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今天令我特别开心的是姐姐她们一家回来了,和我们一起过节。
晚上,我们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等着月亮出来。那月饼可真香,有橙子味、荔枝味、蛋黄味,还有苹果味。姐姐最爱吃蛋黄味,我最爱吃荔枝味,爸爸、妈妈最爱吃的是苹果味。奶奶正忙碌着敬月亮,我和姐姐帮忙搬来了一张桌子,奶奶在桌上放满了水果和月饼,我还帮忙点起了蜡烛。爸爸在门外放起了鞭炮。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月亮出来了。于是我立刻抬起头来,只见天上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半边脸躲在云层后面,探着脑袋张望着,渐渐地整个月亮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挂在天空,像个晶莹剔透的大圆盘。皎洁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洒满了整个大地,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敬月亮啊?”爸爸说:“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每年这时都要敬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哦,我知道了,我学的古诗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说道。爸爸笑着说:“说得好!敬月亮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听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太幸福了,祝愿家家户户都像我们家一样幸福!祝愿所有的小朋友们像我一样快乐!
中秋节是我喜欢的节日之一,我喜爱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今天可以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地在一起赏月;第二个原因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吃月饼。说到月饼,那可是“人间美味”,什么馅儿的我都爱吃。是松松脆脆的五仁馅儿,是柔嫩丝滑的蛋黄莲蓉馅儿,还是软软糯糯的红豆馅儿……我吃起来都回味无穷。我是个“小吃货”,想到这儿,我禁不得要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中秋节,最主要的,就是要赏月、吃月饼,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不,我的姑姑带着可爱的小表妹琪琪来了,两个大我七岁的表姐也来了,我开心极了,又有人陪我来玩儿了!妈妈把水果和各种各样的零食、月饼都摆到了院子里,而我和表妹表姐疯狂的玩儿起了抓人的游戏,跑的满头大汗也不嫌脏,不嫌累。这时,我发现了桌子上的好吃的,连忙弯下腰,小声告诉我的表姐妹们:“琪琪,雨悦、雨婧姐姐,快来啊,这儿有好多好吃的哩!”她们听到了,也蹑手蹑脚的跑了过来,我们四个小馋猫,两眼放光,放开肚子大口吃了起来,没过几分钟,盘子里的食物已经少了一大半了,我们偷偷的笑着,又嘻嘻哈哈的追了起来。
可是我们偷吃的事,终究还是被妈妈给发现了,她好好批评了我们一顿。我小声嘀咕道:“难道过中秋节,还不能吃月饼吗?”“月饼要等到月亮出来的时候才能吃,你听懂了吗?”“好吧!”听到这件事,我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但“母命难违”,我撅起嘴巴,心里恨恨的想到:“这个月亮,也太讨厌了,自己睡懒觉不出来,还害得我们不能吃,哼!”
正当我怀着怨气望向天空时,突然隐隐约约的看见了月亮,瞧啊!她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儿,用轻薄的面纱,遮住了自己的小脸,正抿着嘴,望着我们笑呢!大约过了一刻钟,月亮终于鼓足了勇气,慢慢地解开了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我连忙拿起一块我最爱吃的蛋黄月饼,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一边仰着头赏月。月亮真是太美了,虽然她圆滚滚的,像个大玉盘,但依然迈着轻盈的步伐,在漆黑的夜空中向人们展示自己那优雅美丽的身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洒下一片片柔和的银光,既没有太阳那么耀眼,也没有丝毫的炎热,在远处看,就像成堆成堆的银子,闪着美丽的光芒。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感到了在他乡的游子深深思念故乡的情感;又想起了《嫦娥》中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又想起了嫦娥,她一定在广寒宫里,思念丈夫后羿,当时如果不偷吃灵药,就不会有今天这般相思之苦,现在一定和后羿幸福地在一起生活着,嫦娥一定很后悔……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点半,我感到阵阵倦意,头一点一点的,终于抵挡不住睡魔的诱惑,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里,我和嫦娥姐姐还有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一起吃着月饼,听嫦娥姐姐给我们讲着好听的故事;歪着头,好奇地看着吴刚永不停歇的砍伐着那棵神奇的桂树……中秋节真是太美好了,我爱中秋节!
