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活着,但并不知自己为什么而活。他们在来往的人群里变得平庸;在忙碌的生活中被浮华吞噬。没有自我,让他们成了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在高空浮动,却无所归依。在这大千世界中,唯有找到那最真实的自我,才能如大树参天,却扎根深土;能够穿过漫天的阴霾,找到自己的方向。
自我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最宝贵的证明,是我们与内心世界最紧密的纽带。
尼采曾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连你都不懂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在纷杂的人流中随波逐流,失去自己的'特色。而是应当明确自我的定位,找到前行的方向,不负初心。在内心对航模的的共鸣中,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找到了自我,于是他始终坚持着这份热爱,潜心研究,让中国在无人机这一新的科技潮流中领先于世界。在这不公平的世界中,生命的悲悯使莫言体悟到了自我,所以,一个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学者,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用文字倾诉者自己的内心之语。
找寻自我是一场人生的修行,这个过程既是上帝的考验,也是命运的回馈。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找寻自我往往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太多的干扰将真假混淆,反倒常常让人迷失。不过,请不要放弃找寻自我,正如大卫·米切尔所言:“走的足够远,你就会遇上你自己”。过程的漫长与曲折,会让你更真切地明白什么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本心。正如陶渊明曾发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却依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官场中三次入仕又三次出仕的经历,终究使他终于看清自己内心所求,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桃花乐土。又如杜甫早年抱有了“致君尧舜上,在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中年却不得不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懑感慨。最后看清了动乱的时代中百姓的无力,写下三吏三别,成为诗史。
永恒就像一幅无涯的壁画,我们都只是其中的一抹颜色。生命虽为一只画笔,却不是每只画笔都有颜色;是自我将灵动的色彩赋予生命,在永恒的壁画里留下与众不同的光华。
她得意的笑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我认真的听着,傻了似得的看着她,但大脑是沸腾的状态。
最后她又开了句著名的玩笑:“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那天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晕晕乎乎的,看什么都好像是那样,又好像不是那样。
因为她说的太奇异了,都是闻所未闻的'。
我必须承认她的观点和逻辑极为完善,而且把我彻底颠覆了。
我想,也许有一天,她会看到那个真正的世界吧?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地苍老
但那份心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有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的孤独感来自梦里。
那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但是却只有他的存在。他承受着全部寂寞等待着,他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说的也许没错,
无数人希望得到永生的眷顾,
用各种方式去追求
——真身不腐,意志不灭。
但是没人意识到,
永生,
也许只是个孤独的存在。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如果这个世上只有恶魔,那就没有恶魔了,就像这个世界只有神,那就没有神一个道理。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我想起了N 个精神病医师告诉我的: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
世界到底有多大?
在墙的另一边。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他:“其实,我想通了很多很多。生和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在自己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的追寻那个答案。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充满期待。还记得潘多拉盒子里的最后一件礼物吗?”
我:“希望。”
他笑了:“没错,就是这个。就算会质疑,就算问为什么,那又怎么样?不需要为此痛苦或者不安,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就是有一颗充满好奇、期待、希望,永不停息的心脏。“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石头那漫长的生命,在人类看来,几乎没有尽头。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孤独感时常体现在一种矛盾上,就是你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的渴望被了解和关注,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问题不在于他想的太多了,或是其他人想的太少了。而是对我们来说,未知太多了。
如果非得用奴役这个词的话,那我们都是被未知所奴役着。
直到终于我们看透、看清了所有事物的那一天。
只是,不知道那一天到底还有多远。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自从我习惯于沉迷在逻辑分析与理性辨析后,从未觉得情感竟然是如此的重要。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我想,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地狱,但是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人一定是恶魔。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每天睡前,我都会告诉自己:我即将死了,但是明天会重新出生的。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死前警告所有男人,女人想要全世界,那么如果这个女人所谓的全世界只是一个人呢?
