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这是哲学的三大命题之一。“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是高职生在生涯发展中常常思考的问题和职业定位的结点。根据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体自我进行了解和认识,这是职业发展的起点,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越清楚、就越能够了解自己的所需所能,从而在纷繁的职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
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某些贵你来说很重要和你能想要的东西”。价值观是个体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于环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着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和支配作用。
在很多的时候,价值观往往对个体的人生方向、生活方式起着核心作用。“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能够使你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的许多困惑,决断困难往往与价值观有重要关俩,如高收入而相对不稳定的甲工作和相对低收入而稳定的'乙工作,实际上就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个体需要澄清的是,对于自己来讲哪个因素更重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楚认识的人在做生涯决策时较为容易,他们清楚什么对于自己更重要,并在选择中坚定自己的决定。大学生正过于职业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容易陷入误区,如盲目从众,追求热门而忽视自身的特点。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兴趣。兴趣是“人们为了乐趣或享受而作的事情”。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个体带来兴趣,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激发个体的潜能与创造力。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能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乐此不彼。反之,则最多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还很容易导致厌倦与疲劳。更重要的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人从事的时候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是人们快乐生活的重要源泉。
按此人格偏好和职业对应我们把它分为六大类:
(1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工具、机械、动植物:对应工程师、机械式等职业。
(2研究型:拥有数学和科学能力,喜欢独立工作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对应科研人员、学者等职业。
(3艺术型:拥有艺术能力、创造力、喜欢从事原则性的工作。对应艺术家、记者、摄影师、室内设计师等职业。
(4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对应社会工作者、教师、咨询员等职业。
(5企业型:喜欢和人群互动,有影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对应律师、企业经理、政治家等职业。
(6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拥有文书和计算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对应编辑、计算机程序员、秘书、会计等职业。
3、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人的性格类型与职业之间具有关联性。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更适合诸如营销这样需要热情多变,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而内向型的人则可能更适合会计等要求细致、严密、以数据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
性格是天赋和后天作用共同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有较强的恒长性和稳定性,不易改变。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一方面寻找性格和职业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要在对自己的性格不断修正、完善的同时,更要善于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性格的特点。
4、能力。能力是用人单位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常常会以“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出来。与职业相联系,可以把能力区分为天赋能力和通用技能两类。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天赋能力或“天分”,如数字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音乐能力等。不同的职业对天赋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数字敏感性和计算能力,运动员需要具备运动协调能力。当选择的工作与你具备的“天分”一致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再努力勤勉也可能收获其微。
通用技能更多的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综合的,可迁移的能力。如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技能等。这部分能力具备更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不同的职业有不用的能力要求。如教师工作需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特别是通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在大学期间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职业所需的个人能力。
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这四个因素在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层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他们的关系。价值观是“导航仪”,是个体生涯发展最核心的东西,不仅是重要的决策因素,还对个体人生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兴趣是“发动机”,发挥着内在动力作用;性格是“稳压器”,保持个体与职业之间的协调,稳定;能力是“燃料”,是“发动机”运转的基础,推动个体在生涯发展中不断向前。
倒是片中魔鬼老师弗莱彻对音乐一些严酷到近乎变态的标准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他能在众多乐器一起演奏时分辨出哪个乐器在哪个音上跑调,对于男猪的架子鼓,那就是能听出节奏时长的错误。我半途而废的学过一些吉他与架子鼓,身边的朋友也有不少是专攻音乐的,知道达到这样的水准是一种什么难度
抛开弗莱彻人性扭曲的一面,我觉得这个细节体现了他的专业化。当时弗莱彻正通过高压心理战术排除走调人员:有人走调了,他要自己站出来,因为他站不出来,说明问题更大——一个搞音乐的连自己走没走调都听不出来?言下之意,他认为没达到这个条件的人将来以音乐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是对职业的侮辱,将音乐的职业水准提高到流行音乐之上也是本片的一个主导思想,这从男猪桌子上贴着的一张相片也可以看出来。
“少壮不努力,老大搞摇滚”,影片认为,在音乐这一行,即便是打鼓也应该在经典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登上林肯中心为荣,而不是当个街头地下室的摇滚乐队鼓手,永远隐藏在主唱与吉他的后头,在歌曲编曲中处于弱势与配角的地位,即便是一个节奏从头打到尾也能顶个英伦摇滚的招牌到处晃。
以下为部分引用:
“眼下这个中介的时代,给个人提供的写作平台和出头机会其实已经算不得少了,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写作者,害怕没有前景?
