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江城武汉,蛇山南麓,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的建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遗迹——鄂军都督府旧址。一大早一行人出发来到这里。站在大门外,看到院内那幢典型的西方议会大厦式建筑的的时候,依稀能够窥见当年的辉煌。院内很安静,绿树青草和红色的砖瓦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和谐宁静。可是当年的此地确没有今天的这份祥和!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随即在红楼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前清的咨议局蝶变为革命党人的反清司令部。可以说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拉开了序幕,打开了“民国之门”,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政治。可以说这里是中国共和纪元的`开端。
进入展厅,里面陈列着孙中山、宋教仁等人的画像,拾级而上,便是当年的武汉租借地,靠近江滩的地盘基本全部沦为租借,当年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展馆内展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现恢弘壮阔的武昌起义。看到当年的文献,革命刊物,还有当年打法国租借的石碑。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彭刘杨烈士就义的照片,斩首示众这种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场景,当亲眼看到真正的历史图片的时候,心还是深深地震颤,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真的让我感动,让我肃然起敬,让我想更好的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据说现在的彭刘杨路也就是为纪念这三位烈士。
走在红楼的长廊上,脚下的木质地板呀呀作响,那声音仿佛传达了些什么。外交部、会议室、礼堂,一切井然有序,只是风云变幻后,楼还在,人已去。今天已是艳阳高照,静谧和谐。独留红楼供人们去回味那个时候的场景,一切就像是一个极为逼真的梦,历历在目,却又看不清楚了。
走出红楼,人们在门口愉快的合影,不知是什么心情,五味陈杂。新一代的少年无法深刻感受当年的激情,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崛起。而我们也有自己新的使命,在看不到的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也会同先辈一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首先,无论在哪里能看自家的风景、自家的人、自家的事,总有一种道不尽说不明亲切之感,那种潜在的温暖和涌动的情愫常常萦绕在心。作为鄂州人,能看到鄂州人自己写、自己编、自己出资的本地电影,实在是一件幸事。《武昌情殇》充分挖掘吴城古都的三国文化,将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抚今思昔,不仅传承民族文化、古三国文化,还起到了推介鄂州、宣传鄂州的效果,对提高鄂州知名度、鄂州历史和鄂州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打开了鄂州本土影视之窗,开创了鄂州人文化影视之先河。
这部反映三国吴王古都历史文化的电影是根据鄂州本土的刘敬堂、叶有生、胡念征三位作家所著长篇小说《吴都遗恨》改写而成,由河南省银都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湖北澳博马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拍摄的。说的是孙权在古武昌(今鄂州市)建都称帝时,与隐居在西山茅舍的名门奇女文倩之间发生的一段曲折而悲壮的情感故事,给观众留下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孙权当时为何建都鄂州?假如不迁都建业,历史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走向呢?很欣赏文倩在册封皇后的前夜选择了独自悄然离开,或许,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吴都古城人的优良秉性吧。
影片于2012年5月8日在鄂州市滨江公园孙权广场隆重开机,实现了万人围观的盛大场面,是影视界少见的开机仪式。犹如一缕春风拂过鄂州大地,人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也要到现场一观鄂州人自己的电影开机仪式,跟着现场一起穿越,成为鄂州的万众瞩目的热点话题。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外景拍摄后期制作顺利完工,并于12月19日该部影片通过了申请,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和技术合格证。今天,电影在鄂州人的期盼中迎来了影片的研讨会,是可喜可贺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也算是圆了投资人严泽宏以及所有鄂州人的影视梦、还了心中的夙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海潮涨尽又归源。历史就是这样,一浪过去,一浪又来,只是每一次浪潮又将前一次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但真正的根还是在历史的那个点上。影片开首便将观众的.心拉进了穿过古城吴都的长江,那奔流不息的江水,见证了吴王的水军,见证了吴王的雄起、也见证了吴王的沉沦,还看见了文倩的清澈之心……随着影片的不断推进,让我们观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城吴都的历史,还可以领略到这里的山水、湖光。将西山、梁子湖等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知道了吴王建都鄂州的历史,将古今两个鄂州推介给每一位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特别赞赏张昭的扮演者安基,他对大臣张昭这个角色把握得相当不错的,一举一动,都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到很是欣慰。还有,这部片子也是赚了我眼泪的,就在文倩和文妤相认的那一刻,我的双眼瞬间便潮湿了、温热温热的,在心底暗暗祝福她们,希望她们不会再被分开,做一对快乐的姐妹花。
