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在暑假期间培训时,学校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对微课制作进行了培训。培训之后,我对微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制作微课的方法技能也有了相应的了解。
回顾我原来制作的一些微课,觉得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在理念上,没有真正理解微课是基于学为主的。二是微课缺乏完整的设计,不够精巧,没有把它作为一节课去设计。三是技术和方法不足,录制的微课视频不稳定,用手机录制来回翻转,画面晃动,对观看者造成影响。
本学期开始,我就带着培训给我的热情和我的不足上路了,心想能够在学期内做出一节成熟的微课。
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学生课堂展示往往七零八碎,怎么能在课堂结束时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线条,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想到微课;怎样能在学习中给学生送去思想和感官的慰藉,我想到了微课;怎样把文本的东西转化为有趣的画面,突出美术课的视觉艺术特征,我想到了微课……
在上高中美术选修《设计》第二课《小图形大品牌——标志设计》时,同学们知道了标志的一般分类、优秀标志的特点、标志设计的`程序,以及绘制标志的表现方法等。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标志设计案例,我开始制作微课。
在制作前我咨询了王海洲一些技术,他让我先以PPT制作,然后再用录屏软件转换为视频。但当我在做PPT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一些图片如何切割,图片的清晰度处理等。
为将PPT做好,我先拟出制作脚本,依据脚本,我将PPT做出来。在做PPT过程中,我发现PowerPoint软件有很强大的功能,我们平时所用也不过毛皮。
做出PPT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开始使用“屏录专家”软件,在王海洲与范铁成的手中操作那么容易,可到了我的手上却很费劲,反复做也不得要令,我又下载了“操作方法”的视频,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反复做、反复删。会录画面了,又不会录声音。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学会了。那兴奋是难以言表的,当时我一拍桌子,并自言自语,“真好,不错”。一个完整的微课终于在我手上做出来了。我与人说,这个微课是我的“自主知识产权”。
通过做微课,我有这样的心得与体会:
一是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学科知识素养,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有技术知识,会运用技术知识服务于教与学。
二是技术的运用,关键在软件的运用、操作和自己的创新。
三是微课设计要有好的完整的设计脚本。
四是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学,要选好题、突出重难点;设计内容实在,结构合理,有创意。
五是微课的运用,我认为不仅是重点、难点、易错点的解析讲解,是否还可以拓展到导入、过渡与引导、美术作品鉴赏与评价、思路与方法、思维导图等。对于时间上,可以课前、课中、课后。关键是实事求是,要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效与质。
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但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在线学习会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以后当我们学会了微课并能很好制作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为微课而微课呢?会不会用微课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呢?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用焦建利教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你愿意,你就和这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借助了网络,借助了微课。通过这一载体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看到了微课的发展趋势。今后,要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心理援助微课》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刚到,一场莫名的疫情也悄然而至!
从前,门庭若市,摩肩接踵的场面,如今因为疫情,整个环境全都归于静寂而显得空荡了起来,2019这一年的年假因为新冠疫情显得格外悠长。面对疫情,你是否有感觉到恐惧、焦虑呢?
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宅在家中仍旧没有忘记学海征伐。在线上的学习我已坚持有月余了,但我仍在思考该如何更好地规划、管理好这笔“时间财富”。
今天我有幸听了心理学学士姜海霞老师讲授的《未知致愁闷,焦虑需缓解》一课,懂得了该如何去缓解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带来的焦躁情绪。她认为我们在这种发生频率很低的意外事件中有这种未知的愁闷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很多医学界的专家目前也不能肯定它的来历,因而给它起了个特别的名称2019-nCoV,代表了此种未知新病毒出自2019年,是区别于以往出现过的'任何冠状病毒,而且它可能是全新的冠状病毒家族群体中的一员。在我们对它还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姜老师介绍的几种放松情绪而且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呼吸,蝴蝶拥抱,转移注意力,利用空隙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另外,我还认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时间财富”。在这期间,你可要盯紧你的生物钟,不要因为贪睡而误了吃早餐的时间。俗话说:“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饱。”也许你只是误了这一顿,但你这一天的精神状态都可能会大打折扣;还有就是要管控好自己的眼睛,不要沉迷电子产品,更不要因此而熬夜,否则会严重损伤你的身体。
在此,我建议大家合理规划一下作息时间,各阶的段内容可倚照刘诗薇老师所推荐的:“静思时间、安心时间、健体时间、学习时间、专注时间、亲情时间。”来作合理安排。
总之,关注健康,合理生活,积极参与隔离防预,配合好一线的工作者们,这也不能不说是另一种贡献!
从没听说过微课,到了解微课,到录制上传微课,这次通过自己动手做微课,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谈谈一点学习感受。
微课,刚从于x老师那里听到这个概念时,颇觉得不以为然,五分钟十分钟能讲出什么名堂来呢?亲身经历了一次录制全过程之后,我被它神奇的魅力感染,甚至已经开始喜欢这种上课的形式了。
平时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激励和碰撞,不时会造就思维的火花。这些火花如果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即刻就会化作灰烬变成尘埃,最后也就无形无迹了。但如果能将这些火花及时整理拍成微课,灵动的思维就将化作一粒粒珍珠,被“微课”这根线串起,那么在我的教育生涯里,它们便将成为奋斗的里程上的闪光印迹了。假如某粒珍珠又恰巧为学生赏识,那么这辑微课于人于己都将功德无量。这样想着,做微课的动力便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并强劲起来。
确定内容,写好教案并作成课件,整整花了一下午时间。原以为有现成的录制软件,仅录五分钟的课是小菜一碟。等到花了三个小时还没录出自己喜欢的课的时候,我才算真正懂得了“事非经过不明白”的道理,想起来简单的事只有做了才清楚它有多不容易。
因为面对着电脑摄像头的关系,照着念稿很难让声音的抑扬、表情的变化、课件的展示之间和谐地运作。要录的内容一定要熟读成诵,否则就难出效果了。近年来,贪图安逸,记忆力因没经受磨砺而生锈了,要把七八百字一字不漏流畅自如的背下来,我的心里实在有点打怵。但决定了做的事就力争做好,这是我的原则。只好耐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开始熟悉教案,还好晚上办公室没人,非常的安静,并且教案出自己手,背起来总算不慢。
开始录了,以镜头作为受众讲课,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表情离开了同学们笑脸的引领真不知道该如何支配。录出来的样本中的自己显得生硬机械,不要说别人,就是自己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这样的课怎么可能达到让人受益的效果呢?想到这里,突然有一种更可怕的念头在我心中升起,平常课堂上自以为是的严谨是否就是这种惹人生厌的表情呢?如果是,看不到自己表情的课堂里,我岂不是已经让人厌烦了很多年?真不敢深想下去……微课的拍摄竟让我有点看清了自己,将来也许可以改进自己的课堂,这不能不说是微课给我的又一大收获了。加之有时忘词的停顿,来来去去拍了很多遍,直到要放学了,才赶紧选了一个赶紧上传。
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周,对微课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让我受益良多。今后,只要觉得有了素材,我想我还会把它拍成微课。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微课程。带着迷茫开始了与微课程的接触。通过接触,我似乎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微课程以ppt的形式呈现,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文件自动播放,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深深的思考。
通过看几个实例,我感觉到了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不需要解说,但却使人从故事中收到感动和启发。
通过培训让我了解到创作数字故事,需要发掘教育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写作,故事内容要深刻,激发人们的情感。微课程虽“微”但内容含量却不小,微课程的内容很具体,它所关注的是“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慢慢探索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自己的微课程。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