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很多想法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然后我们又陷入到了修改、完善的过程当中,很煎熬,但是迅速成长。有的同事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就可以让自己的课件和陈述大变样,这恐怕就是竞争、比赛所能够激发的潜能吧。2014年8月7日 NOC比赛第一天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也是我们最紧张的日子,因为我们的比赛基本都在这一天。我们的比赛序号都在前十个。说不紧张是假的,当我站到讲台上,虽然很兴奋,但是我可以感觉到我的腿在颤抖。我参加的是微课程赛项,这是一个新的赛项,对于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设计到底对不对,都存在很多疑问,毕竟每个人都是这个赛项的尝试者。今天看了很多老师的展示,也是各有千秋,所以一直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在英语微课程赛项上午比赛结束后,有幸和评委南京的吴虹校长、刘卫平总裁判长有了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们收益很多,感觉不虚此行。得奖不是目的,在此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南京的吴虹评委是一个很直爽的人,刘卫平裁判长也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专家,他们知道了我们学校的BYOD教学,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好的微课程平台和学习资源,也给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我们通过微信雷达互相加了对方,那个场面也是很震撼的.,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建起了NOC的微信群,给我们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沟通平台,晚上群里的互动就热闹起来了。刘卫平总裁判长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中,感觉专家并不那么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在上午的观摩中,评委们在对选手提问时,提出了对课堂形式预告设计的质疑,我们也开始迷茫了。中午吃饭时我们几个老师又开始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沟通的过程是幸福的,不知不觉间或许我们已经被信息技术所吸引。下午观摩时,有机会碰到了微课程赛项的总裁判长苏州的金陵馆长,于是抓住机会又和金馆长就微课程进行了交流。之前在北大的MOOC课程中听到了金陵馆长对于微课程的讲解,有很多疑问也借此机会进行了沟通。大半个小时的交流让我揭开了很多关于微课程的疑惑,让我对微课程的理解更近了一步。我们还去观摩了幼儿园的教学实践评优,我们被幼儿园老师那种极富亲和力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之后我们在反思,可能是因为我们所教学段的原因,缺少了那份亲和,我们的每次陈述就像打子弹一样,突突突突的,我们面对评委和学生时或许恰恰缺少的是那份亲和和互动。一天的时间我学到了一年都无法学到的新理念、新思路,感觉自己迅速成长。通过此次NOC比赛,让我感受到天地很大,只有从自己小小的天地中走出去,才会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虽然我们的比赛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探索路程才刚刚开始。2014年8月9日 NOC比赛第二天比赛第二天我们最后一名同事终于结束了比赛,我们团队圆满完成了比赛任务。下午我们又去观摩了其他赛项,开始计划明年我们要参加什么?其实我们一直很向往网络教研团队,但是我们学校太小,专业教师有限,根本组不起一个团队。但是我们就是向往那种在团队的合作下,在全国顶尖“高手”的点评下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那种过程。晚上我们七个人都主动要求聚在一起进行对这两天的所观所想进行交流,因为只要放下了,一切就遗忘了。
我们七点开始交流,大家认真记录,通过录音笔记录全程的对话,各自发表看法,共同探讨,思维的碰撞让我们每个人对知识进行着吸收、内化,通过这次比赛,和专家的沟通,和同伴的交流,自己渐渐对于前段时间的MOOC课程《翻转课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转眼间,三个小时过去了,结束时我们也互相布置了任务,回家后写一篇对此次活动的感想,同时制作数字故事,来呈现此次活动的所观所想。
2014年8月10日 NOC比赛最后一天今天是个既高兴又紧张的日子,高兴今天可以看到全国的优秀作品展示,听到专家的报告,更期待成绩的公布,同时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为了能够全方位的学习到所有的赛项交流内容,我们七人分工合作,把每个赛项都尽量录制下来。赛项交流是此次比赛的精华部分,也是我们最期待的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最优秀的课程展示,可以听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下学期实现真正的翻转课堂奠定基础。成绩终于公布了,一等奖!我们学校六个参赛选手,有五人获得了不同赛项的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这或许是荆家中学最大的一次收获吧。但是对此大家都很平静,没有过多的欣喜,我想或许我们收获的已经远远超越了成绩所带来的快乐。
带着满满的收获我们踏上了归途。路上感觉车上的音乐也好听了,有的人也开始哼唱起来,我不禁感叹,报到那天在路上可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尽管互相聊着天,但是每个人都在心里背稿子,当时路上的心情是惴惴不安,然而现在的心情是满足和平静。满足于此次比赛所带给我们的收获,而不只是成绩。
再见了,2014年的NOC,明年我们还会再来,那时候我们会更加强大,也会向新的赛项发起挑战。
看《生门》,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体验。
男婴成功产出,产妇夏锦菊遭遇血崩,失血近两万毫升,相当于身体里的血换了好几遍,唯一的办法是切除子宫,但产妇却执意保留。为此,全体医护人员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子宫保卫战……
另一个产妇,中央型前置胎盘,双胎、重症糖尿病,保大人还是保小孩?铁汉柔情,泪洒病房。医生、病友、家人、朋友,筹款借贷的生死时速。
生男还是生女?为了生一个男孩,产妇曾宪春怀了第三胎。妊娠晚期,子宫穿透,命悬一线。赌命怀胎,换来丈夫的忏悔和全家的热泪……
医疗题材的影视作品多了去了,《生门》真实而残酷,但不乏轻松幽默。现实中被称为“中南一把刀”的中南医院产科主任李家福,是个充满魅力的人,有病人问,“李主任你哪天休息啊?”他幽默地说,“我休息日是32号!”早早地赶到办公室里,他也会拿起喷水壶,为他那早已枯掉的绿植喷喷水,引来观众一阵善意的笑声。有记者采访李家福,问他是否去看电影《生门》,他说,看电影要两个小时,够我抢救一个小生命了。没有救死扶伤的豪言,那是儒雅的医者父母心。
看《生门》的感受是复杂的,一会儿紧张地抓住影院座椅的扶手,为命悬一线的人操心;一会儿泪流满面,为生命的到来,为生命之艰难。还好,最后流完所有的泪,你感觉自己像被洗礼了一遍。你想打个电话给妈妈,感谢她带你到这个世界,你想轻松地感慨,“你好,生命!”
