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学者本人的著述,我更喜欢读他们的学生整理的他们的授课或谈话录,迄今已读过的此类书目有陈丹青整理的《木心回忆录》,韩敬源整理的《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它们都没让我失望,因此,当先生买回来叶龙整理的钱穆先生讲授的《中国文学史》时,我第一时间捧起此书并用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自然,此书一样让我振奋。
家里其实已有很多钱穆专著,连“钱穆先生全集”都有15本之多,但我却一本也没读,心里想的是,以后再读不迟。但他的文学史我却先睹为快,确实因为讲课和著述有阅读上的不同效果。著述,难免要正襟危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连我写这么一篇小读后感,都要一字一句斟酌一番,学者写文,更要考据引喻,慎思慎言了。而讲课就不同了,能讲得出来的首先得有货沉淀于心以备脱口而出,特别是不依凭讲义而讲述的,更是烂熟于心的思考存积,其价值不可估量。其二,讲课中受到当时当地当情当景的激励,是很能灵光闪现出很多精彩诗思的,这诗思,是连讲述者本人都会被震惊到的。有过讲座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状态好的话,眉飞色舞,妙语迭出,这,又是冷静伏案写作所企及不到的。读讲课笔记之鲜活,之灵动,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钱穆先生是公认的通儒和国学大师,他1894年生于江苏无锡,这值得说一笔。无锡这地方奇了,尽出姓钱的大师,钱穆,钱锺书,钱中文,前两者我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钱中文老师我曾采访过,问他这钱和钱锺书那钱是否亲戚,答曰,非。但从小,钱中文老师就知道钱锺书先生。我打定主意,下次见到钱中文老师也要问问他是否和钱穆先生是亲戚?钱穆先生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真是一家,属于叔侄关系。钱伟长回忆叔叔钱穆时说,“他(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时,朝迎启明夜半繁星地苦读”,钱穆自己也说,“我认为每个人的天资是差不多的,一个人要写出好文章,最要紧是要多读书,要能刻苦学习”,天资聪颖如苏东坡在钱穆看来也是多读书的典范,钱穆在课堂上说,苏东坡21岁便考中进士,主要是因为他博览群籍、广征博引、多读书喜读书之故。
《中国文学史》是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授课时的口述经由他的学生叶龙整理后出版的教材,全书31篇,从绪论到结论,实际就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史,或者更具体一点,中国经典文学选本史。以前曾听闻一言,文学史就是选本史,今日读钱穆教材,信了。当然,这也只是文学史之一种。《中国文学史》从诗经、尚书、春秋、论语……一路梳理到明清章回小说,对胡适发起的新文学运动点到为止,全书即告终。我读此书,多次读到眼酸,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向往,回望中国传统,不能不肃然起敬。本书灌注了钱穆先生对中华文明的一片赤诚,当他缓慢道来一部又一部经史子集,当他说“胡适不讲道理,只说‘孔教吃人’的口号,而并不说出理”时,我能感受到老先生的无奈和痛心。钱穆先生有很深的孔子情结,他认为,若要大略了解古代文学,《诗经》和《昭明文选》就可以了;他推崇孔子为诸子中之首位,认为《论语》文学价值极高,“更遑论其思想”。钱穆特为《论语》辟出一篇。