“1,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拼天赋的阶段。
“2,写作这件事情,是讲天赋的。
“哪怕只是单纯写网文,说功利一点,能保证多少时间写一篇?擅长的领域如何选择?如何经营写作者个人的品牌?至于文风,是撒泼打滚串网段,还是挺胸收腹小清新,能一枝独秀或是各擅胜场吗?
“如果这点自知都没有,不建议以写作为生。尤其是奔着“前途”的写作。”
作为一个写作者,上面说的努力固然重要,那就是从事一件事情的时长与关注度会造就你在这个事情上的专业程度。但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把写作也看做一种专业,那么连写得好与写得不好都分辨不出来,问题岂不是更大?虽然文艺的事情很难有统一的标准,但最基础的规律是有的,正如音乐的标准就是你能否准确的吹奏出一个音。而文字的标准就是你能否准确的表达你的意思。
专业是否等于职业?并不全是,专业是职业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职业的体现除了专业程度,还有为人处事的态度,遇到属于你解决的范畴你解决不了怎么办?职业的做法是不找借口全力以赴,非职业的做法就是撂摊子,简而言之就是靠谱不靠谱。男猪演出迟到虽然有特殊原因,但毕竟属于不靠谱,尤其是在受伤的情况下,为了不失主力鼓手的位置硬性要上场表演,有时逞强和孩子气并不能说是职业的一种(感觉我好像蛮多的)。
很多文艺青年并不喜欢片中传递出来的冰冷与残酷:在他们看来,没有快乐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我却觉得,有些事情确实没有快乐而言,但它们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做一天和尚,认真撞一天钟。
读完《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师的幸福》后,感触颇深。对于教师职业的幸福这个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得能到充分体现,这就是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教师的幸福感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
随着学生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家长与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让许多老师难于应付。再者,教材的推陈出新,增加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的压力和焦虑在不断增加。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不仅仅意味着课堂的改变,教育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教师职业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根本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甚至是我们的人生。
“我是谁?”这是哲学的三大命题之一。“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是高职生在生涯发展中常常思考的问题和职业定位的结点。根据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体自我进行了解和认识,这是职业发展的起点,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越清楚、就越能够了解自己的所需所能,从而在纷繁的职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
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某些贵你来说很重要和你能想要的东西”。价值观是个体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于环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着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和支配作用。
在很多的时候,价值观往往对个体的人生方向、生活方式起着核心作用。“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能够使你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的许多困惑,决断困难往往与价值观有重要关俩,如高收入而相对不稳定的甲工作和相对低收入而稳定的乙工作,实际上就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个体需要澄清的是,对于自己来讲哪个因素更重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楚认识的人在做生涯决策时较为容易,他们清楚什么对于自己更重要,并在选择中坚定自己的决定。大学生正过于职业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容易陷入误区,如盲目从众,追求热门而忽视自身的特点。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兴趣。兴趣是“人们为了乐趣或享受而作的事情”。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个体带来兴趣,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激发个体的潜能与创造力。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能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乐此不彼。反之,则最多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还很容易导致厌倦与疲劳。更重要的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人从事的时候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是人们快乐生活的重要源泉。
按此人格偏好和职业对应我们把它分为六大类:
(1)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工具、机械、动植物:对应工程师、机械式等职业。
(2)研究型:拥有数学和科学能力,喜欢独立工作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对应科研人员、学者等职业。
(3)艺术型:拥有艺术能力、创造力、喜欢从事原则性的工作。对应艺术家、记者、摄影师、室内设计师等职业。
(4)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对应社会工作者、教师、咨询员等职业。
(5)企业型:喜欢和人群互动,有影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对应律师、企业经理、政治家等职业。
(6)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拥有文书和计算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对应编辑、计算机程序员、秘书、会计等职业。
3、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人的性格类型与职业之间具有关联性。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更适合诸如营销这样需要热情多变,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而内向型的人则可能更适合会计等要求细致、严密、以数据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
性格是天赋和后天作用共同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有较强的恒长性和稳定性,不易改变。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一方面寻找性格和职业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要在对自己的性格不断修正、完善的同时,更要善于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性格的特点。
4、能力。能力是用人单位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常常会以“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出来。与职业相联系,可以把能力区分为天赋能力和通用技能两类。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天赋能力或“天分”,如数字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音乐能力等。不同的职业对天赋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数字敏感性和计算能力,运动员需要具备运动协调能力。当选择的工作与你具备的“天分”一致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再努力勤勉也可能收获其微。
通用技能更多的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综合的,可迁移的能力。如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技能等。这部分能力具备更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不同的职业有不用的能力要求。如教师工作需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特别是通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在大学期间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职业所需的个人能力。
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这四个因素在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层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他们的关系。价值观是“导航仪”,是个体生涯发展最核心的东西,不仅是重要的决策因素,还对个体人生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兴趣是“发动机”,发挥着内在动力作用;性格是“稳压器”,保持个体与职业之间的协调,稳定;能力是“燃料”,是“发动机”运转的基础,推动个体在生涯发展中不断向前。