—改编自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可我倒是觉得,就是这些死心眼、有病的人(指精神病患者,用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了解到历史和过去的某个角落曾发生的那些故事。并且,在目前所有的领域,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此时是清晨,思绪却依然停留在黑夜,因为夜的安详和包容,让许多人愿意为它沉醉不醒。他们都是疲倦者,会思想的人更疲倦。若迎合于喧嚣是件很容易的事,只是偏偏有一些痴傻者,在黄金堆砌的屋子里却渴望能品尝到来自茅屋里的清风的味道;在众星捧月的尊贵里却向往着一座孤岛的安然与宁静。
以一个婴儿的样子,在哭声中开始,在哭声中结束,即便你离开的时候脸上带着笑,灵魂却是哭着的。这一过程,或长或短,有一些生命还来不及睁眼已没有了呼吸。或者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过程叫做轮回,对于今生,轮回是极奢侈的一种想像。
没有人不孤独,因为你是**的崇拜者。追赶着,跌倒着,然后不顾流血的伤口依然虔诚地膜拜着。在这样的孤独里,同行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它是你最忠诚的守护者,虽然它只能做永远的守望者,发不出半点声响。你的每一个脚步它都会紧紧跟随,你和它之间近到没有距离。
而生活中,谁又都成为你这样的影子,细数你的每根头发和每个毛孔,细心呵护你的每一寸肌肤,能拉响你每一根沉睡的神经?如果幸运,你会遇到这样的同行者,但只可惜真正愿意为你去找寻风的翅膀和云的衣裳的同行者却几乎没有,你始终是个体。撑伞者更愿意选择在晴日高照的时候出现,因为不用担心会淋湿自己的衣服,心怀鬼胎地演绎一个撑伞的动作,细细打量着你,看你的双手能否制造钞票,看你的眉目是否传情。一把伞的内容,需要你穷其一生去面对。
想起跟我说想哭的人,便不由自主地想像着他哭时的样子,一直都那么信任眼泪,有一种眼泪似珍珠,我知道那不是颓废,总有一些人满足在心被切割的疼痛里流着幸福的眼泪。总有勇敢的寻梦者,只想沉眠于过程的美丽里。这样的勇敢或许应叫做背叛,勇敢背后是你无法偿还的`债务。在债务面前,赖账的终归是极少的一部分,良心是秤砣。
也总有一些快乐的知足者,自娱自乐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无视路人的眼光,他们是美丽的舞者。那些穿着破烂衣衫拿起垃圾堆里的就往嘴巴里塞的傻子,或许应很庆幸自己远离思想的疼痛。在所有的笑容里,天真烂漫的笑容最纯净,成长的烦恼还无法将他们侵袭。只是年轮最终毅然决然地吞噬掉这样的笑容。
其实我也有写不出直白的时候,我发现在一张雪白的纸上龙飞凤舞之后,原来可以寻到一些从前的影子。笔锋有力的字体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我似乎能嗅到墨的清香,曾经尝试用毛笔不间断地书写一个“人”字,看能否让它漂亮到极致,最后却事与愿违,我无法把握书写的力度。而现在的我,在键盘筑就的城堡里,似乎早已忘却了手执毛笔的姿势。
在这座城堡里,有真心爱着我的朋友,他们是被文字传染上病毒却又不想被医治的人群,这是一种很美丽的病,我一样不希望得到解药,至少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我听到他们的呼唤声,很亲很切,在被虚幻交织的光影里,却又感动在这无比真实的温暖里,原来一字千里的缘份是如此的珍贵,原来我也会为他们流下感动的泪水。于是我努力将自己放置在没有半点声响的喧嚣里,拨动琴弦,舒缓着他们的神经,哪怕只有三两个闭目的聆听者。
风轻轻地走到我面前,慈祥地凝望着我的眼睛,告诉我如何采撷阳光的方法,我感激地对他说谢谢。我看见一朵兰花在向我微笑,我渴望被它浓淡适宜的香气浸染全身。
我没见过真正的鹰,我的心中却圈养着一只鹰。
思绪依然在行走,停留的时间依然是清晨,只是时针稍稍挪动了位置。一个全新的今天,抑或是一个古老的今天。谁的心灯照亮谁的日子?只愿这心灯能如花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走在清晨里,思绪散落成一地的花朵,洁白如雪。
