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科技启航书海筑梦的作文800字)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科技启航书海筑梦的作文8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9-04 19:48:55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科技启航书海筑梦的作文800字)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一】

通用技术教学与职业技术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十分重视一般技术思想和方法教学。一般的技术思想和方法可以迁移到不同的技术类别中去运用,甚至可以迁移到其他领域。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精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它为学生打开技术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技术与设计教学中,一般的技术方法主要有: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模型的方法和技术试验方法。在必修教材中技术设计一般过程的编写采用了“先总—后分—再总”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所以在教学中要正确领会编写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避免急于求成或一些没有必要的重复。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二】

就像说话一样,在掌握了语言中大量的字和词之后,只要经过一定的语法训练和引导,我们就能通过组织语言来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在笔者看来,即兴伴奏与说话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键盘弹奏技巧,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我们也必定能够掌握一定的即兴伴奏本领。

在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已经连带介绍了部分即兴伴奏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下这些,仅是在即兴伴奏学习过程当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3。1 即兴伴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钢琴技巧,但我们一定要明确区分钢琴弹奏技巧与钢琴伴奏技巧之间的的本质区别。前者是以机械练习为主来体现乐谱的内容,而后者是以创造性为主来完成伴奏。

3。2 在即兴伴奏时,要强调眼、脑、手、耳的协同合作。

眼:伴奏时不仅要看谱,而且要在感观上密切关注演唱(奏)者的临场发挥,以便随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伴奏。

脑:除了要进行相应的和声、织体配置的构思以外,同时还要对手指动作发出指令,而且还要协调身体各部分动作,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手:根据脑的指令,手指动作进行伴奏。

耳:从总体上进行音响效果的监听,并将音响效果及时反馈给大脑,同时及时对和弦的对错、排列方式;对织体以及伴奏的快慢、强弱作出适当的调整。

3。3 通常的钢琴伴奏,实际上相当于在背谱。而即兴伴奏必须要将这种背诵习惯转变成为一种有如“说话状态”的即兴状态。学习即兴伴奏,即要求有一种不怕弹错的精神。如果畏手畏脚,老是担心会弹错音,担心所弹的伴奏没有别人的好听,总是依赖记谱、背谱弹奏而自己不动脑思考,就永远也学不会即兴伴奏。

3。4 即兴伴奏讲究“先死后活”的特点。必须是在前期掌握那些“死”的硬技术,才能在以后的即兴伴奏当中做到灵活自如。但要切忌“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相应的“死”技术弹奏“活”的伴奏,由易到难地根据自身基本功底逐步地增加伴奏手法,稳步地提高自身的伴奏水平。

3。5 注意提高自己的审美与创造意识。钢琴即兴伴奏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标准。只存在伴奏效果的好坏差别。所以我们追求的是更好的音响伴奏效果,但是要谨防将一些规律性的手法视作死板的教条,从而忽视对具体情况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同时,为提高自己听觉的审美鉴赏力,我们不妨可以多听多分析一些经典作品与优秀作品的钢琴伴奏谱,把它们作为提高自己即兴伴奏水平的有益补充。

3。6 即兴伴奏学习需要勤学苦练,即兴伴奏的练习与掌握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

3。7 即兴伴奏学习和学外语的口语很相似。重要的并不是通晓理论,而是能得心应手地弹出所需要的音响效果。因此要多参加各种音乐伴奏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伴奏水平。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三】

即兴伴奏中,首先要求伴奏者对于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十分的熟练,其中各个调的正三和弦(在调的I、IV、V级上形成的三和弦)是首先必须要求掌握的。因为在即兴伴奏中I—IV—V的进行是最基础的和声功能进行,它们是确定调性的最基本的途径,在任何一个调里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各类和弦按照和自不同的使用情况,大致可能分为三类:

a。常用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

b。不常用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增三和弦;

c。极少用和弦:减三和弦、小大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以上和弦由于其纵向结构的不同,有各自不同的音响色彩个性。就如同是绘画色彩中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区别。按其色彩不同和弦又可以分为:

a。明亮色彩:大三和弦、属七和弦、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增大七和弦;

b。暗淡色彩:小三和弦、减三和弦、小七和弦、减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根据和弦音响的协和性,和弦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a。协和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b。比较不协和弦:减三和弦、增三和弦、半减七和弦、减七和弦;

c。不协和和弦:大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每个和弦还有不同的位置变化,其中三和弦有原位及两个转位,七和弦有原位及三个转位。随着和弦的位置变化,同一和弦在音区上也引起了变化,并且就影响到和弦的稳定性:

a。三和弦及七和弦原位:比较稳定;

b。三和弦和一转位及七和弦第一、第二转位:较富于流动感;

c。三和弦第二转位及七和弦第三转位:比较不稳定。

在和弦的弹奏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手型框架感觉,这是一种固定的手指伸张控制感觉。这是针对于整个和弦体系而言,而并不是专指单个和弦。

