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味团圆味作文(月圆中秋团圆的味道作文600字)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月圆中秋团圆的味道作文6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1-16 17:08:41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月圆中秋团圆的味道作文600字)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一】

一到星期五,我就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回老家喽!

回到老家,听说爷爷在地里种花生,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田间小路上长满不知名的小草,绿绿的,软软的,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她们应该是一群小姑娘吧,不然哪里会有这么柔软的腰肢啊!草丛里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像绒球,像圆盘,像小姑娘的刘海……我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耳边是虫子的呢喃,调皮的小草在我的脸上挠痒痒,鼻尖氤氲着家乡花草特有的清香,哇,真好!

抬起头来,天空像纯净的蓝宝石,几片白云轻盈地散着步,我的脚步也跟着轻快起来。阳光比城市里灿烂得多,一点也不刺眼,洒在脸上,暖暖的,特别舒服!风轻轻柔柔地抚过脸颊,新翻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弥漫全身,仿佛身上每一个毛孔也全都张开,贪婪地吮吸着。哦,我喜欢这醇醇的泥土味!

不远处爷爷正在田里耕地,牛拉着犁,褐色的泥土持续不断地翻起来,边上几头牛悠闲地吃着草。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跑过去,跳进地里,也学着拿起锄头把地翻了起来,惹得爷爷抿着嘴笑个不停。不一会儿,地耕好了,爸爸也来了,还提着装满花生种子的篮子。我们脱下鞋子,卷起裤管,弯下腰,把花生种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犁沟里,再踩进土里。听爷爷说,只要勤浇水、施肥,很快就能长出花生来。我心想:等花生成熟了,还要来拔花生。嗯,一言为定!

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牛粪,我跳起来大叫:“臭!”爸爸笑嘻嘻地说:“这可是家乡原汁原味的牛粪,城里想要还没有呢!”

爸爸的话让我忍俊不禁。是啊,牛粪肥沃了家乡的田野,家乡的田野又养育了家乡的人民。不管我走到哪里,总会想起那股牛粪的味道,还有那花草香,还有那醇醇的泥土味……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饭,是胃的必需品,味道则是精神的安慰剂。人们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每个当地人总有一种属于自己家乡独特的美味,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

很多人说,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它的外表越是平淡无奇。但苏州山塘街的海棠糕不同,还未品尝,光看外表内心便涌动起一股浪漫的情怀。海棠糕往往以海棠花做模子,下面是雪白色的糕块,上面表层是紫酱色,花花绿绿的糖丝点缀其上。小心捧在手心,仿佛捧着一件精心制作出来的艺术品。轻轻咬一口,豆沙馅软糯无比,细细品之,又能尝出来果仁的味道。再咂么几口,又有芝麻的香味。仿佛是一口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更有趣的是,海棠花那温和美丽的形象常常闯入你的心里,让你对手中的海棠糕更加爱惜不已。

山塘街是传承苏州传统小吃的街道之一。其中粉墙黛瓦、石砖小路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随风飘荡的酒家黄旗,令我不禁想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铺点缀其中,还有那铮铮淙淙评弹和咿咿呀呀昆曲的声音间或传来,让人一下子就融入到了苏州古城的韵味中。

海棠糕香飘数里,人们一闻到香味便开始有所躁动,脚下的步子果断快了些,这正所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呐。对于当地老食客来说,大而静美的店蕴含的不一定是苏州的真味,那些隐蔽的小小可爱的木质推车才是家乡味道的独特载体。

卖主往往是一位老大爷,干净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而脸上却满是春光。他一边用苏州话大声吆喝着,一边用刀细细地分割着大块白色的方体糕块。他的每一刀都很均匀,每一刀都有着暖香白雾的伴奏。迫不及待地尝一口,松软可口,又甜又滑,但不油腻,随之而来的是一道暖流流遍全身,令人回味无穷。其实不光喝酒会醉,吃海棠糕也会有种与世同醉之感,仿佛眼前所有东西都模糊了尖锐的棱角,变得分外美丽起来。