观摩之后,大家畅所欲言,肯定了这部影片在鄂州的地位,以及对鄂州的贡献;肯定了这部片子在三国吴都文化品牌宣传上的积极作用,是鄂州文化的一场盛宴和鄂州人民的一件喜事。
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喜讯,春节过后这部影片将在鄂州首映,以飨期待已久的人们。
看到这条短信,我猛地一拍脑袋,这才想起今天是单周周一,轮到我们组做值日。可作为值日组长的我却把这件事忘得一千二净,并率先走人了。如果其他组员也像我一样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或是因无人监管敷衍了事,那明天一早全班同学就要在乱哄哄的`环境里进行早读了。
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已经这么晚了,再赶回学校,召集组员做值日显然不现实。老师当初任命我做小组长,就是因为信任我,相信我能认真负责地带领组员做好值日,可现在我却想到这里,我羞愧难当。妈妈望了望我,说:“怎么办?”我咬了咬牙,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赶到教室。果不其然,昨天我走后,组员们也没有做值日,地上还堆着不少垃圾,桌椅也都歪七扭八地摆着。我赶紧拿起扫帚把地面清扫干净,接着马不停蹄地拿起抹布把桌子、讲台、黑板都擦了一遍,再把桌椅排列整齐。看着眼前干净的地面、整齐的桌椅、一尘不染的黑板我稍稍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汗流浃背。
“以诺,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不知何时,顾老师站在了教室门口。
“顾老师,对不起,昨天我忘记做值日这件事了。所以今天早上赶过来补上。”我赶忙解释道。
“我猜你肯定是忘记了,你做事一向认真负责,不会那么不负责任地让教室乱着就一走了之。”顾老师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和颜悦色地夸奖道。
我的脸不由得有些发烫,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深刻地意识到,今天早上,我补上的不仅仅是一次值日,更是一份责任心、一份老师的信任。
这次补“课”让我受益匪浅。责任心是一种担当、一种约束、一种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做到问心无愧。
一语双关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本文即是明证。题目“补‘课”’一语双关,既指补做了值日,又指明确到责任的重要性,补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文章卒章显志,小作者能有这样的认识,难能可贵。
大家好!我是“十二演播室”的特约记者。今天,我来到同学们中间,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初三补课,是当今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星期天、寒暑假都要组织学生上课,很多家长也都支持。作为中学生,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给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初三不再补课。请大家针对这个问题阐释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我赞成初三补课。初三马上就要面临中考,如果不补课,就很难考入重点高中,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愿望。
学生乙:假如初三不再补课,那我们中学生就能真正地认识什么是学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生了。假如初三不再补课,我们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就会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比如,我们班有的同学喜欢小提琴,有的喜欢跆拳道,有的喜欢写作,有的喜欢声乐……可是上初三后,补课占用了我们所有的课余时间,我们的特长得不到真正的发展,我觉得,这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学生丙:这些特长,等到初三结束再发展也不迟啊!
学生丁:我反对初三补课。这些特长一旦中断一年的练习,就很难再继续学习下去。假如初三不再补课,我们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应该在假期里走进社会,从各方面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只啃书本,只重视那些书本知识,而缺少实际锻炼,我们恐怕很难在未来的社会立足。
学生戊:我认为,假如初三不再补课,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不补课了,学校不会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有些学校因为初三补课而造成了一些安全事故,可谓得不偿失;家长呢,也不必因为初三补课而花掉很多的血汗钱。一些家长因为孩子补课需要钱而外出打工,因为缺少和孩子的沟通,学生学习成绩反而下降;学生呢,可以减轻一些学习负担。一些学生因为补课压力大,有的竟然离家出走……这样看来,补课还有什么意义呢?假如初三不再补课,这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
记者:看来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那就是支持初三不再补课。初三补课,实在是一件关系社会发展、关系教育发展的大事。我们相信:教育部门一定会制定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政策,做出正确的安排。谢谢同学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