例如,在键盘上弹奏所有c自然大调的三和弦(以柱式和弦音型为例)。因为和弦各音都是在白键上弹奏,那么相同音型、相同原位或转位的和弦在弹奏时一样的。由此,我们在弹奏的`过程中,首先可以熟练地将某单个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和这个和弦在弹奏时的手型练熟,如果能将这种固定的感觉扩展开来,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的分解和弦织体、琶音等音型的训练和弹奏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即兴弹奏的思维与动作都是一种在瞬间发生的快速行为,执行头脑指令的动作既要灵敏也要准确。这就要求在训练和弦的硬性键盘技术,是要侧重练就出一种又快又准的硬功夫。这一点在平时应着重练习。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四】

31.由于同时兼具了软磁材料的较高剩磁和永磁材料的较高矫顽力两大优势,新型永磁体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磁能积,因而具有了超强的磁力。(4分)

32.“目前”一词不能删掉,从时间上限制;(1分)Nd-Fe-B永磁体是现在磁性最高的永磁材料,也是综合性能最高的一种永磁材料,不代表将来磁性最高。(1分)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

3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准确具体地突出了“永磁之王”的研制成功,使各种永磁器件实现了超小型化。(1分)

34. 示例:控制原材料的出口;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答出一条即可得3分)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五】

所谓“织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音型”。它是指包含有一定内涵的意境单位。它本身是由有节奏的律动以及和弦的分配所构成,是节奏型与和弦音高的结合。排除节拍节奏、音区等因素的变化,从弹奏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织体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2。1。2 柱式和弦型:在一定节奏条件下,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的音型,称之为柱式和弦音型。它以和声音响丰满、厚实为特点主要适用于力度较强,音响较厚重的歌颂性音乐体裁。

结合钢琴具体的演奏特点,柱式和弦音型由于在弹奏的分配上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单组柱式和弦音型。这类音型通常包括柱式结构层与低音声部层两个部分,一般由双手弹奏进行。由于柱式音层的音区位置常处于小字组以上,故而它多采用三和弦完整和弦音作密集排列,这种排列柱式音向上很集中,而且便于弹奏。单组柱式和弦音型除上述的双手构成形式以外,还常以单手构成出现,常见的形式是左手构成,而右手则承担歌曲旋律或其他音型的弹奏。

第二种是双组柱式和弦音型。这类音型由左手的柱式低音层与右手的柱式层共同构成,也就是说,除低音声部外,左右手都有柱式层的分配。而且两个柱式层既可以是同节奏弹奏,也可以是在不同节奏上构成的。这类音型由于其织体层次的增加,其音响丰满饱和,节奏力度更强。两组柱式和弦的间距音程(即下层和弦的音符与上层和弦的低音所构成的音程距离)一般不会超过八度,否则就会造成音响散乱,从而达不到音型所特有的密集而丰满的音响效果。

2。1。2 分解和弦音型:在一定的节奏条件下,将和弦音由下而上或者是由上而下的折转依次弹奏的音型,称之为分解和弦音型。由于钢琴即兴伴奏的织体是由双手在不同的音区位置上共同完成的,因此分解和弦音型又存在着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双手音型:通常用于不带旋律或将旋律骨干音融入音型结构中的伴奏。这种音型是将和弦分配给双手共同进行弹奏,按其分配方式有两种手法:

a。链式双层分解:将左右手的和弦按照先后承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分解的线条前后贯穿,就如同链条般由前至后连贯成一线;

b。单层分解:这是指分解和弦部分是由一只手(通常是由右手)单独完成。而另一只手(左手)则以单音或者是以八度音程的方式构成织体中的低音部分。

第二种是单手音型:通常用于带旋律的伴奏中,部分分配给左手,而右手则以单音或者八度加和弦音的方式弹奏旋律。

第三种是综合音型:即兴伴奏体现的是一种活性思维的体现,表现在某伴奏织体上更应是一种灵活的方式。凡是脱胎于前两种伴奏织体的节奏音型综合而成的音型,我们即可看做是一种综合型音型。比如有一种带低音和弦的织体,这类音型由于节奏感强,音响富于弹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节拍、节奏感强的舞曲和进行曲题材。

