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爷爷观看了少儿节目的《经典诵读》,我观看了<<经典朗诵>>之后,我掌握了很多的古诗词让我学会了许多带“风、雨、江”的诗句,等。
一开始是任家豪的用“更衣”一词代替“去卫生间”,让大家觉得很搞笑,但他在餐桌上随意大声接电话,非常不礼貌,结果被扣分,紧接着盘里有五个大虾和五个鸡蛋,但是有六个人,他们都很懂得谦让,但是对那五个鸡蛋就不怎么谦让了。
观看了这个节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好好向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
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范仲淹的第20代孙范养源携家人从广东来到四川德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道中兴,在罗江县修建了范家大院。范家从此在这里开枝散叶,如今,散落在罗江的范氏后裔已有两万多人。每年春分时节,范氏家族后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范家大院,重温“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传承“廉俭一生”的范氏家风。每当有人要外出打工或者哪家孩子离家上大学时,总会到范家大院祠堂前,诵读“先忧后乐、为国为民”的家规,以示不忘祖训……
“先忧后乐、为国为民。短短8个字背后,饱含文化传承的'味道,很有教育和启示意义。”5月12日晚上,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成果汇报会(评选活动特别节目“好风传家”实况在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家住成华区的成都市民杨莉在听完德阳市罗江县范氏家族家规的故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汇报会上,入选十佳“天府好家规”的范氏家族成员与其他十佳家族、家庭代表们通过电视信号,把他们珍藏的好家规故事,传向了千家万户。
“以书传家,以学报国”“敦孝悌、睦宗族,饬伦纪、辨职业,择交游、安义命,尚勤俭、谨婚嫁,慎丧祭、训子孙”……这些“天府好家规”,有的文字精美,内容隽永,如“自叹传家无别业,丹青次第续儿孙”;有的来自日常生活行业行规,如“医术传家、医德立家、仁心兴家”;有的是人生经历的直白感悟,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有的源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百年,如“精忠报国,御侮执义”。细细品读赏阅,一股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高度融合的家风文化精髓扑面而来。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我省把家风家规建设摆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位置,并按照全省“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部署,于今年1月启动了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历经媒体推荐、个人自荐等环节,活动共搜集整理具有教化意义的家规家训400余条,征集好家风故事800余篇。最终,成都市金堂县贺氏家族家规等10个家规荣获了十佳“天府好家规”,广安市邻水县包氏家族家规等39个家规获“天府好家规”提名。
“这些家风是围绕古代先贤、当代英模及红军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方面严格筛选的。立得住、叫得响、口碑好!”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说,它们充分展现了全省各地历史人文特色和现实生活写照,全方位展示了现代四川人传承发扬良好家风家训的精神风貌,是我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天,我到阿姨家去,想把这个电子娃娃也带去。可是,又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小学生了,抱着娃娃到处走,也太不好意思啦!于是,我找了一条围巾,把它盖在娃娃身上,离开了家。
我抱着娃娃挤上了公共汽车。车厢里的乘客多极了。大家挤来挤去,一下子,娃娃嘴里的奶嘴给挤掉了。
“哇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起来。我吓得连忙弯下身子,寻找奶嘴。=
“谁让个坐位给抱孩子的小妹妹坐?”一位售票员阿姨亮开嗓门喊、这时,坐着的乘客纷纷起来让坐,我刚拾起奶嘴,就被一位戴眼镜的叔叔拉到他的坐位上去了。
“***妈也真是的!”坐在后面的阿姨不满地说,“让你这么一个孩子抱着小毛头出来挤车,出了事怎么办呀?”
“是呀,她妈妈的.胆子也太大了!”
