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确需要换个角度去看看,也许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那些看似匪夷所思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举个例子吧,就说数学。它是一种科学,是脑筋急弯,有时候还看似不符合常理,但我们不得不认可它。相信大家都学过百分数吧。比如说甲比乙多但是反过来却变成说乙比甲少有的人认为这不可能,理由是这不符合逻辑思维。对此,我只能无奈地表示:这只是因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不同产生的错觉而已。习惯于惯性思维的.人大多都会质疑它是否正确。我们化简单点,这类问题在一年级也学过,譬如说9比5多4,所以9比4多5。但是,“甲比乙多中“比”后面的“乙”是单位“1”,也就是说,甲比乙多乙的而在第二半句中,是指甲是单位“1”,即乙比甲少甲的甲和乙固然是不相等的,那么吗?呵呵,我笑了,就这么简单,也许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我们早已无法像以前那样了。公理是无法辩驳的,有些问题,看似不符合常理,换个角度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正常的,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待新鲜事物。
我们班上有一同学小李,他平时有些调皮,成绩也不怎么好,但是热爱班级,经常为班级做贡献,钟坏了,是他修的,地板脏了,也是他拖的地。我们班有些人因为他平时的表现对他产生了惧怕和厌恶的心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小李并不是个坏人。看人,就要换个角度去看,要看全面,专门只关注一处,结论就不会很客观。
我们经常用惯性逻辑思考问题,其实我们想出来的也不一定正确。有一天,我稍微修改了平时用的方法,做一道题,那时的同桌和几个做对的同学嘲笑了我,说我做错了,我很伤心。事后证明我那样写是没错的。所以说,在大家都做对的同时,也应该允许人做错;在大家做出来不一定对时,更应该允许有人想法与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他们的对错,就算做错了,也因尊重别人的尊严。
思想是自由的,我们没有权利去限制别人的精神自由。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应该杜绝群众性思维,千篇一律根本没意思。我们要多多锻炼自己的思维,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做题,不同的角度看物,不同的方式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文章有清晰的思路和线索,语句通顺,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平实叙述多,艺术描写少,特别是细节、场景的描写几乎没有,这就使文章平铺直叙,没有“亮点”,故事没有“高潮”。建议植入细节、场景描写,注意故事“紧张”与“舒徐”的搭配,使之形成波澜起伏之势。
2。人物形象扁平。原文不太注意人物自身的言行的描写,建议增加对“父亲”形象和“我”内心情感波澜的描写,使文章除故事跌宕起伏外,呈现人物情感的激荡回旋。
3。语言缺乏文采,如写自行车,只说“破旧”,其实,还可以找到许多形容词来描写它;写父亲也可以从语言、行动、肖像等角度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描写。
从“抑”“扬”的顺序看,有“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两种:从“抑…‘扬”的对象来看,有“抑人”“抑物”两种。
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开头交代老师的绰号“徐老虎”,给人穷凶极恶的感觉;接着写外貌,“脑袋有棱有角”“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方方的,亮亮的,扁扁的”,还说他像《聊斋志异》中的夜叉,真是有些古怪,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的“狞笑”和“鼻里常川的两桶清水鼻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形容猥琐、可怜可鄙的人,却是一位满腹经纶、古道热肠、热心教学、严肃育人的好先生。梁实秋的这篇短文,不但张扬了自己老师的个性风采,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抑扬结合的珍贵的写作技巧。
三、陡转
故事情节不是循常理发展,而是陡然遇到情理中的`“意外”,转向另一方面去。如小说《窗》。写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里。只有透过窗口才可见外界,生活死寂。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编织窗外斑斓多姿的景观,病友摆脱了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可以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升格文波澜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兴波技巧的采用,对父亲的描写,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故事叙述上,注意“紧张”与“舒缓”的结合;情节的设计上,在结尾处设计一处“陡转”,一扫全文压抑之气,变得开朗快悦。二是融入生活细节与场景描写,语言生动有表现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