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八月十五的月亮慢慢升起,那么美丽,那么自由,那么明亮,就像仙女一样,把幸福撒向人间;还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养育着我们,祝福我们幸福美好;还像一个又香又甜的月饼,那么馋人,那么可口。
我还亲自查了一下关于月亮的谜语和古诗,比如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还知道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我们一家人去湖边的亭子里吃月饼,我们拿起餐具切成四小块,一人吃一块,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快快乐乐,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观赏者美丽的月亮。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博饼,起源于泉州府,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博饼活动的创始人是南安人郑成功。当年,郑成功为了鼓舞思乡将士们,命令其下属发明此游戏。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成为一种独特的中秋文化。
中文名博饼
性 质民俗活动
起源地泉州府流行
时间中秋节期间
流行地区闽南保护情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门博饼历史
中秋博饼,起源于泉州府,传说由郑成功发明,是闽南地区特有的由饼文化外延的一种民俗活动。博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饼,共计一会,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一年内的运气。
在闽南地区,中秋赌饼也已成为一种商业活动和大众游戏[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风物志》记载:在厦门、泉州、漳州一带,中秋节有“夺状元饼”的习俗。 在台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城乡以及台湾离岛金门县,至今还流行中秋博状元饼的习俗。在金门,金城镇吴厝社区发展协会每年庆祝中秋社区联欢晚会,都有博状元饼大赛。
厦门博饼来源
第一种
关于中国福建博饼历史的来源历来有几种说法。流传最多的一则与郑成功有关:1660年前后,郑成功据厦抗清,其士兵多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中秋前后愈发思亲怀乡。郑的部将洪旭与兵部衙堂的属员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厦门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设计出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一博。每会月饼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2个,“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全会有大小63块饼,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字。因为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数,八九七十二是亲王数,而郑成功封过延平郡王,所以用郡王六十三之数。
还有一说是:据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许许多多从大陆去台湾的官兵,思念家乡,每逢中秋佳节,思乡之情更是不可阻挡。郑成功为了冲淡官兵的乡愁,特请一位部将,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全体官兵在凉爽的中秋之夜欢快一博。
第二种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至今,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闽南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底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第三种
厦门大学刘海峰则认为博饼从北方流行过的状元筹演化而来。2004年朱家麟先生等人发现福鼎市闽南语通行区域中,至今还大规模地存在着博状元拔头筹的情况。
中秋节的夜晚,我仰望中秋明月浑圆无缺的月亮遥远而明净。我们一家围坐在院里赏月其乐融融。
妈妈说:“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来吃块月饼团团圆圆。”我接过月饼咬了一口一股绵软的甜味立刻在我嘴里散开去。此时一个念头在我心里闪过。隔壁家的奶奶还好吗?邻居李奶奶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据说她的子女外出工作已经有几年了都没回来过几次。她平常很少出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
今天是中秋节了她是否和她的子女一起在过中秋?是否也在品尝月饼呢?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再也不能吃得心安理得了。我问妈妈能不能看一下旁边的奶奶呢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拿着一盒月饼悄悄来到奶奶家门前只见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时用着纸巾擦眼泪我的心一颤呆呆地站在门前注视着房中的一切。
奶奶的家里到处是灰尘东西摆得乱七八糟电视机的屏幕明显已经老化了墙上的白漆也即将脱落……一定是没人帮她打扫吧!我想进去但又不知该如何说好。
妈妈打破了沉寂:“李奶奶中秋节了我们来看看你。”“哦……是你们啊……请进请进?”李奶奶急忙起身招呼我们进屋。“奶奶中秋节快乐这是我妈妈给您的月饼”我抢着将月饼塞到奶奶手上。“谢谢谢谢你们”奶奶抹了抹眼角。“唉……中秋了可孩子的电话又打不通我心里……着急哟!”“李奶奶您孩子在外工作肯定忙他们不会忘了您的。中秋佳节团圆夜啊孩子肯定也惦记您!您啊要想开点说不定他们忙完了就给您打电话来了。”妈妈轻声的劝着李奶奶。
“就这样我和妈妈陪着李奶奶一个晚上听着她倾诉。我终于体会到了老人的心境是多么的悲哀。这个中秋节我们虽然没有在家里团圆但是能抚慰一颗孤独的心跟妈妈说的一样我们的心团圆了。
夜深了我们起身离开。一轮明月当空悬挂柔柔的光让人觉得温馨。刚走出门身后响起了电话铃声……妈妈笑着说:“团圆了!团圆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