一下车,一阵凉爽的海风吹过,一股咸咸的气味扑面而来,让我感到了大海的存在。星海广场好大啊,我没法看到它的整体美,因为我们直奔靠海边的游乐场而去。
游乐场有好多个游玩项目,我们先玩的是海盗船。这个海盗船不很大,能坐三四十人的样子。我坐在船的中间部位的中间,可是心里还是很紧张。当船摇起来并不断加快的时候,我的心就好像要蹦出来似的,忽地又被摇了回去,弄得我晕晕乎乎的,仿佛天地倒转。之后,我们我们又去了大转盘,由于人多,大家都在排队等候。轮到我们了,同学们兴冲冲的上了大转盘,并绕着大转盘坐下。我双手紧紧握住脑后的栏杆,生怕被甩了出去。随着一声“开始了!”的发令声,大转盘就飞快地转了起来,还下颠簸。我吓得哇哇大叫,汗毛都竖了起来。
最有意思的还是最近才开的一家恐龙主题的.场馆——“恐龙传奇”。一进屋,里面的环境非常的干净,迷离的灯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刚走了几步路,我们就进入了一个通道,紧接着就坐上了一个蛋壳形状的椅子,顺着轨道向里滑去。这是一个很大的4D影院。这时,我们被要求戴上了3D眼镜,以方便看清画面。刚进去,第一眼就看到一只蜜蜂直冲我的脸上飞来,我吓得“啊!”的叫了一声,定睛一看,原来只是3D的特殊效果而已。缓过神儿来,倒真是挺有意思的,好像自己就是个跟恐龙同时代生活的人。
在不断的刺激中,我和我的同学们结束了学校举办的秋游之旅。遗憾的是,我没有带摄像机,没能把这些惊险刺激的场景记录下来。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来,我一定给补上。
“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她。”泰戈尔的这首诗,成了纪实电影《生门》最贴切的“告白”。
2013年底,导演陈为军和他的伙伴将摄影机架在了中南医院妇产科,一拍就是两年整。信奉“选题在你一公里范围之内”的陈为军,此前的纪录片作品曾获得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也曾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单元。这一次的选题,同样颇费思量。
“这就是一个高度浓缩了的滚滚红尘。”在陈为军看来,医院的妇产科集结了穷与富的对比、生与死的挣扎、舍与得的纠结、老与少的代沟。每七天,新的人间悲喜就在这里轮换一遍。他们在中南医院跟踪拍摄了2年,素材量达500个小时,最后从拍摄到的40个完整故事中,选取了代表4种不同类型的故事,剪辑成了纪实电影《生门》,将于12月16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和当下语境里,生育是一个相当私隐和敏感的话题。被《生门》镜头记录下的,自然有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焦灼权衡,生与死的.拉锯战,甚至是对观念与伦理的拷问。“任何矛盾都像一个立方体,由6个面组成。我们认为有些社会问题很尖锐,是因为并没有把矛盾的各个方面全部摆出来,当你真实、客观、公正地摆出这些矛盾,明晰它的前因后果时,就会发现,对立最终可以达成和解。”陈为军说,医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其实把医院的故事拍好了,也就把咱们中国人拍好了。”
在《生门》里,你确实可以看到“最大公约数”的中国人。他们极普通,普通得就像你在任何一班公交车、任何一家小饭馆甚至任何一个医院取药小窗口遇见的那些人,而他们的悲喜得失就在此刻、就在这片土地上。是的,技法再高超的导演也抵不过生活,真实就是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故事最大的魅力,真实的笑、真实的哭、真实的纠结、真实的命悬一线,具有任何演员都无法演绎的穿透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