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院子里满是阿婆精心呵护的桂花树。枝缝肆意生长,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淡黄色小花,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黄色,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的黄晕的光。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犹记年幼时,阿婆曾搂着我叙说她和桂花的情谊是早已深埋下的。迫于生活,阿婆自小便学会做桂花糕,以此补贴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桂花香中弥漫开来的。
直到现在,正在经历花样青春的我才开始有点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显然不同于我们的青春。有一条新的花裙子便可以兴奋上好几天,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制作桂花糕,为自己能担起家中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包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叙说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伏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匀搅合,然后轻轻压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香。
如今的阿婆早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着做桂花糕,坚守着一份青春时期便已坚守的责任。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弥漫着阿婆的青春。
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眼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3天了。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3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有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有心事,又仿佛等待着什么。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护士的话音刚落,3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
他们3个人将同时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分遗产的问题。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3个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有多少财产谁也不知道底细。
“记忆移植进入程序。”随着医生的话,3个人立即在大脑里开始了搜寻:……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 家吗?这样陌生,却又熟悉。老大心想,当自己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走,解救了他;又是在这间屋里,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媚子当老婆。媚子逼着他 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房。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这破屋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巨痛袭来,生下一个血糊糊的孩子。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七七四十九天,血淤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 吗?妈说过我小时候眼睛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拿着一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自己家住 的那些日了。我忙得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待母亲,难怪有一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睛,我问她,她还说没什么。
3个人都在“记忆”中泪眼模糊。他们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裹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的,红红蓝蓝的。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
王程是一个天才,我觉得像“二次函数”这类只有汪星人能看懂的奇怪的数字排列,他都能解得开,神人啊这是!
王勇呢,帅得不像话,有时我会从他身上看到什么叫差别啊,我俩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一身秀气,我却一身土气!
最可恨的是朱英俊啊,长得不帅还讨人爱,就因为取了个好名字,让人咬牙挤泪水的是,凭什么那么多女孩就追她一人啊,就像割麦子一样,一茬一茬地换!
崔慧成这个小胡子最精明,凡是总不吃亏,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上课压根儿不听,却门门都能满90,天理何在啊!
徐倩文,地地道道的才女啊,不知呢,是她靠王勇火了,还是啊,王勇靠她出了名,总之,这里面的关系挺复杂的!
崔涵雨是个不折不扣的“母老虎”,曾经连老班的面子都不让三分,郁闷的是,她居然还是,那些年,我班男生一起追过的女孩(除了我以外)!
王蓉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教育下的淑女形象,清纯的90后,更加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女性的端庄舒雅(根据朱英俊语录改编)!
陈静的最大特点就是——黑得胡闹,就好像在开玩笑,但她却是比较开放的时代少女的典范,彰显了21世纪的蓬勃与朝气!
要说每一个故事里都应该有一个胖子的话,那我就是这个故事中的“熊猫级(如今,胖子也稀有了啊)”的胖子,哈哈!
故事的.开端很简单——升学;故事的结局也很简单——升学。
故事从十四岁的雨季开始讲起,为了学习,为了父母之命、老师之言,我们这一号人走到了一起。照个面,就算是认识了;笑一下,就表示默认了;极简单、极原始的交往方式。最初的时间里,我们都忙着互相认识,嗓门大的,自然乐于自报家门喽,嗓门小的,就保持着矜持与距离,不过,很快就被融合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集体,我们是演员,青春是舞台,老师就是督促我们完成节拍的导演。
七年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没有书的年代,我们不去打架、不去看小说、不去谈恋爱,我们却以数以千计的“罚抄”来填补我们的等待。我们的等待,有时会演变成走廊外的一排排,亦或是,老班办公桌前乌压压的一片,或许也会是高声吟唱着“我挨骂,我骄傲”的豪语走出教室。我们将“好好学习”写在纸上,折成飞机,从一楼飞向二楼再接着飞回来。也许,青春的序幕早已拉开,我们却不舍地躲在幕后,不愿承认罢了。
八年级,这是热闹繁现的一学年,除了那些拼命死学的“顽固派”以外,其他的人都去了九霄云外。我们开始看大大小小的热闹:有的人被表扬,有的人却挨批,被表扬的人或许不会得意,但挨批的人却总是愤愤不平,这就是明显的“好”与“坏”。有时候,竟连老师都分不清,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还是“一锅粥煮了一粒老鼠屎”。有些人开始探索,尝试着涉水过岸,有些人却还是等待,在原地徘徊。
九年级,真真正正是热线腾飞的时代:我们拼搏、我们学习,有些人也在谈恋爱;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有些人也在搞破坏;我们摇旗、我们呐喊,其实都在看比赛。这不外乎是一场马拉松的最后角逐,卯足了积攒了三年的劲头,等待的就是奋力冲刺那一刻。我们开始把头埋进题海里,淡淡的油墨香,居然也能呛鼻,把那些沉睡三年的人呛醒了,打了个哈欠又睡了;把那些熬夜苦读的莘莘学子呛醒了,又开始没日没夜地复习了。青春似乎有着巨大的张力,把我们的每根神经都拽紧了,毫不松懈。我们开始倒计时吧,“100天、99天、98天……”,这就是中考的宣言啊。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人物很丰满、环境很优美、情节也引人入胜,结局更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们在青春的画卷上涂鸦出点点色彩,让太阳成形,让大地成形,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自己,也在慢慢成形。其实,我们美丽的青春又岂是这点点的色彩能够描绘的出来的呢?又岂是这太阳、大地能够拼凑的起来的呢?又岂是这一幅小小的画卷能够收藏的下来的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