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中秋节作文题目吸引人)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中秋节作文题目吸引人)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10-16 17:40:27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中秋节作文题目吸引人)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一】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二】

一、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

二、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三、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三】

都说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都叫做故乡。许是回乡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身边哪怕一件小小的事情,旁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会将我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悠悠的思乡情就如连日的绵绵细雨,挥之不去,避之不及。曾经,故乡在我心里是渐行渐远,今天,故乡就在我的眼里,清晰如昨。

时间能使绿叶变落红,能使沧海变桑田,能催容颜变衰老,却不能风干我对故乡的缠绵。依然记得儿时的村庄,那是梵高的浓墨重彩画不出的风景,也不是齐白石的水墨丹青。它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故乡的山,很高很陡,山上流下来的水,清澈无形,水里游动着的鱼,煮熟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鲜嫩和清甜。而在那小河边的青草地里,曾记载着我稚嫩的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场景;面对静静的江水,我当时又是多么地毫无顾忌地放声歌唱。想我今天甜美的嗓音,应该是我那可爱的故乡灵动的山水赐予我的礼物吧!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往事随风飞扬,提起故乡,我又想起了儿时村头的电影。那时候,但凡哪家办喜事,必请全村村民看时下最热门的电影。一块大坪或一亩已经收割完毕的农田就是大家的聚集之地。凳子有高有矮,有长有短却也排得整整齐齐。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游戏;青年男女趁此机会,互相偷窥。那时的我们,很是不齿这种行为。流年飞逝,当初这些被我们嘲笑过的哥姐,如今都是常在水上捞鱼撒网的劳力,机灵能干却依然那么淳朴善良。

为什么要回家?因为那里有妈妈,有妈妈的地方才是家。常年在外,我总算理解了那些在火车站排成长队的游子,焦急万分却并不气馁萎靡,我于是理解了他们的一票难求,却又义无反顾的执着。故乡是一个无论你走得多远走得多久都还会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儿时的老家才是心灵深处的港湾;故乡是一个让你变成飞得再快飞得再高也还会飞回来的风筝,因为它的丝线已经牢牢系在了村前的大树,那是你梦想起航的地方。

流淌的记忆似野外的芳草,我贪婪地用力一吸,那是满鼻子的清香:故乡的玉米地,故乡的剁辣椒,故乡的淇江鱼,故乡的放牛娃,还有把我蛰得满脸肿得睁不开眼睛的马蜂窝,更有我深爱着的和深爱着我的父母亲……

曾经,我像一个叛徒,总是向往着远方,背叛了家乡。多亏了时间,终将我改变。那些爱的、不爱的,随时间流转,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今天的我已然明白:没有亲人没有血浓于水的情感,城市再大,人再多,于你终究是生命的残缺。

故乡是什么?是思念的亲人,是熟悉的乡音,是纯真的情感,是永久的记忆。

故乡是什么?是白墙青瓦的村庄,是村旁伫立的古树,是潺潺流动的小河,是百年不动的石桥。

故乡是什么?是对小山的依恋,是对流水的深情,是远处牧笛的悠扬,是妈妈召儿回家的呼唤。

明天,我将回故乡。 

作文的题目是中秋节【四】

我的妈妈非常爱我。

每天放学,只要妈妈有空,她总会准时的出现在我们学校的门口,在那儿静静地等着我接我回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有一次,放学时天空飘起了小雨。我想,妈妈昨天晚上上夜班,今天肯定在家休息,奶奶来接我了吧?但是,当放学铃声响起,我们排着路队来到校门口时,我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正撑着一把伞站在雨中!我关心地问妈妈:“昨天您那么晚才回家,您就在家好好休息让奶奶来接我就可以了呀?”妈妈笑着说:“奶奶年龄大了,过马路妈妈不放心啊。”

还有一次,我在院子里跟小伙伴玩,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刚买的裤子也摔破了,腿上流血了。我想,妈妈看到肯定要批评了。等到了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裤子破了,急忙问怎么回事。当问清情况后,妈妈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挽起我的裤腿,不停地说:“疼不疼?擦过药了没有?以后小心点,不要再摔了。”然后又赶紧为我涂上药水。我觉得妈妈的手是那么温柔。我暗暗地想,长大后我也一定要这样对待妈妈。

妈妈非常爱我,我也爱妈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