既然音型织体存在着多种类型,那么弹奏者就必须事先对织体有所选择。织体的选择应该符合音乐形象的表现需要,符合和声的配置需要,弹奏上讲究顺手,易弹。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选择从较简单易弹的织体入手,首先根据前面两种织体形式,然后再进一步练习其他织体,最后再将难度更大、更复杂的织体音型加入到即兴伴奏的弹奏当中。

在织体的练习过程当中,笔者认为特别要注意抓住两点,第一是必须要找对和弦,第二是要抓准节奏。

针对旋律,如果我们所选择配置的和弦与旋律中的音不相符合,那么即兴伴奏就是毫无目的的乱弹琴,也就没有丝毫即兴伴奏的作用和意义;针对节奏,如果我们所选择的织体在弹奏时其节奏与旋律的节奏没有配合上,那么即兴伴奏也将会乱成一团。因此抓住这两点,不仅对于弹好即兴伴奏至关重要,而且它也将贯穿于整个即兴伴奏的学习过程。

2。3 调式调性

一般情况下,即兴伴奏都是在体现着一种调性思维艺术。即兴伴奏的调式调性感觉,是通过诸如旋律、和弦、和声等因素来体现的。可以是说在掌握和巩固和弦、织体、和声等技能的同时,这种调式调性的观念就已被潜移默化地映射在弹奏者的头脑里面。

在即兴伴奏当中,我们可能涉及包括西洋大、小调式,民族五声、七声调式在内的各种调式调性。但最常见、常用的还是西洋大小调式,而且它也是弹奏好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的基础。那么,弹奏者首先可以从掌握西洋大、小调的弹奏技巧入手,待到将这些基础性的调式调性掌握好以后,再逐步加强对于其他各种调式调性的掌握和巩固。

对于即兴伴奏调式调性的掌握,笔者认为关键是调性观念的建立。从即兴伴奏弹奏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经常接触简谱的弹奏者,如果用首调的观念来理解和掌握和弦、织体、和声框架等因素,就会显得更加容易和方便。特别是在处理和声方面,用首调感觉则能更加快捷、牢固地建立调性感觉。

对于各个调在键盘上的熟悉和掌握,我们可以采取以“一根线”带“一片”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训练。

a。“一根线”,是指掌握某一个单个的调。即要求将一首较容易的乐曲在某一个调上弹奏熟练,并记住伴奏所用和弦的级数(尤其是I/IV/V级上构成的和弦)、织体音型以及和声框架结构等因素。

b。“一片”,是指仍然选择同样一首乐曲,选择同样的伴奏和弦、织体与和声功能进行模式,但是这些都要求在另一个新调上面进行。这也就是在穿引一根“新线”。待到将所有的这些技术在这个新调上面练熟以后,我们就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去建立更多的“线”。

“线”多即成“片”。到那时,我们就能在不断的积累中,将即兴伴奏所需要的各种调逐步掌握。虽然这种方法看似呆板,违背即兴伴奏“活”的原则。但是只有“先死”才能有“后活”。必须要有先前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基本功练习,才能拥有挥洒自如的伴奏能力。

与把握核心技术有关的作文800字【六】

我的读书习惯是,拿到一本书后先从书中找相关定义,理解书名关键字的意思。

《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的书名关键字无疑是“教学设计和技术”。本书中使用的定义是:教学设计和技术领域(也称为教学技术)包括对学习和绩效问题的分析,以及为改进各种情况中(尤其是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的学习和绩效而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各种教学和非教学的过程与资源。这个定义强调了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部分的两个实践:为教学目的而利用媒体、运用系统教学设计过程,本书认为这是教学设计和技术领域的关键性定义要素。但在现实中,大多数人(包括一些本领域的从业者)都把都把教学技术(教育技术)等同于教学媒体。其实不然,教学技术应关注的不应该紧紧是教学媒体,更应该是使用教学媒体的人,以及如何最恰当、最有效的使用教学媒体,和如何最有效的促进教学(培训)的顺利进行以取得最佳效果。

