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词句很有趣,但是带给我们的可是厉害兼备啊!
我三年级时,班里流行说网络用语,因此我们的语文成绩是一塌糊涂啊。就比如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和改写句子这两题来说吧。第一个词的拼音拼的是什么可我们大部分人都写成了神马,吧怎么写成了肿么......唉,这可恶的网络用语。
上课时,网络用语还停在嘴巴里。老师一上课,网络用语便又流行开了,老师问我们:“你们知不知道没有一切困难能难倒我们这个句子给它换个说法是什么?”我们互相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道:“神马都是浮云!”老师愣了一会,生气的说道:“你们都给我抄五篇课文,觉得自己考得还不够差是不是?还敢用网络用语来说话,想争取下次都抱个鸭蛋回去么?”我们的脸红了起来,都纷纷低下了头。
放学了,回到家后,弟弟心情十分难过,我赶紧走过去问:“弟弟你肿么了?”弟弟望了望我,心情仿佛像渐渐回升了一般。过了一会儿,他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好奇地问:“老弟,你肿么了?肿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呢?”老弟笑的更开心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你讲的网络用语实在是太好笑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虾米?”原来是网络用语让弟弟开心起来啊。但是转念一想网络用语还是少用为好啊,不然我们的国宝——汉语就要糟蹋在我们的手上了啊。
网络用语利病兼具,带给我们幽默,平时有些网络用语也很好,比如——886。
关于网络语言写进,青少年学生、家长、老师各有说法,意见不一。时髦、有趣、新鲜、个性,一些青少年觉得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同龄人交流与沟通,以标示青少年这个群体特殊性,这也使得网络用语在学生群体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可以不受束缚,张扬个性,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许多初中生、高中生对于网络语言乐此不疲,“起初是带着好玩有趣的心理,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种习惯,不自然地就会应用在平常的作文里,觉得这样写起来方便”。也有些同学表示中肯的看法。
他们觉得,语言的使用本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但网络语言的使用还要看环境,看场合,不要把网络语言写进作文中。很多老师反映,在日常教学中已发现这种用语网络化的倾向,特别是在学生们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例如“orz”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网络符号在青少年中的使用和流行,固然反映了年轻人思维的开阔和活跃,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但是如果任由这种随意的、不规范的语言使用蔓延,势必会制约青少年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
同时,习惯成自然,这种不规范用语也会迁移到学生的作文当中,造成行文不畅。这对于正处在语言文字打基础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就难以避免这种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带来交流障碍。
更让人担心的是,年轻一代如果沉溺在自己构建的话语环境里,满脑子“Q言Q语”,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以规范汉语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长此发展下去,这些年轻人就会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隔离一代”。这种隔离和割裂,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还会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一些家长表示,如果孩子和同学打电话时用一些稀奇古怪的语言,家长一般不会去干涉。但是,孩子要是把这些网络词汇用到作文里去就有些不像话了。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张口一句闭口一句,“偶”、“稀饭”、“虾米”的,如果养成不标准的语言习惯,沟通困难不说,还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一些家长说,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们远离网络。可孩子们觉得,网络上的资源很丰富,要是不利用网络就会失去很多的知识,这也让很多家长感到左右为难,既不愿自家孩子落在时代的后头,更不想孩子深受其害,甚是无奈。
虽然学生在运用网络用语时会用引号特别标明,但这都属于不规范用语。如果只因说起来简单,用起来方便,作文里硬是塞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这就忽视了用语的规范性,更给他人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在享受网络用语带给我们新奇、喜悦和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分场合,重视汉语的规范性。
远古时人类开始创造工具,并学会了人工取火;进入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我们的主观意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新经济迅速发展,一场场科技革命将我们推到了有史以来的文明制高点。人们一直尝试着用更新、更快、更成熟的手段去改造世界,网络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最得力的“助手”。20世纪末,伴随电脑的遍及,一张巨大的科技网──Internet将全球的电脑用户联系起来,它让世界变“小”了,远隔天涯、素不相识的人们可以面对面般地交流;它也让人生丰富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尽览世间万象。同时,以网络为龙头的科技新经济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B to B、B to C……网络以其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在2000年美联社公布的全球经济发展报告中,仅网络一项科技新增长点所带来的价值就相当于十万家企业近两年创造的价值;而中国2000年的外汇收入中,电子商务占到了3.6%。在美国华尔街股市上,网络科技股占到了40%,带动了整个股市的一波又一波高潮。以往的一些大型公司也发现了网络经济中所蕴藏的.巨大利润,开始涉足网络,如微软的“.net”计划,亚马逊的“全球商务”计划等等。网络所带给人们的巨大收益,令我们感到惊讶;网络今后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们感到兴奋。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但网络绝不是慈祥仁爱的圣母,它在向人们洒出甘露的时候,也将灵魂的渣滓抛给了人们。网络黑客的肆无忌惮让人心悸,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0年统计数字中,黑客的破坏使全球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1999年美国军事演习过程中突然与五角大楼中断联系,导致一架F16迷失航向,二名飞行员受伤,并且使五角大楼网络系统瘫痪近数十小时。结果发现竟是一名14岁的“黑客”的“功劳”!不单单是黑客,网络中还充斥着人类生活中所能见到的邪恶:色情、暴力、谎言、骗局……在今年3月初,一位四川女大学生沉溺于网吧,经常上网聊天,结果因交友不慎,自***身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曾报道过网吧对于青少年的危害,许多孩子就是由于过分钟爱网络,结果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走向犯罪……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件令人痛心和感慨:如此蓬勃发展的网络却带给人们数不尽的罪恶,网络到底是光明的使者?还是黑暗的化身?其实,古往今来,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都是曲折的。古时商鞅变法,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商鞅虽死但却奠定了封建制的基础;中世纪,布鲁诺为维护真理而殉难,但真理终究战胜了谬误;近代,大革命虽然被反革命势力绞***,但蓬勃发展的共产党最终***民取得革命胜利。网络,这个新生事物的发展不也正印证了这个真理吗?
