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像一片辽阔无边的大海,而我是大海大众多的儿女中的一员。我原本是一无忧无虑,但却遇到了从来没有的滋味,从此我的日子里“无忧无虑”便销声匿迹了!失败的滋味让我的心快要被它苦死;挫折让我的心难过沮丧;我慢慢地向海面游去,我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但不料一到海面就被面无表情的海浪重重地揍了一顿,它把我卷到空中然后又重重地把我摔下来。瞬间,我感到我的五脏都快要被它撕扯出来,那般疼痛简直无法言语;我一回到水里便知情地向海的深处游去,但是海里浑浊的空气让我头晕目眩,海里究竟不是我想要的世界,不再是我想要的世界,不再是我想要的栖息之地,如果可能我将逃离这“弱肉强食”的世界……
我又一次慢慢地向海面游去,因为害怕自己又一次挨打,所以便知情地躲在岩石旁边。啊,原来海面是这般模样的啊!天空清澈见底,洁白无暇的云朵在广垠的天空中飘荡,那里洗檫天空的洗涤剂……我忘记了呼吸,只觉得有点儿窒息。于是我开始向海面乞讨空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啊,这是多么新鲜的空气啊!如果可以我将离开这一片大海……
我努力地向岸边游去,但是我深知在这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寻找岸边无疑像是大海捞针一般艰难……
上生物课时,生物老师特理解我们,不时会开玩笑;不时加上一点科外知识,让课堂上不再死板生硬。
讲课时,您在这短暂的说话间歇,眼光向整个教室溜了一遍,您的目光和某个同学的目光相碰,这相碰仅仅是一刹那,就在这一刹那,多少同学异样的目光扫向了那个同学。我的同桌,那个调皮鬼还“嘿嘿”笑了两下。那个同学的心沉下去了,头垂下来了。
我们不会遗忘是谁教会了我思想;不会遗忘是谁在迷茫里指引方向;不会遗忘是谁让世界有爱和书声琅琅;不会遗忘是谁用辛勤构建知识的殿堂。
佛心,即平常心也。一个人能够真正长久地怀抱一颗平常之心,身放闲处,心在静中,云中世界,静里乾坤,那就意味着他的“参禅入定”已然相当境界。
日常中,我们常常身陷形形色色的纷争和困扰,总是无法宁静,总是无法超脱。我们向往着闲适快乐的生活,却又往往在现实利益之前备受着种种羁绊。可见,“功利”的***伤力是如此顽固和强大。
参禅到何种程度,一切皆取决于人境的高与低和空与实。要让我们时常葆有一颗平常心,就得千方百计将一切的利益和纷争都看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和简单。然而,平常并不代表庸碌无为,而是更加地对人生充满热情充满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禅师有云: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的深邃宽广,似秋月那样的皎洁柔情,像明镜那样的明亮清纯。因而,禅者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皆成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
我们参禅悟道,并非是说我们必须看破红尘归之于佛门,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参”或“悟”,参的是一颗心,悟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禅师的一席话,多少还是能令我们悟出些许道理的。
《一路莲花》第十章,教诲人们一句话14个字——心地能平稳安静,处处皆青山绿水。
禅,就是内在的学习,就是一种自我的净化。
净化之过程,是砺炼之过程,是修养之过程,是宁静来自于内心之过程。
所谓触目菩提,在于自己心境而已。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明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的良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那么,还有什么能够来迷惑与浸染我们?
我不知道郑板桥老先生有没有参过佛法,但他的“难得糊涂”,在我看来,真的是历经了沧桑后的一种顿悟,一种禅义。
难得糊涂,好啊。有时候太清楚了反而障眼,该糊涂时不妨糊涂一把。
这糊涂,也是难得的平常心呀。
禅说:一切随缘就好。
一切随缘的注解并不是得过且过,不思上进,或者自暴自弃。所谓的“一切随缘”,就是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面对现实,从容淡定,并合理选择切合实际的人生方式和努力目标。
凡事均不可强求。努力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是你的。千万别眼高手低,一山望着那山高,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
享受人生,其实更多的是在享受着创造生活的过程。
只要用心去生活,在生活中慢慢积累,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随缘吧,就让一切随缘。
有这么一个比喻,非常经典,非常好。
人生要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皮箱在我们有用时,就将它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倘若不用皮箱时,你仍然把它提在手上,便是累赘;反之,要用时,没有皮箱,就会有不便之处。
我们做人就必须像皮箱一样,能够提得起,也能够放得下。提所当提,放所当放,提放自如。
生活中当追求自然,人生中当追求自由。
追求自然与不做作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才能“随欲而安”,闲适快乐。任性自然的人生态度,是潇洒,更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人们总是感叹:活着真累?是因为发出如此这般的感叹,说明:一是表明心累,心里有负担;二是表明对现实状态的无奈。“心累”和“无奈”,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态度,来自于人们对“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的理解。说到底,就是想不开,就是放不下。
人生苦短,又何必去追求那虚幻如梦的浮光掠影?
累了,就歇歇。
其实,世界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去理解世界。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表象,他的内心世界便会无比的广阔无比的自在。
禅说: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
坦白的说,在我读完慕容余华的力作《我们生活的年代》之后,心情着实受到了不小的震慑和抑郁。我震慑于十年的生活经历竟能将昔日的同窗好友,折磨成如今各怀心事与愧疚的行尸走肉。然而我更抑郁于我们生活的年代同时竟也变如此的猝然与可怕。难道金钱与利益真的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了吗?当然我想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这个问题都应该是持否定的,我始终相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人们之间纯洁的情感是不会被任何隐晦的事物所取缔的。生命总缺少不了真诚与感动,生活也同样缺少不了博爱与宽容。
我想这也是此书要告诉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所以作者才能以自己真实的情感与灵魂的投入,仅用三十五万字写完了这几个年轻人的十年历程。其中有梦想,有坎坷,有反抗,亦有背叛与欺骗,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年的40个季节,浓缩了这群年轻人的悲欢故事。十年的时间可以造就年轻梦想中的一切,同时亦可改变或摧毁这一切。从袁浩东不屈服于命运,在偌大的北京城打拼着自己的梦想。到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日益浮躁甚至偏激的心态,致使他跨出了道德的底线,成为了公司的“告密者”,间接害死了赵家乐的父亲。袁浩东虽然得到了足够实现他梦想的一大笔钱,却失去了最爱的女人林紫云与再婚妻子杨依蕾。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一个离开,一个离世,才使得他明白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回浓郁的亲情和过往的快乐。袁浩东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做出的事情,必然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最使我记忆犹新的是改过后的袁浩东,一头银发的独自一人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吃着方便面,我想此时他一定非常渴望吃一顿紫云亲手做的饺子吧!
小说的另一个男主人公赵家乐,是一个没有远大的目标与理想,但却是把亲情与友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人。他常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很大的人生目标,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在一起”。他常常会把“仗义”这个词挂在嘴边上,对袁浩东等人的友情成了他生命的支撑。甚至到得知间接害死父亲的“告密者”,竟然是昔日他曾认为可以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友袁浩东的时候。他的眼里只剩下了偏执和仇恨,纯洁澄澈的心灵被蒙遮多年之久。不过自己的入狱,叶玉芬的不幸离世与年幼的豆豆失去了母亲,郭洋港的冷漠仇视与为爱苦等四年的女友江小荷,赵家乐同样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