一般读完书名关键字,接下来看的就是目录了。我认为,一本书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它的内容如何,也取决也它的目录的编排。如果目录清晰合理,就很容易吸引人。一般情况下,目录是大多数人在同类书籍中选购书本的依据。人们跟据目录可以轻松的检索到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每一部分内容的所在位置,即导读功能。目录还具有报导功能。

接下来就是序言部分,序言通常反应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它通常囊括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写作缘由,写作经过、旨趣、特点等。也有些是代序,内容多为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个人认为,阅读序言是很重要的。如果序言读懂了,这本书也就知道三分之一了,所以应该认真对待。

本书的序言一共包括6个部分(含引言)。

第一部分“总序”,是译者写的,主要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创新技术译丛”的总体概况、教育技术的基本作用(三种基本观点——传媒观、工具观、环境观)、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及寻求创新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序”,是笔者为本书作的序。系统的介绍了本书的优点、本书中所呈现的教学法特点、本版本的新特点及致谢部分。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教育技术领域的所有最新趋势,这些领域的内容,如知识管理、学习科学、基于网络的教学等,都是由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所撰写。本书还清楚的描述了本领域的历史和心理学基础,并且用一章的内容来描述了不同情境中的IDT专业人员所做的工作。这个部分提出的教学法特点及本书每一章的编排特点,我对于此并没有太多感触,应为国内有很多书籍也是采用的章前导读、知识和领会问题,章尾提出应用问题等,如有南国农先生主编、国内教育技术领军人参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

其它几个部分序是简短介绍本书推荐、译者对本书的思考、引言等。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了以前看的一本书——李运林先生等编著的《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此书中也曾提到过教学设计的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教学设计指的是对某一课程或某一单元、单课或某一培训项目的设计。广义的教学设计指的是把课程设置计划(总体规划及各门具体课程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媒体教学材料看作教学系统的不同层次所进行的系统设计。《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所讲的就是广义的教学设计。

本书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理论主要是基于建构主义,而国内的绝大部分教学、教材则是基于行为主义的。虽然近几年国内也一直在倡导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和技术,最近甚至还提出了PBA(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前几年提出了PBL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实行,甚至没有实行。在很多学校,教学媒体并没发挥伙伴的角色,仅仅是充当一个学校追逐形式的工具而已,甚而只是摆设。这使我意识到,教育技术的作用的发挥刻不容缓。

从第一次接触教育技术到现在,一直获知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都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这也是教育技术核心理论的发展顺序。但在国内,建构主义提的最响,行为主义却应用的最广。所以,一直以来都认为建构主义的对立面应该是行为主义,而《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却颠覆了我的这种认识。

它指出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教学法或教学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哲学观,所有的这些教学法和模式都是在建构主义这种哲学观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一种关于关于实在(reality)、知识(knowledge)、心灵(mind)、思想观念(idea)和意义(significance)的认识论的和本体论的观点;是一种认识论,虽然它构成了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人类学理论的基础,若将其曲解成一种关于学习的理论或将行为主义与其相提并论则是一种范畴上的错误,与建构主义属于同一范畴或能与其相比较的应该是客观主义或实证主义(是行为主义和一些认知心理学的基础)。本书的这一理论与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的第一张第四节里对“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的描述相悖,取二者之所以,不知哪中观点更合理,抑或仅仅是因为不同国度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

本书中另外一个存在困惑的地方就是人类绩效技术这个部分。以前在看Dick、Carey写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时,对书中所叙述的人类绩效技术就不是很理解,只是对这一概念有定义上的了解:是基于绩效的教学系统设计,目的是要用更好的语言来描述教学设计者在职业和技术培训情境中所承担的责任。

《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是基于行为主义的(何克抗先生编著的《教学系统设计》中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与之较接近),而《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我将《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中有关人类绩效技术的定义概括为:采用适当方法、利用合理途径获取培训对象的需求,包括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与现实状态中所拥有的有形、无形资源的差距,然后再经过精心设计与再设计形成培训方案,根据方案来培训需求方,以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不知这一概括是否有偏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此书在第六部分讲叙了有关IDT职位获取方面的内容,个人认为在现实中实现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且中国这个国度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对本部分不甚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一书感受最深刻的几个地方,以后有机会还要反复研读这本书——这本书是继《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后所接触到的又一爱不释手的书,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阅读此类优秀的书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