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有幸从图书馆借阅了林庚先生著的《中国文学简史》一书。此书近六百页,从史前的诗歌说起,一直讲到近代新文学的曙光。伴随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中国文学经历了民歌、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多种形式文学体裁的演进。我在布满荆棘,十分曲折甚至混乱的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学的辉煌和深厚,更加体会到那个隐含的规律——诗人不幸诗家幸,即凡是国难当头或是官场不平的时候,文学创作往往会出现高潮,优秀作品批量问世;安定之时倾向于追求程式化写作,没有创新。
幸福的人大都相似,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寒士文学中,屈原为后代文人树立了爱国、与封建贵族阶级坚决斗争的榜样。司马迁、陶渊明、阮籍、嵇康、左思、李白、杜甫、白居易、顾炎武等等,他们遭遇了生活中种种的苦难,这些寒士为无法实现自己理想而在文学作品中长啸、感叹、抒怀、落泪。李白是其中最富有反抗性的,又是最乐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信念通过他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自由的诗歌中体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景恐怕也只有李白能想得出来吧!比如杜甫,在他沉郁顿挫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盛唐时期终结的惋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比如没落的世家后代曹雪芹写出了千古奇文《红楼梦》,把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带到深刻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四大经典名著,为世人传诵。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在逆境中破壳而出,在沉寂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中劈过一声惊雷。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便是“围城”。这是《围城》中关于人生的论述,《围城》没有哲学上生硬的说教,而是将哲理还原为生活。
小说导读部分有这样的话:“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郑重点说,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哂笑之时,你会叹为观止,会惊异于作者何以竟能做到这一步。”作者对人世和人性的洞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人心已经窥探得一览无余。读着《围城》,既能刺着痛处又能挠着痒处,于是我在麻痹中被吸引了。
本书主人公方鸿渐是个留学生,家境中等偏好,于是便有了些公子哥儿脾气。那时候,出国留学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留学生太多。物以稀为贵,留学生这样多已经不值钱,似乎连质量也大打折扣,远不如詹天佑们。方鸿渐虽无蛮横无理的脾性,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他却是个平庸的人。他志大才疏,常满腹牢***,也爱自吹自擂。这样的人经历了求学的艰难,婚姻的困惑,终于明白了: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想进来。这就是人生的特点。
一本优秀的小说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谁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就在方鸿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似乎是志大才疏,放假时总是无所事事,爱好太多但都不精深,我就是生活中的方鸿渐。我想生活中的方鸿渐还不止我一人。《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九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立墓。”我也要让现在的自己死掉,让方鸿渐的灵魂从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来悼念,而用来警示,让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我会放弃自己的懒惰和自卑,重拾勤奋与自信。
《围城》中阐述的论点,不得不让人深思,人们一开始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然而当努力争取到了以后却已厌倦,不能适应它。所以除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外,还要坚持下去,适应下去,包容下去。
《围城》就像一位智者,我们能从他那儿学到很多很多。
下卷的文学史,可以看出一条循着动荡不安、向现代化演进的路线,时间交汇到现代,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尽现眼底,只是它在不停地流动着,看得人目眩神迷,极力望向长河的源头,那源头隐隐约约的,似真似幻。
我就像一个在河边玩耍的稚子,不经意地看了长河一眼,大概窥得它的形态,又继续玩耍起来。就像稚子会问“什么是河”一样,我掩卷思索的是“什么是文学”,顺带着还有“什么是作家”“文学的使命是什么”“作家的原则是什么”……
走在仲春的暖融里,天边飞散着稀薄的红霞,太阳要坠下去了,马路上车来攘往,人们都匆忙奔驰在回家的路上,文学,这个时候会有人想起吗?它跟现实的人生有多大关系呢?漫长的文学史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它好像跟平民大众没什么联系,珍贵的书籍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文学创作也由有闲有钱的他们自觉承担,“黔首”“白丁”所了解到的文学边角料,已是上层人士咀嚼消化过的。
这样的现实难免让人失落,我们大部分人只是平民大众的一员而已,文学于己有没有关系可以不用太挂心,但是,为什么人心总能被杰出的文学作品打动、同声共气地沉醉流连其中呢?