一缕缕晨光拉开一天的序幕,沉寂了许久的平湖渐渐眼开朦胧的双眼,变得喧闹起来。街上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急匆匆地穿梭在庞大的人流中,不时地低头瞧瞧,随后嘴角扬起一个兴奋的笑容——新的一天来到了。成群结队的学生们走走停停,偶尔抬头注视着两旁的银杏树,看它们怎样隐藏了光阴遮盖了黄昏。林荫道上,晨练的人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悠闲地打着太极,舞着扇子,为晨曦中的平湖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忽然,遥远的背景中传来叮叮咚咚的钢琴声,思绪渐渐飘远,沉浸在清美而温暖的梦境中。
太阳逐渐升高,神采奕奕地站立在空中,慈爱地抚摸着大地。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觉加快了脚步。公交站旁,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吃力地拄着拐杖,问道:“小伙子,请问这是3路车吗?”“是的,大爷。您当心点,慢慢上车,扶着点。”司机笑着说。一名少先队员急忙上前:“老爷爷,我来扶您。”车上的人纷纷站起身子:“大爷,您坐这儿吧,这里靠前,您下车方便。”“大爷,坐这儿,我一会儿就到站啦。”……“大爷,您是要去哪儿呀?”“我想去东湖边走走,那地方环境好,风景美呀!”
是的,那儿美呀!老大爷的一句话道出了实情。东湖,它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我们平湖人民的心房。它是我们平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一个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绿色生态环境。每一个来平湖休闲的.人们,谁不愿踏上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去感受平湖人民的那一片盛情呢?老人、小孩,姑娘与小伙,无不被这美丽的景色给吸引,就连路上行人也不舍那一片四溢的青翠,不时抬头张望。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不知是谁正招呼着自己的同伴。是的,休息一下吧,我也不由地踏上这幽静小道。放眼望去,银杏丛林,绿荫蔽天,郁郁葱葱的树木搭盖起了一个天然的凉棚。阳光透过参差不齐的枝条斜射下来,洒落出斑驳的阴影。紫红色的杜鹃花开得格外艳丽,这里一簇,那里一堆,为东湖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湖边的柳树在微风吹拂下摆动着纤细的腰姿,显得婀娜多姿,湖中那清晰可见的报本塔影,洁白绽放的水中玉莲,正向人们话说着平湖那悠久的历史……
褪去一天的热闹,平湖迎来了静谧的黄昏。夕阳西下,一群健烁的老人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他们正和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交谊舞,旋转、跳跃……,一连串轻松的动作让旁观者们赞叹不已。“You、get、down”,一曲完毕,音乐立刻切换成活力四射的青春圆舞曲。几个轻装上阵的年轻人,扭动着身子,不停地变幻着舞步,演绎着奔放的青春,尽情挥霍。美妙的音乐声中,他们忘怀了自己,与音乐融为一体。草地上,跚跚学步的孩子在妈妈的扶助下,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他们时而摇摇晃晃,步履蹒跚;时而嬉戏打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夜色浓重。遥望万家灯火,我情不自禁地默念:“世纪于今新世纪,山河非复旧山河。春光灿烂,平湖如花!平湖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美景传递、释放,平湖人民也因这自然生态的环境而更加和谐。那一排排绿色的树木,那一幅幅和谐的画面,那一张张欢快的笑脸,将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
星光灿烂。我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愿家乡平湖的明天更加辉煌,如同这满天的星斗,永远明亮耀眼!
