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把复杂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个击破。
从心理学角度说,它利用了“门槛效应”,又叫“得寸进尺”效应。就像登门槛,从低到高,一步一步上升,直到达到目标。
举个例子,打游戏最初开始通关时,都比较容易。随着不断深入,难度层层递进,奖励又来得刚刚好,而最难对付的大Boss,总是在最后一关。
同理,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在拖延症上。
比如说,你有一份材料要写,但是,你就是磨磨蹭蹭,不想开始。
小松建议,你先从新建一个空白的文档开始,然后,开始写标题,写大纲,接着,搜集大纲所需要的数据,就这样,一步一步,你自然会进入工作状态。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所谓的管理时间,其实是根据客观的时间刻度来管理自己,因为时间就在那里,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而注意力就是我们管理自己的关键,我们将注意力用在哪里,就等同于将时间用在哪里。注意力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性,而注意力的稀缺又源于整个时间框架的稀缺本质,所以注意力就是稀缺中的稀缺,那么随意使用注意力的成本就是非常昂贵的。
正确赚时间的重要法则。赚时间可以从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时间和产出下让自己的时间经历更丰富。
先说第一条,怎么提升单位时间的产出呢?作者给出了八大行之有效的黄金守则:列出条目任务、寻找高效时段、远离噪声干扰、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减少后台运行、降低切换频率、明确任务目的、挤挤,再挤挤。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本书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二八定律,说一个人如果肯认真学习,花上20%的精力就能在某一领域做到80%的成绩。因为大多数的领域并没有太高的学习壁垒,基本一段时间后,游戏规则和小技巧都已经摸得很透了。如果这个人要继续接近100%,就非得把剩余80%的精力花上去才行。
这同我们日常的认识基本吻合,多数领域都是易学难精,从0分到20分,肯定比从80分到100分容易得多,所以越到后面,每精进一点就要加倍地花力气。
所以,当我们耗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一领域,进步却开始明显趋缓,这就是时候考虑去别的地方赚时间了。
这并非对匠人精神的不敬,只是从时间的性价比来看,如果花费四个20%的精力,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到80%,通常来说,不管在成就上,还是时间经历上,都会比在一个领域花上80%的精力,最后做到90%的程度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划算,前者都还没算上各个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创造力。
对我来说书中最重要的3个关键点:
一个行动:将注意力放在持续精进效率最高的变现点,今后面对任何想要改变的事情时都力求自己先做起来并持续践行。
最后,在社交上的原则就是持续分享和先行付出。
我敬佩一位清洁工阿姨,因为她不管下大雨,还是寒冷的冬天,以及烈日当头的天气下,都在辛勤地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每天,我在上学的路上都可以看见她在路的边扫地,经过车辆都从她身边擦身而过,很是危险。可那位清洁工阿姨却浑然不觉,她依然在全神贯注的扫着,我想她一定是到了忘我的境界,像在自己家打扫卫生一样。我敬佩这位清洁工阿姨,因为她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吃苦耐劳的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有一次,从香港到达广州车站的.时候,有一位大约七岁的小女孩,随手把喝剩的饮料瓶扔在地上。这时,一位清洁工阿姨走过来,对小女孩说:“请不要随地扔垃圾,请扔到垃圾桶里。”结果,那位小女孩却说:“香港扔垃圾要罚款,到广州随地扔垃圾都成习惯了!对不起!下次一定不会随手扔垃圾了。”小女孩把垃圾捡起扔进了垃圾桶。
生活中的清洁工阿姨工资肯定偏低,没有节假日,每天清晨就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又要收集生活垃圾,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随地扔垃圾。如果环境被污染了,很多疾病就会来到我们身边滋生蔓延,正是因为清洁工阿姨们吃苦耐劳地为我们服务,才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