细思起来,文学,只是庞杂社会里的一个分支而已,在万物、宇宙、历史环境里,它显得那样细弱,但仅仅这么想,又过于狭隘,喜怒哀愁,风俗人情,“道与理”“义与真”,种种种种,都能蕴藉其中,可以到达人性和心灵最遥远的边界。可是文学究竟是什么?载道的工具?气韵的流转?个人的表达?象征主义、印象派、抒情派、后现代、现实主义的流派分割?越是用具体的名词描述文学,越使我迷惑于它的本质,以致彷徨惊惑,狼狈而逃。
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家是文学类别里的主体,可是本书中用“作家”来称呼古代的文人时,令人感到诧异,还会有时空的置换感。“作家”这个词太新,古时的文人大概没有职业作家的自觉,后世所谓的文学作品,只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余烬”而已吧。漫长的历程中,“作家们”有何特质?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下笔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有人以笔为枪,有人沉湎雕琢,有人依附于意识形态,有人声称艺术、人性与自由高于一切,还有,文人相轻、讨伐攻讦、因文获罪……文学的领域,一如其他地方,也有肮脏、肤浅、斗争,因为,文学的背后是一个个的人。
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国、抗日战争期间,时代动荡交迭,乱象纷呈,文人、作家,有着种种不同的选择,人生的际遇与家国命运纠缠在一起,站在文学史的高度回望他们人性的挣扎,更多的是怜悯和悲怆,历史的天空江风浩荡,空余一声声惊涛回响。
原书是叙述到2000年左右的,而出于某些原因,大陆版只截取到1949年,看不到全貌,最后一章突然中断,有些遗憾。这突然的失落感惹人思绪绵绵,是的,完结了,就这么结束了,扫过后面附录的几十页人名、作品索引,如再看一眼长河微澜,涛声远去了,看似归于平静的河流还会亘古不变地流下去,过去,现在,将来,永远。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让我学习了他们的优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曾听妈妈给我讲过,只觉得神神怪怪充满了神奇和幻想。现在自己又重新阅读起来。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畏艰险,终于上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惊心动魄,让我感慨万分。这取经路途中的艰险丝毫没有没有阻挡师徒四人取经的脚步和决心,是信念和信仰让他们化解万难,不断朝目标前进。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武功好,七十二变赛神仙,大闹天宫显神威,机灵可爱机智过人。我曾暗下决心要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品格好,不软弱,不服输,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不依赖别人的人。八戒,机智狡猾,是最会讨别人欢心又耍小聪明的一个。沙僧忠厚老实,勤勤恳恳,是三人中最踏实恪尽职守的一个。对于唐僧我却没有太多的恭维,遇到危险时只能念经,叫徒弟。但正是他的这一身浩然正气才把大家牢牢的凝聚在一起,一直走到最后修成正果。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四大皆空的修行。
我想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有思想,坚持正义,有大爱的人,才能成为被大家需要的人,对这个这会有贡献的人。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它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水浒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全书情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108位好汉经历不同的.反抗道路,汇聚到梁山泊,形成了英雄群体。第二部分主要写梁山好汉接受招安,被朝廷分化残害,最终走向彻底溃亡。其中,家喻户晓的故事有“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三打祝家庄”等。
我最喜欢的是武松,这本书,把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个性分明。武松的性格是豪爽、机智、勇敢。我最喜欢的段子是“武松打虎”,因为作者写的无论是表情,写景,动作都惟妙惟肖,灵动传神。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他们有些精神值得我学习,但是他们能共苦,却不能同甘,才导致最后的失败。我觉得人要团结一心,才能办成大事。这本书表现了好汉们对权威的蔑视,勇于任事的反抗精神和嫉恶如仇、***富济贫的英雄本色。
我觉得他们很有胆量,能够反抗奸臣污吏,能有信心推翻朝廷。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朝廷的无能,皇帝的昏庸,导致了王公大臣们个个欺压良善,狼狈为奸,残害忠良。
这本书表现了作者的胆识和思想倾向。我很惋惜最后的结局,同时为古人能写出这样完美的书感到骄傲和自豪。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假期没有白过,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看了全过程。
以前我对这套书是不以为然的,认为里面肯定很多陈旧的模式化思想。因为欧丽娟老师的几次提及,我觉得或许里面有不少可取之处。故阅读。
这套书在评价储光羲的田园诗《田家即事》时,认为前半段朴素真切,但对后半段里“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的“恻隐”之心,却认为是很无聊。在后面更是指出储光羲为了子孙广田圃,是庸俗的地主意识。
起初,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忍不住发笑了。这也能评价无聊不无聊,不过就是把自己筐子里的东西全给田乌吃了呗。