读《中国文学史》是对既有阅读的回望,更是对阅读缺失的一种补充。第17篇建安文学,钱穆先生对曹操的解读让我很受益。钱穆注意到了曹操的平民文学之路,虽在政治上跃升为领袖,但作品并无官僚吐属,仍出于私人情怀。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挥洒自如,毫无拘束,在钱穆看来,是一代枭雄在文风上的突破。钱穆课堂上的曹操,可亲可近,不似《三国演义》里的曹操,阴险狡诈。
对建安七子大都早夭,钱穆给出的猜测是,“不知是否诗酒应酬过频,以致伤肝病亡”,并进而提醒“这养生问题,实在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注意之事”。
钱穆自己活到1990年,以96岁高龄仙逝,实在令我辈欣羡不已。钱锺书、杨绛,也都高龄而终,除了无锡这地的风水好以外,中华古籍之于一个人身心的宁静,应也是高寿原因之一。这算是我的猜测。
读《中国文学史》,读到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事关作品和作者,兴许在正史中读不到。譬如欧阳修某年偶寓汝阳,遇见两位活泼歌伎且能背唱他的词,欧公不免心欢,约定将来要来汝阳做太守,再来欣赏她们。数年后,欧阳修果然如愿到汝阳当太守,却不见歌女踪迹,于是怅惘赋诗“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譬如苏东坡某次替人读文章,读后说,该文内容文笔仅仅值一分,他的诵读却占了九分。
类似的名人轶事一定深深藏在钱穆身上,只待时机一到便含笑说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当然很清楚这样的故事是多么活跃课堂气氛,又是多么深入人心。古之贤达真是名士风流,也因此留下很多供后人神往不已的掌故,这些掌故倘无钱穆这样博学的先生传递,很快也会隐没无踪,没有掌故的文学史该多么无趣!
一部《中国文学史》,钱穆先生一直强调,中国传统文学自有其一套生生不息的活的永恒的生命,他反对今日中国自五四以来因有人提倡有了新文学,便认为京剧及以前那些文学都是旧文学。时在1950年代。时代既已走到21世纪,对国学的重视已提上议事日程,当足以慰先生了。
下卷的文学史,可以看出一条循着动荡不安、向现代化演进的路线,时间交汇到现代,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尽现眼底,只是它在不停地流动着,看得人目眩神迷,极力望向长河的源头,那源头隐隐约约的,似真似幻。
我就像一个在河边玩耍的稚子,不经意地看了长河一眼,大概窥得它的形态,又继续玩耍起来。就像稚子会问“什么是河”一样,我掩卷思索的是“什么是文学”,顺带着还有“什么是作家”“文学的使命是什么”“作家的原则是什么”……
走在仲春的暖融里,天边飞散着稀薄的红霞,太阳要坠下去了,马路上车来攘往,人们都匆忙奔驰在回家的路上,文学,这个时候会有人想起吗?它跟现实的人生有多大关系呢?漫长的文学史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它好像跟平民大众没什么联系,珍贵的书籍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文学创作也由有闲有钱的他们自觉承担,“黔首”“白丁”所了解到的文学边角料,已是上层人士咀嚼消化过的。
这样的现实难免让人失落,我们大部分人只是平民大众的一员而已,文学于己有没有关系可以不用太挂心,但是,为什么人心总能被杰出的文学作品打动、同声共气地沉醉流连其中呢?