很遗憾,这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只能通过记忆来回味这种味道。

现在,洋快餐和各种国外菜让本地小吃淹没在了美食海洋中。现在的人们几乎都用汉堡、比萨、日本料理替代了它,洋味道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时尚。

偶然又去了次山塘街,发现那里变化天翻地覆。房子装饰得更热闹了,嘈杂的音乐声代替了淳朴的吆喝声,传统苏面馆成了星巴克,黄色酒旗也为数不多……更令我难过的是,那打着“地道苏州传统小吃”标语的海棠糕店,虽然海棠糕样子更为精致,更好看,但我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吃完后只觉得有点空虚,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消失不见了。老山塘街已成为了我的过去,我的怀念。

其实,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是传承的忘却。海棠糕,不仅仅单纯是海棠糕,它更是一种童年的美好回忆,苏州文化的传承,这是什么美食都无可取代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在大肆引进他乡美食时,能否问自己一句,是否忘却了自己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又是三月杏花春雨江南,走进小巷子中,特别希望能再次听到卖海棠糕的吆喝声,再次闻到海棠糕的味道……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三】

家乡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虽然朴实无华,却扣动着我的心弦。

在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那店里的大厨,将羊肉汤煮了十几个小时,还用一米长的汤勺不停地搅来搅去,才成了陕西的美味。羊肉泡店内的店员时不时地吆喝着:“一百八十三号,你的汤好了!”他们就像“吼秦腔一样豪迈。当羊肉被店员端上桌,外加两个烤馍,羊肉汤、饼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着。人们将馍掰成块,泡在汤里,这就是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吃法。在我们陕西,就要大口吃肉,大口吃馍,大口喝汤,端起比头还大的碗,里面是一大碗羊肉汤。

虽然肉现在涨价,但普通人没有肉也依然过的有滋有味。豆腐脑在陕西也是颇有名气的,不仅便宜还好吃。坐在店里,点上一碗豆腐脑,不到两分钟,香喷喷的热豆腐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上面放七、八颗黄豆,放一茶勺咸菜丁,最后浇上一勺酸汤,让人垂涎欲滴。挖一勺放进嘴里,豆腐脑会颤微微地、绵绵地、软软地滑进你的喉咙,保准让你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冬日里更是喝上一碗热豆腐脑,你一整天都非常暖和,浑身发汗。

包子和豆腐脑可以说最佳搭档。在夏天,姥姥最爱给我包我喜欢的包子了。她包的大包子馅十分饱满,一个个整齐地摆成一圈,坐在蒸笼里像是在开“紧急会议”。包好包子后,要把笼端到太阳下,让包子晒晒太阳。待它们晒完阳光浴后,需要放在大蒸锅里蒸。蒸上半小时后,一个个白胖胖的大包子让人看着就直流口水。要是咬上一口,馅多的都快溢出来了,非常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味道都是从乡野来的,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加工后所得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四】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那浓郁的甜蜜,已经紧抓住我的味蕾,融入我的血液里。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一个坐落在洞庭湖南岸。家乡盛产糯米,而当地人最喜欢吃糯米丸子。那软糯浓香的味道,我永远都忘不了。

每逢家中来客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人们就会奉上自制的糯米丸子。刚盛上来的糯米丸子,圆圆滑滑,香气扑鼻,就像一个个刚哺乳完的小娃娃躺在摇篮里,惹人生怜,舍不得下口。外面很多饭店酒楼也有糯米丸子出现,虽然外表馋人,但味道却不正宗,和家里做的不能比。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回老家,往车窗外望去,只见一片一片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金黄的波浪在翻滚。行驶过新修好的水泥路,我们便到了家,只见地坪上都是黄灿灿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无数饱满的小糯谷,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黄灿灿的光。这时,外公笑呵呵地迎出来:“回来得正好,正要做糯米丸子呢。栋栋,来跟外公一起做吧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同外公走进蒸房。