这时候,我不好意思地说:“这不是小毛头,是个电子娃娃。”说着,我掀开围巾,把奶嘴塞进电子娃娃的嘴里,娃娃这才止了哭声。周围的人看了,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车厢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灯光亮起,80岁的贺宗才第一个走上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成果汇报晚会的舞台,怀里紧紧抱着两本泛黄的线装书。
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血脉延续,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聚光灯下,贺氏家族的'“锄经”故事再次被人们翻阅。
“这本《贺氏族谱》有157年的历史。”从怀里展开泛黄的书页,贺宗才的话语饱含深情:“家规家训源出东晋,历朝历代因有所增删,但精华不变。”以保存和修缮族谱为己任,贺宗才把印刷于清同治三年春月版——贺氏最早的成文家规《贺氏族谱》视如珍宝,这是第一次带出远门。
族谱中写道:“家有规,礼也。故法不立则礼不行,礼不行家是以无规,家无规何以保家?更何以齐家?”“锄经”是贺氏家规精髓,以其为核心的思想深植贺家,并且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贺宗才说:“这个奖励,不是对某个人的表扬,而是对我们整个家族的肯定,史无前例。”
“锄是锄头,经是经书,出自西汉倪宽‘带经而锄’,取‘耕读’之意。”贺宗才的侄孙贺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进一步阐释贺氏家规。
锄与经并举,贺氏历代致力于兴办教学。在落业地成都金堂五凤,贺氏家族先后兴办了凤仪书院、安凤义塾和五凤乡高小国民学校,不仅对族内子弟谆谆教诲,也改善了五凤乡中子弟读书的条件。
第十代族人贺麟是家族代表人物之一,清华大学毕业后,生长于民族危亡之际的贺麟,一直探索从思想上、学术上来拯救中国。远渡重洋到美国奥柏林大学、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汇通中西,发展中国文化。1985年,83岁的贺麟一次性捐赠淮口中学2万元、五凤小学5000元、五凤黄狮村小学2000元,这才有了“贺麟奖学金”,而当时他全部存款仅三万元。
以此为基础,贺氏家族后来成立“贺麟基金会”,延续贺家助学传统。至今,这个教育基金每年都会拿出约20万元资金表彰当地优秀学生。作为教育基金会的一员,贺杰把这种表彰看做是对贺氏家规最好的传承。
我看了《经典朗读》之后,得到了许多启发,比如听了《鸟》这首诗之后,懂得了要爱护动物和母子情深,我们从诗中知道了古代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既简练又深刻。通过这样的节目号召我们多学习国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国学是一种时间沉淀而成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沉淀才是真正的经典。
以后的学习中,我也要多诵读,即可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培养演讲水平,又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国人就应该多了解国学,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这几天,央视在新闻中推出了一个专题采访节目:询问路人的“家风家规”。我注意一下,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所问非所答”。
那什么是家规和家风呢?我觉得家规就是规范家族成员的条列,现代家庭并不多见,旧社会的家庭也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主要内容为:一是家庭成员要遵守家规,服从家长领导。二是不论务农、经商、耍手艺,收入要交当家人。开支要经家长允许,领取资财,开支后要报账,余者上交,不得隐匿。三是男人外出要奉公守法,不给家庭惹祸,不准结交非类,吃喝嫖赌。四是女眷要守妇道,孝敬公婆,团结妯娌,爱抚幼小。特别首忌淫、盗。五是一般禁止“三姑六婆”进出。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女人贩子、媒婆、虔婆(妓院的鸨母、巫婆、花婆、稳婆(接生婆。当然必要时,媒婆和接生婆还是要去请的。六是有祖传技艺、秘方的家庭,规定“传男不传女”。不传女,是不传给女儿,儿媳妇是可传的。不同家庭,内容不尽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特别是孝敬公婆,尤为世风所重,如 “孝妇泉”的传说讲的就是:一儿媳妇背着年老重病的公公逃难,到一山坡上,公公口渴难忍,媳妇掘地寻水,感动上苍,出一清泉。媳妇一直在此地伺候公公至去世,并掩埋公公于附近,才辞别而去。后人称此山泉叫“孝妇泉”,并建有“辞公寺”以纪念彰表孝妇。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作风都是家风、门风的重要话题。在旧社会,私奔(自找对象及寡妇再嫁都是破坏门风的,是不允许的。翁媳关系是很严肃的,若有苟且之事,会被人耻笑。即使大伯哥也不与弟媳直接搭话,时风依然。
因此,我说家风就是家族承传的一种精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