但转念一想,这当真是完完全全的恻隐之心吗?恐怕未然,恐怕有一部分的是出于储光羲自己的田园之趣。他要是用白描手法写自己的这一行为,不加“恻隐”这两字为自己解释,或许不会招来非议吧。
再一想,那个年代的编写者们,条件远远不如我们现在。然后我又想起小时候,家里人是不准我剩米饭的,甚至吓唬我说要剩几颗米就要掉几根头发,长大以后就是个大秃子。是勤俭美德吗?或许是。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物质条件真的不好。更远以前的60年代呢?恐怕编写者们是极其可惜那一大筐喂了田乌的粮食的,若是给人,那或许就少了个人挨饿的一餐。他们在心痛一千多年前的那一筐子粮食。
仍有些好笑,但却也令人心酸。他们希望的是人人有饭吃,不挨饿,不要有少数人的剥削和浪费来加剧普通人民的生活艰辛。
看到大家的打分都挺低的,我想写下这篇书评。或许没有多少价值,甚至还会觉得我在小题大做,但还是想为过去条件远不如我们的编写者们说一两句话。
这本书中也有很多真知灼见,没必要拘泥于那些令你反感的模式化的政治术语。
借用欧丽娟老师的一句话:遗忘和误解,远比尊重和了解容易得多。
《中国文学简史》,真是长篇巨著,看了一下,将将有60万字,从期末看起,终于算是了解一个大概了。当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时,便不觉一惊,再看看这个篇幅,便又对作者肃然起敬,我以为是找到了宝贝,哪知这个过程并不好受,不是因为他的内容刁钻难懂,而是这种东西很容易被遗忘,需要不断温故。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文学是一片朦胧,看了之后,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片朦胧,因为虽然这本书是以标题为总纲记述,似乎作者把全部篇幅用于对于文学的记述,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事实上这本书并未让我记住多少名士大家,而是使我在参读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一些文学的性质,我想这才是最宝贵的,这也便是我这篇作文的主题。
如果要说世界文学,则必少不了中国文学,因为中国文学较之世界,无疑是最为丰富,最为庞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宽度,但最最根本的还是中国历史异常复杂的阶段性。中国的历史布满了血腥,中国的历史通过一次次战争意欲主宰每一个时代的归属,再加上中国文学的主题专一性,战争将中国文学“撕扯得血肉模糊”,这便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丰富性的提高,则必将带动其不同社会主题的变迁,从西周封建庄园社会的雅颂,建安魏晋的“风力”,到陶渊明的田园,孟郊的苦吟,无不展现着这不同时代的迥异,是时代创造了中国文学。
但毕竟中国文学的主体因素还是最最接近现实的文人,中国文学如海潮浪涌有起有落,只是其阶段分布与王朝更替并不切合,这只是关系到其内在本质的特征,并不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但我们便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文学史划分的依据,即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转变,也就是文学在不同的时代的地位的有规律性起落,而其间文人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部分文人甚至可以主导一个时代,李白杜甫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例子,他们虽然只相差11岁,但两人所处的时期正是盛唐的转折处,他们得以从这个特殊的环境体会到了前人所难以全部体会的社会、贵族、平民,他们用艺术彰显了一个时代所具有的张力,他们,属于文人。
除了中国文学的主体,那么中国文学的本体又该如何解释?用比喻的手法来讲,它便是像一个婴孩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长,在春秋时期,诗歌还只是以三四言为主,而到了楚辞,这节奏便一下子跃升到了“三字节奏”,为而后的五言、七言奠定了基础。这便说明文学是一个不断修正积累的过程,需要人民真正的于现实生活接触从而得到素材,总的来说,文学,是一种缓和的艺术。
五千年的中国文学,被五千年的华夏诉说,五千年的中国文学,被25个王朝演绎。经历了千年的沧桑之后,中国早就可以用淡定的眼光审视历史:五千年后的中国文学,尘封未变,它的主题永远停留在歌颂,尽管问题和内容已无数次的变动。
这天,校园里可谓“春意融融,书香浓浓”,卖书处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像一群忙碌的小蜜蜂在书中穿梭,挑选着自己喜爱的“花朵”,吸吮着新鲜的“花蜜”,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同学们一买到书就立即赶往签名处排队,队伍里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有,排在后面的踮着脚、伸着脖子,满脸迫切的神情。只见两位作家不停忙碌着,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还不时和小朋友说几句勉励的.话语。得到葛冰、葛竞老师亲笔签名的孩子捧着新书眉飞色舞。
让人称奇的是这两位作家是一对父女,他们的作品极富想象力、充满奇幻色彩,让孩子们每每身临童话王国而流连忘返。售书前,父女俩先作了精彩的演讲,他们用幽默诙谐又富有哲理的话语给大家上了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写好作文的窍门:勤观察,勤思考,多积累。演讲完毕,两位作家还和大家做了互动,他们亲切地与同学对话、交流;同学们也饶有兴味地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两位老师都毫无保留地一一作答。那充满童趣的妙语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这些话语也印在了孩子们心上,让他们觉得写作文不那么难了。
这次两位作家的推荐书目有《蓝皮鼠大脸猫》、《红袋鼠自我保护系列》、《笑到兔子牙》等共12种,分别适合各个年龄段阅读,真是让同学大饱眼福!签名售书活动虽然时间不长,却在整个实小掀起一股读书的浪潮,它就像一场及时的春雨,让文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