我的诱惑,拿了二个来吃。咬着第一个月饼那薄薄的皮儿,嗯,真香,一口咬着了里面好吃的馅儿。馅儿是别具一格的草莓味,酱红色,软软滑滑的,还具有草莓的甘甜,配合稣皮,哇,真是太好吃了!我三除五除便吃掉一个。随手拿起一个,细看上面的字,写着:哈密瓜。哈密瓜味啊,看起来挺不错。干脆大口咬,露出了里面深绿色、柔嫩美味的馅儿。哈密瓜味既有甜味,又有点酸味,还有点月饼味哪。真是越吃越好吃。
看来这次吃月饼可是头一回吃到那么好吃的水果月饼哦,哈哈!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