“我是谁?”这是哲学的三大命题之一。“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是高职生在生涯发展中常常思考的问题和职业定位的结点。根据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体自我进行了解和认识,这是职业发展的起点,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入、越清楚、就越能够了解自己的所需所能,从而在纷繁的职业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
1、价值观。价值观是指“某些贵你来说很重要和你能想要的东西”。价值观是个体在后天成长过程中于环境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着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和支配作用。
在很多的时候,价值观往往对个体的人生方向、生活方式起着核心作用。“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能够使你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的许多困惑,决断困难往往与价值观有重要关俩,如高收入而相对不稳定的甲工作和相对低收入而稳定的乙工作,实际上就是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个体需要澄清的是,对于自己来讲哪个因素更重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楚认识的人在做生涯决策时较为容易,他们清楚什么对于自己更重要,并在选择中坚定自己的决定。大学生正过于职业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阶段。容易陷入误区,如盲目从众,追求热门而忽视自身的特点。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兴趣。兴趣是“人们为了乐趣或享受而作的事情”。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个体带来兴趣,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激发个体的潜能与创造力。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能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乐此不彼。反之,则最多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还很容易导致厌倦与疲劳。更重要的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人从事的时候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是人们快乐生活的重要源泉。
按此人格偏好和职业对应我们把它分为六大类:
(1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工具、机械、动植物:对应工程师、机械式等职业。
(2研究型:拥有数学和科学能力,喜欢独立工作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对应科研人员、学者等职业。
(3艺术型:拥有艺术能力、创造力、喜欢从事原则性的工作。对应艺术家、记者、摄影师、室内设计师等职业。
(4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对应社会工作者、教师、咨询员等职业。
(5企业型:喜欢和人群互动,有影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对应律师、企业经理、政治家等职业。
(6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拥有文书和计算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对应编辑、计算机程序员、秘书、会计等职业。
3、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人的性格类型与职业之间具有关联性。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更适合诸如营销这样需要热情多变,以人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而内向型的人则可能更适合会计等要求细致、严密、以数据为主要工作对象的职业。
性格是天赋和后天作用共同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有较强的恒长性和稳定性,不易改变。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去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一方面寻找性格和职业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要在对自己的性格不断修正、完善的同时,更要善于在工作中发挥自己性格的特点。
4、能力。能力是用人单位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常常会以“你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表现出来。与职业相联系,可以把能力区分为天赋能力和通用技能两类。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天赋能力或“天分”,如数字能力、运动协调能力、音乐能力等。不同的职业对天赋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会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数字敏感性和计算能力,运动员需要具备运动协调能力。当选择的工作与你具备的“天分”一致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再努力勤勉也可能收获其微。
通用技能更多的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综合的,可迁移的能力。如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技能等。这部分能力具备更大的提升空间,并且不同的职业有不用的能力要求。如教师工作需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管理者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能力要求,特别是通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在大学期间就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职业所需的个人能力。
价值观、兴趣、性格、能力这四个因素在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同层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他们的关系。价值观是“导航仪”,是个体生涯发展最核心的东西,不仅是重要的决策因素,还对个体人生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兴趣是“发动机”,发挥着内在动力作用;性格是“稳压器”,保持个体与职业之间的协调,稳定;能力是“燃料”,是“发动机”运转的基础,推动个体在生涯发展中不断向前。
1、享受职业。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那是一种享受职业的痴迷状态呀!回过头说我们的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2、赢得尊严。有句话经常被教育人说:“不要把教育当作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我认为这话不对。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是很光荣的并不可耻,只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一个教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3、学生爱戴。学生爱戴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过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而要获得学生的衷心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当中。不但在行动上和他们交往,而且在情感上和他们交融。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你就会有幸福感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人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理,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会生活在被童心感动的情怀中,生活在感动中就是一种幸福。
4、家庭幸福。教师的确要比其他行业的人牺牲更多的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时间,所谓“七上八下”(指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回家,因此,我们的家人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这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取得家人的理解,同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多照顾家庭,另外在节假日应该多陪陪家人,只有工作快乐,家庭也和谐,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5、超越自己。一个人每天做同一件事,肯定会厌倦的。同样,一个教师每天做相同的工作也会厌倦的。能不能追求做最新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要重复自己,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进而感到幸福。让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每学年要提出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新的课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