光明中必然隐藏着黑暗,但黑暗中也同样孕育着光明。网络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拥有着光明的未来。我们不应该让黑暗再笼罩网络,不应让黑暗掩盖它的光芒;只有让它充分放射出它的光辉绚丽,才能造就人类美好的明天!
玫儿探助是红泥巴村网站的网络主持。有一次,我在浏览“红泥巴村”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就给他发了一个E-mail请教,顺便把我的网址告诉了他。第二天, 我就收到了他给我的回信。在信中详细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并且说参观了我的网站,还对我的网站提了许多建议。打那以后,我在网络中遇到什么不懂的事,只要向他请教,他总能及时地给我解答。从此,我与玫儿探助就成了网络上的好朋友。我俩经常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但是,他这个“玫儿探助”的网名让我实在猜不出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我一直盼望能在现实中见上他一面。
3月30日,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天,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邀请我参加一个现场直播节目。我意外地遇到了网络中的朋友——玫儿探助。原来,她是一位大姐姐,她也是被邀请来参加同一个节目的嘉宾。见到她,我真得好激动!平时我与玫儿探助的交往都是在网络上,今天我们真的见面了。网络下的她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她的头发有些淡黄,看样子只有二十几岁了,一身粉红色的连衣裙使她显得更加精神。刚开始录节目时,我有些紧张,玫儿探助就鼓励我:“放开说,把你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万一说错了,也没关系,一出这门,谁认识谁呀!”听她这么一说,我真得放松了许多,节目录得很顺利,也很成功。节目结束以后,她送给我一套红泥巴村的人物撕贴留作纪念,并相约第二天在北京少年宫再见。
第二天下午,在少年宫,我再次见到了玫儿探助。再次见面,两人都很高兴。作为昨天节目的延伸,我们一起来这里与听众面对面交流关于儿童上网的话题。开会前,我见她忙得不可开交,就赶紧帮助她散发红泥巴网站的宣传广告。其实我也不知道散发这些材料的意义,只是觉得能帮她做得事情,我就很高兴。大会上,我与她并排坐在主席台上。台下黑压压地坐了一片人,有爷爷带着孙子来的,有父母带着孩子来的。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台下的人不断地向我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要是我回答不上来,玫儿探助就会在一边提醒我,让我几次摆脱了窘境。在其它专家讲话的时候,我们俩就趁机悄悄聊天,我告诉她我们班里的一些趣闻,而她则教我一些电脑的知识。三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玫儿探助要和我分手了,当我们扬起手说“再见”的时候,我竟有些惘然若失、恋恋不舍,不知好朋友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当天晚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调频》节目又邀我作直播。在门口等人的时候,突然间,一位穿粉红色连衣裙的大姐姐在我的眼前一亮,怎么会是她呢?一瞬间,我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现实告诉我,就是她——玫儿探助。我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睛竟然有些湿润。看得出,她也特别激动,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缘分,咱俩太有缘分了……”
对于我而言,玫儿探助是我网络中认识的唯一朋友。尽管我俩的年龄相差很大,但她从来不摆大人架子,她拥有一颗童心,一颗和我一样的童心。 有人说,网上认识的朋友都是虚拟的。但我认为,只要有着共同的热爱和共同的真诚,就算网上认识的朋友同样可以结下深厚的友谊。玫儿探助不就是这样的一位朋友吗?