打我记事起,这火炉便已存在,也不知在这墙角边上呆了多少年。曾经的它很是受宠,烧水、做饭,供养着我们一家。这火炉属于奶奶的,大概也只有奶奶会摆弄它,而它好像也只听从奶奶的摆布。家里的炉子是属于烧煤的那种。有时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敲门询问奶奶要不要买煤,而奶奶向来不会拒绝。毕竟这炉子是我们家的至宝,而这黑乎乎的东西又是它那不能断了的粮食。因此,家里厨房总有一半空间是用来放置煤球的,墙壁的颜色早已变成灰黑。
小学时代的我,是个多动顽皮的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们疯得找不着北,但每到傍晚,总能安安静静地趴在炉子旁看书、写字,很是乖巧。初中时,学校离家较远,我要骑车穿过大半个城才能到家。冬天里,树叶飘落,没有了障碍物的阻拦,风吹得更加放肆,只剩下那些黑幽幽的枯树枝子在风中可怜地颤动着。每次骑车到家,手脚都变得僵硬,急不可耐钻进厨房,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将僵硬的四肢渐渐地舒展,吃着火炉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说不出的自在与温暖。
上高中后,学业愈发紧张,我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穿越大半个城回家吃碗用火炉慢慢炖煮的饭菜也成了种奢侈。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老城区很少有人用煤炉做饭了,再后来它被搬进了储物室,遗弃在角落,灰尘包裹着破旧的它。它静静地、了无声息地躲在那儿,但每当看到它的.身影,炉火炖肉时咕噜噜的声音、烘烤馒头时的噼啪作响依然盈满我的耳膜;浓郁的肉汁儿,香喷喷的馒头,香甜的红薯,热腾腾的白粥,依旧触动着舌尖的味蕾。
旧物就像一段旧时光,仿佛停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日子无法往回走,而这些旧物相伴的日子就像生命的容器,把平凡的光阴装在里面,把温暖的记忆定格在其中,安静地散发着柔和而持久的光芒。
我们的一生都在遇见,人亦好,物也罢,那长长短短的遇见,构成我们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人生。若说遇见是故事的开始,而那别离终将是故事的结局。既然告别,总要说出口。与其恋恋不舍,不如好好与它告别,好好记住它用一次次火苗的跳动所陪伴我的温暖岁月,好珍惜那即将消逝的青葱岁月。
怀念煤炉子,在这个家用电器普及的年代里。
一、比如,有名患者,最喜欢的是盯着石头看,然后说出,其实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只是人类与它们沟通不了。但是,石头可以提供养分,可以养活植物这样的生命。它们不愿动,因为动了就代表生命的损耗。石头不愿与我们人类交流,因为它看我们,如同我们看蜉蝣一样,生命极其短暂的生物,不值得会意。
这些是谬论吗?还是歪理?不得而知。因为就算是证明的东西,也是人类而定义的,只是在人们所认为的空间定义的,如果超出了这些空间,又必须重新定义一番。当然,这话也是精神病人说的,说的是牛顿定律和狭义相对论。
当然,我只是觉得有趣,并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引申到我们日常管理或教育中去。这很深刻的告诉我们,不应该有个定势的思维,而是能够不断扩展和更新的想法。因为形成的定势的思维会妨碍我们对事物不同的思考,这样陷入狭小圈子的人,难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学了孙子兵法的人,只会打仗?不,它可以用在商战,可以用在人际。这一切的前提在于,自己必须有一个核心的框架,不然,在爆炸的信息时代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搞不好,自己也成为了精神病人。
这也让我相当一个极其有趣的心理症状。专有名词忘记了,具体内容为,对事物的认同感。也就是说,你和***人犯呆久了,你会同情或者变成它。你和精神病人呆久了,你会理解和同情它或者变成他。这是一个有趣的气场。人会下意识的模仿周围的人。
二、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病人们看世界的角度问题。
每位精神病人都是天生的蛊惑者,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概念。有句经典的话:“如果你连自己都骗了,那么你肯定是天下第一的骗子。”正因为他们的深信不疑,所以会不断试图说服你接受这些观点。当然,如果你接受了,你就是神经病了。呵呵
而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可以让我们借鉴。是的,这个世界是多元的',而我们眼睛只能看到眼前的。如果,将一个DV放在身上随便的位置,去记录你的一天。到了晚上观看,你会看到什么?所以,我们看待问题方式也是如此。当然,我们看待问题多角度是一回事,如果做的话,必须要选择一个立场。因为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或者对,或者错。
三、这是一两个爱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说明。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苍老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臆想症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认为他活着。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丧偶的中年人,不断的学习生理等课程,为了复活爱人。
感触很深,然后静默不言。
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罢了,只是他们的世界观与多数人违背,变成了“精神病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