细思起来,文学,只是庞杂社会里的一个分支而已,在万物、宇宙、历史环境里,它显得那样细弱,但仅仅这么想,又过于狭隘,喜怒哀愁,风俗人情,“道与理”“义与真”,种种种种,都能蕴藉其中,可以到达人性和心灵最遥远的边界。可是文学究竟是什么?载道的工具?气韵的流转?个人的表达?象征主义、印象派、抒情派、后现代、现实主义的流派分割?越是用具体的名词描述文学,越使我迷惑于它的本质,以致彷徨惊惑,狼狈而逃。
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家是文学类别里的主体,可是本书中用“作家”来称呼古代的文人时,令人感到诧异,还会有时空的置换感。“作家”这个词太新,古时的文人大概没有职业作家的自觉,后世所谓的文学作品,只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余烬”而已吧。漫长的历程中,“作家们”有何特质?又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下笔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有人以笔为枪,有人沉湎雕琢,有人依附于意识形态,有人声称艺术、人性与自由高于一切,还有,文人相轻、讨伐攻讦、因文获罪……文学的领域,一如其他地方,也有肮脏、肤浅、斗争,因为,文学的背后是一个个的人。
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国、抗日战争期间,时代动荡交迭,乱象纷呈,文人、作家,有着种种不同的选择,人生的际遇与家国命运纠缠在一起,站在文学史的高度回望他们人性的挣扎,更多的是怜悯和悲怆,历史的天空江风浩荡,空余一声声惊涛回响。
原书是叙述到2000年左右的,而出于某些原因,大陆版只截取到1949年,看不到全貌,最后一章突然中断,有些遗憾。这突然的失落感惹人思绪绵绵,是的,完结了,就这么结束了,扫过后面附录的几十页人名、作品索引,如再看一眼长河微澜,涛声远去了,看似归于平静的河流还会亘古不变地流下去,过去,现在,将来,永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出现不少大师(骨灰)级作家。有些被世界公认为顶级作家,曾一度被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譬如,鲁迅、林语堂、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被列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其文笔犀利,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令反动政府心寒。他所塑造的人物成为世界经典。每一个人物都形象丰满,栩栩如生,代表了一群人,其中阿Q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典型形象,像这样的大家今天少得可怜。那个时代,一代人的崛起,文学空前盛大,成为战斗的号角和舞台。不乏有巴金、冰心、茅盾、钱钟书、郭沫若、闻一多、朱自清、老舍……他们为中国文学留下了印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八十年代,新的文学崛起,各种文学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在各个角落。文学也一度开扩了领域,题材范围也广泛了。不仅大学校园文学社团摇旗呐喊,而且中学校园文学社团也纷至沓来,纷纷响应。这时期,文学空前发展,真是百花竞放。两千年后,文学开始走下坡路,一度消沉甚至沉寂。各类文学社团、流派纷纷瓦解,再也不倡导文学间接治天下。作为神圣的文学开始走下殿堂,不再受人青睐,也不是望尘莫及。就其原因,商品经济主宰市场,市场经济下,文学也商品化。任何事物,一旦贴上商品符号的标签,必然急功近利,文章的深度将受到冲击,最终分崩离析。之后时期,作家们有的开始掷笔,有的转向,创作一些投其所好的作品,为大众服务,获优厚报酬。真正创作有力度的史实性的文学极其罕见。文学的光环被愚弄。文学有自己的规律,如果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它发展的趋势显而易见。文学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特征,为某些人服务,以此达到津津乐道,那它离死不远了。文学本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再创造,可惜的,今天的文学纯粹与政治划上等号,这就与它的精神格格不如,或许背道而驰,当然,它也将失去功用。
近几年,各种文艺充斥市场,弄得文学挺尴尬。文学创作的圈子减少,文学创作的路子狭窄,文学的路在哪里?神圣的文学样式被现代文明冲洗得七零八落,纯文学样式创作的生命力何在?新的样式悄悄地占领市场,成为主流文化,极迎合大众口味。如今,网络文学走俏,铺天盖地,迎风招展,那些诗化的文艺不知何时再吊起俗人的胃口?
我曾想,要纯文学占一席之地,并且占领市场,成为文化主流,必须:一、提倡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纯文学,从更深层、多角度挖掘生活层面。二、进行文学批评。只有百家争鸣,才会百花齐放。这些年,最失败的就是文艺批评还在原地打转。三、文学,是经典、圣洁的生活产物。不能打哈哈,不能自我吹嘘,不能相互奉承,否则,文学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怪圈,永远走得不远。近年,文学下滑,也可能就是大家互相誉美,媒体大肆炒作的结局。
决不能再让文学低迷、沉寂!再次郑重呼唤,就让那些政治色彩的文章通通靠边站吧!
中国没有像《红楼梦》那样大部头的文学经典问世,中国没有文学诺贝尔奖,也许因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吧?也许中国文学的中国特色?也许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许中国汉字的复杂表义?也许翻译家难以翻译出中国的韵味?或许世界大师们难以领略中国文化的神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