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买好了学习用品,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了卖报亭,心想:今天爸爸的“新明晚报”应该还没买吧!如果我给爸爸买了,爸爸一定会很高兴的。于是,我问电话亭里的叔叔要了一张新民晚报,因为我的皮夹子里有很多硬币,所以我就一不小心,拿了一毛钱的硬币,一给了他。
我拿着报纸继续往回家的路上走去。突然,叔叔叫住了我,对我说:“你给我的硬币好像小了一点!”说着把我刚才给他的硬币交还给了我。我仔细的一看,原来我给叔叔了一枚一毛钱!于是,我重新给了叔叔一枚一元钱。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报纸给爸爸看。爸爸说:“谢谢你,我已经买好报纸了!不用了。”我心想:“爸爸不看,我可以给奶奶看呀!于是,我又拿着报纸来到了奶奶房间里,奶奶对我说:“不用了,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不看报纸,我只看新闻。”我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奶奶的房间。又想:爸爸有了报纸,奶奶又不看报纸,嗯……呢我只能给妈妈看了!于是,我直奔妈妈的房间。妈妈说:“谢谢你。”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做了这件事,心里很高兴。心想:我一定要再给爸爸妈妈买报纸!
你,使我爱上了这门冷乐器;你,为我开启了通往古典的道路;你,无私地谱写了教师的乐曲,写出了人间大爱。时光飞逝,学习像一条东非大裂谷一样,横在你我之间。我无法再继续学习琵琶,而与你共度的时光。依然时常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七岁时,我被妈妈逼着学习琵琶。没想到是您让我爱上了琵琶。你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声音像棉花一样轻柔。我经常偷懒不练琴,似乎是对学琴的反抗,而你却只是笑笑,对我说“没关系,下次回家只练五分钟好不好呀。”你像个魔术师,对我施了魔法,使我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你惊喜地说:“拉勾勾哦,反悔是小狗哦”。就这样,我从五分钟,练到十分钟,又加到半小时,最后,不管是否有时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练琴。有时,我还会上网看看别人的演出。和你熟悉后,我经常拉着你,让你带我去你家门口的秋千上荡秋千,你让我再练十分钟。时间一到,你便遵守承诺,和我一起去荡秋千。你推着我,口里喊着;“一.二.三,嘿,做稳了,抓好,嘿一.二.三......”。
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你就请我吃冰棍,然后,我们再跑回教室,你把着我的手,一个一个地按。而那像刀子的琴弦把我的手磨得都是伤痕,像一个个身经百战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你便轻轻地拽着我的手指,轻轻地吹。也是你,让我感到了温暖。你生活并不富裕,只住在普通的居民楼。这样的居民楼,暖气大多不好使,所以上课时要裹着厚重的棉衣,而又拿着沉重的琵琶自然不舒服,手也冻得通红,嘴里哈着气。你见此状,把你的电暖气放在了我的身边,腿边顿时热了起来。当我见到你俩手直搓,双脚在地上踱来踱去时,才知道原来是平日里最怕冷的你把你的“命根子”电暖气给了我。心里暖洋洋的,像有颗太阳温暖我。这种温暖,不只是身体的温暖,而是心的温暖。而如今,我只能将这些无法忘怀的.回忆搁置在记忆中。让我久久的,久久的回忆这些与你共度的时光。
在考场上怎样具体地掌握时间呢?现在考生一般都有手表,考试中随时都能看到精确的时刻,但问题恰好会出在这里,因为精确地“知道”时间和有效地“把握”时间并非一回事。
比如,有些考生往往写一会儿,看看表,写一会儿,计算一下时间,这样就会多次打断思路,影响发挥,结果反而浪费了时间;还有的,看到前面的用时超过了原来的计划,精神立即紧张起来,无法再去冷静地随机应变,或对原计划加以调整,或通过提高答题速度加以补救。
正确的方法是,在考试中只看三次表即可:
①第一次,答题进行到作文题时看一下表,目的是了解一下可供自己用于作文的时间还有多少,依此为据,了解分配作文各阶段分别应当占用多少时间;
②第二次,经过审题、立意、选材、编写提纲完成布局后,看一下表,目的是计算一下能够用于正文写作的时间大约还有多少,据以确定行文速度;
③第三次,约摸文章写至一半,再看一看表,目的是了解剩余时间,以便决定以后的写作速度应当怎样掌握,并及时加以调整。
前面说过,单就应试作文本身来讲,同样有时间紧迫的问题,故也应科学安排,合理掌握。一般可以这样分配:动笔之前的审题、构思,可拿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文,占用40分钟左右;最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修改、润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