最近几天杭州57岁的何大妈在晨练的时候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于是,大妈的女儿,就此事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在我看来,老伯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赞扬,但我认为在当代,见义勇为的花应该在心里面绽放。
说真的,倘若,老婆的建议勇为行为在电视台上报社宣传,恐怕更多人对老婆的行为表示质疑或许老婆宣传的意图是想把见义勇为的精神发扬光大,想让大家知道,一位年迈的老人也懂得见义勇为。好让现在盛行社会见义而不为的风气灭灭风头,但在现在人心难测的社会,不良思想四处遍及,有人会把好心人硬说成怀有不良意图的人。所以为了不再出现互相猜测,真心还是假意的矛盾,我认为见义勇为之花应该在心池中绽放,尤其冒着被人质疑救人目的,有口说不清的风险,不如静静等待,用心相待,你的心意自然会在千万人的心中。
在现在的社会,其实像老伯一样想要宣传自己的见义勇为行为,却被其他人质疑的事例,有无数个,例如,一位青年为了救掉入湖中的伙伴,立即下水救人,却不幸牺牲了性命。他的父亲为了让大家知道他的儿子见义勇为的精神而四处报社宣传,可是报社都不认同,这种行为,因为无法可循,最终这位父亲不听劝告执意宣传,人,被网友质疑,父亲宣传的意图,这位父亲,心里感到无尽的悲凉,因此我认为,建议这种行为是好的,有人记得你的建议,但也有不知情的人知道你的行为,这个时候,你应该耐心的等待,铭记你的人会替你宣传,用他们的真心,去宣传你的真心,这样见义勇为的花就会悄然的在那些不知情的人的心中绽放,而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也会逐渐的盛行。
其实在复杂的社会中,与其用鸡蛋撞石头,不如用温暖的水融化石头,这个世界上,心思复杂的人很多,但心思单纯的人也很多,有一则故事是这样一位老太太与孙子在花园中散步,孙子看见蜗牛在道路上就把蜗牛放回了草地中爬行,老太太问:蜗牛又不知道你的好意,有什么用呢?孙子说:我知道就好啦!
帮助别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美德,只要用心感受,就知道他已流传千年。
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迷失自我。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感慨万千。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衡量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
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恶俗潮流、模仿选秀充斥生活时,请记得用火把点亮价值的灯,不被世俗所同化。
擦亮眼眸,用智慧选择文化,用情感充实文化,用能量传承文化。
记得有一次,下着蒙蒙的细雨,我坐在公交车上,像往常一样享受着周末这种独有的闲情,旁边坐的是一个工人模样的男子,大概是附近的冠捷厂的员工吧,显眼的工作服就是他们的标志。到了石门那一站的时候,他匆匆地跑下车了,手里提着文件袋......公交车很快启动了,突然旁边座位上有一张身份证,我拿起一看是湖北十堰市的户口,应该是......我马上要司机停车,追了出去,后来司机还在那等着我......也许有几分钟的时间跑了好长一段路,气喘吁吁地上车,结果车上炸开了锅,“什么啊,喜欢多管闲事,耽误了我们的时间真是的......”大家都冲着我在议论,我只是对司机笑了笑,后来就默默地坐下来了......
无独有偶,又是在周末的公车上,我是去学校的路上,当时还有返校的学生,满满的一车人,还有很多学生摸样的人,大家都带着耳机,沉醉在美妙的音乐当中,我慢慢地被挤到靠后的位置处,后来一个穿着很职业的女孩子,推着一辆新自行车要乘车,是不会骑?是别人送的?我还在疑惑。车子的轮子一直往下滑,她一直用力往上推,高跟鞋似乎刻意与她作对,使她颤颤歪歪站都站不稳,几秒钟的时间已经让她都冒汗了,一直卡在门口折腾,她似乎在求助于旁边的'其他乘客,学生似乎也当做没看见,后来我从后面移到前面帮她把车抬了上来,更有意思的是,她要下车的时候,又走到我面前说:“能不能麻烦你等下又帮我递一下?"我笑笑地点点头......
我当时就在想这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快速的一个沿海城市,打着建设海峡两岸的口号,突飞猛进,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不得不承认他们发展的迅速,他们某些观念的新潮,甚至还有他们赚钱的本领,以及他们在世界的声誉。也许这里的人,可以高傲地说他们是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人。可是他们的文明是这样的吗?在这里培养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生活中总会有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很多时候我也开始犹豫,有没有必要去那么做。小时候妈妈总告诉我,做人要将心比心。是啊,也许我们一次小小的帮助,可以为别人省多少事。我也相信碰上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会觉得是举手之劳的事情,都会去做......因为我相信美好的心灵谁都有,因为我相信照亮这个世界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