外公端起一簸箕糯谷娴熟地摆动着,一会儿向上扬,一会儿左右晃,尘粒和谷壳从簸箕缝里簌簌地掉出来。接着外公将清理好的糯谷全倒入机器,之后他手拉着摇杆,使糯谷在机器里翻动。终于,糯谷打好了,成了一粒粒糯米。我抓起一把来,还有些温热。去除了外壳的糯米,白胖胖的,圆鼓鼓的,带着些淡淡的清香。外公把糯米淘洗之后,倒入一个大锅里,加水,生火,再盖上盖子,等糯米蒸熟。

不久,锅里冒出了一缕缕白烟,糯米蒸好了。打开盖子,一阵浓郁的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帮外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接着就开始捣糯米了。捣糯米的工具有木槌、粗木棒或竹棒。老家满山都是竹子,竹棒自然是少不了的工具。用竹棒捣糯米,还能使糯米带点竹子的清香。于是,外公和爸爸一人拿一根竹棒在石臼里来回捣动着。看着他们一脸轻快的样子,我也想去尝试。谁知刚拿起那又粗又重的竹棒,我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再想左右捣动时,却被糯米粘住了竹棒,难以动弹。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终于,糯米捣好了,成了一整块又大又软的糯米团。我们把糯米团放在桌子上,用手把糯米捏成一个个丸子,再把捏好的糯米丸子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于是,此起彼伏的“嗞拉”声不断响起。过一会儿,把糯米丸子捞上来,将调好的糖油浇在丸子上,糖油顺着勺柄流下,糯米丸子渐渐地裹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再撒上些许芝麻,用来提香。忙活了很久,糯米丸子终于做好了。

我们把劳动成果摆在桌子上。用自己的巧手和汗水做成的糖油丸子,一口咬下去,糖油瞬间爆绽而出,在嘴里翻滚。浓醇的糯香夹杂着些许竹子和芝麻淡淡的清香,我的味蕾立刻得到了满足。一天的辛劳化作了舌尖上的甜蜜。

外公曾经说过,这做人呐,也要像这糯米丸子一样,受得了风吹日晒和千锤百炼,还要有一颗“柔软的心”,能包容所有的磕磕碰碰。人家瞧中的,不是你那金灿灿的外表,而是入口的一刹那,那打心底里甜蜜的味道。

家乡的糯米丸子,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中秋味团圆味作文【五】

故乡,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而家乡味道,也是永远令人怀念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奶奶就会包包子。一到那时,我便会在奶奶周围,看她包包子。只见她一手拿面皮,一手用勺子往里扣了勺馅,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往里捏几下,轻轻一转,像变魔术似的,一个又白又胖的包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仔细一看,包子上的褶捏得十分自然,像河流,像飘带,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令我羡慕不已。

待到她全包好,蒸包子时,我便会在灶台下烧火。等待包子蒸熟是一个漫长但又享受的过程,我尽可能地往里多添柴火,想让里面的火烧得更旺些。一会儿,奶奶来了,只见她掀开锅盖,一股清香便扑面而来,使我垂涎三尺,我擦了擦口水,继续往里添柴,奶奶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别急,一会儿就能吃了。”我抬头望着奶奶慈祥的脸庞,点了点头。包子熟了,奶奶掀开锅盖,只见包子一个个变得更加圆润饱满,菜和肉的香味混杂在空气中,看着狼吞虎咽吃包子的我,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奶奶的手艺足以让我们全家人饱享口福了。儿时的

故乡这片土地,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处,内心的最深处总装着故乡。而家乡味道,也成为内心中最朴实,最自然,最本真的味道,虽品尝过千百种美味,但一提起家乡,想起奶奶的手艺,便会的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